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年产10万吨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934050       资源大小:891.14K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年产10万吨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二三年八月-1-第一章,总论-6-Ll项目概述-6-1.1.1 项目背景-6-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7-113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限-8-1.1.4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9-1.1.5 资金筹措-9-116财务评价-9-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10-1.2.1 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依据-10-1.2.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0-1.2.3 编制原则-11-1.3 社会影响评价-12-1.4 研究结论与建议-12-1.4.1 项目研究结论-12-1.4.2 建议-1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5-2.1 项目背景-15-2.1.1 煤化工废盐处置己成为世界性难题,绿色处置迫在眉睫-15-2.1.2 危废处理政策频出为项目保驾护航-16-2.1.3 煤化工高盐废水利用国家标准出台,助力产业驶入快车道-47-2.2 项目建设必要性-48-2.2.1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48-2.2.2 项目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48-2.2.3 项目建设是助力鄂尔多斯“无废城市”建设的必然举措-49-2.2.4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源-49-2.2.5 提供多个就业岗位,缓解区域就业压力,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发展-49-第三章市场概况-51-3.1 我国催化剂行业概况-51-3.1.1 催化剂发现-51-3.1.2 催化剂定义-52-3.1.3 催化反应特征-52-3.1.4 催化剂制备方法-53-3.1.5 中国催化剂发展过程-55-3.2 中国化工催化剂市场供需现状分析-56-3.2.1 环保力度加码:推动下游行业催化剂产品需求-56-3.2.2 产能产量差进一步缩小-57-3.2.3 石油化工行业需求较高-59-3.2.4 化工催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61-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62-4.1 准格尔旗简介-62-4.1.1 区位简介-62-4.1.2 地理位置-63-4.1.3 基础设施完善,社会职能完备-63-4.1.4 产业规划清晰,发展后劲十足-64-4.1.5 经济发展活跃,未来前景广阔-64-4.2 项目建设地总结-66-第五章项目规划方案-67-5.1 项目设计规划-67-5.1.1 指导思想-67-5.1.2 设i+原则-67-5.1.3 建设规模-67-5.2 高盐废水及废盐资源化利用及产品生产方案-68-5.2.1 产品设计-68-5.2.2 产品工艺-69-5.2.4 项目同类推进进展情况5.3 物料平衡方案-74-5.4 设备采购方案-74-5.4.1 设备选型原则-74-5.4.2 主要设备选型-75-5.4.3 主要设备来源-75-5.5 总图规划方案-75-5.5.1 设计规范及依据-75-5.5.2 设计原则-76-5.5.3 竖向布置-76-5.5.4 道路-76-5.5.5 厂区绿化-77-5.5.6 消防安全-77-5.6 工程建筑设计-77-5.6.1 设计依据-77-5.6.2 设计说明-785.6.3 ±建工程-78-5.6.4 建筑工程表-78-5.6.5 间距控制-79-5.7 结构设计-80-5.7.1 设计依据-80-5.7.2 主要荷载取值-80-5.7.3 结构选型-81-5.8 项目公辅工程-81-5.8.1 项目公辅工程建设条件-81-5.8.2 道路工程设计-81-5.8.3 项目给水、排水设计-82-5.8.4 项目电气设计-83-5.8.5 项目通信工程设计-87-5.8.6 项目综合防治方案-92-5.8.7 暖通、空调-93-5.8.8 内管网铺设-93-第六章环境保护-94-6.1 场址环境条件-94-6.2 环保要求-94-6.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95-6.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95-6.3.2 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97-6.4 环境管理-98-6.5 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议-99-6.5.1 环境影响评价-99-6.5.2 建议-99-第七章劳动安全及消防-100-7.1 劳动安全-100-7.1.1 执行的标准和依据-100-7.1.2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101-7.1.3 预期效果及评价-102-7.2 消防-102-7.2.1 主要依据及有关标准-102-7.2.2 消防措施-103-7.2.3 消防管理制度-104-第八章节能分析-104-8.1 节能概述-104-8.2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105-8.3 主要能源结构-106-8.4 节能措施-107-8.4.1 主要障碍分析-107-8.4.2 节能措施-107-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9-9.1 组织机构-109-9.1.1 设置原则-109-9.1.2 组织架构-109-9.2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113-9.2.1 生产作业班次-113-9.2.2 劳动定员数量-113-9.2.3 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113-9.2.4 员工培训计戈IJ-113-9.3 项目实施进度规划-114-9.3.1 项目建设工期-114-9.3.2 项目工程实施进度安排-114-9.3.3 项目规划工程实施进度表-114-第十章项目总投资估算-115-10.1 投资估算依据-115-10.2 总投资估算-116-10.3 资金使用计划-119-10.4 资金筹措计划-119-第十一章效益分析-120-11.1 经济效益-120-11.1.1 财务预测基本假设条件及取值-120-11.1.2 项目公司经济效益分析-120-11.2 生态效益-123-1121环境代价计算-123-11.3 社会效益-125-第十二章社会影响评价-127-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27-12.