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宫颈炎、盆腔炎的护理.ppt
宫颈炎症的护理(cervicitis),宫颈炎症的护理(一)、急性宫颈炎(二)、慢性宫颈炎,病因:1、病原体因宫颈损伤侵入宫颈;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西菌、厌氧菌 2、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侵入宫颈;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3、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差。,病理 宫颈糜烂最常见 宫颈息肉包括:宫颈粘膜炎 宫颈腺囊肿 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合并纳氏囊肿,宫颈糜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ervical erosion(cervical ectopy)实质假性糜烂 宫颈阴道部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生理性宫颈糜烂青春期、妊娠期、口服避孕药妇女病理性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 之一,2、分型:(按程度分)单纯性:表面平坦 颗粒型:凹凸不平呈颗粒状 乳突型:凹凸明显呈乳突状,3、分度(按面积)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轻度糜烂 中度糜烂 重度糜烂,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慢性炎症长期刺激 宫颈管局部粘 膜增生过长,宫颈腺体囊肿(纳氏囊肿)naboth cyst 鳞状上皮阻塞宫颈腺 腺体内分泌物潴留,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 cervical hypertrophy慢性炎症长期刺激 宫颈反复充血水肿 腺体间质增生宫颈粘膜炎(宫颈管炎)endocervicitis 炎症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护理评估(1)病史:婚育、阴道分娩史、宫颈损伤 患者日常卫生情况,(2)身体评估 症状 a、白带异常白带增多(白色粘液状/淡黄色脓性/血性白带 b、接触性出血性交出血 c、尿频尿急 d、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 e、不孕,(2)身体评估 体征 宫颈糜烂、肥大、息肉、腺体囊肿 辅助检查:宫颈疾病三阶梯诊断 TCT、电子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3)心理社会评估 a、病程长、疗效差,心情烦躁,依从性下降 b、分泌物增多、身体不适,精神不爽 c、接触性出血者、拒绝性生活、怕癌 变焦虑不安 d、害怕不孕、影响家庭和睦,思想压 力大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家属态度,治疗原则 前提:排除早期宫颈癌,宫颈糜烂局部物理治疗 局部治疗手段物理治疗(激光、冷冻、红外线、微波)原理:破坏糜烂面柱状上皮,使其脱落坏死,之 后鳞状上皮覆盖。宫颈息肉息肉摘除术 术后送病检 宫颈粘膜炎全身治疗 宫颈管分泌物培养+药敏史验 宫颈腺囊肿物理治疗 宫颈肥大,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皮肤完整性受损 病变治愈 焦虑 焦虑感消失 舒适度改变 舒适度增加,注意事项:1、分娩及手术时避免宫颈损伤,出现裂伤应及 时缝合。2、常规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白带常规等,排 除癌变可能,减轻患者思想负担。3、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量血水。如出血多须急诊处理,压迫止血。4、手术后每日清洗外阴2次,保持外阴清洁。5、48周禁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6、2次月经干净后37天复查,效果不佳者二次 治疗。7、病程长、迁延不愈者,要耐心解说,消除顾 虑,减轻思想负担。,健康教育 注意三期卫生(经期、孕期、产褥期),注意每天清洗外阴、更换内裤 知道妇女定期做妇科检查,早发现、早 治疗;常规性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 除宫颈癌。,护理评价 症状消失,未出现组织受损。患者及家属获得正确知识,定期随访。,盆腔炎症的护理(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肇庆医专 刘霞,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蒂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急性盆腔炎,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感染性传播疾病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经期卫生不良,病因,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不同,症状:下腹痛伴发热,重者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体征: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阴道、宫颈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子宫及两侧有压痛,可触及包块。,采用支持疗法、药物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控制炎症、消除病灶,处理原则,做好卫生宣教、护理手术病人配合治疗,缓解症状:高热,腹胀,护理要点,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体质较差病程迁延,病 因,护理评估,病 理,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蒂组织炎,全身症状:低热、乏力 慢性盆腔痛:下腹隐痛,腰骶酸痛,症状 肛门坠涨 月经失调:经量增多 不孕及异位妊娠体征:子宫活动受限、固定 单侧/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变硬,临床表现,B超腹腔镜输卵管通畅度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 子宫输卵管通液,辅助检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同时注意增强局部和全身抵抗力 物理疗法:温热刺激 中医疗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药物治疗:抗生素+-糜蛋白酶/透明质 酸酶 手术治疗:肿块较大/炎症反复发作,处理原则,护理要点,心理护理:解除顾虑,增强信心,坚持治疗健康教育: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积极锻炼身体减轻不适手术前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