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融资策略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18000字】.docx
海尔集团的融资策略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一、绪论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三)研究方法3(四)国内外研究现状41、国外研究现状42、国内研究现状5二、公司融资策略的相关理论概述6(一)平衡理论6(二)新优序融资理论7(三)代理成本理论8(四)控制权理论8(五)项目融资理论9三、海尔集团现状分析10(一)海尔集团融资现状101、海尔集团简介102、海尔集团融资现状10(二)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SM)T分析171、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优势172、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劣势183、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机遇184、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挑战19(三)海尔集团融资策略分析191、内源融资策略的实施192、外源融资策略的实施20四、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问题及建议22(一)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问题221、缺乏明确的融资规划222、融资结构不合理223、银行信贷额度受限234、政策融资数额有限23(二)海尔集团融资的意见和建议241、进行科学融资策略管理242、打造多个融资主体243、积极发展银企关系244、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扩宽融资渠道25五、总结26参考文献27附录29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入世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国内企业纷纷跻身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间战略性的投融资活动。这种形势下,企业对资金渴求的欲望前所未有的扩张,而资金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因而,融资已变成企业发展议题中具有战略高度的一项。但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积累资金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缺乏,因此一般资金储备不足,无法实现扩张和优化资本,进而企业扩大规模的步伐也受到了影响,面对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难以缺乏主动权,反之,企业融资的风险也会增加小。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分化,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平,海尔集团经营环境也发生显著的变化,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能否转型升级、能否长足的发展,更多取决于执行的融资管理战略是否科学有效。这就要求海尔集团要建立覆盖全局的融资策略,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仅由财务管理体现融资策略的局面。随着融资的广泛应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对融资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细化,研究的热点在于融资结构的优化、融资成本的降低和融资效率的提升。(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资金至关重要,稳定的资金源头关系着企业的长久运营,而资金的充足到位则是企业发展中筹集生产要素的必要保障。因而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什么规模的企业,何种经营状况,什么样的发展预期,对资金的需求都是别无二致的。因而企业融资,归根结底为了生存和长远的发展,因而都渴望最低廉的融资成本以及最优化的融资结构。因而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最关心的融资问题,寻求适应企业发展的融资策略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全面提升综合实力,这就需要在融资策略、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发力,尤其表现为融资策略的完善和优化,以及财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融资工作的探讨研究,用融资策略理论和研究成果为该供公司的融资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对海尔集团而言,进行融资策略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是有助于提升公司融资管理水平,使公司融资管理现状得到改善,同时完善公司融资策略管理目标,以及使公司融资体系更加适应今后经济发展环境。二有序推进海尔集团的投资与融资工作,奠定公司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三是深入探讨与挖掘海尔集团财务优势,将财务优势转化为推进融资向集团化发展的动力。通过本文的论述,主要期望达到以下几点目的:(1)总结分析海尔集团在过去融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海尔集团现阶段存在的融资问题;(2)结合海尔集团具体情况、企业发展目标,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海尔集团融资策略;(3)对优化海尔集团融资结构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可操作性措施。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更好的为海尔集团的融资工作服务,助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本文在相关融资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海尔集团存在的具体融资问题,并通过对海尔集团具体问题的研究来验证融资理论的适用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对海尔集团融资环境、融资需求和融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短期融资策略制定的过程中,不仅收集大量的客观事实,同时引入大量的财务数据企业融资模式进行研究时,既有一般性的分析又针对海尔集团的具体情况,作了专门的个案研究。海尔集团融资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 启示(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企业融资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RobertB.Avery,Raphae1W.BoStiC(1998)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私人财物对于企业借贷融资来说,其作用胜过抵押'AlienN.Berger,GregoryF.Udell(1998)认为企业阶段融资模式的选择应与其自身的成长周期相适应二StephenPrOWSe(1998)着重研究了天使投资对于企业的适用性问题JithJayaratne,JohnWolken(1998)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LMeyer(1998)认为,高科技企业必须付出较高代价才能顺利获得贷款。