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27-12.3 社会评价结论-128-第一章总论1.l项目概述1.Ll项目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各类复杂废水的达标排放与资源化回用问题日显急迫,其中焦化、煤化工、钢铁、印染等领域废水含盐浓度高、毒性大、难降解,是制约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之一。高盐废水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处置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煤化工、石油化工、农药、制药、精细化工、印染等行业每年产生的此类废水超过3亿立方米,由此副产的高盐危废约1500万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疏干水、油气开采钻井液、城市垃圾焚烧飞灰预处理产生的工业废盐2500万吨/年以上,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处置,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借势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契机,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紧扣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按照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建设内蒙古先行区的目标定位,依托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拟投资2.7亿元打造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年产10万吨催化剂项目,项目占地50亩,年消耗煤化工废盐8.5万吨,为鄂尔多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先行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实践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策源地、宜居宜游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贡献力量。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内蒙古中天开创废弃物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1-09-27,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境保护监测;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处理装备制造;除尘技术装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保咨询服务;建筑材料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生活垃圾处理装备销售;生活垃圾处理装备制造;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废物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公司经营理念:品质源于专业,公司以“专一、专致、专家”的经营理念,为客户量身打造产品,与客户共创美好未来。会幽焚鹤I薇飓企业愿景与使命核心价值观以人为* Ssa H企业精神企业口号Ssi全力以赴做N好团队做事方针HssSH团队口号克»白港«0马上画令CORE IDEOLOGY用我们的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创造价值,是我们永恒的服务宗旨。在公司的发展中,公司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坚持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同时,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研发平台建设,紧抓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发展引擎,致力于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及创新,打造煤化工废盐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示范新高地,助力鄂尔多斯“无废城市”战略目标。1.L3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限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位于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用水、用电能够满足拟建项目的生产需求。拟建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设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2、建设规模项目拟投资2.70亿元,新征建设用地50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其中高标准生产厂房25000平方米,办公宿舍30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达产后年消耗煤化工废盐10万吨,年产6万吨工业盐,可生产10万吨催化剂,年销售收入7.5亿元规模。