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docx
-
资源ID:952344
资源大小:71.4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docx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实验室位置(房间):实验室负责人安全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签名)实验室负责人(签名)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1规章制度1.1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安全管理制度查案全管理制度是否公开明示2实验场所2.1场所环境2.1.1超过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层应具有至少两处紧急出口,75平方米以上实验室要有两扇门查看室内外2.1.2每个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信息包括安全责任人、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有信息牌,信息完整,应急电话有效2.1.3实验室应张贴针对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查看标识,应当清晰有效2.1.4实验室消防通道通畅,公共场所、通道不堆放仪器、物品消防通道通畅2.1.5实验楼大走廊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单边放置冰箱等设备(需加锁),但必须保证留有大于2.0米净宽的消防通道,需向学校报批;不得放置加热、机械运动设备查看现场、报批记录2.1.6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危险性实验室有观察窗,并且没有遮挡2.1.7所有房间均须有应急备用钥匙,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应急时方便取用(备用钥匙在食品楼物业)。查看备用钥匙存放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2.2管线基础安全2.2.1采用管道供气的实验室,输气管道及阀门无破损现象,并有明确标识供气管道有标识,无破损2.2.2高温、明火设备放置位置与可燃气体管道有安全间隔距离可燃气管道远离高温、明火2.3卫生与日常管理2.3.1有毒有害实验区与学习区明确分开,布局合理;实验区不准饮食重点关注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分区布局合理2.3.2实验室物品摆放有序,卫生状况良好;实验完毕物品归位整洁卫生有序2.3.3不存在门开着而无人的现象人员要在岗2.3.4无废弃物品(如纸板箱、废电脑、破仪器、破家具等)查看现场2.3.5实验室有卫生安全值日表,有执行记录查看记录表2.4场所其它安全2.4.3实验室内不放无关物品,如电动车、自行车等查看现场2.4.4实验室内不存放或烧煮食物、饮食,无吸烟现象有无烹饪工具、食物、吸烟痕迹2.4.5不得在实验室内睡觉过夜有无席子、被褥等3安全设施3.1消防设施3.1.1具有潜在火灾危险的实验室内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桶、消防喷淋等),正常有效、方便取用灭火器种类适合;公共区域灭火器数量(间距)与实验室安全等级相适应3.1.2灭火器在有效期内(压力指针位置正常等),安全销(拉针)正常,瓶身无破损、腐蚀现场查看3.1.3定期开展消防设备、灭火器的使用训练;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及火场逃生注意事项查看记录、现场提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4基础安全4.1用电基础安全4.1.1实验室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需匹配,不得私自改装;电源插座须固定用电功率匹配4.1.3不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缆,不使用老化的线缆、花线和木质配电板现场查看4.1.4禁止多个接线板串接供电,接线板不宜直接置于地面现场查看4.1.5大功率仪器(包括空调等)使用专用插座(不可使用接线板),用电负荷满足要求;长期不用时,应切断电源查看现场4.1.6无人监管状态下,应切断充电器(宝)的充电电源有提醒标志4.1.7电源插座不宜安装在水槽边,若确有需要,应增设防护挡板或防护罩现场查看4.1.8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地面上的线缆应有盖板或护套现场查看4.1.10配电柜/箱无物品遮挡并便于操作;配电箱、开关、插座等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堆放现场查看4.1.11插座、插头、接线板为国家质量认证的合格产品,无烧焦变形、破损现象现场查看4.1.13易积水的实验场所,取消地面插座;积水时,地插须断电现场查看4.1.14实验结束,切断电源现场查看4.2用水安全4.2.1水槽、地漏及下水道畅通,水龙头、上下水管无破损查看现场4.2.2各类连接管无老化破损(特别是冷却冷凝系统的橡胶管接口处)查看现场4.2.3无自来水龙头开着时人离开的现象有提醒标志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4.2.4实验技术人员清楚所在楼层及实验室的各级水管总阀位置询问实验人员4.3其它4.3.1做实验时必须有两人在场查看实验纪录4.3.2实验时不能脱岗检查审批制度及记录4.3.3穿着化学、生物类实验服或带实验手套,不得随意出入非实验区(如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餐厅、电梯等)现场查看4.3.4实验结束后物品归位,保持桌面整洁查看实验台面是否整洁5化学安全5.1危险化学品采购、验收、发放5.1.1一般危险化学品要向具有危化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查看相关供应商的行政许可资质证书复印件;查看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报批记录和学校审批记录;5.1.2剧毒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爆炸品购买前须经学校审批,报公安部门批准或备案后,向具有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校职能部门保留资料、建立档案。