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GB-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834233       资源大小:99.0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编制说明.docx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国家标准制定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2019年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6)负责制定GB8369.2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第2部分:压力输血式(即转化ISO1135-5)(项目号:2017101084)o2.标准体系的说明目前ISOll35针对输血器制定了两个标准,一是ISoll35-4:2015医用输血器具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重力输血式,二是ISoll35-5:2015医用输血器具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压力设备用。ISoll35-4:2015在2015年完成了第1部分最近一次的修订,目前正处在报批阶段。GB8369.2的本部分为修改采用ISo1135-5:2015医用输血器具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压力输血设备用。本标准的总标题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重力输血式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3.工作过程根据2019年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制定国家标准GB8369.2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接到任务后,秘书处及时组建工作组(见表1),并于2019年1月4日制定了该标准的工作计划并发放给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标准起草工作组对ISOII35-5:2015进行认真研读和翻译,针对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初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标准采标程度(修改采用)、草案稿和验证方案等,并明确各工作组成员分工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于2019年2月20日提供给各参与单位,各单位围绕该标准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在此基础上经秘书处组织各工作组成员单位于2019年5月17日在山东中心视频室召开了GB8369.2工作组视频会议,工作组成员单位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山东中心物理室、化学室、生物室、微生物室和标准室相关人员也出席了会议。表1GB8369.2起草工作组成员起草、验证单位(暂不考虑排序)联系人/起草人费森尤斯卡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洪梅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李未扬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李松华贝朗医疗(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魏燕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卢文博等会议首先对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的产品型式及标准中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生物等性能的验证情况以及验证过程中发现的焦点问题和重点项目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然后在总结了现阶段的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确认和推进。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工作组7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附件,并于2019年7月中旬向全国各地的生产企业、检验、审评、科研、临床等各有关单位和SAC/TC106技术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和成员广泛征求意见(为期两个月)。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标准制定的意义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是利用压力输血设备提供的压力(大小按需求调节,但不超过2()0kPa)克服人体静脉压向人体静脉内输血,供人体静脉定量、定时、恒速或快速输全血和各种成分血用,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健康与安全。目前国际标准ISo1135-5:2015已正式出版。为了使我国输血设备用输血器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同步,故提出标准制定计划,以利于我国输血器产品与国际上接轨,利于产品国际贸易。