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肉猪生产.ppt
第五章:肉猪生产 第一节:肉猪生产前的准备一、圈舍的准备和消毒1、饲养密度(见P126表5-1)2、圈舍维修、消扫和消毒消毒方法(见P126),二、合理组群 最好采用“原窝培育”(每圈养8-12头),如需要组群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一般按品种、杂交组合、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等情况进行组群。2、合群时通常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等方法。3、合群最好在夜间进行,还可在合群的猪身上喷同样的药液。如来苏儿等。,4、合为一群的仔猪赶入新圈,应及时调教“三点定位”。5、每群头数的多少,要根据猪舍设备、饲养方式、圈养密度等决定。6、肉猪合群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若发生大小强弱参差不齐的现象,应重新调整猪群。,三、去势 1、去势的目的(1)提高增重速度。去势可使仔猪性情安静,食欲增加,易沉积脂肪。(2)改善肉的品质。若不去势育肥,后期肉脂会有异味。2、去势的时间只对小公猪去势而小母猪不去势。对小公猪去势要早,一般在生后7日龄内。,四、驱虫1、驱虫的目的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能增进猪的健康,防止激发疾病,提高肉猪生产的经济效益。2、驱虫的方法(见P128)五、免疫接种(p320)见农业部推荐表(另附表),第二节:肉猪生产技术一、育肥初期的管理(一)调教 1、仔猪在组群时,应立刻进行调教“三点定位”。所谓“三点定位”是指猪只在固定地点排便、采食和睡觉,关键是调教其定点排便。方法是首先把新圈打扫干净,在猪床处铺垫少量垫草,在饲槽内放少量饲料,在排粪的地方堆上少量粪便或洒少许水,然后将猪赶进新圈,这样,一般的猪很快就会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对个别不能按固定地方排便的猪,应注意加强调教,结合守候和勤赶,这些猪也很快就能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二)防止咬耳咬尾 1、“相食症”概念猪的相互咬食现象,又称“相食症”,是肉猪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恶癖。其中以咬耳、咬尾最为常见,多发生在生长幼猪群中。2、“相食症”产生原因(1)环境因素可以引发此症。特别是舍内高温、空气污浊、密度过大、采食槽位不够、供水不足、重新组群等都会引发相食症,(2)明显的“序列”行为和“争斗”行为易引发此症。序列排位,完全靠“打斗”而定。因此,重新组群,必定重新排定序列,必然或轻或重地争斗一番。由于诸多不适因素等诱因,使猪更加烦躁不安而争斗加剧。(3)近年来,猪的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引起相食症。对应激综合症比较严重或发生率较高的猪种及其后裔,在利用上要特别慎重。,3、解决办法(1)消除使猪不适的因素。(2)注意及时调整日粮,要组成合理,缺啥补啥。(3)加强看管,尤其是在不良环境条件等诱因存在时,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相食现象,及时处置,将领头相食者隔离出来,将被咬的猪单养,及时制止争斗和终止模仿行为,控制相食症的发展。为分散猪的注意力,可在圈内放置一些“玩具”,如橡皮胶管、小废旧轮胎、铁链条、炉圈等。,(4)用市售“止咬喷剂”喷12次,即可取得很好效果。(5)在初生时给仔猪断尾。即距尾根1cm 处用钝口钳子剪掉尾巴,并涂上浓碘酊。也可借用鸡的断喙装置给仔猪断尾。(6)慎用或不用有应激综合症的猪。,作业,1、肉猪生产前应做好哪些准备?2、简述仔猪相食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高效饲养商品猪的六大措施,引用良种采用良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科学养猪技术中 应推广高产瘦肉猪种,保护利用地方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常见的从国外引进的高产瘦肉型猪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 主要将它们作为父本与杂交母猪或地方良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地方猪种一般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味佳、繁殖力高、母性好的优点,但瘦肉率低、生长慢、主要作为杂交的母本使用,在种源繁殖工作中,应大力推广良种繁殖 实行选种选配,广泛采用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由于杂交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好抗病力强 繁殖性能好等优点,商品肉猪一般为杂交后代,选购仔猪时,要选择断奶体重大,健康活泼和吃食好的仔猪,规模养猪户,最好采取自繁自养方式解决猪源。这样既可以掌握生产主动权,控制仔猪品质,又可以减少疫病传染 还可节省一部分购买仔猪的费用。,合理配料饲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种类有:谷物类 如玉米、稻谷、碎米、细米糠、面 粉、红薯粉等;糠麸皮、米糠等。饲喂方式宜改熟喂为生喂、生喂法省燃料、省劳力、且生喂不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仔猪断乳后到出栏、可分两段饲喂:前期,饲料营养水平为每千克日粮含消化能,兆卡 粗蛋白后期 相应为 兆卡和粗蛋白一般农户可以自己配料。