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风电项目配套11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环评报告.docx

    • 资源ID:1058238       资源大小:289.47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风电项目配套11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环评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200MW风电项目配套IlO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200MW风电项目配套IIO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项目代码2301-650402-04-01-231825建设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以北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五核与辐射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永久占地升压站14245m?,塔基592m2,线路长度58km建设性质0新建(迁建)口改建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0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吐鲁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吐市发改能交202313号总投资(万元)15000环保投资(万元)181环保投资占比()1.21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0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B.2.L”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因此,本项目设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为输变电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修改)中的“第一类鼓励类”“四、电力”“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根据吐鲁番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64个,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优先保护单元17个,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的北部博格达山南脉、中部葡萄沟-火焰山一带以及库木塔格沙漠和南部荒漠的大部分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土地沙化防控区和水土流失防控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面积占比较高、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36个,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重大矿区、城镇规划区,以及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需对资源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管控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11个,为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约108km,距吐鲁番市高昌区城区公路里程约46km,距大河沿镇公路里程约32km,场地地形较为开阔、起伏不大,地貌单元较为单一,呈戈壁景观。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建设区域也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施工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水污染,运营期无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无影响。也不会对工程周边区域土壤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能确保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影响降到最小,不突破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占地为天然戈壁,项目区域无珍稀濒危物种,所在地不属于资源、能源紧缺区域,项目运营期无能源消耗,不会超过划定的资源利用上线,可以满足资源利用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吐鲁番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项目属于一般管控单元(见附图1),环境管控单元名称:高昌区其他一般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OOOIo本项目与吐鲁番市"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见表Io表1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管控单元编码单元名称管控要求本项目相符性ZHOOOl高昌区其他一般管控单元Ol空间布局约束1 .原则上禁止建设涉及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2 .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严格控制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焦化等“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增加产能。现有“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工业项目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严格控制环境风险。3 .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4 .建立集镇居住商业区、耕地保护区与工业功能区等集聚区块之间的防护带。5 .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定,根据区域用地和消纳水平,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限制非农项目占用耕地。L本项目是输变电项目,不涉及一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2.本项目不属于“三高”项目。3 .本项目属于输变电项目。4 .本项目未建设在居住商业区、耕地保护区与工业功能区等集聚区块。5 .本项目不属于畜禽养殖工程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加量,逐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2 .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的环境保护工作。1 .本项目周围不涉及农业。2 .本项目不属于矿产资源开产项目。符合环境风险防控禁止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尾矿、矿渣等。加强农田土壤、灌溉水的监测及评价,对周边或区域环境风险源进行评估。本项目周边不涉及农用地。本工程施工几乎没有生产废水排放,生产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料用水,全部消耗在拌料中,所以几乎不产生废水。施工期员工不在厂区食宿,无生活污水产生。运营期间无生产符合废水,生活污水统一排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资源利用效率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清洁利用。本项目不涉及农业用水。符合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3、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修订)的符合性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修订),建设项目与重点行业准入中“电力行业”符合性分析,见表2。表2“自治区重点行业准入”符合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修订)建设项目相符性分析一、通则(二)环境准入条件总体要求;禁止在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内及其它法律法规禁止的区域进行污染环境的任何开发活动。