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小结.docx
巩固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小结巩固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小结根据凉山州委、州政府关于实施百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决定,20xx年以来,凉山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百乡扶贫办关于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统一安排部署,始终把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列入了年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情系民族教育、心连贫困儿童,认真履行宣传、督导、调研、联络、帮扶五项职能Q动真情、动真格,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教扶贫年度工作,使我校的教育基础设备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得到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取得明显提高。在贵局的帮扶下,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适龄女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启动以来,贵局在刘斌局长的带领下,多次深入到我乡,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指导群众如何开展我乡的新生活运动。使我乡的教育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现将贵局在本年度对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年度,贵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教育扶贫共精神,积极投身到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之中。成立了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并拟定了年度工作思路和年度工作计划,把此项年度工作纳入他们的目标责任管理年度工作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基础年度工作一是立足实际,理清思路。贵局针对我乡教育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研究,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年度教育扶贫年度工作计划。二是深入联乡,实地调研。年度工作组多次深入到我乡,全面了解我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为切实开展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我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真正做到有得放矢。三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年度工作组成员视教育扶贫为己任,深入乡村、学校,召开乡村组干部、教师及群众参加的教育扶贫研究会,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对彝区普高以及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有利政策,并利用村支部活动室的黑板报和下乡深入村组宣传教扶贫、新生活运动等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年度工作目标,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教育扶贫、新生活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推动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深入开展起到积极作用。(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确保两基达标迎检。教育扶贫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贫困儿童上得起学,读得起书,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现状。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使一帮一助学活动开展持之以恒,全局干部参与了此项活动,向我中心校捐助办公桌椅12套,价值9600.00元;小型鼓号队器材一套,价值4000.00元;学生服装200套,价值10000.00元;书包文具200套,价值8000.00元;协调50吨水泥价值28500.00元。昨天,贵局又给我中心校送来了学生洗漱用具200套和体育用具,价值5930元。小计:62430.00元。通过贵局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我中心校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促进了全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迎国检年度工作。(三)协助乡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积极致力于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开展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同时,贵局还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谋划策,主动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乡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配合和支持我乡,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我乡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发展经济作物,使支柱产业花椒、核桃、马铃薯、烟草等上规模、重效益。从而加快了我乡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积极配合我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宣传教育活动。刘局长指示说,要把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凉山调研时关于创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化作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强大动力,结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将板凳工程作为新生活运动的切入点,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着力改善彝区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建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三是捐赠物资,提高民生。20xx年春节问尉了30户贫困户:30袋大米(每袋50斤),价值3000.00元;30桶菜油(每桶10斤),价值3000.00元;30床毛毯,3600.00元。小计:9600.00元。在启动彝区新生活运动之际,联系了140户贫困户,捐赠140床被褥、140套生活用品,板凳813个共价值27583.00元。给乡政府赠送了2台电脑、一台打印机给乡政府,价值100oO.00元。以上共计:115543.00元。为了及时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贵局安排驻乡联络人员一名,长期驻点我乡,计划帮扶303户贫困户,并拟定了帮扶规划及措施。给乡政府预订了12套办公用具、12张铁床、1个冰箱、1套餐桌、1套会议圆桌、1组文件柜。总之,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任务重、年度工作量大,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抓好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政策的好时机,和联系单位连成一片心,一如既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致力于我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创百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的崭新局面。巩固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小结20xx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移民局和县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为总目标,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监督考核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xx年度我镇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镇通过省级审定并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个,分别为建新村、村和村,共有贫困户871户,1900多人。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动员全体镇村干部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好。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全体党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3个贫困村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包片领导为组长,市县下派驻村帮扶干部和镇派驻村干部为组员的驻村帮扶工作组,负责具体指导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为每个贫困村配备了一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具体的增产增收工作。2、明确工作目标。一是以产业发展为主、精准帮扶为辅,立足贫困村实际,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细化助农增收工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拓展群众经济收入渠道,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三是完善辅助措施,重点包括解决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改变等工作,使村民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3、强化监督考核。