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辐照加速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辐照加速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监制表1项目基本情况1表26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6表4射线装置6表5废弃物7表6醐依据8表7府目标与腌标准10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2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14表IO辐射安全与附17表11环鳏响分析25表12辐射安全管理31表13结论34附图1: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厂区总平布置图附图3:公司周围环境及评价范围示意图附图4:杭州市环境管控单元分类图附件1:营业执照附件2:历年辐射项目情况(环评审批及验收意见)附件3:委托书附件4:检测报告附件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附件6: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防护检测报告附件7: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索引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辐照加速器项目(扩建)建设单位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1幢一层、二层的东面项目建设地点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内2#辐照车间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48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2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4.17%项目性质新建口改建扩建口其它建筑面积(ma)h':用类型放射源口销售I类口II类口I11类口IV类口v类口使用类(医疗使用)H类口I11类IV类口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口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口销售Z口使用口乙口丙射线装置口生产II类III类口销售II类I11类使用11类III类其它无Ll项目概述1.1.1 建设单位情况及历年辐射情况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原公司名称为“杭州鸿仪四方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变更通知单详见附件1),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1幢一层、二层(原地址名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工业园区海曙路3号”),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卫生用品、中成药品、中药材、宠物食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的辐射消毒灭菌的公司。2006年10月,建设单位委托国家环境保护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编制了杭州鸿仪四方辐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批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杭州鸿仪四方辐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7257号,批复内容为:公司拟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工业园区海曙路3号(现地址更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建设钻-60辐照装置1座,设计装源活度为1.85E+17贝可(500万居里),初装源活度为L48E+16贝可(40万居里),主要用于多重材料的辐照灭菌;2010年5月,建设单位按环评规模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2011年8月,建设单位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编制了杭州鸿仪四方辐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验收规模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工业园区海曙路3号(现地址更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该验收内容为建造设计装源活度1.85E+17贝可(500万居里)的钻-60辐照装置1座,验收监测期间,该辐照装置正常运行,辐照源的活度为40万Ci,测得辐照室各侧围墙外、辐照室二楼处及人员工作场所的丫辐照剂量率最大值为13L9nSvh,远小于2.5uSvh;2020年12月,建设单位更新并增加了辐照源,总活度约为54.3万Ci(至2021年12月总活度约为47万CD,超过了原验收活度,故建设单位于2022年1月进行了自验收,验收意见详见附件2。在历年运行中,建设单位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仪器使用登记制度、自行检查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制度,均能满足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现有设备每年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x-Y辐射剂量检测,监测数据每年年底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上报备案,并且该项目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进行每三个月一次内部安全自查及环境监测记录。公司现有8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取得了辐射安全上岗证,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在历年运行过程中,未出现辐射工作人员剂量超标事故、职业健康事故和一些其他辐射事件。