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内及其它法律法规禁止的区域。符合四、电力行业(一)适用范围: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电源建设项目。包括火力、风力、光伏、垃圾、生物质发电项目。(二)选址于空间布局4.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符合自治区风趣规划及区域、产业规划要求,与项目当地风能、光伏资源、环境等情况相适应,用地符合土地供应政策和土地使用标准。(三)污染防治与环境影响2.风电场、光伏发电场需采用先进成熟、节能环保型技术装备,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转。本工程属于输变电项目;项目的建设已取得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符合4、与吐鲁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符合性-第五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程,加快壮大新材料加工、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加强新能源产.业发展。结合“疆电外送”、"北电南送''战略实施,继续加强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实施一批风、光、热、储综合能源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建设,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示范项目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加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积极推动梯级利用。本工程为输变电项目,符合吐鲁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要求。5、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发改能源2021419号)的符合性2021年9月16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联合印发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本项目与该文件的符合性分析,见表3。表3与“新发改能源2021419号”符合性分析新发改能源202l419号建设项目相符性分析全力推动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2021年8月前已通过各地州竞争优选、依法依规确定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部纳入我区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其中光伏项目必须在2021年内全容量建成并网,风电项目必须在2022年6月底前全容量建成并网,以满足我区年度非水电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任务目标需求°项目取得吐鲁番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文件(见附件),不属于2021年8月前竞争优选确定的风电项目,现阶段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符合统筹组织项目竞争性配置严禁项目“未批先建”、“先建先得“、严谨圈占、倒卖项目(资源)行为,项目完成核准(备案)手续办理后未经项目许可部门同意,不得更换新项目业主或变更股权结构。本项目现阶段严格按照要求办理环评手续,不存在“未批先建”等情况。符合8、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制根据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相关技术要求,对比分析相关符合性分析。表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F合性分析»(HJl113-2020)中工程设计等皮术要求符合性分析技术要求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选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址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符合选线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等环境敏感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按照HJ19的要求开展生态现状调查,避让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本项目升压站、输电线路不进入自然保护区。符合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本项目不涉及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符合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不涉及集中林区。符合设计体求总要输电线路进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时,应采取塔基定位避让、减少进入长度、控制导线高度等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保护对象的不利影响。本项目升压站、输电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符合变电工程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和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本项目建设事故油池。符合磁境护电环保输电线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本项目升压站、输电线路布置尽量减少电磁环境影响。符合架空输电线路经过电磁环境敏感Fl标时,应采取避让或增加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本项目不涉及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符合态境护生环保输变电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应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本项目已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了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临时占地,应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设计。本项目提出了临时占地恢复措施,施工结束后开展生态恢复工作。符合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根据生态现状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塔基定位应避让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设计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施等。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符合声环境保护变电工程噪声控制设计应首先从噪声源强上进行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采用隔声、吸声、消声、防震、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别满足GB12348和GB3096要求。本项目升压站选择低噪声主变,并从源头上采取隔声、减震、防震的降噪措施,站界可满足GB12348的限值要求。符合户外变电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将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声源设备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或远离站外声环境敏感目标侧的区域。本项目升压站已在设计阶段进行了总平面优化,站界可满足GB12348的限值要求。符合变电工程位于1类或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较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并在满足GB12348的基础上保留适当裕度。本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输电线路采取环保措施后能够满足GB12348的限值要求。符合水环境保护变电工程应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水的重复利用,减少废(污)水排放。