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教案.docx
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1.1因特网效劳类型课题因特网效劳类型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的第一节''因特网效劳类型,课时为1节,主要内容是因特网效劳类型中的文件传输效劳。学情分析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大局部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根底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也能够利用一些因特网效劳,比方利用QQ可以传输文件。但同学们都没有用过文件传输(FTP)效劳,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内容,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因特网效劳的根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常用的FTP工具的根本使用方法,了解远程登录。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效劳。教学重点文件传输(FTP)教学难点文件传输(FTP)工具的使用教学手段网络播送交互式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到达目标学生积极思考,答复下列问题。一、巧妙设问,引入新课问题1:现在我们来做个现问题1(答):用过。问题2(答):例如玩游戏、聊天、下载软件、查找资料、看电影、听歌等。问题3(答):场调查,在同学们当中,有没有同学没有使用过因特网?请同学们举手。问题2:那你们使用因特网来做些什么?问题3:那大家在因特网上用什么来传输文件呢?由现场调查引出本节课主题,通过三个问题,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大家所说的这些都是因特网的效劳,也是大家所经常用到的,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因特网更多的效劳类型。例如电子邮件,QQ、MSNo二、给出任务,学生自学什么是FTP?常用的FTP工具有哪些?你曾用过哪一种?它有几种类型?你知道匿名FTP吗?课件展示任务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效劳。三、学生演示,教师总结请一名同学到教师机前面来,利用CuteFTP匿名登录清华大学文件效劳器,且边演示边讲解。(登录用户名:anonymous,密码为空或输入一个E-mail地址,按回车键即可。)老师作补充说明,解释。一名同学边演示边讲解,其余学生边听边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以作补充。通过反应,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四、讲授新课既然大家对FTP有了根本的了解,那我们就来利用它的工具软件CuteFTP进行文件的下载。V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初步了解FTP的工具软件CuteFTP的界面及使用。初步了解了FTP的概念之后,再来学习CuteFTP的使用,学生容易接受。五、出示任务,学生练习学生带着1.到因特网上下载并安装任务,独探索性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和灵活CuteFTP立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2.登录清华大学匿名效劳器在完成任ftp.tsinghua.edu,并尝试下载一个文件到''我的文档中。课件展示任务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参照课本,也可与同学商量或询问教师。六、远程登录(Telnet)大家从下面的问题思考:问题:什么是远程登录?它是怎样产生的?请用两种方法登录并进行比拟:telnetsmth.edu:/smth.edu同学们对文件传输1FTP)和远程登录(Telnet)都有所了解了,那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教师PowerPoint课件演示区别内容生:借助课本查找答案,并请一些同学答复下列问题。学生练习Telnet的两种登录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他们之间的不同。根据提示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通过比拟比照,对Telnet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比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七、总结因特网效劳类型认识完这两种效劳后,我们对因特网的效劳类型进行概括。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人在因特网上经常使用的效劳还有哪些?教师PowerPoint课件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忆,并参照课本,积极答复教师所提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演示,并对学生所说的效劳进行出的问归纳分类>题。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教学反思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局部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只能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2.1域名和域名管理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局部内容包括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管理的一般规那么,其中域名的一般知识包括域名的概念、域名的根本结构和域名命名的一般规那么;域名的管理介绍了域名管理机构、域名的管理方法和域名注册的过程。