辐射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见表l-2o表卜2辐射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培训证号有效期截止冯佳男FS20ZJ15000072025.7.3方海宁男FS20ZJ15000112025.7.24黄勇男FS20ZJ15000052025.7.3曹华强男FS20ZJ15000162025.8.17章文龙男FS20ZJ15000092025.7.23潘学伟男FS20ZJ15000062025.7.3张烽女E19040382023.9.21杨杰敏男E18010582022.5.201.1.2 项目建设目的和任务由来为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建设单位与杭州佳和纸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拟在租赁场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2#辐照车间内建设核技术利用项目(拟建1间辐照室,并配置1台型号为DZ10MeV/20KW的电子加速器,用于辐照灭菌,如医疗用品、化妆品,食品等)。由于辐照加速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将对环境产生电离辐射影响。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版):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对照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本项目拟新增的1台电子直线加速器为11类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中“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一使用11类射线装置”,故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正式委托杭州旭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杭州旭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对该公司辐照室拟建址进行辐射环境背景检测的基础上,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IO.12016),编制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1.L3项目建设规模经与建设单位核实,建设单位拟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2#辐照车间内扩建1间辐照室,并配置1台型号为DZ-10Mev20KW的辐照加速器(电子能量10MeV»额定电流2mA),用于辐照灭菌,如医疗用品、化妆品,食品等。1.2项目选址及周边保护目标1. 2.1建设单位地理位置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1幢一层、二层,北侧为余杭塘路,南侧为河流,东侧为改建厂房,西侧为杭州三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L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2. 2.2辐射工作场所地理位置本项目拟建的1间辐照室设置于厂区2#辐照车间内,该辐照室北侧为2#辐照车间内,南侧为公司内食堂,西侧为1#辐照车间,东侧隔厂区道路为蓝谷科创园。本项目辐照室50m范围内无民房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公司周围环境及评价范围示意图见附图3o1.2.3选址合法性、合理性分析1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区域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951号1幢一层、二层,属于ZH33011020003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根据项目所在地控制性详规及土地证(详见附件5),该用地为工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要求。项目为核技术利用项目,不属于二类、三类工业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该项目为核技术利用项目,不属于二类、三类工业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浙江省及地方产业政策。因此,本项目选址是合法、合理的。2 .2.4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及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本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水利厅2016年2月),本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等水环境功能区。本工程所在地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章节,施工对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影响很小,营运期产生废气对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影响很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下降。本工程的建设仅为简单的机房建造,占地较小,无临时占地,本工程的实施不会改变所在地土壤性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周边水、大气、土壤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核技术利用项目,不新增土地指标,不涉及水资源利用,工程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与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工程管控单元分类为ZH33011020003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项目为核技术利用项目,不属于二类、三类工业项目,不属于重点环境风险管控企业,工程符合相关管控单元准入清单要求。