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海翼商业综合中心设计.docx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海翼商业综合中心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基地毗邻城市交通主干道:东三环路。原为一片居民区现将其改建为商业综合中心。基地北侧为居民区,东侧和南侧均为工业用房,西侧为居民区及部分待建用地。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周边业态和现状,以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商业服务为宗旨,着重商业功能流线的设计,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并形成一定的商业吸引力。多元化的规划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加入更多服务顾客的新职能,力求更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更完备的功能体验。对基地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结合周边的功能、人群及产业分布,合理规划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和流线,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营造良好的商业空间和氛围。多样化的商业空间设计是重点,为顾客营造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的新去处。商业中心和酒店相结合,完善它的各种功能,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完备服务,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商业中心。绘制图纸:1)设计文本(一个正本精装,两个副本可复印);2)文字文本(一个正本,内容要求完整,两个副本);3)手绘效果图原件两张(装订进文本正本中);4)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记录本(记录填写完整,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签字)。设计文本规格为A3,内容为毕业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设计文本一般包括文本封面,目录,彩色效果图、分析图、手绘图,设计说明,调研分析,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设计详图,分析图等设计图纸。其它要求: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翻译后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O绘制的图纸中,要求手工绘制2张。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此次设计基地毗邻城市交通主干道:东三环路。基地原为一片居民区,现将其改建为商业综合中心。建筑用地为整个基地的东面半部分,面积约14000平方米。商业综合中心的设计是现阶段的一个热点,也有许许多多出彩的商业设计吸引人们的眼球。通过借鉴成熟的商业设计案例,我得出了我的设计理念,就是以给顾客提供最好的消费享受为第一要务,提供便捷的购物、饮食、娱乐、休闲的一站式服务。商业裙房为主,酒店塔楼为辅,进行相关设计,并兼顾设计规范以及设计要点的各项要求。笔者尝试根据以上想法,进行了一次认真严谨的设计和探索,并通过此次设计,对自己的设计能力研究能力有个全方位的了解。本文通过六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了本次商业综合中心的设计,其中包括前期调研、中期收集资料研究、后期设计等一系列设计过程。希望能够将本次的设计完整的呈现到大家的眼前。关健词:商业综合中心;商业街;酒店ABSTRACTThedesignbaseadjacenttothecitytraffictrunkroad,eastsanhuan.Basewasaresidentialarea,nowitintoacomprehensivebusinesscenter.Landforconstructionfortheentirebaseintheeastpartofareaofabout14000squaremeters.Commercialintegrateddesignisahotspotofcurrent,alsohasmanybrilliantbusinessdesignattractpeople'sattention.Byreferencetothematurebusinessdesigncases,Ifoundmydesignconcept,istogivecustomersthebestconsumerenjoyasthefirstpriority,andprovideconvenientshopping,diet,entertainment,leisure,one-stopservice.Commercialpodium,andsecondlythehoteltower,therelateddesign,andbalancetherequirementsofthedesignspecificationanddesignkeypoints.Theauthortrytoaccordingtotheaboveideas,conductedanearnestrigorousdesignandexploration,andthroughthisdesign,toowndesignabilitytohave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researchability.Inthisarticle,throughsixaspectstothedesignofthiscomprehensivebusinesscenterisdescribedindetail,includingthelateprophaseresearch,medium-termcollectdataresearch,design,andaseriesofdesignprocess.Hopestothisdesigncompletepresenttoeveryone,seyes.Keyword:commercialcenter;commercialstrip;Hotel第一部分前言1.1 设计依据11.2 项目概况11.3 经济指标1第二部分前期调研分析2.1 基地调研22.1.1 实地分析22.1.2 设计CAD地形分析22.2 实例调研32.2.1 徐州万达广场32.2.2 徐州金鹰购物中心62.3 分析总结商业中心设计要点8第三部分设计理念和构思3.1 设计理念83.1.1 交通流线为切入点83.1.2 室内商业街为设计核心83.1.3 功能分区明确是重点93.2 设计构思93.2.1 功能构思93.2.2 室内商业街设计93.2.3 沿街商业和广场结合103.2.4 剖面设计10第四部分商业中心设计详细指标4.1 商业部分114.2 酒店部分Il第五部分建筑相关设计5.1 结构设计145.2 给排水设计145.2.1 设计依据14522设计范围155.2.3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55.2.4 消防设计15参考文献16翻译部分17外文原文17中文翻译21致谢301.1 HUs1.2 设计依据1基地现状图及红线图等地块设计条件2相关文件资料及规划控制要求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04)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10海翼商业综合中心设计任务书1.3 项目概况此次设计基地毗邻城市交通主干道:东三环路。基地原为一片居民区,现将其改建为商业综合中心。建筑用地为整个基地的东面半部分,面积约14000平方米。本次设计主要是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验,涵盖购物、饮食、娱乐、休闲等一站式服务。商业裙房为主,酒店塔楼为辅,进行相关设计,并兼顾设计规范以及设计要点的各项要求。商业部分与酒店部分共同构成了本次设计的主体,其中商业部分能够给顾客提供购物、餐饮、电影、KTV等服务,酒店则能给顾客提供住宿、饮食等服务,二者构成了一个功能全面的消费服务体系。另外我希望在立面上能够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实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横向纵向的杆件相结合的做法是我想要尝试的,希望能够做出好的成果,极有韵律感又不失大气。归根究底,最主要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观感和消费体验,通过设计来服务顾客。1.4 经济指标用地面积:14000l112总建筑面积:57000m2(±5%)容积率:4.1商业部分面积:17000肝酒店部分面积:28000m2地下部分面积:1200011?绿化率:30%2前期调研分析2.1 基地调研2.1.1 实地分析基地毗邻城市交通主干道:东三环路。基地原为一片居民区,这个居民区已经显得老旧不堪、年久失修,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故将其改建为一个为附近居民提供服务的商业中心。如图2.1.1。基地北侧为居民区,东侧和南侧均为工业用房,西侧为居民区及部分待建用地。基地周围没有什么像样的基础设施,据了解,这一片区正处于重新规划之中,而我们本次的设计商业综合中心就是一部分。图2.1.1基地卫星图2.1.2 设计CAD地形分析此次的设计毕竟只是一个作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所以在指导老师所给的基地CAD图中,与现实的情况有一些不同,导师所给的地形图更加清晰明确,基地夹杂在东三环路杨庄路以及白云东路之间,而且道路已经被规划细致。北侧为已规划好的居民小区,基地东南两向有绿化带。如图2.1.2。我所选取的基地为完整基地的东侧一半,面积大约14000平方米。通过这个CAD可以很好的看出,我所设计的商业综合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基地背面的小区住户,以及经由周边城市干道所带来的顾客人群。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我设计的依据。主要的人车流方向将会决定我场地道路的设计,而主要服务人群的趋向则决定我商业中心的主次入口、车行入口的位置等。所以,通过对于这些信息的研究和分析是很重要的,是做好本次设计的基石,也是前期调研的意义所在。虽然CAD图与实际的基地情况有所出入,不过这对于我们了解基地周边的情况也提供了很好的比较和参考。图2.1.2基地CAD图2.2 实例调研2.2.1 徐州万达广场徐州云龙万达广场是徐州市的“三重一大”重点工程、云龙核心区的龙头项目。项目地处云龙区和平路与庆丰路交汇处,占地192.