知识点比拟多,内容比拟烦琐,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理论讲解的内容多。二、教学设计理念提出问题域名是什么,域名的根本结构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自己去强化和补充。通过讨论和练习,使理论强的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域名的管理相对简单,可采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适当地讲解和点拨的方式。三、教学环境及媒体设计多媒体微机教室、网络播送软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域名和域名管理的相关知识,知道域名的管理方法和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2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标准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深入学习域名和域名管理的相关知识;增强遵守域名注册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五、教学重点域名的机构、域名的管理六、教学难点G域名的命名规那么和域名的申请。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鼓励法。八、教学过程学生活展示教师活动内容动投学影:说明本节学习目标。生思考学习并答目提问:1.什么是域名?复。标。在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效劳器或一个网络系统老师的展示的名字,网络间就是通过域名进行访问的。引导下域名思考问的定导入并激发学习动机题,激义。2.为什么要选择好的域名?发学生的学习展示师:8848是一个成功的商务网站,它的成兴趣。几个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响亮的域名。请同学国内们思考网站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赢得了广阔试举出比拟的注意力?几个门著名户网站的网的域站,名。如搜狐、新浪的域名。师:请同学们讨论完成课本29页表2-1;师:提问同学,检查、交流表格完成情况。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域名的根本结构的相关知识。学生讨论,填写表格。学生阅读并思考,然展示任务布置:后答复下列问域名结构如何理解域名的根本结构?题。图。师生活动,探讨、交流、分享、体验并得出小结以''新浪网的域名为例进行讲解。思考:在第一展示因特因特网上的域名组织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义?次的根底上加上了网的域名组试一试:翻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然后后进入织。再输入:。观察前后两次屏幕显示内容的变的是化。yahoo的中文域名命名的一般规那么有哪些,可以使用哪网站。些字符?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是何原 因?使用中文域名有什么好处?(方便记忆、使用)域名管理的机构是什么?中国的域名管理职责由什么组织来承当,主要职责是什么?浏览CCNIC网站(:/wwwnic.net),阅读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方法,答复课本所提问题。为什么进行域名管理?域名管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案例分析(课本第33页)。''域名管理由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掌握知 识。随着老师的分析,思考为什么说域名是种很珍贵的资源。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分析:域名;企业的网上商标域名注册的过程:登录网易域名注册页面,教师演示域名注册过程。思考:用户申请的域名,什么情况下被通知更改?课堂思考如何申请一个比拟好的域名,为什么要申请好的域名?课堂练习课本第35页实践第2题,§2.1 IP管理一、教材分析本节在主要介绍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拟抽象,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上机实践,让学生慢慢接受这个概念。可以通过让学生查看本机的IP地址,然后比拟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IP地址效果会好一些。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绍因特网地址的分配和分级的管理方式。二、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方法。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2 .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3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教学难点:IP地址的格式。四、学情分析本局部内容的前导课程是域名和域名管理。学生学习时可以运用对照法,将IP地址和上节课所学的域名知识对照起来学。五、设计理念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拟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法、演示与讲解结合的手段,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将抽象的IP地址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这个具体的IP地址讲述格式、分类等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比拟容易地接受。