2.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GB8369.2的编制原则和制定内容的说明如下:(1)标准编制原则GB8369的本部分是修改采用ISoII35-5:2015医用输血器具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压力输血设备用。本次编制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给出的规则进行的制定。本标准与ISO1135-5: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F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之所以"修改采用"ISo1135-5:2015,最主要的原因是ISo1135-5:2015与ISo1135-4:2015的技术内容相似,而转化ISo1135-4:2015是考虑到我国输血器产品的国情和现状采标程度为修改采用,即GB8369.1修改采用ISeMl35-4:2015,因此,GB8369.2同样修改采用ISolI35-5:20150此外还考虑到规范性引用的不注日期的ISo标准,若等同采用,按照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中的621条的要求,对于国际标准不注日期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应全部保留引用。由于我国标准转化国际标准有一定时间的滞后性,因此不注日期的国际标准与我国文件很难保持同步更新。并且GB8369系列是强制性医疗器械国家标准,若该标准发布实施后,其引用的不注日期的ISo标准将来有任何的更新,都会影响该标准的实施。为了便于标准的实施,标准起草工作组建议将不注日期的国际标准统一用相应的不注日期的我国标准代替。因此,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09和GB/T2OOOO.2-2OO9中关于"修改采用"的相关要求在译文的基础上起草、编写GB8369.2。(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GB8369.2是修改采用ISO1135-5:2015制定的,主要内容与ISO1135-5:2015保持一致,另外,该标准与GB8369.1中大部分内容都相同,仅在6.2、6.5、6.10和6.13中的要求有所不同,具体制定情况说明如下:3术语和定义与GB8369.1相比,本标准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充盈体积Vf、贮液体积VS和丸剂体积VB三个术语的定义,这些定义主要适用于附录D。其中充盈体积为重力作用下充满管路的体积,在本标准中为根据管路内径和长度计算出的管路内腔体积;丸剂体积VB为加压后管路增加的体积;贮液体积VS为充盈体积VF与丸剂体积VB之和。工作组对这一章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6物理要求6.1微粒污染微粒污染主要考察输血器的生产过程控制,也就是是否在最小污染条件下制造输血器,液体通路表面洁净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条款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与GB8369.1-XXXX-致。6.2泄漏泄漏试验共涉及4项内容,与GB8369的第1部分相比,附录A.2.3A.2.5为新增试验。附录A.2.3为负压试验,主要考察输血器能否承受-2OkPa的负压,该试验方法与GB8368-201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滴定式相同。附录A.2.4的试验方法为"对于专用输血器,向输血器内充入(40土1)的蒸饰水,各端口封住,与一个真空装置连接,在上游封闭时向其内部施加压力至泵产生的最大负压值,保持15s。检验是否有气体进入输血器的上游段"。在标准验证过程中,为更好的了解泵的最大负压值,工作组对收到的泵的进行了测试,输血过程中产生负压的原因主要为:1)在设置血液流速较大时,血袋向输血器输送的流速不能满足流速要求;2)上游端堵塞,无法继续输送血液,而泵却持续工作而导致的负压。对收到的三家企业提供的输液泵进行测试,工作组发现泵在最大流速时,上游段的负压很小,均不大于IkPa,远小于附录A.2.3规定的-2012:另外,工作组还记录了将输血器的上游端关闭时可能产生的最大负压,发现不同厂家的泵产生的最大负压差别较大,对于有负压报警功能的泵,对四台输注泵仪器进行测试,其报警负压一般在-2OkPa左右,最高为-25kPa,最低为T8kPa:本次验证还收到一台无负压报警功能的输注泵,由于泵只能根据有无气泡报警,故报警的负压值与输液器上游发生阻塞的位置相关,阻塞位置离泵的距离越远,负压值越大,由于样品限制,本次验证的最远阻塞位置为165cm,此时负压值为-58kPa,如果允许阻塞位置与泵的距离增加,负压值可能会继续增加。因此,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的负压值,仅能以泵的最大负压值标示。与A.2.3相比,两者均为负压,A.2.3的试验方法为整支输血器承受-2OkPa的负压,而A.2.4为输血器的上游段需承受泵的最大负压,故当泵的负压值低于-2OkPa时,A.2.3的试验可涵盖A.2.4,因此为避免重复试验,在A.2.4下增加了"注:如泵的最大负压值不高于-20kPa,可以免做A.2.4项试验。"附录A.2.5为20OkPa的正压试验,主要考察压力式输血器能否承受20OkPa或输血设备的最大工作压力,该试验方法与YY0286.4专用输液器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器中试验方法相同。6.3拉伸强度拉伸强度主要考察输他器的粘接工艺,该条款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与GB8369.I-XXXX-致。