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6.54万平方米,其中万达自持商业面积18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由大型购物中心、城市商业街、商务写字接、国际豪华影城、高档住宅等多种业态组成,是融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商务、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图221.1徐州万达广场效果图徐州万达广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设计,通过对它的调研,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所以我准备着重讲一下万达广场的情况。我将多角度地分析万达广场的情况,以其从中学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项目定位:万达广场的定位就是建立一个徐州的新坐标。“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用万达模式创造徐州云龙区乃至徐州市的一个新的城市地标。并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去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有效发挥地段优越的条件,通过控制建筑的空间布局,使之成为徐州最具人气的商业综合体。在这里需要提一下万达广场所带来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HOPSCA生活方式。万达倡导有价值的商业环境以全新的HOPSCA生活方式。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HOPSCA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纵横交叉的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它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HOPSCA通过街区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我们就可以学习这种商业定位,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商业设计来引导周边居民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迈进。在我们的设计中引入一些商业结合生活方式的理念,做到有商业、有生活、有绿地、有家园。我觉得这会是我们的一个亮点。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城市为基,商业优先的设计原则。打造城市地标,通过对场所的设计来创造具有活力的商业环境。注重基地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创造连续的城市肌理。对人性尺度的把握,创造更加宜人的人行环境。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的设计赋予一个优先级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设计,是我们的设计更加具有逻辑性,更值得推敲。分区概念:万达广场是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它囊括了综合商业、住宅、城市商业街以及写字楼。综合商业位于正中心,涵盖零售、餐饮、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组成了一个时尚流动的购物天堂。区内道路设计条件使规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北侧布置住宅区部分,能够保证居住的相对私密与安静。城市商业街做为万达商圈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购物中心在业态和营业时间上的有效补充。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商圈休闲氛围,力求打造徐州休闲购物中心区。商务办公是城市综合体复合业态的有机组成,万达广场在用地南侧布置了多栋商务写字楼,保证了整个区域功能业态更加完整。立面分析:“飘带”的概念引入是万达广场立面设计的特色,这在上面的效果图上可以看出,不仅让立面丰富起来,更使得整个立面效果具有一种韵律美。立面使用铝板以及穿透铝板来打造,并适当的加上一些广告牌的设计,体现自己的商业本质。通过图221.2我们可以看出整体的立面效果非常的好,简约又具有不俗的风韵,显得很整体,很有美感,很能抓人眼球。这样的立面设计与我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也是希望用一些杆件结合广告牌来进行立面的设计,实墙与玻璃幕虚墙的结合,更能达到一种商业立面的效果。图2.2.1.2万达广场立面效果交通及消防分析:我虽然接触的商业体设计不多,当我也知道交通以及场地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前者是商业运营的基石,后者是商业进行的保障。通过图221.3可以看出,万达广场整体的交通组织非常清晰、合理。主要商业人行入口广场沿和平路与内部规划路(城市商业街)布置,保证了人流的快速集散。大商业部分在地块西侧、区内规划路南侧共设置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以保证商业区客流货流通畅。