LatimerASCh(2000)认为高科技企业由于所需资金规模较小,通常会被信贷机构忽视。Eversole(2000)和MichaelPreteS(2002)分别阐述了权益性融资对于企业企业初期及后续的发展必不可少。ClaudioA.Romano,GeorgeA.Tanewski(2000)认为型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融资方式的选择5。Mallick和Chakrabotty(2002)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信用、加强银企关系来疏通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2、国内研究现状关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国内学者作了相关研究。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指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决策,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陈晓红(2004)通过对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企业在融资时以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为优先,表现出“强制优序融资”的现象二刘建勇(2008)以深圳企业板113家上市企业2006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板上市企业的融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低,但是融资顺序符合融资优序理论,即首选内源融资、其次选择银行贷款、最后选择股权融资;在银行贷款中,1 RobertB.Avery,RaphaelW.BOStiC,KatherineA.Samolyk.Theroleofpersonalwealthinsmallbusinessfinance,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8,(22),1019-10612 AllenNBergerGregoryFUdell.Theeconomicsofsmallbusinessfinance:Therolesofprivateequityanddebtmarketsinthefinancialgrowthcycle.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8,(22):613-6733 StephenProwse.Angelinvestorsandthemarketforangelinvestment,JournalofBanking&Finance,!998,(22),785-7924 JithJayaratneJohnWolken.Howimportantaresmallbankstosmallbusinesslending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9,(22),427-4585 ClaudioA.Romano,GeorgeA.Tanewski,CapitalStructureDecisionMaking:AModelforFamilyBusines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0,(16),285-3106 MallickR.ChakraboUy.A.creditgapinsmallbusiness:SomeNewEvidence-WorkingPaperfromEconpapers.20027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01):27-288陈晓红.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4,22(01):60-64更加偏好短息贷款9。萧端(2010)通过对227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的融资行为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框架,融资顺序依次为先内部积累资金,其次向银行借款,再次是发行股票和债券。关于融资策略的分析,殷孟波、贺国生(2003)认为如何克服贷款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解决贷款集中问题的关键。建议参照意大利、西班牙的经验建立全社会信息系统,同时政府应注资成立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和面向企业的政策性银行10o刘云,樊霞(2006)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特征及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以高新技术项目为核心,以政府基金为基础,以风险投资为动力,以资本市场为源泉的四元融资模式“°邓雪芬,钟伟(2007)提出风险投资是有效缓解高科技企业融资存在困难的融资方式,胡洋、周景宏(2009)通过对政府干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与国外政府干预情况进行对比,认为政府干预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初期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以此提出中国政府干预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吴超鹏;吴世农(2012)认为风险投资的引入不仅可以抑制企业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企业的外部权益融资和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现金流短缺而造成的投资不足,上市后的企业可以借助风险投资的优势来促进自身融资行为的理性化“。二、公司融资策略的相关理论概述(一)平衡理论平衡理论主要成型于20世纪年代中期。根据最优融资结构理论,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享有负债或者是免税优惠,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点,即随着企业债务的增多,而相应产生的风险以及相关成本。这些逐渐增多的债务,不仅9刘建勇.中国中小板上市企业融资顺序经验研究.科技与管理.2008,10(05):43-4510殷孟波,贺国生.银行为什么愿意向大企业贷款.经济学家,2003,(04):85-9011刘云,樊霞.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世界经济情况2006.(01):26-2912邓雪芬,钟伟.风险投资一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的良方.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2):103-10413胡洋,周景宏.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6-914吴超鹏,吴世农.风险投资时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2,(1):105-119会使企业产生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且加剧了企业在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企业将会面临其市值下跌的危险,甚至会濒临破产倒闭。