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号楼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docx
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工程概况和特点3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5第三节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6第二章编制依据7第一节编制说明7第二节编制依据8第三章施工计划9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9第二节材料与设备计划10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3第一节技术参数13第二节工艺流程17第三节施工方法22第四节操作要求30第五节检查要求33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4第一节组织保障措施34第二节技术措施37第三节环保措施39第四节监测监控措施39第五节安全措施40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42第一节施工管理人员42第二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3第三节特种作业人员43第七章验收要求44第一节验收标准44第二节验收程序45第三节验收内容45第四节验收人员49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49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57第一节板模板计算书57第二节梁模板计算书(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69第三节梁侧模板计算书109第四节墙模板计算书(木模板)123第五节柱模板计算书(设置对拉螺栓)128附图143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和特点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XXXXXXXX标工程建设单位XXXXX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XX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XX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X咨询有限公司总包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工程地址XXXXXX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05366.00m*工程主要特点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Il类,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为桩基础,地基持力层为中风化尼灰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主要使用功能为住宅/商业楼,X#楼建筑总高度为85米,建筑层数地上29层,地下室1层,根据设计施工图,X号楼主楼局部坐落于商业顶板上,该转换层为商业向住宅转换,该部分商业为两层,商业负一层结构层高为4.5m,负二层层高为4.8m,基础为机械成孔灌注桩,底板厚度为120mm,负二层顶板厚度为120mm,负一层顶板厚度为180mmo表1工程概况2.危大工程特点(1)本工程X号楼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本工程转换层为负一层,层高为4.5Oonb楼板厚度为180mm,墙、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50o其中KZL8(4)为最大截面梁尺寸为:900×2000mm,LII为最大跨度梁,跨度为810Omm高大模板区域建筑面积约为391.29肝;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件要求对该梁截面进行验算:1.35×(0.9×2×26+(2+2+0.9)×0.5)+0.9×3×1.4=70.27KNm,符合建办质(2018)31号文件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本层结构梁集中荷载大于20KNm,故该支撑体系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需组织专家论证。序号梁编号大梁截面尺寸柱编号柱截面尺寸1KZL8900m*2000mmKZZl800un*800m2KZLl900mm*1800mmKZZ21000mm*1000mm3KZLl900mm*1600mm4KZLl700mm*1500mm5ZLl、ZL5、ZL6、ZL7、ZL8、KZL4600mm*1500mm表2大梁、柱截面尺寸表(2)本工程高支模位置位于商业负一层,其支模架立杆坐落于商业负二层顶板上,(立杆基础)顶板厚度为120mm,混凝土强度为C50o商业负二层支模架搭设按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要求搭设,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00OmmX1000mm,步距为1500mm,沿模板纵向方向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沿支模架高度方向搭设水平剪刀撑,具体参数详地下模板施工工程施工方案。商业负一层高支模施工时,由于集中荷载较大,负二层支模架不允许任何拆除,待高支模施工完成后,负二层结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3)支撑体系搭设平面布置图及转换层以下架体搭设剖面图详见图1、图2。图1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图umSHU5ItmswH4-sMiffi IWg水早带才电1300mm, Mt一*WiJ1000mm<5K (4m)同版*IW佳电H,m 百木840x80020015m ”戕 M州舶棉财旗H咐蒯* 3«加4睇+2肝,冷臬胃方向400mm、洲躺雕80080Omm板 200x20Omm¾ad1Q0Qx1000mm120mmffXHflHfiMi200m、球 *M0U02 5 方你?250 40x80:1:勿;、1?OmmH900x2000梁板结构支撑立面因i:ioo图2转换层以下架体搭设剖面图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1、施工总面布置图详后附图12。图3高支模平面图第三节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施工要求(1)施工目标:确保模板施工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施工安全,保质保量完成图纸设计的全部内容。(2)施工技术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如果局部与方案不符的地方,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方案要求及相关国家规范规定进行处理,不得擅自更改。(3)施工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使用合格材料,支撑系统构造要求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2.技术保证条件(1)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小组,严格执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对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验收、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拆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安全。(2)本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半成品均应满足规范和安全施工要求。(3)对施工方案之中所采用各种规范、规程、标准、图纸和政府文件等必须为现行及最新的指导性文件。(4)本工程选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支撑体系。(5)加强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控制。