小区人车分流,车行路沿小区外围布置,内部通道设计成人行兼消防通道。场地消防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图221.4,消防通道涵盖整个商业体,无论是综合商业区、住宅、商业街还是办公区都包含在内。共设有14个消防车停靠平台并对应着相同数量的消防登高面。图2.2.1.3交通分析图221.4场地消防分析平面设计: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就应该是平面设计了,平面设计是其他一切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你设计好坏、功能合理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万达广场以室内商业街的交通空间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系列的商业空间,辅以内外铺、主次主力店的合理搭配,构成了很舒服的商业环境。横向、竖向的交通布置,通高的中庭设置,都给整个空间的使用提供了便捷。图2.2.1.5为首层平面图。通过对万达广场平面的研究,我也明确了我的设计方向。我准备以室内商业的交通空间为切入点,以此进行下一步的商业设计,内外铺以及主次主力店围绕交通空间来做。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方式。图2.2.1.5大商业IF平面图其他的一些,像包括景观分析、竖向定位、设施配套等我就不一一赘诉。总之这次的万达广场之行收获颇丰,令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设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的设计进程心里也有了底。2.2.2 徐州金鹰购物中心徐州金鹰购物中心坐落于徐州市中心商务圈彭城广场北侧,中山南路东侧,是集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购物中心。金鹰购物中心作为徐州中心商务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北边的金地商都交相辉映。图2.2.2.1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对于金鹰购物中心,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它的平面业态分布,由于金鹰购物中心也有些年头了,它的整体设计虽然也很值得我学习,但是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却不一定适用。不过它的商业布局我很喜欢,非常值得学习。它将类似的商品业态放在了一起,或者是针对同一顾客群体的商业划分在了同一层,这样方便了顾客购物,消费者消费目的更加明确。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金鹰购物中心的业态布局吧。一层作为进入购物中心的第一站,第一观感很重要。所以金鹰在首层放置了很多能够吸引顾客的商品,比如深受女性顾客喜欢的化妆品、名品女鞋等就摆在这。另外还有国际名品、国际名表以及黄金珠宝。暗合了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的“国际”二字,也起到了吸引顾客眼球的作用。二层的布置迎合了目前女性消费高的主流趋势,这第二层就是女性的专区。同样金鹰有对女性进行分类,例如少女、成熟女性和职场女性等。这一层就是偏向于成熟和职业的女装区域。包含精品女装、职业女装、女士配饰、女士包袋以及名品眼镜,这些都是大多数女性所钟爱的消费品。三层是二层的延续,也是女性的专区,与二层的外装不同的是,三层偏向于里衣。有时尚女装、时尚彩妆、内衣内秀、羊绒羊毛以及女士配饰。四层是针对少女的商品,有少淑女装、牛仔服饰、青春休闲和女士配饰,就是年轻女性偏好的商品。五层为男士专区,有精品男装、休闲男装、商务男装、名品男鞋和男士包袋。男士可以在这里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六层是前五层的延续和补充,加入了童装和孕婴用品,以及运动商品。时尚男装和休闲男装在这边也可以找到。七层有一个金鹰超市,还有数码家电、茗茶药妆、按摩器械、乐器行、烟酒滋补、现代厨具以及家居礼品。图2.2.2.2为一层商品业态分布图,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金鹰购物中心对于商业排布的做法,因为图幅所限,我就只放了一层的布局图。图222.2金鹰购物中心一层布局商品的区域划分我觉得很有必要,清晰明确的划分有助于提高顾客的购物效率,这样也能更好的吸引新顾客和留住回头客。2.3 分析总结商业中心设计要点通过基地调研和实例分析,我尝试总结了一些关于我的商业中心设计的设计要点,以此来指引和完善自己的商业中心设计。1、业态定位:确定项目的商业定位、业态组合、业态布局2、交通组织:城市广场、竖向布置、道路交通3、停车位:地下停车与地上停车相结合。4、外立面设计:大气的外观可以引人眼球,吸引顾客。5、入口设置:主次入口的正确设置至关重要。6、辅助用房:后勤、办公等辅助用房的设计。7、流线布置:合理布置商业流线、酒店流线,能够给顾客提供最好的消费享受,提高商业中心档次。8、消防疏散通道:在消防规范允许的情况尽量减少消防疏散通道数量,并且尽量减少占用步行街的商铺位置。3设计理念和构思3.1 设计理念1 .1.1交通流线为切入点通过对基地的调研、周边环境的分析以及车流人流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我划分出本设计的主次入口位置,主次入口的确定也能进一步衍生出建筑外部的交通流线。