不得私自从外单位获取管控化学品5.1.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购买前须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报批同意后向定点供应商或者定点生产企业采购5.1.4购买危险化学品应有规范的验收记录查看验收记录5.1.5保障化学品、气体运输安全;校园内的运输车辆、运送人员、送货方式等符合相关规范查看资料,现场抽查5.2实验室化学试剂存放5.2.1有实验室内化学品的动态使用台帐;建立本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目录查看现场5.2.2实验室应有专用于存放试剂药品的空间(储藏室、储藏区、储存柜等),应通风、隔热、避光、安全;有机溶剂储存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易泄漏、易挥发的试剂保证充足的通风;试剂查看现场,注意避免储存区近处有火源、热源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柜中不能有电源插座或接线板5.2.3化学品有序分类存放;配备必要的二次泄漏防护、吸附或防溢流功能;试剂不得叠放、配伍禁忌化学品不得混存、固体液体不混乱放置、装有试剂的试剂瓶不得开口放置;实验台架无挡板不得存放化学试剂查看储存柜、冰箱、实验台等,柜子门上或墙上粘贴清单5.2.4实验室内存放的危险化学品总量原则上不应超过IoOL或100kg,其中易燃易爆性化学品的存放总量不应超过50L或50kg,且单一包装容器不应大于20L或20kg查看现场,按50平米为标准,存放量以实验室面积比考察5.2.5化学品包装物上应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标签;当化学品由原包装物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包装物内时,转移或分装后的包装物应及时重新粘贴标识。化学品标签脱落、模糊、腐蚀后应及时补上,如不能确认,则以废弃化学品处置查看实验台、存储柜、冰箱等5.2.6定期清理过期药品,无累积现象查看台账与现场5.3实验操作安全5.3.1设计化学实验时,使用化学品应尽可能取向低毒、少量;强放热反应要从小规模开始,确认安全才能放大查看实验记录、询问5.3.2制定危险实验、危险化工工艺指导书,上墙或便于取阅;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是否有作业指导书5.3.3建立针对特殊危险实验的应急预案,方便取阅;实验人员熟悉所涉及的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措施现场查看、询问5.3.4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反应装置应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放热反应的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装置应设置双重电源供电或控制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工作正常5.3.5对于产生有毒和异味废气的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并在实验装置尾端配有气体吸收装置;配备合适有效的呼吸器查看现场,注意呼吸器是否失效(不用时需密封保存)5.3.6从试剂瓶倾倒腐蚀性液体试剂后,瓶上无残液关注腐蚀性液体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5.4剧毒品管理:5.4.1配备专门的保险柜并固定,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对于具有高挥发性、低闪点的剧毒品应存放在具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内,并配备双锁;配备监控与报警装置查看储存场所、记录木。2名分别掌管了钥匙和密码的保管人同时到场时才能开启保险柜5.4.2执行双人收发、双人运输;应严格记录品种、规格以及购入、发放、退回的日期、单位及经手人、数量以及结存数量查看记录本,职能部门提供年度清单5.4.3使用时有两人同时在场,且计量取用后立即放回保险柜,详细记载用途,双人签字查看实验记录、领用记录本5.4.4建立规范的剧毒品处置流程,依规对残余、废弃的剧毒品或空瓶进行处置,双人签字查看记录本,由学校统一处置5.5其它管控化学品的管理5.5.1易制毒品分类存放、专人保管,做好领取、使用、处置记录;其中第一类易制毒品实行“五双”管理制度(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查看现场、记录本;职能部门提供年度清单5.5.2易制爆品分类存放、专人保管,做好领取、使用、处置记录查看现场、记录本;职能部门提供年度清单5.5.3爆炸品单独隔离,限量存储,使用、销毁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执行查看现场、记录本;职能部门提供年度清单5.5.4麻醉