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预案.docx

    • 资源ID:88277       资源大小:18.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预案.docx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预案-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暴露处置1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从事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检测的实验室人员、负责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人和者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应急队员、院前职员(抬病人的司机)等。2术语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防治工作及执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被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可能被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3目的为了保障我院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制定本应急预案。4组织领导和职责1.1 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病毒职业暴露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 2领导小组职责医务(技)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对其职业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4. 2.1预警及分级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5. 2.1.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6. 2.1.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7. 2.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8. 2.2.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9. 2.2.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10. 2.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1. 2.3.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12. 2.3.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3. 3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4. 3.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呈阳,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5. 3.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呈阳,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4.3.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呈阳者,为暴露源不明型。5应急处置措施5.1 局部处理措施5. 1.1锐器伤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6. 1.2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5.1.3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5.1.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5.1.5污染物的泼溅:发生小范围的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程序。5.2 报告5. 2.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6. 2.2暴露者应如实填写“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科主任签字盖章后送交院感科组织评估并确定防治方案,结案后的资料交公共卫生科存档。5.3 评估与预防措施职业暴露发生后,应尽可能在2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暴露人员应填写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会诊单并前往相应科室进行会诊,按照会诊意见进一步处置。5.3.1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HBsAg,抗HCV,抗一HIV、TPHA检验单,如果病人是乙肝患者,应对暴露者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以了解自身抗体是否达到保护作用。5.3.2若患者HBSAg、HCV、抗一HlV、TPHA检测结果未知,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开具这些项目的检验单。5.3.3患者HBSAg(+):5.3.3.1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于1个月、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20ug)o5.3.3.2医务人员抗HBs>10m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5.3.3.3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o5.3.4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5.3.5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公共卫生科报告。由公共卫生科会同艾滋病门诊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专家进行评估防护指导,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在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HlV抗体,有药物不良反应者进行肝功检测。5.3.6患者TPHA(+):5.3.6.1推荐方案:羊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肌注。5.3.6.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治疗。也可选用强力霉素IOOnIg,2次d,连用4天;或四环素500mg,4次d,口服,连用14天。5.3.6.3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5.4随访和咨询5.4.1院感科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复验工作,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药情况,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5.4.2在职业暴露处理过程中,院感科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的心理,稳定情绪。5.4.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员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5.4.4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年内应限制其献血、血浆、组织、器官或精子。暴露者不必改变其性行为或限制怀孕。如果暴露者正在哺乳期,也没必要停止给婴儿哺乳。

    注意事项

    本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