3、建设期限项目遵循: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分期建设思路,总规划建设期为12个月,即2023年9月2024年8月。4、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设计原则,项目将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并针对产生的污染源加以治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1.4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61325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规定,建设项目评价中的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27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019.64万元,建设期利息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80.36万元。1.1.5 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70亿元,全部为公司自筹解决。1.1.6 财务评价本项目运营后年均利润额为25926.99万元。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年均所得税为6481.7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19445.24万元。项目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所得税前1.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60.95%1.2财务净现值(FNPV)万元91361.06ic=13%1.3投资回收期(Pt)年3.452所得税后2.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9.45%2.2财务净现值(FNPV)万元63595.84ic=13%2.3投资回收期(Pt)年3.91经过测算,本项目所得税后的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49.45%,投资利润率72.02%,高于项目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3%,本项目在财务上可以被接受;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Pt)为3.91年(含建设期),在投资方设定的期限内,项目能较快收回投资。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2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号文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4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年版)(2021年修正);5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投资200刀1169号文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7 .鄂尔多斯市印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2021-2035年);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9 .委托方提供的项目工艺技术设备资料及其它资料。10 2.2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本着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和“经济合理,市场可行、满足规模要求”的原则,对本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在项目的财务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预测分析;3)建设规模与内容;4)建厂条件、场址方案和工程技术方案;5)节能、环境保护;6)企业组织、劳动定员、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计划;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财务评价。2、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是以预测为前提,以投资效果为目的,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研究的方法。可行性研究方法本身是相关方法的集成,主要包括战略分析、调查研究、预测技术、系统分析、模型方法和智囊技术等。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项目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其运营后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在既定的范围内进行方案的选择论证,以便最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1 2.3编制原则1 .客观科学和谨慎周密原则;2 .合理预期和经济效益原则;3 .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原则;4 .环境保护原则。1.3 社会影响评价预计项目启动后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本项目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将合理安排劳动力,扩大就业门路,减少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项目启动后将招用正式员工57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50人左右,本项目员工月基本工资在10000元以上。