这样的设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整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以从学生''动手中发现问题,又在学生的'动手"中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的。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一一体验探究法。2 .媒体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播送。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新在生活中我们想找某个人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二是知创设一个形象化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案例化、课道这个人的地址。我们上形象化。节课学的域名就类似于人名,那门牌号码就可以理导解为我们这节课要学的IP地址。学生阅读资料、思考、答复下列创设情景,引出入问题OIP地址的概念。情景(教材P35)2002年7月,江西省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利用网络进行赌博的案件。专案组经侦查发现,用于赌博的计算机在网上登录的总效劳器IP地址属于广西柳州市(以下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学生思考问题:公安机关是如何发现赌博地点的?IP地址是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布任务1翻开两个浏览 学生操作完成相 在任务设计时以 器窗口,分别输入WWW 应的任务并答复 探索问题来引导置和''159.226.1.19,下列问题。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任务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体验两种地址的转换。任务2查看本机的IP地址,比拟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机。激发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教师介绍下面相关知识做铺垫。新教课师监学控习学法教师巡视,答复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任务中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答复下列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问题,探索交流,小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务。一、学生阅读教材IP地址的格式教师分析IP地址的格式。师二、和学生共同探讨IP地址分类和对应最大主机本局部是教材的难点0教师应先生学生完成任务并让学生阅读教数目,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材,然后给出问思考:相互探讨,答复教师问题。题,鼓励学生相互互讨论后,再加以引导、点拨。1.什么是网络地址和主机2 .网络地址的种类有哪些?3 .试说出三类网络地址的地址范围。三、IP地址管理教师给出问题:师IP地址的管理的机构是什么?生互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如::/www的危机感。动nic.net/四、指出我国IP地址的总量缺乏及其原因。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学问题我国IP地址的总量缺乏,其解决方法生是什么?活查阅有关IPV4和IPV6的资料。采用小组形式讨论。进行拓展学习。动§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知道因特网效劳组织的类型2 .知道计算机上网方式的类型及拔号上网的2种连接方法3 .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教学内容:1 .因特网效劳组织的类型2.几种上网方式教学重点:''拔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上网的实际操作教学难点:课时数:1课时一、因特网效劳组织1 .网络效劳商因特网根底提供商为因特网信息提供光缆、线路、交换机等基施施的人。拥有''公共通道的地位。因特网连接效劳提供商向广阔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客户机器与效劳器之间的连接,以支持用户访问因特网上的信息。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内知名的ISP:163、169、CERNET、CHINAGBN、东方网景、瀛海威、河北通信公司、莆电市明星网络科技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如I:ICP)选择信息并使之传输的人或选择某类信息上网供公众访问的人。工作内容:通过因特网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效劳,通常是通过自己的网站或个人主页向用户提供信息。IC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内知名的ICP:163、169、21CN、sina、银河网、河北远程教育网、各个地市信息港因特网应用效劳提供商(如:ASP)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Internet的应用效劳。(5)BBS经营者、邮件新闻组、聊天室经营者2 .上网方式拔号上网(PSTN):公用交换网准备工具:能打通ISP特服的线、一台计算机、一台modem适用场合:家庭特点:是个人用户接入Internet最早使用的方式之一。