交通流线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建筑的主体和造型。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我将商业的主入口放在了基地的北角上,这里是杨庄路和背面居住区前道路的交汇点,也是一个人车流的聚集点,将这里作为商业的主入口很合适。酒店的入口则在西北面,西南面有酒店的后勤入口,东南面则有一个商业次入口和一个商业员工入口,东北则是地下车库入口。通过这些入口的划分,我可以用道路网轻易的将它们联系起来,交通流线的成型,会为之后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帮助。3 .L2室内商业街为设计核心在前面我就有提过,整个商业中心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室内的商业街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室内的交通空间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是我的设计核心,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花时间来研究。我的室内商业街的设计类似于一个不规则的T型,从主入口进入之后是一个通高的大中庭,也是T型的结点,是室内交通的核心。在这个商业街周围排布着大大小小的内铺和主力店,也可以说是这条室内商业街催生了整个商业中心的功能排布和整体设计。所有以室内商业街作为核心也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点,也许这样不是最好的途径,但我还是这样去尝试一次。3.L3功能分区明确是重点商业中心的业态分布,就是功能分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商业和酒店的区分,商业部分各项功能之间的划分很重要。就好像我说的金鹰购物中心一样,对业态的分布做了很好的布置,我可以借鉴它的这种方式。好的功能分区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加好的感观,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体验。商业功能相类似的业态我会将它们归在一起,布置在一片区域。这样就将功能分区明确了,会给顾客带来方便的购物体验。3.2设计构思3.2.1 功能构思本设计的整个主体是由商业裙房以及酒店塔楼两部分所组成,所以它的功能分区很明确。裙房部分为商业部分,主要负责商业运营,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整个裙房就是一个商业的功能块;塔楼部分为酒店,单独以酒店的形式来运营,标准的星级酒店的配置,完整成熟,是一个酒店的功能块。具体说一下商业部分的功能分区,我是以每一层来进行功能分区的:地下一层设计有一个大型的地下超市,并附有一个局部的地下停车场。整个地下一层以地下超市为核心,重点打造一个完整、舒适的地下购物空间。地下二层为主要的地下停车场,布置有200左右的地下停车位,设置有两个出入口。另外还有一些则是设备用房等等。功能单一、明确。首层以室内交通空间来进行功能的划分,即室内的商业街。商业街背面是以餐饮空间为主,是餐饮功能区块;东面和南面多为精品店和主力店,是一个购物的功能区块;另外南面还是员工的办公区域,与商业购物区域相分割,共同构成了一层的空间;西面则是酒店的大堂,是酒店的一个指引空间。二层是商业的延续,旨在娱乐和休闲。室内街北面为娱乐、休闲功能块,设置有KTV和一个电玩城,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东面相对的知性,是以书店以及电子音乐出版物为主;东面和南面则是以服饰为主的商业体块。三层主要设置有一个影城,占地面积比较大,是三层主要的商业体块,布置在室内商业街的北侧,设置有单独的电梯通向一层;其他区域为主力店和精品商铺。整个设计的功能分区大体如上面的所讲,通过对功能的划分来进行商业业态的区别,给顾客提供更好地购物体验。322室内商业街设计前面我就有提到,室内商业街的设计是我这次设计的入手点,是整个设计前期构思的主要部分,是构成整个商业中心的核心部分。主要的设计在于一个大的通高中庭,是整个交通的核心,围绕这个中庭再来组织交通流线和空间。这是我室内商业街的设计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一个室内商业街的设计,我没可以通过图322来看看商业街的具体设计。图3.2.2首层平面通过上面的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室内商业街的布置中庭的西面连接个交通流线,东北面也相接一个交通流线,南面也连接了一个,构成了一个“T型”的交通核心,这就是我的室内商业街。3.2.3 沿街商业和广场结合此次设计的商业主入口我设置在东北方向,北面有一个广场,广场的形式是由东向西逐渐扩大,在最西边形成一个酒店的入口广场。而在整个北面广场延伸的地方,商业裙房部分则设置有只对外的商铺,在图4.2.2中也可以看出来,北面有一个沿街的商业部分。我将沿街的商业与广场结合在了一起,主要的想法是希望避免顾客在广场中时漫无目的,我愿意给他们一个购物的选择,这样既丰富了广场的设计,有使得商业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延续。3.2.4 剖面设计地下室一层高5.5m,地下室二层高4.0m,商业裙房部分每层高5.5m,酒店塔楼每层高3.0m。商业部分设置有大中庭三层通高,其次在其他的交通空间中有设置另外的通高交通厅设置。4商业中心设计详细指标4.1商业部分1、营业部分:10200肝超市:地下一层1500m?电器:100Onf金玉珠宝:300Tn?