根据以上原理,最优的融资结构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使企业保持相应的平衡性。换句话说,以上这些限制着企业达到完全债券融资,企业必须在税前付息的收益与成本费用之间寻求一个折中点。(二)新优序融资理论到20世纪后半期,在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对信息不对称的探索,各个经济学分支都尝试运用信息的不对称来对许多现象加以阐释。这些相关的研究,助推企业融资理论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以发现他们规避了以往研究中的外部因素,而将聚焦点对准了内部因素的探讨。这样,以往研究中的问题出现了转向,具体而言就是由平衡问题转变成了结构问题的研究,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指引融资理论获得新的发展。率先将不对称信息用于研究融资理论的先驱是梅耶斯,他提出了著名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其理论基于一个共同的前提,即认为在宏观的融资环境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在此状态中,企业首先选择的途径是,经由各种说辞来获得融通资金,而不必发行普通股或者是证券;其次,企业通过设立特定的目标股利比率,来实现其内部融资能够符合正常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需要;最后,经由以上两步之后,企业保证其充分安全时,才会从外部进行融资以获得资金,并且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来发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对于企业融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宏观融资环境中各方的信息都处于不对称的状态,所以企业会较少采取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来获得资金。假设企业内部运行良好,并未出现不良资产等影响企业运作的因素,然而,外部环境中对这些信息却不了解,如果这时企业选择发行股票来对外部融资,就会被外部认为是前景堪忧的一种信号,这样,企业发行的新股股价就不会太高,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融资效果。所以,梅耶斯的理论的关键在于优先通过内部渠道来筹措资金,如果条件限制必须要采用外部渠道时,就倾向于选择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三)代理成本理论按照唐森和麦克林的观点,委托人将部分决策权交由代理人,让其给自己一些有利的服务,这种关系就称之为代理关系。在大量的组织以及合作当中,十分广泛地有着这种关系。按照每一方都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会从自身出发来选择应该采取的行为,所以,有理由认为,委托人的利益将不可能一直成为代理人有限考虑的因素。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委托人需要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对代理人施行激励机制,并适时进行监督;其次就是要求代理人提供相应的财产作为担保,对其行为形成约束。就算完全按照以上方法执行,也无法保证双方之间的行动能够完全吻合,其中的行为出入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害就是“剩余损失”。这样,在委托人对代理人施行监督时,以及代理人对委托人做出担保时,再加上因为行为之间的出入而造成委托人的损失时,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就统称为代理成本。由于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所以难以激发其工作的热情,相较于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就是经营者这种情况,前者所产生的市场价值从理论上讲是较低的。前者与后者之间的落差就是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债券融资是对此种困境的一种解决之道,然而在发行债券进行资金筹措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詹森和麦克林对此问题加以探究之后,认为,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取决于股权以及债券之间代理成本关系的和谐,企业要想取得最优的资本结构,就需要将两种融资办法的边际代理成本等同,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总体成本。(四)控制权理论对詹森和麦克林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就延伸出了控制权理论。这是由于对企业而言,其选择的融资结构不尽会对收入分配造成影响,同时也对如何分配控制权发挥着作用皿。以上詹森和麦克林指出的代理成本,哈里斯雷斯夫模型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从动与静两个层面,对管理者为何不可能考虑股东的最大利益做了详细阐释为了对管理者实现严格的监管以约束他们的行为,方法之一就是债务。通过以上方法,就能够在法律上赋予股东相应的权利,以对管理者15reneComeig»EstherB.DelBrio,MatildeO-Femandez-BIancoFinancingsuccessfulsmallbusinessprojects.ManagementDecision,2014.Vol.52(2),pp.365-377实现强制,让其提交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此外,还能够使股东有权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评估,来决定企业的走向。另外一种企业融资的著名理论是由阿洪与伯尔顿共同提出,理论的出发点是由于交易成本与合约存在不完全的情况。该模型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以下内容:首先是,假设经由发行普通股来从外部为企业筹措资金,那么投资者就对企业剩下的部分有相应的控制权利;其次,假设经由优先股的发行从外部获得资金,则声誉的控制权由企业家享有;最后,假设经由债券的发行来从外部筹措资金,企业家则在如下条件之下享有声誉控制权,即他能如约偿还债务,否则,则由投资者掌握,且企业进行破产结算。(五)项目融资理论一般而言,“项目融资”较为官方的解释是,为了经营项目,股东会或者是承办人成立相应的公司,然后公司以借款人的身份进行融资,该公司的资产即为担保,合约到期时,公司用其现金以及受益来偿还贷款企业运用以上方法来筹措资金是有一定条件的,即现金流量要十分稳定,如大型基建项目就很吻合这种前提。以往,我国企业大部分采取的筹措资金途径就是运用公司的资信能力来融资口,当外部资金拥有者进行决策时,如进行投资与贷款时,关注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公司,而忽视具体的公司项目。在此,提出项目融资这一概念,该概念主要将特定的项目作为对象,贷款人在对贷款进行考量时,不再将公司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问题,而是只针对具体项目来考虑,将该项目用来偿还,并将该项目作为相应的担保。相较于我国以往公司所采取的融资途径而言,项目融资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特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以整个项目作为核心,施行有限的追索权力;其次,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进行了分散,从而丰富了企业的信用构成;最后,就是相对来说不足的一点,企业如果要想通过项目融资途径来筹措资金,信用付出较高的代价。