接入非常简单;收费相当低廉接入速度慢,最高接入速度只能到达56kbps。扩充知识modem的作用:把计算机要传送和接收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线传送的模拟信号。Modem的类型一块卡,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一个扩展槽内。通过计算机的串联口或并联口与计算机相连接。断电后翻开机箱,插在一条空闲的总线扩展槽上。只需要把它自带的数据线连接在计算机后边的串行口或并行口上,接好自带电源。安装在计算机内部,不需要额外电源,连线少,拆卸不便。价格贵,需要额外电源,连线多,拆卸方便。内置式,接入速度9600 b56 kb选择modem应考虑传输速度衡量标准bps)资费目前主要有:电信163、169,联通167用户计JJ机插有网卡,思考:图1和图2有何区别?§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目的1、了解OSl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OSl模型分层思想、功能。2、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1、OSl模型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黑客自称只用六成功力就黑掉百度2006年9月12日晚上11时37分,百度发表声明,称其在12日下午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不明身份黑客攻击,百度搜索效劳因此在全国各地出现近30分钟的故障。目前,百度已请公安机关介入协助侦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该黑客攻击百度仅用了其六成功力。专家对此亳不奇怪:'、对于高技术的黑客来说,攻击过程并不是公众想象的复杂。黑客的技术很高明,但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我们并不推崇这样的做法。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上网的同时也暴露在黑客的眼皮底下,假设你是一个菜鸟,黑客很容易就能控制你的电脑,并作为跳板去攻击别人,这会使你处于中间受害人的位置。如果大家能把玩游戏的时间花在学习保护自我上,那么黑客会很难威胁到大家。二、内容分析1、邮政系统及其协议在讲解网络结构之前,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使我们更容易理解网络结构。请大家看课本上的P55页上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过程。(请学生作答)如果信笺包裹出现丧失,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请学生作答)概括: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就得贴邮票。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一个约定,我们付邮资给邮政局,那么邮局要负责帮我们把信送到。同样的,邮局和运输部门也有类似的约定。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可以保证我们写的信能送到目的地。用户子系统邮局子系统运揄子系统用户(写信人)下厂,冬用户(收信人)用户/邮局约定T邮政局坪知可为定邮政局邮局/运输部门约定t运榆部门,运.榆啊】间"定.运榆部门IAl甲地乙地图1:邮政分层模型下面,我们根据这个图表来分析一下邮政分层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邮政分为了3个子系统,即三层,而每层内部及层与层之间都由不同的约定组成,这样分层最大的好处就是减轻邮政系统的复杂程度。如果一旦发生故障,就可以迅速定位故障所处层次,便于查找和纠错。例如:用户信件丧失,那么会去找邮政局解决,而不会直接去找运输部门,如果邮局查证不是自身的问题,便会去找运输部门来解决。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最近邮资的变化?介绍邮资的最新变化。引出协议是不断变化的。这个邮政分层模型中的约定并非一成不变的,例如邮票。刚刚我们所讲的,邮票作为用户和邮政局之间的约定,是可以随着社会当时的情况和政策做出相应改变的。2、OSI七层模型及其功能问:为什么要分层?既然分层有助于减轻问题的复杂程度,所以我们把网络分了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OSl七层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找出并解决问题,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也叫OSl模型。(见图2)6、7层接口系统A应用层协议系统B应用层第七层交换单元名称数据报文(MeSSage)应用层表示层表示层协议表示层第六层数据报文(MeSSage)5、6层接口会话层协议会话层第五层数据报文(MeSSage)4、5层接口会话层J传输层杨议第四层3、4层接口传输层网络层网络层协议传榆层网络层数据报文(MeSSage)2、3层接口数据链路层拣议数据链路层数据连路层1、2层接口i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 物理层第三层界二层弟一层数据包(PaCket) 据 +A(Frame)数据比特流(BltS)物理传榆信道图2、OSI七层模型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七层模型的具体含义及其功能?(见图3)下面请大家看课本P56图3-3:层名英文名称主要功能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在网络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表示层PiesentationLayer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会话层SessionLayer迂立、维持、协调通信传榆层TransportLayer确保数据正确发送网络层NetworkLayer决定传济路由,处理信息传递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编妈、战址、传输信息物理层PhysicalLayer管理陵件连接图3、OSl七层模型功能我们对照贸易的过程,来理解OSl模型。