雨水和生活污水应采取分流制。本项目采取了节水措施,加强水的重复利用,以减少废(污)水排放。符合声环境保护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应满足GB12523中的要求。要求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OlD相关要求。符合态境护生环保(1)输变电建设项目施工期临时用地应永临结合,优先利用荒地、劣地。(2)输变电建设项目施工占用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应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3)施工临时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新建道路应严格控制道路宽度,以减少临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本项目施工期临时用地采用永临结合的方案,施工期对表土进行剥离,分类存放,施工结束后回填,用于植被恢复;本项目施工道路与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方案,减少了临时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现场施工机械及时检修,检修场地采取防渗措施,可有效防止油料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环评要求本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生态恢复措施。符合施工水环境保护(1)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其他水体保护区内或附近施工时,应加强管理,做好污水防治措施,确保水环境不受影响。(2)施工期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钻浆等废弃物。(3)变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进行防渗处理。本项目施工时加强管理,做好污水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水环境不受影响。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期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钻浆等废弃物。施工现场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进行防渗处理。符合气境护大环保(1)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2)施工过程中,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本项目施工期间,要求对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车辆采用密闭式防风抑尘网苫盖,施工面采用洒水降尘措施;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合理处置,不在场地焚烧。符合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4)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固体废物处置(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收集,并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清运处置,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均合理处置。剩余土石方用于低洼路段填土,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符合运行/(1)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保障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确保电磁、噪声、废水排放符合GB8702、GB12348、GB8978等国家标准要求,并及时解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2)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应对变电工程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3)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4)变电工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压器油、高抗油等矿物油应进行回收处理。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作为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不能立即回收处理的应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或暂存区。(5)针对变电工程站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按照HJ169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环评要求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确保电磁、噪声、废水排放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环评要求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并公开。本项目环评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符合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200MW风电项目配套升压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以北,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约108km,距吐鲁番市高昌区城区公路里程约46km,距大河沿镇公路里程约32km,风电场区域的海拔高度约在600-900m,风电场北部地形较为平坦,主要呈戈壁荒滩景观,场址南部为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场址南侧有G30(连霍高速)及G312国道,交通便利。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2,项目区域位置见附图3。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建设内容(1)升压站升压站规划并建成2台IooMVA主变(1#、2#),选用三相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JEtt115±8xl.25%36.5kV,接线组别YN,dlL(2)输电线路本期IlokV升压站向东出线,沿兰新铁路东北侧行径至S301省道后转向东,绕过大河沿镇,沿现有线路走线,后转向东,最终接入华能七泉湖22OkV汇集站UOkV侧间隔。本方案线路为双回路架设,路径长度约58km。本项目组成内容见表5。表5本项目组成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升压站升压站规划并建成2台I(X)MVA主变(1#、2#),选用三相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比115±8xl.25%36.5kV,接线组别YN,dIU新建输电线路本方案线路为双回路架设,路径长度约58km。新建辅助工程通信工程人员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移动通讯设备或对讲机设备。新建道路站区内设环形消防道路,采用般路面,道路宽4m,可满足运输主变要求。新建临时工程办公室、食堂、临时宿舍、厕所、储水池等、仓库区、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施工机械停放区。新建土建部分本IlOkV升压站占地185.0m×77.0m,HOkV升压站内主要建(构)筑物包括:生产综合楼、附属用房、门卫室、35kV一次预制舱、二次设备预制舱、SVG集装箱及户外设备、接地变成套装置、户外GIS、主变压器及事故油池等。新建公用工程供电施工期供电可从道路旁或附近输电线路接口,降压后供施工使用,不方便时可采用自备发电机解决。新建供水供水由水车运至本次升压站用地内,站内设置地下综合泵房,内置30m3生活水箱及2000?消防水池。新建供暖本项目运营期间采取电采暖方式。新建排水施工期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道路洒水降尘,生活区设置临时环保公厕,定期清理;运营期间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统一排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新建废气施工期运输道路路面采取洒水降尘,对原料堆场采用加盖篷布等措施。