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麻痹.ppt
神经源性呼吸肌麻痹paralysis of respiration muscles,神经源性呼吸肌麻痹是指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呼吸肌无力-呼吸功能衰竭,肺的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胸廓是骨骼和肌肉构成,胸腔是胸廓包围的空腔。,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呼吸肌(肋间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吸气,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扩大,呼气,吸气时,肺泡扩张,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一、解剖生理学基础,呼吸中枢包括位于延髓的呼气中枢、吸气中枢以及位于脑桥的呼吸调节中枢,其作用是形成有节律的呼吸冲动;呼吸运动的神经为胸髓1-12发出的肋间神经和颈髓3-5发出的隔神经;呼吸肌主要为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内外肌和膈神经支配的膈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为辅助吸气肌。,呼吸运动,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胸腔容积的变化还和膈的活动有关。膈主要是肌肉组织。,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上下径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腔上下径缩小,呼吸中枢,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大脑皮层:可以随意控制呼吸,发动说、唱等动作,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随意屏气或加强加快呼吸。,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系统是随意呼吸调节系统,下位脑干的呼吸调节系统是自主节律呼吸调节系统。这两个系统的下行通路是分开的。,中脑和脑桥之间进行横切呼吸无明显变化。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切呼吸停止。呼吸中枢:延髓,在延髓呼吸神经元:孤束核、疑核、后疑核,背侧呼吸组的神经元-(对侧)下行至脊髓颈段,支配膈运动神经元。疑核呼吸神经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出-咽喉部呼吸辅助肌。后疑核的呼吸神经元-(对侧)支配脊髓肋间内、外肌和腹肌的运动神经元,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必招致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二、发病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呼吸肌自身疾病,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破坏呼吸中枢:脑干出血、脑干脑炎、高位脊髓炎等直接,呼吸冲动形成减少或减弱,引起呼吸肌无力而致中枢性呼吸衰竭。,2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传导障碍而致呼吸肌收缩无力: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膈神经损伤等,此时呼吸冲动形成正常。,3肌肉系统疾病 神经冲动不能引起呼吸肌有效收缩而致麻痹无力:急性多发性肌炎、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综合征、肌营养不良症、药物毒物中毒等。,呼吸肌麻痹胸廓、膈肌运动通气 缺氧和CO2潴留(PO250mmHg)呼吸性酸中毒、紫绀、高钾血症、心动过速、躁动脑肿胀颅高压昏迷、死亡。,三、发病机制咳嗽无力。CO2潴留。肺部感染,低氧血症。,【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 病人表情痛苦,张口呼吸,因缺痒而面色发绀。鉴别:呼吸道疾病所致者,“三凹”症状。(呼吸道梗阻),憋气、胸闷,呼吸浅慢紫绀:口唇、甲床、还原型Hb5g%神经精神症状:嗜睡、烦躁、意识模糊、抽搐、昏迷、脑水肿颅高压脑疝、呼吸循环,2咳嗽和吞咽困难 咳嗽困难:排痰不畅,说话无力 吞咽困难:疑核,3原发疾病表现 重症肌无力病人:肌无力在反复用力时加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周期性麻痹:病人肌无力反复发作,但每次持续时间短。,4体征 呼吸加快,常20次min,呼吸运动减弱。卧位,一侧胸肌麻痹可表现麻痹侧腹部的运动度减小,胸腹矛盾运动:即吸气时胸廓向外向上扩张而腹部向内移动,呼气时则相反。,原发疾病相关体征: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四肢弛缓性瘫痪,急性脊髓炎时后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脑干疾病时有四肢瘫痪或交叉性瘫痪体征等。,【诊断思路】1确定是否为神经性呼吸肌麻痹1)病史:病人首先有胸闷、气促、憋气、咳嗽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2)体征:有发绀、呼吸动度减弱、呼吸频率增快、3)动脉血气分析:,4)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呼吸神经(隔神经)传导功能减退,呼吸肌动作电位异常。,5)排除呼吸系统疾病,2明确神经性呼吸肌麻痹的原因脑干、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怀疑血管性疾病者要及早作头颅CT和MRI检查,怀疑感染性疾病要及时作腰椎穿刺检查,怀疑周围神经疾病时尽快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1)呼吸肌麻痹,四肢瘫痪,无明显感觉障碍提示-周期性麻痹、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跟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等;2)呼吸肌麻痹,四肢瘫痪,伴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提示-高颈段脊髓病变;3)呼吸肌麻痹,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痪,伴有颅神经不同程度损害提示-脑干病变。,监测 监护的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和呼吸循环等项目。呼吸频率、潮气量,肺功能如肺活量(VC)、分钟通气量(MV)等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吸氧浓度(FiO。)、,循环监测主要有: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处理原则】1急救处理1)畅通气道及时吸氧神经性呼吸肌麻痹者常有咽喉部肌肉无力,出现咳嗽、吞咽反射、排痰障碍,容易发生误吸、肺不张,应经常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2)加强呼吸功能功能监测 特别注意呼吸频率、呼吸动度、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的监测。,3)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1)正压通气它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将预定的气量输送入肺,并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首选的方法。,(2)负压通气是通过病人胸腹连接负压泵产生负压,从而增加跨肺压,导致吸气。,重症肌无力、高位脊髓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常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正压通气。,2治疗原发病 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要给予补钾;对重症肌无力选用抗胆碱脂酶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应给予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抑制免疫;各种中毒(如有机磷、毒鼠强、镇静、催眠药物等)加速排出,并早期、足量使用有效解毒剂;外伤所致者,应及时给予固定、手术等处理。,2、气管插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1)气管插管:简单易行、多用于MG、SAH,留管72h,声带损伤,不便于吸痰(2)气管切开:多用于GBS,72h,手术意外、出血、感染(3)人工辅助呼吸:气管导管气囊充气;胸廓挤压;双上肢牵引;橡皮球囊;电动呼吸机。,拔管指征 1.原发病明显改善,即呼吸肌麻痹纠正;2.肺部感染控制,无须吸痰;3.堵管2448h无呼吸困难和发热。,课堂练习,1 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的变化是()A 肺内气压降低,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内 B 肺内气压没变化,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内 C 肺内气压升高,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内 D 肺内气压下降,肺泡内的气体排出,A,2 呼气时空气排出肺,下列与之矛盾的是()A 肋间外肌收缩 B 膈肌舒张C 胸廓及肺容积减小 D 肺内气压升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