(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使用安全防护用品O(7)在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支撑体系拆除过程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设专人负责进行安全检查,加强监控监测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施工并应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8)所有模板保证梁下立杆加密,上下层对位。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说明1、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范围: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集中荷载大于20KNm02、根据结构图纸统计,本工程最大梁跨度为8100mm,最大梁截面尺寸为900X2000mm,经计算1.35×(0.9X2X26+(2+2+0.9)×0.5)+0.9×3×1.4=70.27KNm,该处结构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范围。3、高大支模工程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或处理不好,极容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故施工前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制定相应方案,并经相关专家评审后方可实施。故此,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高大支模工程的安全性,杜绝出现安全事故,特制定此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方案,以便指导施工。第二节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831号文);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3 .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通知(建安办函201712号文);4 .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5 .贵州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6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15);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I62-200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3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17);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6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17);1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22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666-2011);24 .高支模验算软件;2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6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7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8 .中建X局、中建X局三公司标准化图集。第三章施工计划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1.进度计划根据业主要求工期节点,本工程转换层两个单元一同施工,由于梁截面较大,配筋较密,梁板支撑体系较为复杂,故本高大支模每个单元施工拟计划13天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2345678910111213测量放线搭设满堂钢管架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安装墙、柱模板验收墙、柱模板(调整、加固)安装梁、板底模墙、柱碎浇筑梁钢筋绑扎(验收)安装梁侧模验收梁、板模板(调整、加固)板钢筋绑扎(验收)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模板支撑架拆除(待拆模试块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表3进度计划第二节材料与设备计划2 .需用材料立杆可调托撑KTC-60、可调U型顶托KTC32X500、模板厚度为15mm、木方40*8Omm(宽*高)、高强对拉螺栓A14mm、A48X2.8钢管、40*40方钢、6号槽钢、垫木、隔离剂、步步紧。3 .材料管理(1)钢管、扣件1)、材质:引用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相关规定。2)、验收与检测: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钢管外观质量要求: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b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c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外观质量要求:a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b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2)可调托撑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5796.2-2005、GB/T5796.3-2005)的规定。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O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0(3)木方的选用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4)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5)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6)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标准进行。7)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b、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c、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d、连接件,不应大于15%o(4)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o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4 .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人员管理。5 .测量仪器的配置计划测量及通讯设备配置计划如下表:序号名称精度单位数量备注1经纬仪J6台12水准仪DS3台13水准标尺O.Imm把14钢卷尺1mm把25吊锤个36对讲机台37力矩扳手把1表4测量及通讯设备配置表6 .投入机械设备计划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时间备注1木工圆锯MJ-104(400mm)0.6m3台32018-72汽车吊QY2512018-73发电机12V135G公12018-74塔吊TC6013台12018-75钢筋调直机械GT3-12台12018-76钢筋弯曲机GW40台12018-77直螺纹滚丝机JBG50台12018-78臂架泵HJC5420THB-65台12018-89振捣棒zdN50台42018-7表5测量及通讯设备配置表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第一节技术参数1 .梁截面分类本工程按梁截面尺寸将梁分为HI类,以每一类中最大截面尺寸进行支撑体系验算,该类型梁的搭设参数均以计算搭设参数进行搭设,具体分类如下表:序号梁类型梁编号截面尺寸1IKL21、KL23、KL24、KL44、KL55、KL58、KL63300mm*800m2KL11>KLl9、KL20、KL48、KL50、KL64、L3、L48300mm*650m3KL15>LL4>KL16>KL46、LLlKKL47、KL49300mm*600mm4IIKZL2、KZL5、KZL6、KZLl0、KZLlKKZLI3、KZL14700mm*1500mm5ZLl、ZL2、ZL5、ZL6、ZL7、ZL8、KZL4600mm*1500mm6IIIKZL8900mm*2000mm7900mm*1800mm8KZLl900mm*1800mm9900mm*1600m表6梁截面分类表2 .