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3枚数类别活度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Cs-1373.7E+5*1V类使用刻度/校准源1#辐照车间1#辐照车间源保存水井/2Co-601.85E+17*1I类使用辐照装置1#辐照车间1#辐照车间源保存水井已履行环保手续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辐照加速器II类1DZ-10Mev20KW电子10.02辐照灭菌2#辐照车间本次环评表5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气态/不暂存直接进入大气,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氮氧化物气态/不暂存直接进入大气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年排放总量为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n)和活度(Bq)o表6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I日起实施;(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本)生态环境部令第20号,2021年1月4日起施行;法规(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二次修正),国文件务院令第449号,2019年3月2日修正;(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9)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2021年2月10日修正),省政府令第289号;(1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2月10日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三)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5日。(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标准(3)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HJ979-2018);(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o(1)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变更通知单,见附件1;(2)历年辐照项目情况,见附件2;其它(3)委托书,见附件3;(4)检测报告,见附件4;(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见附件5;(6)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防护检测报告,见附件6;(7)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索引,见附件7。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项目污染为能量流污染,根据能量流的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以2#辐照车内辐照加速器周围50m作为评价范围。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为2#车间内辐照加速器周围活动的拟新增的4名辐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成员,详见表7-1。表7-1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位置描述数量(人)距离(m)年剂量管理限值1辐射工作人员操作位周围拟定4人3-105mSv2公众成员厂内其他非辐射工作区域、东侧为蓝谷科创园公众约2010-500.ImSv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4.3.3.1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剂量限制第4.3.2.1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6.2.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Bl剂量限值(标准的附录B)第Bl.1.1.1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管理限值。(2)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HJ979-2018)本标准适用于辐射加工用能量不高于IOMeV的电子束辐照装置和能量不高于5MeV的X射线辐照装置。4.2辐射防护要求4.2.1辐射防护原则(3)个人剂量约束辐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制应满足GB18871的要求。在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的工程设计中,辐射防护的剂量约束值规定为:a)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为5mSv;b)公众成员个人年有效剂量为0.ImSv。4.2.2辐射屏蔽设计依据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外人员可达区域屏蔽体外表面30cm处及以外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不能超过2.5Svho如屏蔽体外为社会公众区域,屏蔽设计必须符合公众成员个人剂量约束值规定。(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本项目为扩建项目,通风管位于辐照室东侧,采用U型通风管道地下埋深Ll米,Nft执行无组织排放0.12mg11)3的限值标准。综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照射管理限值为5mSv,公众照射管理限值为0.25mSv和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HJ979-2018)中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为5mSv,公众成员个人年有效剂量为O.lmSv。因此,保守考虑,确定本项目职业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应低于5mSv,公众成员年人均剂量当量应低于O.lmSv。