品和精神类药品储存于专门的保险柜中,有规范的领取、使用、处置台账查看现场、记录本;职能部门提供年度清单5.6实验气体管理5.6.1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实验气体,建立气体钢瓶台帐查看记录5.6.2危险气体钢瓶存放点须通风、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地面平整干燥;配置气瓶柜或气瓶防倒链、防倒栏栅钢瓶不固定、有链子不用、用普通绳子当链子5.6.3涉及剧毒、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配有通风设施和合适的监控报警装置等,张贴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气体监控报警装置品种及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5.6.4存有大量惰性气体或液氮、CO2的较小密闭空间,需加装氧气含量报警表防止大量泄漏或蒸发导致缺氧5.6.5独立的气体钢瓶室,通风、不混放、有监控、管路有编号、去向明确;有专人管理和记录查看现场、记录5.6.6所有钢瓶颜色和字体清楚,有状态标识,有钢瓶定期检验合格标识(由供应商负责);未使用的钢瓶有钢瓶帽钢瓶中的气体是明确的,无过期钢瓶;确认“满、使用中、用完”三种状态5.6.7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等助燃气体不混放查看现场5.6.8气体管路连接正确、有标识,管路材质选择合适,无破损或老化现象,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查;存在多条气体管路的房间须张贴详细的管路图查看现场,危险气体使用金属管;多用户使用同钢瓶的,需有使用规则5.6.9实验结束后,气体钢瓶总阀须关闭查看现场5.6.10无大量气体钢瓶堆放现象;每间实验室内存放的氧气和可燃气体不宜超过一瓶,其他气瓶的存放,应控制在最小需求量;气体钢瓶不得放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场所查看现场5.6.11不能带着减压阀移动钢瓶、不得在地上滚动钢瓶查看现场5.7化学废弃物处置管理5.7.1与有资质的处置单位(企业)签约处置化学废弃物查看委托合同及处置单位的资质5.7.2学校有统一的化学实验废弃物标签,包含废物类别、危险特性、主要成分、产生部门、送储人、日期等信息学校是否有统一的标签并且正常使用5.7.3配备了化学实验废弃物分类容器,对化学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与存放(应避免易产生剧烈反应的废弃物混放)、贴好标签,盖子不敞开;实验室内无大量存放现象实验废弃物存放点位置合适无干扰、标签信息清晰、大桶存放时不能超过容量的2/35.7.4对于危险性大的废弃物,要独立包装,标签信息明确不能混合,尽量原瓶装,加贴废弃物标签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5.7.5化学废弃物包装严密,及时送学校中转站或收集点;学校定时清运化学实验废弃物,无室外堆放实验废弃物现象查看记录5.7.6化学实验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不混放,不向下水道倾倒废旧化学试剂和废液查看垃圾桶(有标签)、现场询问5.7.7锐器废物盛放在纸板箱等不易被刺穿的容器中查看现场6生物安全6.1实验室资质6.1.1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的实验室,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等级资质。其中BSL-3/ABSL-3、BSL-4ABSL-4实验室须经政府部门批准建设;BSL-1ABSL-KBSL-2ABSL-2实验室由学校建设后报政府卫生或农业部门备案查看资格证书、报备资料6.1.2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须向卫生或农业主管部门申报备案查看报备资料6.1.3开展未经灭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列入一类、二类)相关实验和研究,必须在BSL-3ABSL-3、BSL-4ABSL-4实验室中进行查看实验记录6.1.4开展低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列入三类、四类),或经灭活的高致病性感染性材料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必须在BSL-1ABSL-1>BSL-2ABSL-2或以上等级实验室中进行查看实验记录6.2场所与设施6.2.1实验室安全防范设施达到相应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各区域分布合理、气压正常查看现场及资料6.2.2BSL-2ABSL-2及以上安全等级实验室须设门禁管理和准入制度准入制度上墙6.2.3储存病原微生物的场所或储柜配备防盗设施,并安装监控报警装置查看现场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6.2.4配有符合相应要求的11级生物安全柜,定期进行检测;B型生物安全柜需有正常通风系统查看种类、记录6.2.5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并定期监测灭菌效果,有安全操作规程上墙查看记录6.2.6配备消防设施、应急供电(至少延时半小时),应急淋浴及洗眼装置三级/四级实验室配备应急供电及应急淋浴设施6.2.7传递窗功能正常、内部不存放物品查看现场6.2.8安装了防虫纱窗、入口处有挡鼠板查看现场6.3病原微生物采购与保管:我院实验室不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6.3.1采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须按照学校流程审批,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学校有相关规定、查记录6.3.2采购病原微生物须从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具有相应合格证书查记录、查实物6.3.