搭设参数D板模板(扣件式)新浇混凝土板厚(mm)180模板支架高度(m)4.32板长(m)69板宽(In)16立柱型号(mm)48×2.8立柱纵向间距(mm)800立柱横向间距(11m)800水平拉杆步距(mm)13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小梁材质方钢管小梁材质规格(mm)40X40X2.5小梁间距(mm)250小梁距混凝土板短边距离(nun)250小梁最大悬挑长度h(mm)250主梁材质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48×2.8主梁布置方式垂直立柱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2表7板模板搭设参数表2) I类梁模板(KL44300X80Omm)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300X800模板支架高度H(In)4.32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Gn)16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9梁侧楼板厚度(mm)180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支撑立柱钢管型号(mm)48X2.8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mm)400梁两侧立柱横向间距Ib(mm)800步距h(mm)13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In(mm)、1b(mm)800、8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0小梁材质木榜小梁规格(mm)40X8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3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200梁底支撑小梁间距15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1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主梁材料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48×2.8荷载传递立柱方式双扣件梁侧对拉螺杆设置道数1对拉螺杆沿梁跨方向间距(三)400对拉螺杆材质中14高强对拉螺杆距离梁底距离(mm)310梁侧底部加固措施步步紧间距400mm梁侧主梁材质钢管梁侧主梁材质规格(mm)48×2.8梁侧主梁加固方式双钢管梁侧主梁沿梁跨方向间距(mm)400表8梁模板搭设参数表3) II类梁模板(KZLl700×1500mm)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700X1500模板支架高度H(m)4.32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16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69梁侧楼板厚度(mm)180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支撑立柱钢管型号(mm)48X2.8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mm)400梁两侧立柱横向间距h(mm)1300步距h(nun)13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800、8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1a(mm)、1b(mm)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6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2小梁材质木材小梁规格(mm)40X8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5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200梁底支撑小梁间距175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1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主梁材料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48×2.8梁侧对拉螺杆设置道数4距离梁底距离(mm)150、480、810、1140对拉螺杆沿梁跨方向间距(mm)400对拉螺杆材质中14高强对拉螺杆梁侧主梁材质钢管梁侧主梁材质规格(mm)48×2.8梁侧主梁加固方式双钢管梁侧主梁沿梁跨方向间距(mm)400表9梁模板搭设参数表4) In类梁模板(KZL8900×2000mm)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900X2000模板支架高度H(m)4.32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16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In)69梁侧楼板厚度(mm)180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支撑立柱钢管型号(mm)48X2.8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mm)400梁两侧立柱横向间距L(mm)1500步距h(mm)13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1”(mm)、1b(mm)800、8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7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4小梁材质木彷小梁规格(InnI)40X8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6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50梁底支撑小梁间距14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1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主梁材料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48×2.8梁侧对拉螺杆设置道数5距离梁底距离(mm)150>530、910、1290、1670对拉螺杆沿梁跨方向间距(mm)400对拉螺杆材质中14高强对拉螺杆梁侧主梁材质钢管梁侧主梁材质规格(mm)48×2.8梁侧主梁加固方式双钢管梁侧主梁沿梁跨方向间距(mm)400表10梁模板搭设参数表5)墙模板(Q335Omm厚木模板)墙厚(mm)350模板支架高度H(m)4.50混凝土墙的计算长度(InnI)3400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小梁材质方钢管小梁规格(mm)40X40X2.5左部模板悬臂长(mm)125小梁间距(mm)250主梁材质钢管主梁材质规格(mm)48X2.8主梁间距(mm)450主梁一端悬臂长(mm)250支撑立柱钢管型号(mm)48X2.8对拉螺栓规格(mm)14对拉螺栓横向间距(mm)450对拉螺栓竖向间距(mm)45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主梁类型双钢管表11墙模板搭设参数表6)柱模板(KZZI800×800mm)混凝土柱高(mm)4500柱箍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800长边小梁根数6混凝土柱短边边长(IlmI)800短边小梁根数6柱长边螺栓根数3柱短边螺栓根数3对拉螺栓布置方式均分柱长边对拉螺栓间距(mm)479、479柱短边对拉螺栓间距(mm)479、479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小梁材料方钢管小梁材质规格(mm)40X40X2.5柱箍材料钢管柱箍材质规格(m11)48×2.8对拉螺栓类型M14最底层柱箍距离地面高度(mm)180表12柱模板搭设参数表7)柱模板(KZZ21000×1000mm)混凝土柱高(mm)4500柱箍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混凝土柱长边边长(IlmI)1000长边小梁根数7混凝土柱短边边长(Ilml)1000短边小梁根数7柱长边螺栓根数3柱短边螺栓根数3对拉螺栓布置方式均分柱长边对拉螺栓间距(Inm)579、579柱短边对拉螺栓间距(mm)579、579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小梁材料方钢管小梁材质规格(mm)40×40×2.5柱箍材料钢管柱箍材质规格(Inm)48×2.8对拉螺栓类型M14最底层柱箍距离地面高度(mm)180表13柱模板搭设参数表第二节工艺流程1 .