项目运营后将有助于区域内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同时公司可集中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对区域内的煤化工废盐资源进行100%利用,既可扩展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获得新的增长点,又可弥补区域内资金的不足,解决区域内劳动力和资源闲置的问题,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1.4 研究结论与建议1.4.1 项目研究结论本项目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前期调查和论证,提出的建设方案切实可行,设计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科学合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规范严谨。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将由专业工程设计公司设计,建设施工完全可行。 技术可行性分析煤化工废盐属于危险废物,目前没有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全部进行填埋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不符合对废物综合性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对拟建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论证,工程采取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有关污染防治措施在技术上成熟可靠,经济上合理。拟建项目从生产水平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资源回用于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可知,拟建项目技术先进,废气、废水、固体废物进行了有效处置,是一个效益明显的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工程总投资2.70亿元,按照GDP与投资关系,投资对GDP带动效应全国近几年保持在30%左右,即本项目投资预计能为GDP贡献27000*30%=8100万元,其投资带动效应显著。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4.5亿元的销售收入,上缴税收15234.21万元,实现净利润19445.24万元的经济规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项目的建设将给当地提供更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首先,本项目建成后,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将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上提供就业岗位,整个工厂的运作需要中高级管理人员,同时生产场地基础岗位工人、机械维护,保卫等方面也会提供大量基层岗位,可安排57人就业。将为该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致富之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8万元/年,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效益可行性分析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拟建项目注意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废盐资源100%利用,对外无排放。对外不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综上所述,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年产10万吨催化剂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选址基本合理。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技术可靠,项目建设符合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的基本原则,“三线一单”的要求,环境风险降低到可控制水平。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各项环保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切实可行。1.4.2 建议1、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提高清洁生产程度,降低物耗和能耗;积极采用新进技术,确保各项污染物满足日益提高环保要求。2、项目的现金流具有一定风险。在现阶段外部环境不是很好的时候,项目的投资应谨慎,特别是项目的资金流一定要控制好,预留足够的流动资金,实现项目的顺利、快速建设投产。3、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在做好外部市场营销环境时,产品的质量则是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应严把产品质量关。4、该产品生产设备连续性强,生产量大。因此安排生产时必须成批生产,以保证控制工艺,减少损耗,提高质量。5、做好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衔接,努力构建稳定、严谨的产业链,合理安排项目建成后的各条生产线的生产,充分利用自身的高技术与较大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煤化工废盐处置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绿色处置迫在眉睫高盐废水处置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每年产生的此类废水超过3亿立方米,由此副产的高盐危废超过千万吨,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处置,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核心技术缺失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3.5%的废水。因在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可溶性无机盐。我国含盐废水产生数量占总废水产生量的5%以上,目前仍以一定的速率增长。