项目融资还能够让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中不会显现出该项贷款,主要的方式,就是合理布局投资以及融资的架构皿。正因为项目融资具有上述功能,所以备受公司青睐,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司就可以仅仅依靠有限的资金能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行为。然而,项目融资也存在一些短板,这是因为与许多相关方都有联系,且采用这种融资方式建构的整体架构十分复杂,因而,相较于以往的融资手段,该种融资手段需要经历长期的组织过程,并且要基于大量的前期工作前提下进行,此外,由于该种融资手段的追索还十分有限,所以将面临高额的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成本。项目融资在房地产行业中,具体指房地产投资商以及开发商的一种筹措资金的行为,目的在于保隙项目的进展成功I。房地产开发项目筹措的资金在总体融资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相较于其他商品的项目融资而言,房地产行业经由这种手段筹措的资金回流期限较久,所以,需要对项目投资的投资、资金以及融资的构成做更为深入细致的探究。三'海尔集团现状分析(一)海尔集团融资现状1、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8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2年营业额15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一一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6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2、海尔集团融资现状(1)内外融资现状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外部融资是外部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投入的资本。下面统计出海尔公司2010-2014年度的内外部融资状况,见表3-1:表3-1海尔公司2010-2014年度的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状况M计量单位:百万元上市公司年度内部融资外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海尔2010238.234130.67262.802011820.934354.90176.4020121268.954344.29254.1020132119.934369.05020144269.461649.22540.43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负债按照是否支付债务利息,可以划分为自发性流动负债与有息负债其中,自发性流动负债直接产生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应计费用,属于无成本短期融资,不会产生利息费用,通过企业流动资产自身形态的变化即可实现债务清偿;有息负债来源于企业对外进行的债务融资,如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会产生债务利息,企业必须维持充足的现金流保证到期本金利息的债务清偿囱。表3-1中的“债务融资”指的是有息负债,具体包括“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合计数额。6注:表1中“内部融资”按“未分配利润”计算;“股权融资”按“股本”与“资本公积”之和计算;“债务融资”按“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之和计算。以上数据来源于公司2006-2010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并计算得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20102011201220132014图37:海尔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债务融资图从表31与图3-1可以看出,海尔的外部融资金额一直大于内部融资金额,并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2010年的股权融资比例达到了90%,债务融资比例一直很低,2013年甚至为0;而2014年股权融资出现了变化,突然在这一年变低。相反内部融资突然增距。债务融资也有所增加。(2)融资方式2010-2014年,海尔集团的融资方式主要以“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融资”为主,比例达到82.67%;“向自然人借款”和“向股东、员工、社会集资”为辅,比例分别为36.00%和34.67%;而“通过投资担保公司”比例为24.00%。如图3-2图3-22010年-2014年,海尔集团的融资方式”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故总比例大于100%。未来三年,相较于2010-2014年,海尔集团融资方式拟仍以“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主,比例拟增加2.00%,达到84.67%;其它融资方式所占比例有所变化,尤其是“通过政府补贴”和“通过投资担保公司”这两项,前者比例拟增长9.33%,后者比例拟增长8%;而“通过向自然人借贷”此项比例拟降低19.33%,通过资金互相拆借也有所减少。可看出海尔集团也期望融资方式多元化、新颖化。如图3-3所示:图3-3未来三年,海尔集团的融资方式图IB(3)企业融资环境8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故总比例大于100%。在调查问卷中,海尔集团54.67%的员工认为政府在企业融资中起决定作用,51.33%的员工认为银行在企业融资中起决定作用,16.00%的员工认为信用担保机构在企业融资中起决定作用。认为民间借贷公司、证监会以及其他机构起决定作用的员工人数极少,甚至为0。这说明在海尔集团员工看来,政府和银行在企业融资方面占主导地位。如图3-4所示:海尔集团调查中,56.00%的员工认为企业融资难主要责任应归因于银行等金融机构;40.00%的员工认为应归因于政府部门,认为归因于企业本身的员工比例仅占20.67%;认为归因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员工比重就更少了,仅为6.67%o58.67%员工认为政府在企业融资中“有重要作用”,30.00%的员工认为政府在企业融资中有作用。见表3-2:表3-2海尔集团融资难的责任方及政府在融资中的作用融资难的责任方比例政府的作用程度比例金融机构56.00%有重要作用58.67%企业本身20.67%有作用30.00%政府部门40.00%作用不大11.33%社会化服务机构6.67%没有作用0%其他1.33%总计100.00%总计124.67%(4)了解政府政策的方式“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故总比例大于100%。海尔集团问卷中,海尔集团员工了解政府政策的方式以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电视为主。海尔集团员工最普遍的是通过政府网站的方式了解政府政策,比例达到48.67%,其次是电视和报纸,比例分别占48.00%、46.67%022.00%的员工会直接通过政府的公报来了解政府的政策。