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辐射环境现状(1)检测目的掌握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及其周围的辐射环境背景水平,为现状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检测内容根据污染因子分析,建设单位委托杭州旭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10日对辐照加速器拟建址进行了辐射环境背景水平的现场检测。(3)检测点位按照环境Y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现场条件,对辐照加速器拟建址进行布点检测。检测点位布点详见图8-1。(4)检测仪器与规范检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8-1o表8-1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参数与规范仪器设备名称环境监测用X、丫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仪器设备型号JC-5000仪器编号JC70-09-2019能量响应48KeV3MeVW±30%(相对于137Cs)里柱1nGy/h200Gyh,1nSvh200Sv/h检定机构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号2021H21-10-3324684001有效期2021年05月31日-2022年5月30日(5)质量保证措施a、合理布设检测点位,保证各检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b、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检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c、检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d、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e、检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f、检验检测机构具有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6)检测结果本次评价的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周围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见表8-2,检测点位见附图2,检测报告见附件4o表8-2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周围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检测点位号点位描述检测结果(nGy/h)平均值标准差01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北侧1353.782辐照加速器拟建址东侧1383.033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南侧1383.30。4辐照加速器拟建址西侧1374.09X检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的响应。由表8-2的检测结果可知,该公司辐照加速器拟建址各检测点位的辐射剂量率在135138nGyh之间。根据浙江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报告,可知杭州市室内Y辐射剂量率在56443nGyh之间。可见,该拟建址的丫辐射本底水平未见异常。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 设备概述本项目加速器为DZToMeV/20KW电子加速器,束流强度为2mA。电子直线型加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电子枪产生的电子通过电子枪高压电位差作用下进入线性的加速结构构成的加速管,在传输的过程中,当加速结构的谐振频率与速调管产生的射频(RF)振荡频率匹配时,脉冲微波功率将无反射地由加速管前部的耦合器输入。微波高频电磁场使电子束加速结构不断获得微波电磁能而使电子束得到聚束和加速,最后加速的高能、高功率的电子束从加速器出口输出,进入扫描空间,利用磁场力将成束的电子扫开成一定的宽度,从薄的金属膜构成的输出窗引出,对运动的被照物品进行辐照,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而且被辐照后的物品还不会残留任何放射性。主要部件包括:中央控制计算机;加速器主体(包括加速管及辅件:电子枪、行波加速管、波导传输线、真空陶瓷窗、真空系统、加速管冷却水套、聚焦磁铁、充气系统、扫描磁铁、扫描盒、支撑架等。);主配电柜;电源柜;速调管及脉冲变压器油箱;调制器柜;安全连锁系统;恒温水冷柜;水管、电缆线组成的互连系统;束下装置一套;屏蔽厂房及相关辅助设备。本机主要技术特点有:1、调制器采用特殊充电技术,解决高重复频率下稳定工作问题。2、采用合理安装减少束流损失。3、采用由多序台PLC控制器及自主开发的控制软件组成的中央控制计算机,加速器操作程化。加速器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9.1.2 电子加速器工作原理加速器的控制柜:加速器的控制与安全保护系统是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主控计算机组成,可自动实现加速器开机、出束、停出束、停机的逻辑程序控制;该系统可对加速器进行状态监控和参数设定,并具有安全联锁保护功能。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控制系统可自动切断加速器高电压系统,并显示故障状态。控制系统采用1台主控计算机和4台PLC构成。控制系统分布示意图见图。系统采用的PLC是SIMENS的S7200smart系列。PLC的CPU通过MPI总线连接;PLC与分布式i/o间采用Profibus总线连接;PLC与终端如变频器、温控仪、钛泵电源等采用RS485/232总线进行连接;主PLC与监控计算机以太网连接,采用TCP/IP协议,能在互联网上远程监视和维护,进行网络控制。软件采用STEP7和C语言等编写。部分硬件功能由软件来实现,使得整个系统更易于测试、制造和维护升级。控制系统分布如下图所示:连领等电子枪:电子枪为普通的二极皮尔斯型电子枪,阴极为领鸽阴极,由一个在陶瓷管中的铝管支撑,通过鸨丝电热器加热大约1050°C,当阴极足够热时就发射电子。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势差使电子加速,并通过阳极孔注入加速管。电子枪的阳极电压50kV,脉冲电流0.55A,束径小于3.Ommo电子枪安装在加速管前端,法兰为CFloO,螺钉采用不锈钢,如有必要,电子枪边上安装15L/S的钛泵。采用电子枪侧面抽气的结构。这样便于保持枪工作在高真空,并采用封接的95陶瓷筒,靠良好对中的可阀环片来实现阴极和阳极的对中和间距。枪法兰为CF100,通过法兰与加速管连接。