化妆品:300m2书店:200m22、库房部分:2500m2中心库房:2000肝3、辅助部分:1200m2-1300m2办公室:共10间,大小250面会议室:60m2监控室:40m2消防控制室:40m2职工餐厅:200户更衣室:每层1间,每间25e服装鞋帽:3500 m2餐饮:1000 m2箱包:200 m2儿童娱乐空间:200 m2影城:2000 m2分库:500 m2每层人数=营业部分建筑面积/1.35 m2开水房:每层1间,每间15m2卫生间:面积根据每层人数确定,设备用房:300m2,可设于地下室,不需另行设计4、停车位:货车:5辆,停放地面摩托车:50辆,停放地面自行车:150辆,停放地面小汽车:80100辆,小部分停放在地面,大部分停放地下车库此外,应合理配置交通面积、顾客休息面积。5、交通空间:3000m24.2酒店部分1、客房部分:共19000瑕左右单人间80间,每间3011f标准间200间,每间4Oaf大床房120间,每间40杆套房(2间套)50套(必要时可灵活划分为标准客房),每间60肝总统套房3间,每间100Hl2无障碍客房5间,每间40户布草间3间,每间3011)22、餐饮部分:共3600m?(分为中餐厅、西餐厅、清真餐厅、风味餐厅和酒吧)中餐厅部分,共IO(X)餐厅2个,共600杆包间3-4间,20m7l'H备餐间1间,45m2洗碗间1间,20m2库房1间,45m2蔬菜果品库1间,45m2干货库1fa,45m2冷藏冷冻库1间,45m2饮料库1间及辅助用房,面积自定。西餐厅部分,共650112餐厅300m2服务柜台一个,15f备餐间1间,20m2加工间1间,60m2面包房1间,40m2洗碗间1间,20m2库房1间,30m2蔬菜果品库1间,45m2干货库1间,45m2冷藏冷冻库1间,45m2饮料库1间及辅助用房,面积自定。清真餐厅部分,共280面餐厅1间,160备餐间1间,20m2主副食加工,55m2库房1间,20m2辅助用房25m2风味餐厅部分,共420以餐厅2间,每间150i112备餐间1间,20m2主副食加工,55m2库房1间,20m2辅助用房25m2酒吧部分,共250m2左右大厅120m2吧台1处,15m2备餐间1间,30m2洗涤消毒间1间,15nr设备间1间,ism?冷藏冷冻库1间,20m2库房1间,20m2辅助用房面积自定。宴会厅部分,共100OnI2餐厅,600m2包间34间,20户/间备餐间1间,45m2洗碗间1间,20m2库房1间,45m2蔬菜果品库1间,45m2干货库1间,45m2冷藏冷冻库1间,45m2饮料库1间及辅助用房,面积自定。3、休闲娱乐部分:共3820户左右多功能厅部分(表演,会议),共500m2多功能房1间,350m2其附属:前厅1处,60m2贮藏室1间,40m2音响控制等设备用房,20m2其他(含衣帽间,卫生间等),30m三健身房部分,共420112健身房150m2卫生间15m2换衣间15m2健疗部200m2按摩室40m2桑拿房部分,共1300112双人间411f,10间四人间8户,10间八人间蒸气浴20m,2间美容室理发室30m2体检处,休息室30而可选择项目部分,共1600以KTV(含小包厢,中包厢,大包厢)500舞池100m2体育运动室500m2SPA室300m2其他部分,200m24、大堂部分:共600户门厅1间,360m2咖啡厅,100m2小商店,50m2ATM厅,IOm25建筑相关设计5.1 结构设计主要设计依据和资料有关规范及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商业中心商业裙房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柱网规整经济,围护结构采用20Omm填充墙;商业塔楼为核心筒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桩基基础,桩基宜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最终选型应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勘查报告。5.2 给排水设计5.2.1 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2.2 设计范围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园林浇灌、水景等景观给排水设计由甲方委托园林专业公司负责设计。本工程水表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5.2.3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水池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开设置,设在地下二层。水箱生活水箱、消防水箱分开设置,设在塔楼顶层。5.2.4 消防设计消防水池、水泵房和屋顶消防水箱及消防稳压设备。地下二层设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不小于900m3,分为能独立使用的二个,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消防蓄水池贮存全部室外和室内消防用水量,完全满足一次灭火用水量的要求。在屋面电梯机房顶设消防水箱(18m3)一个,其高度不能满足消火栓系统7m静压和自动喷水系统最低工作压力要求,分别增设消防稳压设备。室外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地下一层水泵房内,设室外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地下一层水泵房内,共设2台双出口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有封闭吊顶的场所采用吊顶式玻璃球喷洒头;地下停车库、无吊顶或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采用直立式玻璃球喷洒头。