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扬尘。新建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道路洒水降尘,生活区设置临时环保公厕,定期清理;运营期间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统一排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夏季用于厂区绿化,冬季排入50?的防渗集水池中存储。新建噪声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隔声障碍。运营期优选降噪效果好的导线及设备。新建环保工程固废施工现场可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用于施工现场回填,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环境风险事故油池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圆筒结构,有效容积为60m新建生态恢复措施(1)施工期在建设中尽量减少地表植被破坏,减少土方开挖和临时用地,积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当地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应尽快采取绿化措施,因地制宜,恢复原始地貌。(2)本项目建成后随着植被的自然恢复,不会改变当地的动植物分布,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2、公用工程(1)供水施工期用水包括混凝土搅拌用水、混凝土养护、降尘、车辆冲洗和施工人员生活用水;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主要为站场内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根据项目资料,本项目施工期生产用水约为50m3d,施工期为6个月,则整个施工期生产用水为0.9万m3;本工程施工人员约30人,生活用水按0.1Om3/(人天)计算,施工期生活用水3m3d(540n施工期)。施工期所有用水由汽车拉运,建设期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临时沉淀池(100m3),用于生产用水贮存,并建设IOom3临时沉淀池,用于施工期生产废水沉淀后回用;生活用水设置1个30?水罐。(2)排水本项目施工期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降尘用水、车辆冲洗用水全部损耗;运营期不产生生产废水,仅为生活污水。生活用水量:站场总人数8人,用水指标取80L/人d,生活用水量约0.64m3d(233.6m)o生活污水量按80%计,则站场内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51m3d(186.88m3a),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效率为80%,排放量为0.10m3d(37.38m½)0生活污水排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中处理满足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后,夏季用于厂区绿化,冬季排入50m3的防渗集水池中存储。施工期先建设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临时沉淀池,施工期生活区设置临时环保公厕,定期清理。施工期生产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3)供电施工期供电可从道路旁或附近输电线路接口,降压后供施工使用,不方便时可采用自备发电机解决。(4)供热升压站内供暖采用电采暖。3、工作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主要由升压站工作人员负责运行监控、日常保养、故障维修和事故报告等。4、占地规模本项目永久占地为戈壁,占地面积包括永久性占地、临时性占地。永久占地升压站14245?,塔基592r112,永久占地面积总和为14837r2,线路长度56km,临时占地面积总和为52200m2o本项目工程占地情况见表6o表6永久及临时占地面积一览表项目单位占地面积占地类型一、永久性占地项目升压站2ITT14245荒漠戈壁架空线杆征地m2592荒漠戈壁永久性占地合计m214837荒漠戈壁二、临时性占地项目吊装平台m212200荒漠戈壁道路临时用地m220000荒漠戈壁施工用地m220000荒漠戈壁临时性占地合计m252200荒漠戈壁施工期主要是升压站建设、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地表的开挖、回填以及物料运输等施工活动,升压站、线路走廊的建立将对沿线砾幕造成破坏,临时征用土地、土石方开挖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施工扬尘、噪声、振动、垃圾都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输电线路土石方平衡见表7o表7土石方平衡序号工程内容土石方量备注1挖方82657.3m3全部回填利用2借方Om3/3填方82657.3m3全部回填利用4弃方Om3/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IlokV总平面布置本期工程规划从已有道路转场外简易道路进入场区,经场内道路进入升压站区。IlOkV升压站总平面布置按2回IlOkV出线规模统一规划,整个场区围墙尺寸为185.0mx77.0m,建站前需对场地进行适当平整,四周为2.3m高烧结多孔砖实体围墙。开关站与储能区、生活区之间用围栏隔开。IIOkV升压站内主要建(构)筑物包括:生产综合楼、附属用房、门卫室、35kV一次预制舱、二次设备预制舱、SVG集装箱及户外设备、接地变成套装置、户外GIS,主变压器及事故油池等。生活区部分位于配电区站的东侧,西侧为储能区。储能区内设置16台储能电池集装箱、8台变流器系统。2、IlOkV线路新建200MW风电项目HOkV升压站变至华能七泉湖220kV汇集站的双回线路,线路长约58km,导线均选用JL/G1A-240型。UOkV侧按单母线接线设计,设2段母线,规划2回出线,每段母线1回出线,本期一次建成。35kV侧按单母线接线设计,设2段母线,规划10回出线,每段母线5回出线(4回至风电、1回至储能),本期一次建设。导线均选用JL/G1A-240型;JL/G1A-240型导线在电压等级为UOkV时,经济输送容量为52.4MVA(3000h<Tmax<5000h),极限输送容量为102MVA(周围环境温度为+35°C时),可以满足UokV升压站近远期负荷发展的需求。3、光纤通信工程风电场升压站随2回IlOkV送出线路架设2条24芯OPGW光缆至华能七泉湖22OkV汇集站,24芯光缆中,线路保护占用4芯、光纤通信占用4芯,其余16芯备用。本工程OPGW光缆引入站内时,门型构架处OPGW光缆接地按标准化工艺要求实施,应满足“三点接地、三点绝缘”的标准工艺要求,实现三点接地方式。导引光缆(非金属防火阻燃光缆G652)放置在光缆防火阻燃槽盒中保。本项目升压站、输电线路平面布置见附图4。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及时序1.1IlOkV升压站进出线升压站出线间隔工艺流程图:噪声、废水、固废、扬尘噪声个设备安装投产使用图1升压站出线间隔工艺流程图1.2输电线路工程主要是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地表的开挖、回填以及物料运输等施工活动,线施工期路走廊的建立将对沿线砾幕造成破坏,临时征用土地、土石方开挖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施工扬尘、噪声、振动、固废都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运行期主要有工频磁场、噪声。线路自立式铁塔在平原地带常用基础型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大开挖基础和原状土基础。大开挖基础主要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直柱基础及混凝土台阶式基础;原状土基础主要包括掏挖基础。施工过程中不设置临时堆放场所,在基础选择时,主要遵循一下原则:(1)结合本工程地形、地质特点及运输条件,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宜的基础型式;(2)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环保,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3)充分发挥每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质,选择不同的基础型式;(4)对不良地基,提出特殊的基础型式和处理措施。