电子枪的结构如下图所示:9.1.3 辐照工艺流程将待辐照产品置于传送带送入辐照室,设定电子加速器辐照参数,开启加速器,按灭菌要求条件对产品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完成后通过传送带产品送出,检查合格后出库。辐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X射线将需要灭菌物品通过传送带推入辐照厅内开机辐照处理通过传送带从辐照室推出终检出库臭氧氮氧化物9.2 污染源项描述电子加速器运行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受到靶物质(被辐照物和传送装置)的阻挡,产生物致辐射,即产生高能X射线。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由于本项目拟建电子加速器输出的能量为IOMeV电子束所产生的X射线,可不必考虑感生放射性问题。本工程加速器都设置独立的机房,因此不存在辐照设施之间的交叉污染。在加速器工作时,X射线与空气发生电离作用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加速器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其次为臭氧和氮氧化物。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项目安全设施10.Ll辐照加速器概况本项目拟建的1台辐照加速器位于2#辐照车间内东南侧。加速器机房土建工程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辐照室(主射朝下),上层为加速器主体、调制器水冷机房、控制室、仓库、计量室,其中辐照加工区位于辐照室内。辐照加速器及主机室平面图、立面图及辐照室警戒围栏外观示意图见图10-1图10-4。设计屏蔽情况见表10-1和表10-2o表10-1辐照室设计屏蔽情况一览表项目10.0MeV辐照室备注辐照室室内尺寸净空尺寸为长13m3宽5.65mj高1.7m各屏蔽墙厚度主屏蔽墙2500mm混凝土迷道屏蔽墙100Omm混凝土D四周屏蔽墙体及顶棚均采用密度不低2.35gcm,的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力加速器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辐照室顶棚厚度1350mm混凝土TT»I可时施工、同时投产;加速器设施的设计,应有辐射防护工程师参加:施工阶段,辐射防护人员应对辐射防护设施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以保证设计要求。门洞尺寸宽130Omm3高1700mm迷道弓形多折线双迷道通风设施位于辐照室东侧,采用U型通风管道地下埋深1.1米表10-2主机室设计屏蔽情况一览表项目主机室备注主机室尺寸长、宽、高分别约为6.41瓜、5.522m和2.5m。各屏蔽墙厚度1500mm混凝土E四周屏蔽墙体及顶棚均采用密度不低2.35gcm3的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加速器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产:为加速器设施的设计,应有辐射防护工程师参加施工阶段,辐射防护人员应耐辐射防护设施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以保证设计要求。天棚厚度100Onim混凝土门洞尺寸宽0.855m3高2.5m主机室防护门宽0.9m3高2.5m铅防护门,铅厚30mo电缆孔地上式U型预埋管,高度0.9m,直径为32三,PVC线管10.1.2工作场所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加速器机房为地上二层混凝土结构,辐照室位于一层,主机室位于二层,加速器机房布局合理可行。10.1.3控制区与监督区的划分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将电子加速器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辐照室及传送带警戒围栏以内和主机室及出入口以内的区域设置为控制区;操作室和水冷机房等未被列入控制区的电子加速器辅助设施区设置为监督区。并应在加速器辐照室周围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用中文注明“当心电离辐射”,主机室入口外Iln处及辐照室周围InI划黄色警戒线,告诫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图10-1一层辐照室平面图图10-2二层主机室平面图图10-4辐照室警戒围栏外观示意图10.1.3污染防治措施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可知,本项目已具备如下污染防治措施:(一)辐射屏蔽设计辐照室四周采用不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屏蔽,设置弓形迷道;主机室四周均采用相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出入门采用铅门防护,根据本报告中理论预测分析已能满足本项目的辐射防护要求。(二)6fi为了保证加速器正常运行,避免人员误入主机室和辐照室时发生误照射事故。本项目将采用加速器安全联锁系统,体现“即使装置出现故障,仍能保证该系统安全”的原则。(1)钥匙控制:加速器的主控钥匙开关必须和主机室门、辐照室门联锁。如从控制台上取出该钥匙,加速器应自动停机。该钥匙必须与一台有效的便携式辐射监测报警仪相连。在运行中该钥匙是唯一的且只能由运行值班长使用;(2)门机联锁:主机室、辐照室的防护围栏门必须与束流控制和加速器高压联锁。主机室、辐照室的防护围栏门打开时,加速器不能开机。加速器运行中门被打开则加速器应自动停机;(3)束下装置联锁: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的控制与束下装置的控制必须建立可靠的接口。束下装置因故障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或停止运行时,加速器应自动停机;(4)信号警示装置:在控制区出入口处及内部应设置灯光和音响警示信号,用于开机前对主机室和辐照室内人员的警示。主机室和辐照室出入口设置工作状态指示装置,并与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联锁;(5)巡检按钮:主机室和辐照室内应设置“巡检按钮”,并与控制台联锁。加速器开机前,操作人员进入主机室和辐照室按序按动“巡检按钮”,巡查有无人员误留;(6)防人误入装置:在主机室和辐照室的人员出入口通道内设置三道防人误入的安全联锁装置,并与加速器的开、停机联锁;(7)急停装置:在控制台上和主机室、辐照室内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一般为拉线开关或按钮),使之能在紧急状态下终止加速器的运行。辐照室及其迷道内的急停装置应采用拉线开关并覆盖全部区域。主机室和辐照室内还应设置开门装置,以便人员离开控制区;(8)剂量联锁:在辐照室和主机室的迷道内设置固定式辐射监测仪,与辐照室和主机室的出入口门等联锁。