地基处理措施(1)由于本工程模板支撑在结构楼板上,基础不做处理,但竖向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板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垫板的面积不宜小于0.15m2o(2)若板上留洞位置过大且无法避免时,竖向支架立柱底部设置槽钢作为承载(本工程高支模范围架体支撑底板无集水坑及洞口)。2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搭设满堂钢管架一墙、柱钢筋绑扎一安装墙、柱模板一验收墙、柱模板(调整、加固)一安装梁、板底模一墙、柱碎浇筑一梁钢筋绑扎一安装梁侧模一验收梁、板模板(调整、加固)一板钢筋绑扎一浇筑梁、板混凝土(待已浇筑的墙、柱碎强度达到75%,方可浇筑,一般3天时间即可)一松下钢管可调顶托(待拆模试块强度报告达到100%后,方可进行该道工序)一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一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钢管。3 .模板安装3.1柱模板安装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5mm厚木胶合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脚应预留200X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碎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或对拉丝杆。柱子支模示意图如下:图4柱子支模图3. 2安装梁模板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00mm。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48*2.8钢管作主梁,在主梁上安装梁底次梁(40mmX80mm木方)150mm(具体以搭设参数间距要求为准)。次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及对拉高强螺栓。4. 3安装楼面模板通线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中48*2.8钢管作为主梁,主梁固定后架设次梁(4OmmX40mmX2.5mm方钢管)25Omm,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5. 4楼梯模板施工(1)采用封闭式模板施工工艺:1)工艺原理将梯步平面板和立面板加工成半成品,使立模与面板定型化,与楼梯斜板和侧板对楼梯模板进行封闭。钢筋绑扎完毕,即可封闭模板。同时方便人员通行,有效地保护了楼梯负弯矩钢筋。只在楼梯上口休息平台处留设浇捣口,混凝土可以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成品美观大方。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楼梯架子施工一支梯板斜板、楼梯平台板的底板、侧板一楼梯钢筋绑扎、验收一制作、安装楼梯踏步定形模板一钢管、木材连接、固定一对拉螺杆和管卡加固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一楼梯踏步钉保护木条一混凝土养护一进入下一施工段施工。图5楼梯支模3)操作工艺放样,确定楼梯板底模高度和踏步平面、立面位置。搭设支撑架,放置木材,铺楼梯斜板、平台底板、侧板。待钢筋绑扎好验收后安装楼梯侧板,侧板有两种:一种是有剪力墙的楼梯侧板做成与楼梯踏步相吻合的锯齿形侧板使之与靠剪力墙边的倒锯齿相对应;一种是无剪力墙的楼梯侧板不用做成锯齿形。图6定型踏步模板安装实例安装事先制作好的踏步定型模板:在安装踏步模板前,为防止其下沉,应在斜板上沿梯跑方向放置二排与梯板厚度相对应高度的直径为14mm的钢筋支架。i、当侧板加工为锯齿形时,梯踏步平面板和立面板的两端头均搭在侧板锯齿形上;ii、当侧板不加工为锯齿形时,梯踏步平面板和立面板与侧板连接是利用梯踏步平面板和立面板两端头的加劲板与侧板连接固定。楼梯底板和踏步模板形成封闭并进行加固。在一般楼梯中,顺着梯跑方向设置二道钢管于梯面模与底模用对接螺杆加固。楼梯外侧板处设置40mmX80mm木材固定踏步侧板,然后在楼梯前、中、后部位按照间距不大于150Omm设对拉螺杆拉结,再用步步紧每隔一步将楼梯侧面上的木材次楞与面板双钢管主楞拉紧。安装固定完后,在踏步模板上留出混凝土的透气孔,直径15-20mm,间距每90Omm设两个。振捣混凝土时,按常规方法采用插入式振捣,除此之外,因每一步踏步板不易振捣到位,尚需用橡皮锤随混凝土浇筑逐一敲击踏步顶板,及时检查混凝土下料及振捣是否到位。图8有剪力墙时非剪力墙一侧楼梯侧模示意图图9无剪力墙时楼梯侧模示意图图10定型踏步模板实例图Ii楼梯侧模用步步紧加固、面板与底板用对拉螺杆加固第三节施工方法1.脚手架的搭设Ll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碎,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碎。1.2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碎的时间间隔和碎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1.3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1.4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2/1000。(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图12梁和板立杆布置示意图(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O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三)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048.3x2.8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IO(X)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5Omm处进行固定。图13剪刀撑示意图(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1.5立柱及其他杆件(1)扣件式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图13);2)立柱需接长时,支架首层立柱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20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柱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支座,如下图:图14首层立柱布置示意3)立柱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5m。nC1-*图15顶托示意图1.6水平拉杆(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立杆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A 横向水平杆 (小横杆),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图16接头示意图1.7剪刀撑(1)扣件式本工程立杆纵、横间距为0.8mX0.8m,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4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加强型水平、竖向剪刀撑构造布置图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图17剪刀撑示意图3)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4)因本工程转换层模板支撑架搭设高度为4.32m,要求在第二道水平杆处设置水平连续剪刀撑。1.8周边拉结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柱间距、竖向两步距(实际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图18抱柱示意图2.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1. 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