6.4输血插口穿刺器输血插口穿刺器的性能涉及4条要求,其中6.4.1为穿刺器的尺寸:6.4.2考察的是穿刺器的尖端设计,既要求穿刺器尖端锋利又要求穿刺过程中不应有落屑,此处在IS(MI35-5:2015中为"穿刺过程中宜不产生落屑”,由于本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有条款不应有推荐性条款,故此处更改为“穿刺过程中应不产生落屑";6.4.3和6.4.4考察的均为与血袋输血插口的配合性,这两条性能在ISo3826-1:2013也有相同的耍求。上述四条输血插口穿刺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与GB8369.1-XXXX一致。6.5管路管路性能中6.5.1和6.5.2与GB8369.1-XXXX一致,6.5.3为末端至滴斗的管路应能承受(无扁瘪)由压力输血设备产生的负压,此处是考察管路能否承受压力输血设备产生的负压,在6.2泄漏中关于输血设备可能产生的负压己进行门阐述,工作组在验证时发现管路在短时间能承受-4OkPa般都不会发生扁瘪,但随着负压时间增加,管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扁瘪,对于带有负压报警的输血设备,此条款都能符合要求,但如果无负压报警功能,由于负压值不确定,故此处无法进行判断。该条要求中未规定负压抽吸的时间,考虑应结合输血设备的负压报警等待时间。6.6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涯器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组件,国际标准中的过滤网的过滤性能采用标准滤网丝径(100±10)m,孔径(200±20)m的龙66输血网是用人体血液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不但会遇到血液难以获得的问题,而且还可能会增加试验人员被感染的风险等问题,试验准确性受血液的质量影响很大。另外,在IS(MI35-5:2015注2)中也提出了可以建立等效的方法来评价,我国YY/T1288-2015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用尼龙血液过滤网中规定了输血滤网过源效率的评价方法,是采用微粒的方法替代血液的方法,在其编制说明中已描述了微粒法比血液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故将此处更改为"过滤网还应符合YY/T1288中规定的过滤性能要求"。为了尽量减少或避免试验,在ISo1135-5:2015中6.6条还给出了可以免做过滤效率试验的条件。故此处也同样给出了“如果经确认,供试过滤器网的丝径符合IoOUm±10Um,孔径符合200Um±20Um,且组织型式为单经单纬,可以免做过滤性能试验"的描述。此处与GB8369.I-XXXX保持一致。本次验证的样品过渡器形式均为单径单纬的支架式过滤器,其滤网面积IOCm215cm?不等,均满足标准中免于过滤性能试验的条件。6.7滴斗与滴管滴斗与滴管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与GB8369.1-XXXX-致。验证过程中发现有两家国产企业生产的样品其滴管和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间的距离小于20mm,与其讨论时发现生产企业对“滴管的端部至滴斗出口的距离应不小于40mm,或滴管和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这句话存在误解,他们认为40mm和20mm仅满足条件之一即可,在GB8368-2018和GB8369.I-XXXX中附录D均有关于40mm和20mm的解释,如下:"滴斗出口"是指正常输液/血结束后(输液/血容器内不再有液体向下方输液/血管路内输入液体的情况)滴斗内所能实现的最低液面位置作为滴斗的出口位置."滴管的端部至滴斗出口的距离应不小于40mm,或滴管和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J中"或”字是指:"4Omm要求”适用于各种型式的滴斗,而"2Omm要求”只适用于滴斗内有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器并在滴管下方的情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输液器或输血器的滴斗均需要满足40mm的要求,对于过滤器在滴管下方的还需要满足20mm的要求,20mm是便于观察液滴情况的最小距离,本次验证中,有1批次样品的距离仅为IOmm,很难看清液滴的滴落情况,不便于使用,基于上述情况,上述描述同样引入本标准附录E资料性附录中,6.8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与GB8369.1-XXXX-致。6.9血液及血液成分流速血液成分及血液成分流速的试验方法和耍求与GB8369.1-XXXX一致。6.10注射件由于本标准为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输血器的最大压力为200kPa,故此处注射件的试验方法中要求测试压力为200kPa,与GB8369.I-XXXX不同的是此处明确指出"用于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不应装有弹性葫芦形注射件”,因为弹性葫芦形注射件的耐压性较差,而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的临床使用时可能压力较大,故此处明确指出该形式不适用。另外,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是,此处将国际标准中"注射件宜位于外圆锥接头附近”中的"宜"改为"应",此处与GB8369.1-XXXX保持一致。6.11外圆锥接头此处要求为"管路的末端应有一符合GB/T1962.2的外圆锥接头",而ISO1135-5:2015中要求"管路末端应有一符合GB/T1962.1或GB/T1962.2的外圆锥接头,宜使用符合GB/T1962.2的鲁尔锁定接头"。