当主机室内的辐射水平高于仪器设定的阈值时,主机室门无法打开;(9)通风联锁:主机室、辐照室通风系统与控制系统联锁。加速器停机后,只有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主机室才能开门,以保证室内臭氧等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允许值。(10)辐照室产品传送带出入口设置有防护围栏,并须张贴电离辐射标注及中文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三)期&(1)电气系统1)必须按加速器装置及厂房建设和公用工程的供电条件设计,确保电压电流的稳定度;2)主机室、辐照室、控制室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3)各供电系统及相关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4)凡有高压危险的部位,应设置高压联锁、高压放电保护装置。(2)给水系统1)应根据加速器装置总用水要求,提供有一定裕量的水流量和水压;2)根据加速器装置和束下装置等设备工艺要求的水质、水温、热交换负荷进行设计。(3)通风系统D辐照室设置通风设施,工作期间应保证机械通风的正常运行,降低室内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浓度。2)主机室室内臭氧和氮氧化物由鼓风机吹风到辐照室,通过辐照室地下U型通风管道排出。10.2三废的治理辐照室东侧有地下U型通风管道埋深Ll米,工作期间应保证排气孔机械通风的正常运行,降低室内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表11环境影响分析11.1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本项目辐照加速器只有在开机时才会产生辐射,其产生的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在辐照加速器建设过程中,加速器未通电运行,故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离辐射影响。H.2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通过理论计算的评价方法来预测拟建10.OMeV加速器辐照室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辐射环境影响。1、辐照室屏蔽分析辐照室屏蔽情况分析屏蔽计算参考辐射防护导论(方杰主编,原子能出版社,1991年),采用十倍减弱倍数法。本项目加速器主束向下,高速电子本身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影响周围环境需要防护的是电子束作用于辐照材料及周边物体而产生的韧致辐射。由于束流0。方向为地面所以无需考虑防护,需要防护的是90。方向的各侧墙体和180。的天棚。根据设计屏蔽厚度,求得所对应的十倍减弱厚度回1/10的数目n:RKd/>.ll).,o+1(1)式其中:A设计的屏蔽层厚度;回1/10,1靠近辐射源的第一个十倍减弱厚度,cm;回1/10,e平衡十倍减弱厚度,cmo1x=则透射比可有下式求得:10"(2)式最后求得参考点的X射线剂量率:1.67xlO2.r2(3)式其中:Hf点剂量率,Sv/h;/电子束流强,rX;3_x射线发射率,Gy2m22mA12mi1;x透射比,无量纲;q居留因子,无量纲;1.67U与Imin相当的小时数;/-T考点到靶的距离,本项目取墙外0.3m处的距离,mo辐照室计算参数选取向下出射的电子束能量为10.0MeV,查图3.3(第71页)得方向90。发射率常数为:13.5Gy2m22mA-12min1o由于电子束下方是辐照产品和地面混凝土,根据辐射防护导论表3.1进行修正后,90°发射率常数为4.1Gy2m2A12min1o查图3.25得,等效入射电子能量为6.0MeV,查图3.22可知其对应的混凝土回o,=33Cm、三0,=33cm,查图3.24得,铅回vm=5.4Cm、三o,=5.5cm0本项目电子加速器年工作300天,年辐照时间4800小时(除维护检修外,一天16小时连续工作),工作人员实行二班制运转,每班人员2人。屏蔽计算结果根据上述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辐照室屏蔽效果核算结果分别见表表111辐照室屏蔽效果计算结果南墙西墙东墙北墙混凝土墙厚d(cm)250290250250n7.68.87.67.6QX2.53W81.63W92.53W82.53W8居留因子q1/161/161/161/16散射系数a/散射面积A(rtf)/r(m)8.97.43.48.9H(Svh)9.731098.9310-1°6.631089.7310-9年剂量(mSv)<0.01<0.01<0.01<0.01评价标准周围剂量当量率应7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约:大于2.5Svh束值不大于5mSv符合性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由表11-1可知,辐照室屏蔽墙设计厚度能够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辐照室迷道口屏蔽分析根据辐射防护导论(方杰主编,P189):“迷道的屏蔽计算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简易的安全的估算方法,是使辐射在迷道中至少经过三次以上散射才能到达出口处。实例也证明,如果一个能使辐射至少散射三次以上的迷道,是能保证迷道口工作人员的安全。这时,迷道口也只需要采用普通门”。本项目加速器射线需经过6次以上的散射才能到达辐照室迷道产品传送出入口处。由于射线散射3次以上剂量率将降低万倍,因此能够保证产品进出通道入口处的辐射安全。同时本项目在产品传送带出入口(迷道口)设置了固定金属围栏,防止人员靠近辐照室迷道口。2、主机室屏蔽分析预测模式根据加速器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加速器在偏离束流主方向的电子束能量较小,当加速管内真空度良好的时候,加速管内的束流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在不利工况下,束流损失也仅为十RA量级,若出现真空度下降导致的束流损失增大,则主控设备会自动停机,主机罩壳的设计能够满足正常工况下屏蔽要求。综上所述,为简化计算,加速器在工作时,二楼平台区域仅考虑受到来自于辐照室内致辐射X射线透过顶板的贯穿辐射,预测时依然采用上述模式和公式,其中来自辐照室的贯穿辐射强度保守按90°方向的电子束射线发射率来进行理论计算。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辐照室顶部混凝土厚度为1350Innb靶(辐射室底部)到辐照室顶部的距离为1.7m,将相关参数数代入上述公式,可估算出二楼平台区域辐射剂量率为8.13IOYGyh,满足Y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I41-2002)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