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转移和运输需按规定报卫生和农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相应的运输包装要求包装后转移和运输查看资料6.3.4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在带锁冰箱或柜子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查看现场6.3.5有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实验使用、销毁的记录查看记录6.3.6自行分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必须在相应安全等级的实验室中进行,并报卫生或农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保存和开展实验,资料报学校备案查现场、查资料6.4人员管理6.4.1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和研究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检查存档资料6.4.2为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方案,并妥善保存相应的医学记录有上岗前体检和离岗体检,长期工作有定期体检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6.4.3人员进出生物安全实验室,需登记查看记录本6.4.4外来人员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需经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教育培训、安全防控措施查看记录6.4.5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不得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现场检查、询问学生6.4.6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准带入食品、饮品(水)、化妆品、处理隐形眼镜等查看现场6.5操作与管理6.5.1制定并采用生物安全手册,方便取阅;有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标准操作规范查看资料6.5.2BSL-2/ABSL-2及以上等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包括病原微生物及感染材料溢出和意外事故的书面操作程序查看资料6.5.3在合适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操作;不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查看现场6.5.4安全操作高速离心机,小心防止离心管破损或盖子破损造成溢出或气溶胶散发查看现场、询问6.5.5有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记录查看资料6.5.6有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规范执行查看现场6.5.7禁止戴防护手套操作设施设备(包括仪器、冰箱、电脑、电话、开关、门窗、柜子抽屉等)查看现场,办公室等区域不准带防护手套6.5.8做危险性生物实验时,不接打电话查看现场6.6实验动物安全6.6.1饲养实验动物的场所应有资质证书查看证书6.6.2实验动物需从具有资质的单位购买,有合格证明查看记录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6.6.3用于解剖的实验动物须经过检验检疫合格查看采购检验记录6.6.4解剖实验动物时,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查看现场6.6.5动物实验结束后,经必要的灭菌、灭活处理,送学校中转站或收集点查看记录6.6.6成立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保障动物权益查看文件6.7生物实验废物处置6.7.1学校与有资质的单位签约处置生化废弃物,有交接记录查看合同、记录6.7.2学校有生化固废中转站,符合相关规定查看现场6.7.3学校有统一的生化实验废弃物标签有无统一标签,使用时填写信息完整6.7.4配备了生化实验废弃物垃圾桶(一般内置黄色塑料袋),有标签;刀片、移液枪头等尖锐物应使用耐扎的利器盒/纸板箱盛放,送储时再装入黄色塑料袋,贴好标签。查看现场6.7.5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废弃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浸泡处理,并有处置的记录。