情境:在西班牙有一个商人,想把葡萄酒运到罗马去销售。让我们来起看看整个贸易的过程。采用提示的方式,师生共同交流互动:1、零散的货物,如何运输?2、包装箱上的标签和说明,是否需要?是否要翻译成多国语言?3、运输前双方的沟通是否需要?4、运输的路途上是否要保证货物的平安?保证货物不会遗失?5、是否需要选择一条合理的、符合当时情况的路径送货?6、在准备送货出门前是否需要检查自己的货物是否拿错?7、检查正确后,运输的过程就按着选择好的路径去走。教师解释、总结。首先,贸易中的货物一一葡萄酒,我们可以类比为网络中要传输的数据。如何把葡萄酒,也就是数据,运输到另外一个目的地去,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商人需要妥当的包装自己的货物,这对应于OSl中的应用层。在包装箱上,商人需要贴上标签,说明箱子里是何种货物,同时按需要可以翻译成多国语言,这对应于OSl中的表示层。在运输前需要一个事先的沟通,准备开始运输。这对应于OSl中的会话层。提前做好保护措施,以保证运输途中的平安。这对应于OSl中的传输层。选择一条适宜的路径,这对应于OSl中的网络层。运输前的最后检查,做好准备,这对应于OSl中的数据链路层。商人走上选择好的路径,把货物运过去,这条道路对应于OSl中的物理层。学生对OSl有根本的概念和理解以后,进入分组讨论环节。分组讨论环节:1) 计算机病毒可以在哪些层发作?2) QQ的文件传输利用到了OSl中的哪些层?3) 数据加密主要针对哪一层?4) 黑客主要从哪层获取想要的数据?3、TCP/IP协议体系在OSl每一个功能层中,通信双方都要共同遵守的约定,我们把这种约定称之为协议,比方说,先前我们所讲的用户和邮局之间的约定就是这里所谓的协议。网络协议就像网络通信中的共同语言,保证着通信的顺利进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为:TCP/IP协议。在资料中攻击BAIDU的黑客所利用的方式是拒绝攻击(DoS)方式,其原理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把BAlDU的效劳器想象成邮局,是专门为百姓提供邮件效劳的系统。那么,如果有人想使邮局整个瘫痪,采取什么方法能实现这个目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短时间内,往邮局投递大量的信件,让工作人员没方法及时处理如此巨量的信件,而后面来的正常信件那么会因为系统的瘫痪无法被接受和处理。黑客如何来到达这个目的?原来的老方法是,由一个人带着几千封的信,直接送到邮局。对于这种手段,邮局的防御措施是在用户和邮局之间增加一条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人同时只能送有限的几封信。这时,黑客又找到了新的方法。首先,控制数百个甚至数千人,然后让这些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去邮局送信,一样能到达相同的效果,这一样会让邮政系统处于无法处理的状态而瘫痪。那这样的攻击技巧在网络中是如何实现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关键性的体系结构,即TCP/IP协议体系(图4)。大家可以参照课本P57-58的内容介绍(学生看书)。OSI叁考模型 TCP/IP概念层7应用层6表示层应用层5会话层4传输层 - 传揄层3网络层网际层2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1 物理层 ÷各种服务及应用程序通过该层利用网络常用陟议:HTTP.FTP.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衩)于确认数据传输及进行纠错处理,/常用怫议:TCP、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一货货数据的传崎,路由及地址选择。常用称议:IP、ARP(地址解析协议)是针对不同物理网络的连接考式的称议、例如:Ethernet.FDDI.ArM图4、TCP/IP协议体系与OSl模型的对比图黑客所采取的攻击主要是利用协议的漏洞来实施的。下面我们来分析黑客攻击的具体过程:通过网络接口协议,黑客得以连入互联网。1) 在网际层中,黑客进入不同的网络区域,选择整片区域扫描,寻找有协议漏洞的电脑。2) 黑客利用在应用层的软件,去扫描欲攻击的电脑所翻开传输层对应协议的端口,并在传输层上入侵。3) 入侵对方主机后,在被入侵主机的应用层上留下后门,就是常见的BACKDoOR木马病毒,以便于再次使用被入侵电脑。4) 准备攻击BAlDU主机时,启动在被入侵主机上留下的后门及攻击程序,使所有被入侵的机器在同一时间内向指定的目标发送大量无用的数据包,同时,修改数据包的发送IP为虚假的IP地址,使得效劳器接收到看似无数台不同主机发出的通信请求。我们要想防御黑客的攻击,通常的方法是安装防火墙来阻止利用协议漏洞的进攻。练习题:1、OSI模型分几层?2、TCP协议属于TCP/IP协议体系中的哪一层?()A、应用层;B、传输层;C、网际层;D、网络接口3、IP协议属于TCP/IP协议体系中的哪一层?A、应用层;B、传输层;C、网际层;D、网络接口三、内容总结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内容,大家应该明白,OSl七层模型仅仅是一个理想模型,并非在现实中存在。而在网络中真正起到实际作用的是众多的协议,而其中最关键的又是TCP/IP协议体系。学好这局部内容,能让我们对整个网络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并为我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如果有同学对这局部内容还有疑问的话,可以互相讨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来加深理解。课外延伸环节研究性小论文:选择以下题目或自拟题目,以你对OSl或者TCP/IP的理解完成一篇小论文,发送到邮箱:somtaaw126中。1、浅析校园网内部平安。2、如何加强家庭电脑在上网时的平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