中国高盐废水主要涉及农药、染料及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以及煤化工和炼化行业,其中农药、染料及医药中间体等行业的高盐废水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对特征污染物,长期以来都缺乏有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近年来,高含盐废水的治理问题日益得到关注,但总体来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处理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缺失。高盐废水产生量大,且大多没有出路,目前的处理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目前运行的高盐废水处置装置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成本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全行业废水处理成本较高,常规、单元废水处理方法费用高,难以满足技术及经济要求;二是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工艺碎片化、不成系统的问题,没有从清洁生产、资源评价、成本优化、技术优化、市场优化、循环产业全流程进行分析和设计;三是环保公司和研究机构大都只能提供单元工艺,缺少系统研发和工程化能力,无法为用户从成本最优化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目前在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稀释生化法、蒸发浓缩法、焚烧法、膜浓缩法及催化氧化法等。每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优缺点,如稀释生化法要考虑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产生的废水量较大;蒸发浓缩法在蒸发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处理,这都会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如果不计成本,废水“零排放”是可以达到的,但经过浓缩回用后,剩下的固体废物才是治理的难点。这些固体废弃物很可能属于危废,难以填埋、难以处理,处理费用很高。副产废盐难利用化工行业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每年蒸发结晶产生的废盐在200万吨以上,目前很多地方(环保要求中)将废盐作为危险废物对待,无出路,导致企业囤积的盐渣数量巨大。也有一些企业反映,由于没有做副产物认定、难以鉴定等原因,部分危险性不高的废盐也被当地环保部门当成危废对待,因而无法作为产品销售。现在很多项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废水中的杂盐在提取出来后只能堆放处理,这些杂盐由于被认定为危险废物,每吨处理成本昂贵。因此如何把这些废盐进行资源化100%利用,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2.1.2化工行业废盐产生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化工废盐来源广且总量大,中国年均含盐废水产量约为IXIO93可记录的废盐年产量为2.1X1073对应市场规模约为5.6X1010元,涉及农药、制药、染料、印染、电镀等诸多行业。2016年环境保护部将多种化工废盐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这标志着废盐因其毒性大和难处理,受到政府、企业和大众的广泛关注。2019年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明确规定,化工危废中水溶性盐总量必须小于10%(质量分数)才能采用柔性填埋法处置以避免废盐腐蚀防渗层。而采用刚性填埋法或将其送至固废处理中心处置虽可以解决腐蚀问题,但费用一般在2700-3000元Jt,处理成本高。因此,大部分厂家常采取厂区内堆存,但此类固废如果长期堆存,既占用大量场地,又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巨大风险。目前,国内外对废盐处理利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阐述废盐的产生现状,分析现有的废盐资源化技术,进而对废盐处理及利用提出一些建议,可为未来产出化工废盐的相关行业提供参考。2.1. 2.1废盐的产生与管理1、废盐的产生废盐指化工行业产生的、含有一定污染成分的高浓度含盐废液(盐含量1%,质量分数),其中的盐分经蒸发结晶处理后析出固体无机盐。工业废盐具体成分因其来源不同,组分差异大、特征不固定,但通常由一种或多种钠盐或钾盐、源自生产原料及副反应的有机物以及少量重金属离子组成。目前中国废盐主要集中在农药、医药、煤炭石油、纺织印染、橡胶助剂、环氧树脂和水合肺等多个行业。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498.9万3按废盐占比20%25%估算,2020年全国废盐年产量达1100万to按照废盐中无机盐的成分来划分,可以分为单一废盐和混盐。单一废盐指含有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等一种组分的钠盐或钾盐;混盐指包含上述两种或多种组分的盐。调研显示,江苏工业园区内暂存的混盐占比高达80%,单盐占比约为20%。2、废盐的管理现阶段,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废盐处理,企业执行难度较大。因此,无论是源头上的技术创新、生产环节的设备改进,还是强化流程管理、规范末端处置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使得有关企业对待废盐的处理利用相对消极。以连云港市某化工园区为例,2017年连云港市58.3%的化工企业有废盐产生,部分企业未按要求对高盐废水进行蒸发析盐,使废盐实际产生量与理论产生量相差58%o近年来,随着废盐处理利用问题的突显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行业正在积极做出尝试,出台了相应工业副产盐标准,如HG/T5531.12019草甘瞬副产工业盐标准中规定副产氯化钠纯度294%,特征污染物:w(总磷)0.15%,w(总有机碳)0.03%;煤化工副产氯化钠煤化工副产硫酸钠明确说明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精制提纯后所得副产工业氯化钠干盐纯度296%,A类硫酸钠干盐纯度297%;热处理盐浴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中规范了铁盐渣、硝盐渣、氟盐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对化工废盐排海作了相关规定。