如图3-5所示:期待政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的员工所占比例最高,为72.00%;49.33%的员工希望政府“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40.67%的员工希望“利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企业贷款”;36.67%的员工希望政府“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希望政府“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分别占30.67%、30.00%;但是24.00%的员工认为政府最紧迫的是“利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企业贷款”,其次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见表3-3:表3-3海尔集团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及其中最紧迫的一项企业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样本量比例最紧迫的一项的样本量比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10872.00%2824.78%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7449.33%2017.70%在政府招标、采购上向企业倾斜3724.67%32.65%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4630.67%108.85%2°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故总比例大于100%。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4530.00%1210.62%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5536.67%43.54%利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企业贷款6140.67%3631.86%其他32.00%00.00%总计429286.00%113100.00%20.00%的员工更多的想了解“企业发展资金(企业管理部门)”,其次是38.67%的员工想更多了解“政府贴息(财政部门)”,30.67%的员工想了解“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发改、工业部门)“;希望更多了解“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资金(科技部门)”的企业占17.33%。如图3-6所示: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发 改、工业部门)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商务部 门)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中小企 业管理部门)政府贴息(财政部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 化、产业化资金(科技部 门)图3-6海尔集团想了解的相关信息重57.33%的员工认为金融产品的质量“一般”,19.33%的员工认为金融产品的质量“较差”,仅有3.33%的员工认为“很好”,4.00%的员工认为金融产品的质量“很差”。这说明海尔集团对我国现有金融产品质量的信心不大、不满意。如图3-7所示:2'注: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故总比例大于100%。图3-7海尔集团对金融产品质量的评价(二)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SWOT分析1、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优势(1)市场占有率高海尔生产的多数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之首,其中冰箱等三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三,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家电行业市场凸显出发展实力。(2)信息化的扩张海尔在长期实践中,由于多年规范化管理具有相当好的基础,真正把信息化作为重点工程,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信息化分析透彻,阐述具有说服力,观念转变在首位,流程再造放在其后,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开启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扩张发展有了现在的海尔等等,比较国外企业,海尔的信息化具有后劲优势,在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大范围普及和国际化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扩张形势下,海尔在融资方面更容易取得成绩。(3)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公司一笔无形资产,掌握了无形资产就是等同拥有了一笔财富,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等等企业文化,海尔在未来发展的时间里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企业的文化为基准。同时也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主要抓住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更加有利于融资。2、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劣势(1)家电业的兴起伴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尔必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而应该向多产业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2)公关传播与技巧欠缺海尔在处理公关关系方面十分薄弱,一方面,这方面的欠缺主要原因在于海尔的聘人、用人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海尔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未来接班人的困惑,内在的薄。另一方面,海尔在未来的发展中收购企业十分困难。(3)信息化步伐不齐将近三十年的海尔发展迅速,以至于国内国外人士都毫不犹豫怀疑海尔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如火如荼,内部的信息化跟上国际化的脚步,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很难以彻底实现。