高致病性生物材料废弃物处置实现溯源追踪查看记录6.7.6生物实验产生的EB胶毒性强,需集中存放、贴好化学废弃物标签,及时送学校中转站或收集点查看记录/现场6.7.7生化实验废弃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不得混入生化实验垃圾桶查看记录/现场7辐射安全:我院实验室不适用涉及辐射品7.1实验室资质与人员要求7.1.1涉源学校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按规定在放射性核素种类和用量以及射线种类许可范围内开展实验查看资料7.1.2X射线类衍射仪等3类以上射线装置纳入许可证范畴,加强管查看资料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隼7.1.3涉源人员经过了专门培训,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4年复训1次)查看培训证书7.1.4涉源人员按时参加放射性职业体检(2年1次),有健康档案查看体检报告7.1.5涉源人员进入实验场所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委托有资质单位按时进行剂量检测(3个月一次),有合格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剂量计平时不能放在实验室场所查看合同、检测报告7.2场所与设施7.2.1辐照设施设备和2类以上射线装置具有能正常工作的安全连锁装置和报警装置连锁装置与报警装置正常7.2.2放射源储存库双门双控,并有安全报警系统(与公安部门联网)和视频监控系统查看现场、视频记录7.2.3涉源实验场所(放射性物质、X射线装置)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警戒线和剂量报警仪查看现场7.2.4涉源实验场所每年有合格的实验场所检测报告查看现场、检定证书、检测报告7.2.5有专门存放放射性废弃物的容器和暂存库有准确的台帐7.2.6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室有衰减池,或者有非密封性专门回收处置场所查看现场7.3采购、转让转移与运输7.3.1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采购和转让转移有学校及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备案材料。上述采购和转让转移前必须先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查看资料7.3.2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转移和运输有学校及公安部门的审批备案材料查看资料7.3.3放射源、放射性物质以及3类以上射线装置变更及时登记查看台账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7.4放射性实验安全操作:我院实验室无放射性实验7.4.1辐照装置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查看资料7.4.2电子加速器等辐照装置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查看资料7.4.3射线探伤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查看资料7.4.4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查看资料、实验记录7.4.55类以上的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查看资料、实验记录7.5放射性实验废弃物的处置:7.5.1报废含有放射源或可产生放射性的设备,需报学校管理部门同意,并按国家规定进行退役处置;X光管报废时应敲碎,拍照留存查看存档资料7.5.2中、长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处置方案或回收协议,并有处置记录查看资料7.5.3短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放置10个半衰期经检测达标后作为普通废物处理,并有处置记录查看资料7.5.4涉源实验场所退役,须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完成后有政府部门同意退役及无限制开放使用的批复,或者有限开放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查看资料8机电等安全8.1仪器设备常规管理8.1.1建立了设备台帐,设备上有资产标签,实名制管理查看电子或纸质台帐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8.1.2大型仪器设备、高功率的设备与电路容量相匹配查看电源配电箱、地线8.1.3仪器设备接地系统应按规范要求,采用铜质材料,且设计寿命不应低于50年接地电阻不高于0.5欧8.1.4有大型、特种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的记录查看记录及维修、维护周期8.1.5电脑、空调、电加热器、饮水机等不随意开机过夜检查相关规定8.1.6大型、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明示有手册或规范明示牌8.1.7对于不能断电的特殊仪器设备,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监控报警等)昼夜工作的设备要有实时监控设施8.1.8对于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电磁辐射等特殊设备,对使用者有培训要求,有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线(黄色),并配备相应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培训记录、防护罩、防护栏、自屏蔽设施等8.1.9对于超高速离心机,需要放置在离心室。在离心过程中,工作人员须保持安全距离检查是否有安全空间8.1.10电子天平不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且用后及时清理检查避光、遮光8.1.11自研自制设备时,须充分考虑安全系数,并有安全防护措施查看现场、资料9特种设备与常规冷热设备9.1压力容器9.1.1压力大于0.1MPa且容积大于30L的压力容器,须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压力容器登记卡设备铭牌上标明为简单压力容器不需办理9.1.