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较少,但从重力式输血器来看,国外同类产品基本是符合GB/T1962.2规定的要求的锁定式外圆锥接头,国内也有不少输血器也采用锁定式外圆锥接头,如图1所示。锁定式圆锥接头安全性明显高于符合非锁定式的,相对于锁定式接头,非锁定式接头存在较大的安全I®忠,并且在GB8369.1-XXXX修订过程中,已规定"管路的末端应有一符合GB/T1962.2的外圆锥接头",因此,此处也对国际标准进行了更改,与GB8369.1-XXXX保持-致。图I箱定式圆锥接头6.12保护套保护套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与GB8369.1-XXXX-致。6.13贮液体积贮液体积的要求为“贮液体积应按9.21)表述。贮液体积的定义和测定贮液体积的试验方法,见附录D"。国际标淮的该条款仅要求了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的贮液体积应按照9.21)在单包装上进行标识,而未对标识的准确性进行要求。该条款采用翻译法,与ISO1135-5:2015的6.13条保持一致。因此在未来当按照本标准的6.13的要求进行检验,仅对贮液体积单包装标识的规范性进行检验,制造商按照附录D可以自己或委托有能力的实验室进行贮液体积的测量和计算。贮液体积的测量方法与YY0286.4专用输液器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器中试验方法相同。附录D中贮液体积的测量包括充盈体积的评算和丸剂体积的测量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充盈体积是公式C.1进行计算,公式C.1的参数包含管路公称内径和管路长度,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很少标识有产品内径,并且不同的内径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所差别,不同批次和规格的样品其内径也有可能不同。由于上述原因对每个样品进行检测并标注其充盈体积存在困难,故修订工作组认为应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生产企业如需对充盈体积进行评价时,应提供设计图纸中公称内径的尺寸,以便于计算该体积.丸剂体积的测试要求在2m长且两端带有"刚性"连接器的管路样品上进行,输血设备用输血器和压力输液设备用液路在材料和设计方面相近,由于样品量的关系,此处未对管路长度对丸剂体积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YYO585.1-2019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其附件第1部分:液路的验证结果可知长度变化对丸剂体积的影响很小,均低于5%,如按国际标准要求修约至整数位,则认为长度对测试结果无影响。在对附录D的试验方法翻译时发现,国际标准中VF计算时需带入管路长度,得到的结果为样品的充盈体积;而在丸剂体积的测量时,要求管路长度为2m,按照公式C.2计算时,需除以管路长度,得到的结果为每米管路长度的丸剂体积;贮液体积按照公式C.3计算为两者之和,工作组认为C.2和C.3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无法直接将结果相加。考虑到国际标准要求贮液体积是以每米为单位进行标注(见图1),故将国际标准中的公式C.1和C.2的注释做以下修改。和VB分别为每米管路长度的充盈体积和丸剂体积,得到的结果相加即为每米管路长度的贮液体积。Vf-每米管路长度的充盈体积,ml.;d-一管路公称内径,cm;1管路长度,100cm.M"MVb-每米管路长度的丸剂体积,ml.;Mi无压力下的质量,g;届有压力下的质量,g;1一一以米为单位的管路长度的倍数。Iv115ml(40。C)LLtXyJ17ml(40/2bar)XXml(XX)XXml(XX/Xbar)图1贮液体积的标识从图I中可以看出,ISO1135-5:2015要求的标注中需包含充盈体积、贮液体积,并标有温度和压力条件。给出的这一信息总是指Im长度管路的信息,这样便于在某个部位关闭的情况下使使用者能进行简单换算。为便于对标准的理解,图2给出了利用图1的标识进行简单换算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如在止流夹标注的位置发生了关闭,高压段长度为1.5中,管路的丸剂体积标识为2mL,则可以快速计算出丸剂体积为2mLX1.5m=3mLc高压段(1.5)管路总长度为2m止渣爽美印部位(塞思X/约05m)止流夹打开瞬间患看接受的丸剂体租为2mL,15m=3h(L箭单换算举例不意图综上,与ISoll35-5:2015相比,为便于理解和计算贮液体积,附录D中仅更改了公式D.1和D.2中部分参数的注释,其余部分为直接翻译采纳。7化学要求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化学性能的各项要求和试验方法均与GB8396.I-XXXX一致,在验证过程中,收到的验证样品均符合标准要求。8.2.无菌由于无菌为生产过程控制,该条款的要求与GB8369.1-XXXX-致,要求为单包装内的输血器应经过一个确认过的灭菌过程,并未提供具体的试验方法.在验证时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IlOl中规定的具有导管的医疗器具供试品的检验方法,取3套样品,用100mL冲洗液冲洗内壁,收集冲洗液于无菌容器中,宜接过滤后,一份滤器中加入10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一份滤器中加入100L胰酪大豆陈液体培养基,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作为阳性对照菌对收到的样品进行验证,均符合无菌要求。8.3热原热原试验方法按照GB/T14233.2进行试验,试验液制备按GB/T16886.12选取浸提条件为37±1C,72±2h浸提,浸提比例选择0.2g/mJ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1142进行试验,结果无热原反应。8.4溶血溶血试验按照GB.T14233.