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信息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3、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机遇中国有13亿人口做后盾,在“中国的就是全世界的"口号下,具有中国品牌优势下的消费类,海尔在近些年发展趋势特别快,家电业作为大批消费品,在逐渐富裕的农村也迎来消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迎来比较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国家实行了对家电行业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如“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家电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稳定了经济增长,对家电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家电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4、海尔集团融资策略的挑战(1)受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相应的货币宽松政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的10月到12月,银行连续四次进行降息,并且在2010年的10月到2011的7月又连续五次进行加息,直接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也发生相应的频繁调整,从而使得银行的开始进行信贷规模的紧缩,最终造成企业面临着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2)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上升,短期内源融资受到极大限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主流。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我国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国内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快速适应新型市场发展的需求和变化,并且也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很多企业就开始着手产业转型升级。另外,再加上当前劳动力学历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的招工成本不断提升,而改善企业劳动力结构也成为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就要涉及到多个领域,这也就直接增加了其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本,比如产业升级会直接提升劳动力成本与资本劳动比率,同时这也会进一步激化社会就业问题。再比如企业在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中必然要对产品技术以及产品科技含量进行全面提升,而这些就需要在人力、物力上进行大量的资金注入才可以实现阎。所以说,企业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不但要从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拿出一部分进行直接资金投入,而且产业优化升级会使得企业短时期内的利润下降,这些都会直接造成企业在内部融资能力上的下降。(三)海尔集团融资策略分析1、内源融资策略的实施(1)提高折旧基金融资所谓折旧基金融资,指的是固定资产进入淘汰程序之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折旧情况进行分摊,并形成折旧基金,海尔集团利用折旧基金作为主要的内源融资的首选。在这个过程中,固定资产依然存续的期间,折旧基金稳定企业资金来源的作用会有所体现阂。例如海尔集团可以通过部分资产折旧年限的方式,比如将己经陈旧的房屋及设备加速折旧,房屋折旧从年限20-40年调整为4-20年,设备折旧从年限10-15年调整为5-8年。这样调整,也更符合实际情况,但这样操作的结果,会分别增加折旧约630万元与570方元。通过上述财务调整,海尔集团年度折旧基金可以增加多达1200万元,形成的年度利润影响近400万元。折旧政策的执行和强化帮助海尔集团通过税蔽效应增加了部分融资来源。(2)增加留存收益融资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来源中最为便利和可靠的莫过于留存盈余22。留存的盈余本质上是投资者对企业追加的投资,属于投资款项,用于融资不产生任何的费用成本,企业所有者可以有次获取税收方面的收益,企业的信誉度也会因此增加。留存盈余的缺点在于盈余的留存数额要受到股东的约束和限制,盈余留存过多,股利就会相应减少,不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2010年以来,海尔集团尚未提取过公益金和公积金,按照当前执行的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取消公益金计提后,在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同时,增大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扩大内部积累比例和内源融资渠道囱。”海尔集团在2014年度时,其利润总额达到了1.16亿元,如按照10%的公积金计提比例,5%的任意盈余公积金计提比例,则可提取盈余1740万元,这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2、外源融资策略的实施(1)增加银行信贷虽然我们知道使用自有资金成本最低,风险也最小,但就海尔集团整体经营情况来说,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不是最优和最佳选择。适当进行负债融资能够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22王碧瑞,谭语嫣,余淼杰,黄益平.融资约束是否抑制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J世界经济,2015,12:54-78.海尔集团在与银行的合作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量自身的利益,也就是力争用最小的资金成本来获得银行最大的支持,同时需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将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的反馈给银行,双方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银行考量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因此海尔集团一定要健全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真实、客观、准确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为基础争取银行贷款的最大支持。同时,要注重企业信用的建立和保持,这是银行放贷是考虑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企业申请贷款时提交的有关资料,要真实、全面,不能有所隐瞒更不能伪造,要杜绝超出自身能力的行为的发生。由此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海尔集团争取到更多授信额度,更大大提有利于提高长期贷款规模。(2)发行企业债海尔集团发行企业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测算资金需求量。对企业的资金需求测量一般可采用趋势分析法、销售收入资金率法以及资金习性法等多种方法。依据海尔集团2014年度的财务数据和项目建设情况,资金缺口主要集中在9万吨果蔬项目,资金缺口为13.69亿,资金使用周期为5年,即应该申请发行企业债约3亿元。二是对海尔集团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以及下属公司、在建项目的全面衡量。当前该公司己经具备了发行企业债的基本条件,以海尔集团为主体的话,需要对其财务报表进行重新提出和调整。企业债的发行需要发改委的批准,相比较而言难度更大,但是成功率较高,且融资期限长,企业一般可一次性发行5-8年,这种债券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对银行贷款较小风。需同时提请注意的是,若海尔集团发行企业债券,将不能再发现短期融资券或中期票据,这也是一种限制。如若海尔集团己发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