为切实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镇党委专门制发了驻村帮扶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与驻村帮扶干部和其联系村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要求:联系村必须具备签到册,做好出勤情况记录,每月上报接受检查;驻村帮扶干部必须具备“民情日记本”,记录重点工作,每月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每季度上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总结;镇党委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监督管理小组,每月必须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出勤和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或暗访,督查或暗访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主要成效1、提高了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工作政策,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在各贫困村内设立宣传栏、阅报栏、政务公告栏及时传达党的声音,帮助群众党的相关政策。通过展板、宣传语等方式,强化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群众感恩意识。2、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镇党委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一是计划以太阳湖农业发展公司为依托,为3个贫困村建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发放优质树苗、实施跟踪指导等方式提高产量;二是因地制宜分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上级联系部门和镇党委的指导下,3个贫困村分别制定了3至5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符合实际、科学可行,为3个贫困村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3、积极争取上级帮扶支持。针对3个贫困村不同的实际困难,协助了村两委做好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主要包括:市军分区免费为建新村发放优质树苗200多株;市粮食局解决了村两名贫困大学生无钱读大学的问题;县纪委为村多方争取资金,建成水泥路7、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组水泥路全覆盖;县卫计局积极协调救灾扶贫物质,为3个贫困村发放应急生活包50套;县工商局对成规模的养鱼户每户补助了100O元钱,并联系了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四、问题建议我镇还需加强在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上的力度,才能真正使帮扶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贫困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希望上级部门加大对我镇贫困村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早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20xx年,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利用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议,群众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和掌握干部群众发展意见,找准工作突破口,将扶贫帮扶工作推上新台阶,确保20xx年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巩固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小结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积极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2023年以来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完善学习制度。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将每周二下午固定为工作队学习日,重点学习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精神、讲话、文件等内容。在全村范围内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组、进农户,在各个工作群宣传惠农政策和涉农时事动态。半年来共开展集中学习20余次,宣传政策100多条,发送动态信息200多次。(二)制定2023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2月初,研究制定了市委党校、市农机服务中心、招商银行十堰分行2023年乡村振兴驻坪西县河夹镇杨家湾村帮扶工作计划。将抓牢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争取产业支持、扎实促进乡村发展,聚焦突出实绩实效、综合推进乡村治理,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充分发挥职能职责、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等六项工作举措,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三)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暧民心实践活动。一是密集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累计走访500户次,其中,脱贫户户户走到,深入村组院落、田间地头。6月5日,牵头单位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朱声高、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教育长程鹏赴杨家湾调研太阳能路灯实施项目,为推进落实制定了时间表。深入香源油茶合作社基地察看油茶生长情况,到二组因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困难群众骆明学家中探望,送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6月1日,市农机服务中心组织20余名党员开展下察解暖活动,深入了解包联对象家庭基本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了解其现实困难。针对村集体产业发展现状,筹措二万元资金投入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七一前夕,帮扶单位筹集一万元对村15名困难党员开展了集中慰问。二是工作队和村委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制定了种植奖补办法,对种植南瓜、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进行一定的奖励,上半年以来,工作队筹措资金二万余元为农户购买种子、种苗等。四是开展关爱困难少年活动,6月1日,向镇小学捐赠了15套价值为三千元的“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包”。五是开展健康义诊活动。5月18日,邀请哪西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康复科等5个科室的十名专家进行现场坐诊、急救知识培训、解答村民们咨询的健康问题。(四)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促进西十高铁、两哪一级路项目建设有序有力推进,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开展了涉及三个组40余户村民的实物登记、项目施工占地赔偿、迁移安置等工作。累计入户50余次,协助安置30余户。(五)大力支持产业发展。一是发展蔬菜产业,根据河夹镇总体发展规划,杨家湾村实施发展蔬菜100亩。工作队与邮阳区绿普合作社签订了蔬菜订单合同,在杨家湾村二组、三组、四组发展蜜本南瓜,由工作队购置种子,农户自主种植和管理,农机中心协调扶持抽水机一台,管带300米,微耕机一台。二是发展茶叶产业。根据镇茶叶产业发展要求,加入了镇茶叶产业链党建联盟,依托现有50亩茶园,加强茶园管理,盘活茶叶产业。(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是2月22日下午,市农机服务中心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送机具”活动,强化春耕备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市县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帮助农民维修农机(具)并现场讲解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市农机服务中心向杨家湾村赠送玉米播种机、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机3台。二是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吴承国来村调研并指导玉米新品种SY2203.腾龙7006在杨家湾的生长情况,认真吸收专家提出的“合理密植、强化田管、减轻旱灾影响”等建议。(七)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体队员参与了河夹镇、杨家湾村2次全员核酸检测演习。协助村委会对外省返乡人员开展了入户排查,统计各类报表200余次,上门或通过电话督促村民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800余人次。(八)认真完成了其他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每周工作例会和每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二是参与开展旱厕改造、道路建设等村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开展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和经营性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四是开展防溺水宣传。五是参加了各项业务培训会议,不断提升驻村工作人员履职能力。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紧紧围绕“强组织、固根基,稳脱贫、防返贫,兴产业、助发展,抓治理、促和谐,办实事、解难题,转作风、优服务”等六大任务,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和政策知识学习,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户户走到”,做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暧民心实践活动。三是全力以赴推进落实2023年度工作计划。四是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