用玉米稻谷、米糠等作为基础饲料 加入一定比例的市售浓缩料 肉猪参考配方:前,第二节:肉猪生产技术一、育肥初期的管理(上节已讲)二、合理配合饲粮(一)掌握好饲粮的能量水平 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11.93-12.55MJ为宜。(二)保证日粮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建议标准:体重2060公斤:16%17%;体重60100公斤:14%16%;肉猪饲粮中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供给水平对增重和料重比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赖氨酸应以占风干饲粮的0.8%-1.0%、占饲粮蛋白质的6.2%为宜。,(三)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水平 1、肉猪日粮中应含有足够数量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矿物质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时,会导致肉猪物质代谢紊乱,轻者使肉猪增重速度缓慢,饲料消耗增多,重者能引发疾病或死亡。2、配合饲粮时,主要考虑钙、磷和食盐的供给。通常以2%的骨、贝粉来补充钙磷。食盐0.25%-0.5%即可。按说明添加肉猪用的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四)要控制饲粮中粗纤维的含量 肉猪饲粮中粗纤维的含量是影响饲粮消化率和适口性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肉猪的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在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水平正常情况下,体重20-35kg阶段粗纤维含量为5%-6%,30-100kg阶段为7%-8%,最好不超过9%。,(五)保证水分的供给量,并注意水质及饮水卫生1、水对肉猪的影响。肉猪缺水或长期饮水不足,常使肉猪健康受到损害,当肉猪体内水分减少8%时,即会出现严重的干渴感觉,食欲丧失,消化机能减弱,降低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水分减少10%时就会导致严重的代谢失调,水分减少20%以上时即可引起死亡。,(六)注意饲料对肉脂的影响 1、饲粮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玉米、米糠、大豆、花生饼等配合比例过大时,肉猪脂肪松软易呈淡黄色,易酸败,不而贮存。相反,用大麦、小麦、棉籽饼(去毒、限量饲喂)、甘薯、马铃薯等喂肉猪,则肉脂硬实,洁白,易保存。2、饲粮中配合过多的鱼渣、鱼油、茧蛹等带异味的饲料时,会使猪肉也带上腥臭味,脂肪变黄,会严重降低肉脂品质。在屠宰前一个月内,要停喂此类饲料。3、在配合猪饲粮时,不得用霉烂变质、有毒有害的饲料。不能添加激素及饲料法规禁用的添加剂。,三、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阶段育肥方式(P133134)1、两阶段饲养法2、三阶段饲养法,四、确定适宜的屠宰体重(一)影响屠宰体重的因素1、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规格。2、要考虑饲养场和养猪户的经济效益。(二)屠宰体重要求综合各种因素,肉猪的出栏活重以90-110kg较合适。由于我国猪种类型和经济杂交组合较多,各地饲养员条件差别也大,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也不一样。,1、地方猪各中较早熟体形矮小的猪及其杂种肉猪出栏重约为70kg左右;2、体形中等的地方品种及其杂种肉猪出栏活重应为75-80kg左右;3、我国培育猪和某些地方猪种为母本,国外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二元杂交猪,最佳出栏活重为85-95kg;4、用两个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肉猪和瘦肉型品种猪间的杂种肉猪出栏活重为105-114kg。5、国外许多国家由于猪的成熟期推迟,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已由原来的90kg,推迟到115120kg.减少大量的物质投入,增加了猪肉的产量。,五、防寒防暑,增加肥育效果(一)温度对肉猪肥育效果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增加肉猪的维持消耗,拖长育肥期影响增重,浪费饲料,使经济效益降低。反之温度过高,肉猪食欲不振,采食下降,增重速度和饲料转换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二)防寒防暑的措施1、在夏季,尤其是南方,气温过高,湿度又大,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2、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北方,气温过低,必须采取防寒保温措施。(1)入冬前维修好猪舍,使之更加严密。搭防风障子,加门斗,设天棚(上边铺一层保温材料)。临时封堵北窗,加厚垫草等。(2)采取卧满圈、挤着睡、舍外排放粪尿的高密度饲养方法,是防寒保温的有效措施。(3)在寒冷冬夜,给肉猪加喂一遍夜食,是增强肉猪抗寒能力、促进生长的好办法。,第三节:无公害肉猪和有机猪生产技术(P139148)思考题:1、什么是无公害肉猪和有机猪?2、无公害肉猪和有机猪场环境有何要求?3、无公害肉猪和有机猪的一般饲养管理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