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每4年复审一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是否在有效期9.7.3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并将定期检验合格证置于特种设备显著位置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9.1.4安全阀或压力表等附件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校验或检定查看资料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9.1.5原则上不超期使用。对于已达设计使用年限,或未规定使用年限但已超过20年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委托有资质机构进行检验,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查看新的证书9.1.6大型实验气体(室息、可燃类)罐必须放置在室外,周围设置隔离装置、安全警示标识有隔离装置,坚固牢靠9.1.7大型实验气体罐的存储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避免阳光直射,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可燃性性气罐远离火源热源9.1.8存储可燃、爆炸性气体的气罐必须防爆,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同时应设避雷装置电气设施是否防爆,避雷装置是否接地9.1.9制定大型气体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维护、保养及安全责任制在明显处张贴操作规程、责任标牌9.1.10实行使用登记制度,及时填写“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表内容完整9.1.11定期检查大型实验气体罐外表涂色、腐蚀、变形、磨损、裂纹,附件是否齐全、完好有检查表记录9.2冰箱管理9.2.1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冰箱为防爆冰箱或经过防爆改造的冰箱,禁止使用无霜型冰箱储存易燃易爆试剂无防爆措施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冰箱门上应注明9.2.2冰箱内存放的物品必须标识明确(包括品名、使用人、日期等),并经常清理,有清理记录查看冰箱及清理记录9.2.3冰箱内储存试剂必须密封好螺口拧紧,无开口容器9.2.4冰箱不超期服役(一般使用期限控制为10年),如超期使用需经审批查看设备资产标签,如超期查看审批资料9.2.5冰箱周围留出足够空间,周围不堆放杂物,影响散热左右及后部留出10cm,上部最少30Cm的距离9.2.6实验室冰箱中不放置食品实验区和办公生活区严格区分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9.3烘箱与电阻炉管理9.3.1烘箱、电阻炉不超期服役(一般使用期限控制为12年),如超期使用需经审批查看设备资产标签,如超期查看审批资料9.3.2烘箱、电阻炉不使用接线板供电查看现场9.3.3不使用有故障、破损的烘箱、电阻炉;烘箱放置位置、高度合适,方便操作烘箱门的取用高度以人员不下蹲或不攀高为宜9.3.4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不直接放置在木桌、木板等易燃物品上,周围有一定的散热空间,设备边上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气体钢瓶、冰箱、杂物等查看现场9.3.5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周边醒目位置张贴高温警示标识,并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张贴有安全操作规程、警示标识9.3.6使用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时有人值守(或10-15分钟检查一次),或有实时监控设施;使用中的烘箱、电阻炉要标识使用人姓名查看使用记录、在用标识9.3.7烘箱等加热设备内不准烘烤易燃易爆试剂及易燃物品;不使用塑料筐等易燃容器盛放实验物品在烘箱等加热设备内烘烤应采用搪瓷、不锈钢、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的容器盛放9.3.8使用完毕,清理物品、切断电源,确认其冷却至安全温度后方能离开查看现场、询问师生9.4明火电炉与电吹风等管理:9.4.1涉及化学品的实验室不使用明火电炉;如不可替代必须使用,须有安全防范举措,并经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办理许可证查看许可证9.4.2有许可证使用明火电炉的,其使用位置周围无易燃物品,并配备了灭火器、砂桶等灭火设施2米内无易燃易爆化学品9.43不使用明火电炉加热易燃易爆试剂查看现场、询问学生9.4.4明火电炉、电吹风、电热枪等用毕,及时拔除电源插头查看现场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如不符合请填写情况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情况记录9.4.5不能用纸质、木质等材料自制红外灯烘箱查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