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位结肠综合征ppt.ppt
间位结肠综合征,目录,1定义3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4治疗5案例分析,定义:,间位结肠综合征:间位结肠综合症也称为Chilaiditi 综合症,此症中右结肠曲嵌入肝脏与横膈之间,其原因并非在肠管本身,肝脏的下垂和和位置异常是形成本病的基础。常因肝脏的韧带过长,薄弱、缺无等发育异常,使肝脏下移并与膈肌之间的间隙增宽,以至结肠嵌入之间形成本病。膈肌的先天薄弱或膈肌麻痹为本病的促发因素。此外在部分肝硬化患者中因右肝叶萎缩明显,肝膈间隙增大也可见此症。,分类:,1、左侧间位结肠综合征2、右侧间位结肠综合征,临床表现:,本病男女性都可见,平时常无症状,部分可表现为,上腹不适,轻度腹胀,以右上腹明显,餐后加重。临床常易误诊为胆囊炎或胃炎。当嵌入的结肠发生梗阻时,常感到突然发生的上腹胀痛难忍,并有憋气感及后背放散痛。经数小时至数日症状消失,而且大多于活动后突然消失症状。,诊断:,间位结肠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主要是X线与CT,现在也用超声波检查,可判断结肠位置。因部分气体影响,超声检查也有它的局限性,治疗,对部分症状较重,并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尤其在儿童时期症状严重,影响食欲,妨碍生长发育的,可考虑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固定肝脏和结肠预后较好。轻症可不必治疗,经卧床休息,避免在食管中产气等,大部分可自行缓解,也可采用中药补中意气汤治疗。,案例分析:,患者冯付玉,女,67岁,离退休,江苏省南京人。因“反复腹痛腹胀五年余,再发伴恶心呕吐一周”入院.入院时T:36.6 P:78次/min 呼吸:18次/min患者近五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多为胀痛,有时会突然发作及突然消失,曾多次就诊。一周前再次发作上腹部胀痛,伴剧烈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腹胀加重,无后背痛,大便稀薄,排便后后肛门坠胀感,仍有排便感,偶有头晕心慌,反酸烧心,纳差乏力,B超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未见扩张,无进食梗阻感,无后背放射痛,无胸骨后针刺样疼痛,无呕血黑便,有排气排便,饮食差。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余,平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一般,否认心脏病及脑梗死病史,否认糖尿病史,有胆囊切除及痔疮手术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急查全腹部CT示:间位结肠,余未见异常,案例分析,20XX-12-15 禁食水,记24h出入量,对症治疗,15:00 遵医嘱予留置胃管,胃管接负压盒在位通畅未引出胃液,因患者胃管引流量少,无明显胃内容物,于22:25遵医嘱拔除胃管。,案例分析,20XX-12-1615h入量为2750ml,15h尿量2000ml。于本日16:00时停记24h出入量。,案例分析,20XX-12-18 患者上腹部不适好转,腹泻好转,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反酸烧心,无乏力头晕,无胸闷气喘,无畏寒发热,清淡饮食,二便正常。予以明日出院。,护理问题:焦虑:与对自身基本不了解和陌生环境有关,1、提供安静、舒适的住宿环境2、热情主动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和护士。3、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回答病人疑问。4、嘱病人家属留陪一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病人偶有心慌不适有关,1、拉起床栏,教会病人使用床栏并告知病人在床上休息时要将其拉起。2、嘱家属带防滑拖鞋,病人活动时在旁边陪护。3、将病人要用的物品放在触手可及之处。4、地上有水渍,及时打扫并摆放提示牌。5、嘱病人服药后休息片刻再活动。,疼痛:与病人腹部不适有关,1、做好心里护理,减少其紧张情绪。2、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减轻疼痛。3、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书写护理记录单。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牵拉引起的疼痛。,窒息:与病人不适呕吐有关,1、指导病人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2、呕吐污染的床单、被套、衣物及时更换。3、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4、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饮食指导,1、需要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2、禁食产气的食物,如:红薯、红豆、土豆、芋头、萝卜、南瓜及板栗等。3、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4、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痛。,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分为以下四种。,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d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度烧伤(红斑性烧伤),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分为以下四种。,度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疱,又称水疱性烧伤。浅度:仅伤及表皮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因渗出较多,水疱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浅度烧伤(水疱性烧伤),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分为以下四种。,深度:伤及真皮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质的表层组织稍厚,水疱较小或较扁等,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愈后留有瘢痕(注意:从深度开始留瘢痕!),深二度烧伤:,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分为以下四种。,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甚缓慢,需待焦痂脱落,肉芽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成畸形。不同程度的烧伤,愈合时间表。烧伤程度愈合时间度35天,浅度12周,深度23,度植皮才能愈合,III烧伤(焦痂性烧伤),护理措施:,1.