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耳鼻咽喉科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常规.docx

    • 资源ID:899754       资源大小:17.3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耳鼻咽喉科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常规.docx

    耳鼻咽喉科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常规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筛泡、筛骨钩突、半月裂孔、中鼻道、中鼻甲、上颌窦及上颌窦口等处。鼻息肉可分为水肿型(黏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纤维型、囊肿型等数种,一般常见者为水肿型或混合出现。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单侧或双侧;因多伴有鼻窦阻塞性炎症而多涕,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脓性;息肉堵塞及嗅区黏膜慢性炎症可导致嗅觉障碍;鼻窦受累可导致头痛;如息肉坠入后鼻孔,堵塞咽鼓管咽口,即可出现耳部症状,听力下降、耳闷、耳鸣。传统方法是采用鼻息肉切除术,由于照明差、出血多,很难完全切除息肉,因此极易复发。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全新的技术与方法,目前鼻息肉多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一)鼻内镜的应用具有下列优点L鼻内镜使用冷光源并具有各种视角,提高了鼻内各处的照明度和可见度。使诊断的精确性得以提高,可以在鼻内镜下观察息肉的起源部位,如钩突、筛泡、中鼻甲和上颌窦自然开口等。2 .鼻内镜连接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操作在监视器上显示,以利于教学。3 .在明视下手术,有利于彻底清除鼻息肉,减少或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大大提高手术效果,提高鼻息肉与鼻窦炎的治愈率,降低鼻息肉术后复发率。4 .可以同时处理鼻部相关病变,如矫正鼻中隔偏曲,切除肥大的下鼻甲,施行筛窦切除术,蝶窦切开术,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理上颌窦内病变等。5 .减轻了患者检查和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一)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详细检查鼻腔,有炎症者,可用1%3%链霉素滴鼻,对于伴有变应性病因的患者,手术前可以给予激素药物治疗;若有鼻窦感染,手术前1周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前1天剪除鼻毛,清洁鼻腔等;鼻部轴位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有无鼻腔解剖变异、鼻息肉的范围及各鼻窦有无病变;术前半小时口服苯巴比妥0.06g,以加强镇静剂的作用和解除表面麻醉药的中毒作用;为了减少手术中出血,可酌情在手术前半小时肌注立止血IkU。(三)体位与麻醉仰卧位,常规消毒包头铺巾。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采用局麻或全麻。局麻患者:1%丁卡因25ml加肾上腺素56ml浸润脱脂棉纱条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黏膜收缩,纱条在鼻内镜下作鼻腔顶、鼻腔底、中鼻道、总鼻道及息肉根部麻醉,每5分钟更换纱条一次,共3次。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用1%利多卡因IonIl加1%肾上腺素3滴,作鼻中隔浸润麻醉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酌情经静脉给予镇静剂。全麻患者:全麻成功后生理盐水20ml加肾上腺素56ml浸润脱脂棉纱条行鼻腔黏膜收缩,纱条在鼻内镜下作鼻腔顶、鼻腔底、中鼻道、总鼻道及息肉根部,每5分钟更换纱条一次,共3次。(四)手术步骤首先在0°鼻内镜下观察息肉的原发部位,仔细辨认息肉的蒂部,如中鼻甲息肉样变,中鼻道多发性息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蝶窦后鼻孔息肉等;如有鼻中隔偏曲,可以先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拓宽手术进路。若鼻腔内息肉较多,不能观察中鼻甲、钩突等手术标志时,可以先用全自动电动切割器(HUmmer刀)、筛窦钳或传统钢丝圈套器摘除大块的鼻息肉,以便确认中鼻甲、钩突。对原发于钩突的息肉,切开钩突后,可以将钩突与息肉一并取出。若为中鼻甲息肉样变,可用全自动电动切割器削薄其外侧缘及前端,使中、下鼻道宽敞,并用Hummer刀清除各窦腔及窦口病变组织,游离黏膜及残留的息肉样组织。待手术完成前根据术腔情况选择行中鼻甲骨部分或全切除术,原则上尽量保留中鼻甲以便为术后复查或再次手术留有重要手术标志。术后鼻腔填塞止血材料(可吸收止血纱布、藻酸钙海绵、明胶海绵等)和凡士林油纱条。(五)术后处理L术后12天抽出鼻部填塞物,用吸引器清理术腔分泌物或凝血块。2.34天后再清理一次,术后10天在鼻内镜下清理一次术腔。3,术后1个月左右再次行鼻内镜检查,一般术腔均已完全上皮化。4.术后随访十分重要。任何残存的病变黏膜,炎性腐骨,新生的息肉样组织和粘连均应及时处理。残存的有病变的筛窦气房应予开放。若发现上颌窦造口缩小,应及时予以扩大。5,术后应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应用类固醇药物,有助于推迟或防止息肉复发。6.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可以作为辅助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耳鼻咽喉科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