国家也在大力鼓励废盐的资源化回收,2019年政府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将“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列为鼓励类项目,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化工行业废盐环境管理指南,针对废盐收集、贮存、运输及自行利用处置环节提出指导意见。国内外对废盐的处理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类,即无害化和资源化。无害化指消减或消除废盐中有毒有害成分以降低环境风险。资源化指运用集成工艺对废盐进行二次处理,其获取的副产盐再加工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就国外而言,对于终产废盐主要采取排海的处置方式,关于废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鲜少,2020年美国才有正式投入运行的盐废物处理设施。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膜技术直接处理高含盐废水来达到零液体排放(ZLD)要求。近年来,国外也在不断筛选处理高盐废水的极端亲盐菌,通过菌落自适应机制克服废水盐度对生化处理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废盐的处理更倾向资源化利用,其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热处理、洗涤分离、复分解、高级氧化等,其中以热处理的工业化程度最高。各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不同行业因其生产工艺不同,产生的废盐属性在纯度、色度、有机物含量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需进行区别处理。拓转化利用技术优点缺点高温建 热朋好处矍热蚪1 法法三-包回收组分纯度高国内尚尢I混窠例仃效破坏仃机扣分;无机技熔fit点流动性茅,能耗高;林在热缉炉点面烤牯电迷炽性气冢卜边行,小易产垢;设备易被堵塞,腐i扎由生二次污染物:L艺简单,盐前期而进行相应玲冽Fl洗涤分I易操作.费川低;适川于TT由Tr宙化学物随含量少H成分革一的废盐洗深水、行机溶剂投加讨咿控制且切引U二次污染;灰1盐清中仃百1害化学物质的含Ii不惚定复知片法%易操作、成本低有机物去除困难,JlZ海程氏氧化法IR适HI于有机物杂质少、易被包化的废咕;不会用人新的杂历.小易发斗二次污染处理效果,有机物性IJi相关,通用性X适应件强温度要求严苛.一次投资费獭大表1资源化利用技术优缺点对比Table1Comparisonof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resourceutilizationtechnologies2.1.2.2农药行业农药行业废盐的产生来源极广,有机磷类、取代苯类、有机硫类等50多种农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废盐。产生环节主要为氯化、重氮化、酸化、缩合、硝化等工艺过程。其类别为钠盐(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钾盐(氯化钾)和氯化核等。据统计,农药废盐年产生量约为1.5×106t,其中氯化钠、焦磷酸钠、氯化铉产生量占比最大分别为38.1%>13.2%、6.4%o农药废盐有毒有害成分含量较高、污染负荷较重,处理农药废盐的关键在于去除其残留的卤代燃类、苯系物类有机物。农药生产所产生的废盐可以采用催化氧化、高温焚烧(高温熔融)等技术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再考虑资源化。李唯实等通过热处理法分析盐城某企业典型农药废盐的热处理特性,利用管式炉模拟热解条件。研究发现,当热解温度为350、停留时间为45min、空气流量为40mL/min时,废盐中多数的有机污染物能够被有效去除,去除率为82.93%。LlN等28将硫代三嗪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放入熔盐氧化反应器中,采用熔盐氧化法进行有机物去除。实验证明,高含盐有机废物可以在熔融盐浴中有效氧化,温度从600上升到750C时,氧化效率从91.1%提高到98.3%o李绪宾等提出新型流化技术处理草甘瞬废盐,研究发现通过热流化可以去除废盐表面的有机物,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均减少,工业盐的纯度逐步升高。最终得到的结晶NaCl纯度299.1%,其中w(有机物)0.23%o实际上,很多农药企业正不断探索,努力实现废盐资源的再利用。某生产2,4-D植物生长素的农药企业在回收废盐时发现直接蒸发结晶会使结晶盐存在异味,提出了采用特种树脂对含氯化钠盐废水中的2,4-D苯酚等有机物先进行吸附的改进工艺,既解决了结晶盐存在异味的问题,又使得出水水质达到企业自身回用要求。胡卫平等利用热解碳化技术对甲霜灵和毒死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废盐进行有机物去除处理,最终副产盐的总有机物去除率达99%,精制产品氯化钠含量达97.7%o不同农药废盐因生产工艺不同所含杂质和盐成分也有差异,预处理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都需要改变。具有不同成分的混盐情况下,在考虑资源化综合利用时,应优先考虑在废盐的产生节点将其进行预处理,尽量采用单盐形式进行分类收集,以避免产生混盐,从而降低废盐处理的难度。在干法处置农药废盐时要重点考虑无机盐组分和反应温度,避免造成能量浪费和设备损害。2.1.2.3医药行业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包括氯化钠、溟化钠、硫酸钠、醋酸钠、氯化钾、氟化钾等在内的多种废盐渣。医药化工生产在卤化、中和、缩合、环合、蒸播、结晶、钙化等工艺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两者中和后易产生无机盐,成为高含盐废水的主要来源。制药行业工业废水日排放量为2×105-3×105m3,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左右,其平均盐度为(35.5±17)gL,同时夹杂了大量难降解有机有毒物质O医药废盐具有有机物成分高、无机盐种类复杂、毒害性大等特点。医药废盐所含杂质主要为残留的有机反应物。李宁宇等研究医药副产含磷废盐发现,通过采用洗脱剂(甲醇-乙醇)+活性炭混合洗脱与重结晶的方式,分别去除废盐中的有机物和氯化钠,回收可利用的磷酸盐,最终结晶盐的纯度可达98%以上。