以此作为喷头形式的消防措施。参考文献1寇敏.商业综合体建筑公共区域中休闲空间设计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2李明燕.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3王晓,闫春林编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凡夫.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变迁J.世界建筑.1998(06)5李巍.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环境构成J.城市.2004(02)6朱凌波.城市综合体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2)7龚伟.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房地产.2011(08)8孙健耀.城市综合体,繁华的智慧J.科技智囊.2011(11)9刘贵文,曹健宁.城市综合体业态选择及组合比例J.城市问题.2010(05)10朱晓群.城市综合体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翻译部分外文原文(节选1-4页,原21页)AonchiandhMftonAeSrKe2013,2:7hpwwwrecIencefeviMFireScienceReviews«SPrFE*nJournalREVIEWOpenAccessFireevacuationinhigh-risebuildings:areviewofhumanbehaviourandmodellingresearchEnricoRonchandDanielNilssonAbstractAreviewofIitefaturerelatedtofireevacuationinhigh-risebuildrigswascarriedoutwiththefoilowingobjectives.(Btoidentifythekeybehavioural启CtOfSaffectingtheperformanceofpeopleduringafireinahigh-risebuilding,thesingularitiesassociatedtothistypeofbuidingsandareasoffutureresearch;(2)torevewtheproceduresandstrategiescurrentlyadoptedinhigh-risebuildings,:3)toreviewandanalysethecapabiit-ofevacuationmodelsbyreviewingtheirCUrfertcharacteristicsandapplicationsinthecontextofhigh-risebuildingevacuations.Thereviewincludedbothfindingsonhisrtaibehaviourinhiqb-risebuildingsandmodellingtechniquesandtkDifFerenrcategoriesOfbuildinguseweretakenintoaccount;namelyofficebui'digsrresidentialbuildingsandhealthcarefacilities.TheindividualorcombinedIKeofdifferentegresscomponentwasanalysedEgresscomponcsindudetheuseofstairs,ReatorsasWdlasa!tomativerreasofescape(e.g.sky-bridges,FY4Iicoptcfs,etc).TheeffectivenessoftheegresscomponentsstronglyaffectedbytebuildinguseandthepopulationinvolvedThereviewshowsthatevacuationmodelscanbeeffectivelyemployedtostudyrelocationstrategiesandsafetyissuesassociatedwithhigh-risebuildings.Thesuitabilityofegressmoddsforhigh-risebuildingevacuationsisassociatedwiththcifflexibilityinrepresentingdifferentegresscomponentsandcomplexbehaviouralprocesses.Thereviewhighlightsthatteisnotadefinitivemodeltobeusedbutthatthepredictivecapabilitiesofevacuationmodellingtechniqueswouldbeenhancedifmorethanonemodelisemployedtostudydifferentegressaspects.Futureresearchandmodeldevelopmentsshouldfocusonthestudyoftheimpactofstaffactions,groupdynamicsandpeoplewithdisabilities.Giventheincreasingheightofbuildingsandthegradualreductioninthephysicalabilitiesofthepopulation,theeffectsoffati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