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标明输血器不会发生溶血反应8.5毒性评价输血器的毒性应按照GB/T16886.1给出的试验指南采用适宜的试验来评定,以满足输血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要求,标准中不规定具体试验要求。8.6血液成分残留评定、8.7血液成分损伤评定本稿采用直接翻译ISO1135-5:2015的方法给出,具体的试验方法己经在制订中。制造商生产的典型输血器是重力型和压力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中未提及经确认的血液成分的相关信息,生产商未进行充分评估,则使用者需要承担责任进行额外的确认工作,但实际上使用者对普遍使用的输血器的主要性能所知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标准增加了血液成分残留和血液成分损伤评定的要求:首次在本领域采用的材料生产的输血器时,应针对所推荐的血液成分范围对输血器进行评定,确保细胞和血浆成分无显著残留和损伤。对于首次在本领域采用的材料生产的输血器,血液成分残留评定试验和血液成分损伤评定可参照相应的行业标准输血器与血液成分相容性测定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另外需要说明的是,8.6中红细胞成分,ISO1135-5:2015的原文是每个单位36g血红蛋白,但考虑到我国每单位为200mL,国际上为400mL,因此,本稿将红细胞成分每个单位修改为18g血红蛋白.9R志关于9.1中"关注物质"的说明9.1条中注出自最新输血器和输血器的国际标准。当前,欧美要求产品上是否含有对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些化学成分给出标识。当前形式下,人们西方国家普遍关注的物质有:DEHP增塑剂、橡胶胶乳(latex,见图2),前者动物试验表明具有生物危害,后者则是公认的可能具有过敏原。目前欧洲相关标准中关含有DEHP的图形符号有两种,见图3,其中PHT指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现行ISc)7000GraphicalsymbolsforuseonequipmentRegisteredSymbOlS符号2725(可通过访问http:/WWW.iso.o里obp查询到)表明含有某种所关注的物质存在的方法是:用该物质的缩略语替代"XXX",不含所关注的物质则在其符号上画叉。例如,含有DEHP的用图4表示,不含DEHP的用图5表示.图4含有DEHP的图形符号图5不含有DEHP的图形符号本标准采用ISO7000的符号2725来表示是否含有关注的物质,可通hup:/WWW.iso.org/ObP查询到。图6给出了通过该网站查询到的滴重2726的图形符号页面截图。因此本标准在第8章以注的型式给出:“用ISO7000的符号2725表明含有某种所关注的物质存在,方法是用该物质的缩略语替代“XXX",不含所关注的物质则在其符号上画叉”。Onhne Browsing Ptatfonii (OBP)X Grapnical SmtxsStandards ColectKMis Putlicalions GraphkAl symbols Terms & Oeitos Cwntty cod«s>ymbol typeFOr u»« on equipment20Commrtle«: SOTC WSC 3Available formats: A DWG EPSDrop* pr mlllltr Reference number; 2726Type: For utt on equipment Standard no.: ISO 7000 2012图6查询到的滴重的图形符号三、主要实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详见验证报告。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GB8369.2的本部分修改采用ISolI35-5:2015医用输血器具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压力输血设备用,与ISo1135-5: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F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部分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无冲突和交叉。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行业标准作为强制性行业标准或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建议。压力输血设备用输血器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产品,且同系列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因此,工作组建议本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八、贯彻行业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内容)标准发布后,秘书处挂靠单位-济南中心将在标准实施日期前采用在网页上开辟该标准宣贯专栏、召开标准宣贯会等形式对该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宣贯。通过这些措施,该标准在发布之日后24个月的过渡期内,足以完成其贯彻和实施。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标准修订工作组2019年7月)4日IO

    注意事项

    本文(GB-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第2部分:压力输血设备用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