宁文琳等研究吠喃酚酸化废盐渣,发现其含有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有机溶剂和单酸,实验选用二甲苯溶剂洗涤回收单酸,在蒸汽压力为0.200.25MPa、真空度为-0.090MPa的条件下利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对洗涤过滤后的盐渣进行干燥,成功回收废盐渣中大部分单酸及有机溶剂。康群等研究二甲基亚飒(DMSO)工业废盐的回收方法,通过实验发现以苯作为萃取剂分离二甲基碉(MSM)和DMSo有良好的效果,MSM的回收率为95%,纯度为99.7%;硝酸钠的回收率为70.2%,纯度为97.4%;甲基磺酸钠的回收率为50%,纯度为75.2%。董俊佳等研究了维生素B6医药类废盐渣成分,采用热重/差式扫描量热对比了废盐渣的燃烧和热解特性。实验发现,燃烧反应增加了第4阶段放热反应阶段,反应更完全,所以对于废盐渣的热处理,燃烧反应比热解反应的效果更好。现阶段,部分医药企业尝试在前端应用多效蒸馈(MED)装置或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技术进行盐分的去除,在后端联合应用生化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电化学处理法。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MED蒸储装置多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投入高等问题。后续还需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进料蒸汽温度、蒸发器温度和浓度比的影响,确定最合适效应数以降低高含盐废水处理成本。2.1.2.4印染行业印染行业所涉及的生产工序较多,包括了硝化、磺化、卤化、缩合、重氮化等过程。染色工艺的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的无机盐作为助剂,来降低染料用量,这也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容易成为杂盐,废盐渣中大多含有盐、颜料、表面活性剂、生物制剂和其他化学品。印染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X1064X106mVd,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左右,平均盐度为(7.3±4.5)g/Lo多种染料(偶氮染料、芳甲烷染料、硫化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等)及染料中间体(H酸、慈醍等)在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废盐。在染料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盐类别主要有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等,其大多具有色度高、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LlN等设计了一种集成的松散纳米渗滤-电渗析工艺,同步实现染料富集和净化、盐回收和纯水回收。使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800的纳滤膜对染料和NaCI进行有效分离,染料浓度从2.01g/L增加到17.9gL,纯度为98.4%。通过蒸发辅助结晶后NaCl纯度可达99.96%。某染料生产厂的活性染料涉及重氮化反应,生成的废盐渣中含有机物和发色基团。该厂家通过多级氧化单元破坏发色基团,再经组合工艺处理去除有机物。最终得到的盐水经检测,总有机碳(TOC)由初始的268mg/L降低至3.3mgL,总氮从36.4mg/L降至2.4mgL,无机胺由6.5mg/L降至0.5mg/L,达到离子膜烧碱卤水回用要求。姜海超等40对三聚氯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氯化钠废盐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当控制自制流化床的温度高于750C,且停留时间大于3min时,可对工业盐达到较好的精制效果;精制后的废盐ToC、无机钱和总钱均可满足进入离子膜烧碱工艺要求,且处理后的盐中均未检测出鼠。杨海龙等尝试利用钛白废盐制备碳酸锦,该工艺以钛白废盐为原料,选用成本更低的NaHCo3为碳化剂,采用沉淀法制备碳酸镒粉体。成品碳酸镒结晶度高,又可用于合成氧化锌和其他锦盐,为染料废盐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中国染料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废盐废水极少进行集中规模化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需采用低盐的环境友好型染料,探索使用其他的代盐剂并复配促染剂以减少盐的使用。相关企业可对高、低毒性废盐进行分流,避免多效蒸发时得到杂质较多的粗盐,并采用膜处理、电渗析、电吸附等先进技术组合,提高结晶盐纯度以回用于工业生产。2.1.2.5煤化工行业煤化工被认为是水环境中盐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同时也是最先开始尝试杂盐资源化的行业之一。据统计,60万t/a的煤制烯燃项目,年产盐量为3万5万t;40亿m3a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盐量为5万8万t。煤化工项目的废盐来源于含盐废水蒸发干化产生的杂盐或浓缩分离再蒸发结晶产生的单盐。其行业产生的废盐类别主要为氯化钠和硫酸钠。煤化工废盐一般来自废水处理,废水的平均盐度为(35±28.4)gL,所含杂质主要为重金属、水不溶物及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含量较少、污染负荷较低。现多数煤化工企业采用吸附、膜分离等技术或其他先进可行技术进行高含盐废水的处理,以达到分盐回收的目标。赛世杰通过一种高分离纳滤系统验证了纳滤膜分离煤化工高盐废水中SO42-和CI-的性能,实验证明采用纳滤膜进行分盐能有效分离出一、二价盐,同时纳滤系统清洗频率低,抗污染性能好。陈侠等以煤化工厂生产甲醇和轻燃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废水为原料,将废水浓缩直至硫酸钠饱和析出,再采用复分解法制备硫酸钾。实验得到的副产盐硫酸钾中K2O质量分数为52.96%,CI-质量分数为1.09%,符合GB/T204062017农业用硫酸钾优等品的

    注意事项

    本文(煤化工废盐资源100%利用、年产10万吨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