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运输条件、基础作用力、施工方法等因素,合理进行基础选型与优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同时应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和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输电线路施工期工艺流程图:图2输电线路工艺流程图2、主要污染工序及产污环节废水:施工期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车辆及设备冲洗用水,不外排;运营期间无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废气:施工期间塔基安装布设、施工道路产生的扬尘;运营期间无废气产生;噪声:施工期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升降机等,在施工作业时将会产生噪声;运营期间主要是输电线路电缆产生的噪声及电磁环境影响;固废: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施工建筑垃圾;运营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无。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与主体功能规划相符性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新疆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和自治区级两个层面。本项目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小草湖风区,不属于主体功能区划中确定的国家和自治区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划分,高昌区属于天山北坡地区。建设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中的位置,见附图5。开发原则:统筹规划有限的绿洲空间;健全城市规模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量;把握开发时序。生态环境现状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区域不在生态红线区内,符合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原则;环评已提出尽量少占用土地及施工后的生态恢复相关要求,同时要求建设单位需对开发活动严格控制,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保护地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工程区块的开发原则,与区域生态功能的保护是协调的。2、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准葛尔盆地温性荒漠与绿洲农业生态区(ID-I114天山南坡吐鲁番.哈密盆地戈壁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51.吐鲁番盆地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油气开发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主要的特征见表8,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6。表8生态功能区主要特征生态功能分区单元生态区II准葛尔盆地温性荒漠与绿洲农业生态区生态亚区HL天山南坡吐鲁番-哈密盆地戈壁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51.吐鲁番盆地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油气开发生态功能区隶属行政区托克逊县、高昌区、都善县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油气资源、荒漠化控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油气污染、风沙危害、土壤风蚀主要生态敏感因子敏感程度土壤侵蚀极度敏感,土地沙漠化轻度敏感主要保护目标保护地下水、保护荒漠植被和砾幕主要保护措施规范油气勘探开采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铁路公路沿线采用机械和生物措施防风防洪、节约用水适宜发展方向在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油气资源2.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和TM影像数据的解读分类,通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得到场区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见附图7,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2.2 植被项目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型为裸地、盐生草荒漠,分布及少量的零星植物,见附图8。2.3 土壤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为棕漠土,项目评价区土壤类型现状见附图9。2.4野生动物评价区环境恶劣,气候干旱,在此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相对数量就少,再加上保护对象自身的因素即生态系统和物种种群的脆弱性、人类活动的威胁和干扰,使得此区域的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少;经现场调查,该区域已规划为吐鲁番新能源储能发电区域,陆续风电站逐步开工建设,区域已基本无大型野生动物出入。3、大气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6.2.1中“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Z本项目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见表9。表9常规污染物大气质量及评价结果一览表(2020年)项目平均时段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超标倍数标况达情SO2年平均86013.33/达标NO2年平均314077.50/达标PMK)年平均10270145.710.45超标PM25年平均3935111.430.11超标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500400062.50/达标O3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2916080.63/达标由表9可知,Sc)2、No2、CO、03等污染物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PMlo、PMzs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PMIo、PM25超标原因是地区沙尘天气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4、声环境现状项目区周边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无需开展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不存在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途径,无需开展现状调查。6、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有关规定,2023年1月16日由新疆恒升融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110变电站、IIokV送出线路经过地区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监测。6.1 监测因子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6.2 监测布点(1)场址、线路在HOkV升压站,布设1个监测点,在IlOkV输电线路沿线布置2个监测点,本项目监测点位布置见附图10。(2)敏感目标敏感目标的布点方法以定点监测为主,经现场调查,本项目升压站、输电线路两侧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6.3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各监测点位监测5次,取平均值。6.4 监测方法及仪器监测方法: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监测仪器探头距离地面高度为1.5m;监测人员与监测仪器探头距离大于2.5m,监测仪器探头与固定物体距离应不小于1m。监测仪器参数见表IOo表10监测仪器参数仪器名称校准有效期主机:NBM550型电磁场测试仪探头:EHP-50F(仪器编号:JLYQO6)2022.8.232023.8.225.5监测结果本项目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电磁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1#1IOkV升压站0.2070.00662#线路起点0.2090.00643#线路终点0.2090.0069由表1

    注意事项

    本文(风电项目配套11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环评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