生命体征的监护: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严重烫伤患者尿量应保持在每小时80至100mL为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尿、血尿;神志淡漠、烦躁等常提示血容量不足,严密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有无口渴、血尿、血红蛋白尿、呼吸困难,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胶体渗透压,以确保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2.烫伤创面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后涂抹磺胺嘧啶银糊剂或霜剂,或应用新型敷料胶原美皮康或美皮贴覆盖,减少再次损伤,也可采用暴露疗法。3.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切口敷料;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同时加强呼吸道湿化,定期更换气管导管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护理措施:,4.若患者采用暴露疗法,应将患者置于单人房间,实行保护性隔离。病室保持清洁,温度调节在25至30,湿度70%,床单要高压灭菌。随时用无菌吸水敷料或棉签拭净创面渗液,给予灯烤或热风,促进创面干燥,同时升高室内温度。躯干和肢体环形烫伤患者,最好能睡翻身床,每4h翻身一次。既可使创面暴露充分,减少受压时间,又可减轻疼痛,节省人力。5.心理护理:严重烫伤患者因担心容貌、身体、形象的改变而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心理压力尤为严重。护理时应鼓励患者正视自身的创面,,护理措施:,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不回避提问;了解病情及创面愈合情况,与患者交流时做到有的放矢。,烧伤的严重程度分度:,1.轻度烧伤: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2.中度烧伤:烧伤面积10%29%或烧伤面积不足10%;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烧伤面积10%19%或、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特殊类型烧伤的特点,1.电击伤*“入口”损伤比“出口”严重*“入口”皮肤焦裂样洞穴*出入口之间深部组织不规则进行性坏死*局部反应重、全身反应轻,电击伤:,2.化学烧伤,硫酸、硝酸、盐酸、石碳酸等致*少见水疱*皮革样焦痂*创面蜡白/青灰色*疼痛剧烈,1.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伤员深呼吸、用力咳嗽及咳痰*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可应用支纤镜/气道灌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一)吸入性损伤的护理,2.吸氧:氧浓度40%,CO中毒高 浓度吸氧,降低HbCO3.掌握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4.监测呼吸功能,(二)休克期的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 生命体征 血氧饱和度 尿量、尿比重、pH 血生化 CVP、PCWP,(二)休克期的护理,2.液体疗法的护理 观察指标:尿量/小时 成人:30ml/小时 儿童:20ml/小时 婴幼儿:10ml/小时,(二)休克期的护理,2.液体疗法的护理 输液顺序: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 早期补碱,液体疗法有效的指标:,神志清醒 收缩压90-100mmHg 脉率100次/分 CVP 6-12cmH2O PCWP18mmHg 成人尿量30-70ml/h(儿童20-50ml/h,1ml/kg/h 血清电解质水平正常 伤员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三)创面的护理,1.包扎疗法的护理2.暴露疗法的护理,1.包扎疗法的护理,(1)抬高肢体(2)观察肢端血循环(3)保持敷料干燥,2.暴露疗法的护理,(1)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28-32)、湿度(70%)(2)保持创面的干燥,2.暴露疗法的护理,(3)约束肢体,2.暴露疗法的护理,(4)环形焦痂 观察呼吸和肢端血运,2.暴露疗法的护理,(5)定时翻身 1次/4-6小时,(五)心理护理,(六)疼痛护理,1.非药物 2.药物,(七)康复期护理,1.营养护理2.康复护理,2.康复护理(1)维持功能体位,1.康复护理,(2)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及关节活动,(3)早期下床活动,(4)防止紫外线照射,(5)防止搔痒抓伤,补液原则:,1.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2.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液种交替,见尿补钾的原则。,补液原则:,3.补液的监测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以上;呼吸平衡;安静,无烦躁及口渴。,补液量的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面积kg 1.5+2000(小儿1.8,婴儿为2)伤后8小时:输总量的一半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生理要量 补液改进公式:面积kg(1.82.0)+2000,案例分析:,王梦,男,25岁,因“左腰背部烧伤后疼痛伴局部表皮破损1小时”门诊拟左腰背部二度烧伤收入院,测体温36.8 脉搏76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0/70mmHg,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血液检查显示 大三阳,考虑患者有乙肝病史。,护理问题:,焦虑:主要是突发状况导致烫伤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烫伤引起的疼痛。体液不足:与烧伤后体液大量丢失有关 活动受限:主要是烫伤位置在脚部影响活动。潜在并发症:感染、休克,护理措施:,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维持体液平衡。转移患者注意力,让家属或病友多陪其聊聊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病房每日通风。监督医生无菌换药减少感染发生几率。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严格执行手卫生,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提高机体抵抗力。(2)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3)注意功能锻炼,加强烫伤部位功能恢复。(4)指导家属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减轻心理压力。,感染的护理,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烧伤脓毒症3.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感染的护理,4.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护理5.细菌培养6.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