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供热管网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docx
室外供热管网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供热热水管网的系统定压是热源系统设计方案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所谓定压点就是热网系统压力恒定不变的点,也就是定压装置与热水网的连接点。定压点的具体位置一般设在热网循环水泵的吸入侧,可在除污器前或后,也可以在集水器上。定压点的压力值应根据热水网的水压图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式求出:P=10H+Ps÷20式中P一定压点压力值,KPaH最高用户允许高度,MH2OPS-与热网供水温度对应的汽化压力,KPa20安全余量,KPa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多在热源处实施。热水锅炉房的集中供热系统常用的定压方式有:1、开式高位水箱定压;2、补给水泵补水定压;3、利用自动补水定压装置;4、利用气体加压罐定压;5、蒸汽定压方式;6、自来水定压;7、溢水定压。1、开式高位水箱定压用开式高位水箱以保持系统的静压,此方式一般用于供暖范围不大的低温水系统。其优点是装置简单,压力稳定,工作安全可靠,省电,能同时满足系统溢水及补水的要求,它是机械循环低温水供暖系统常用的定压方式。但开式膨胀水箱的最低水位应高于热水系统的最高点Im以上,并需要在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系统补汽化,故必须高位布置,应安装在系统最高建筑的屋顶上,但是对于工厂或街区的集中供热系统,特别是采用高温水的供热系统,由于系统压力较高,以及往往难以在热源或靠近热源处安装比所有用户都高并保证高温水补汽化的膨胀水箱系统来对系统定压,而且需要在锅炉房设有补水和溢水的声光信号装置,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场合。且膨胀水箱投资不一定小,尤其对大的系统,水箱体积大,占用空间大,还会增加建筑物的负荷,所以此时须采取其他方式定压,最常用的定压方式是利用压头较高的补给水泵来代替膨胀水箱。2、补给水泵补水定压补给水泵定压方式是目前国内集中供热系统最常用的一种定压方式,补给水泵定压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1)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3)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1)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对于规模较大,供水温度较高的供热系统,应采用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分为压力调节阀控制定压和变频补水连续补水定压。利用压力调节阀维持定压:当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阀后压力调节阀的作用,使补水泵连续补给的水量与系统的泄漏水量相适应。从而维持系统动水压线的位置。如果系统的压力过高,则通过安全阀泻水降压,此方式的补水箱不用高架且供,回水管水压线的位置可以不受静压线高度的限制,但一旦停电,就不能保持静压线的高度,因而会产生用户系统顶部汽化和倒空的问题。故需要利用水泵变频调速通过压力变送器将循环水泵入口的频调速定压。压力信号(供暖系统定压点的压力信号)反馈给调速器,与给定压力比较后,其差值经调速器运算送出结果,改变补水泵电机输入电路的频率,以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补给水泵的流量,保证定压点的设定压力不变,实现了自动定压补水。采用微机控制自动调速,其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无需专人管理,但其造价较高。其工作原理如下:安装在定压点处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补水泵出口压力值后,反馈回变频控制柜,与给定压力比较后,控制变频器调节电动机转速,使补水泵流量随之变化。当补水泵出口压力低于给定压力值时,供电频率增加,电动机转速提高,水泵流量增大;反之,流量减小。如果超过给定压力值,则自动停机。这样,通过变化水泵流量的方法可保证系统压力不变,自动定压补水。若系统超压,则靠安全阀泄水,安全阀开阀压力为定压点压力加0.05MPa。该定压系统有如下特点:运行管理方便:达到压力自动停机,低于设定压力自动开机补水,不需专人管理。与常用补水泵相比节省电能:具有过流,过压,欠压,过载,短路,过热保护和故障影响以及灯光报警信号。具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时,有备用泵连锁和变频电源。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为人工运行。变频调速补水泵定压系统时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定压方式,必将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补给水泵的启动和停止运行是由电接点式压力表控制的。当压力表的压力值达到相当于设定压力的上限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而当循环水泵入口压力下降到设定压力的下限时,补给水泵就从新启动补水。此种定压方式的水压线是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变化的。补给水泵就则是间歇运行的。通常取上下限的波动范围为50KPa左右,不宜过小,否则电接点压力表接触电开关动作过于频繁,而易于损坏。间歇补水定压方式要比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设备简单,能耗少,但其动水压上下波动不稳定,故一般间歇补水定压方式宜用在系统规模不大,供水温度不高,系统漏水量较小的供热系统中。对于规模较大,供水温度较高的供热系统,应采用联系补水定压方式。(3)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在旁通管处的定压对于大型的供热系统,为了适应当地降低网路的运行压力和便于调节网路的压力工况,可采用定压点设在旁通管的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这种定压方式对调节系统的运行压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旁通管不断通过网路循环水,网路循环水泵的计算流量要包括这一部分流量,循环水泵流量的增加将提高电能消耗。3、自动稳压补水设备定压利用自动稳压补水设备安装在系统的回水管上,其补水管与软水箱连接,采用此套设备定压,不需要设补水泵,且此种定压方式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低,补水稳定无噪音,但其一般用于低温水的小系统上。循环水泵扬程必须高于系统的静水压,并且要求该设备的补水控制阀排泄控制阀灵活耐用。为减轻停电造成的水击对这两个控制阀门的破坏,宜在自动稳压补水设备的入口和循环水泵的出口之间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4、气体加压罐定压采用气体定压,一般都采用惰性气体(氮气)定压。根据所用气体的不同,由氮气定压和空气定压。氮气定压热水供热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由于氮气罐内的压力随系统的水温升高而增加,同时,罐内气体起着缓冲压力传播的作用,因而能较好的防止系统出现汽化及水击现象。但它需要消耗氮气,设备复杂,罐体体积也较大。这种定压方式目前用于高温水供热系统。目前也有采用空气定压的方式,但空气与水必须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如橡胶等)相隔离,以免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大致与氮气定压方式相同。气体定压方式比补给水泵定压安全可靠,它能有效的防止因突发停电,停泵所引起的汽化和水击事故。其他气体加压罐一般设置在循环水泵入口,这样加压罐的压力较低,因而所需的补给水泵的扬程及功率都较小;当突然停电,停泵时,气体加压罐可以有效的吸收回水压力突然升高。5、蒸汽定压方式蒸汽定压方式比较简单,目前工程上,由下面几种形式:(1)蒸汽锅筒定压;(2)外置蒸汽罐的蒸汽定压;(3)采用淋水式换热器的蒸汽定压。蒸汽锅筒定压的热水系统有如下优点:系统定压采用锅炉加热过程伴生的蒸汽定压,经济简单,不像氮气定压那样需要氮气和复杂设备;在系统漏水量不大或装有蒸汽给水泵时,因突然停电而产生的系统定压和补水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同时,它的运行方式与蒸汽锅炉相同,锅炉内部即使出现汽化也不致于出现锅炉内局部汽水冲击现象;蒸汽锅筒定压的热水锅炉,可以一炉两用,在供水的同时,可以供蒸汽,或完全供应蒸汽或热水。因而这种系统适宜于同时需要蒸汽和热水的一般中小型工厂,医院和饭店等单位。但其也有不少缺点:用来定压的蒸汽高低,取决于锅炉的燃烧情况,如锅炉燃烧不好或不稳定,会影响系统的压力状况;如运行管理不善,操作不当,锅炉出现低水位时,蒸汽窜入网络,引起严重的汽水冲击。当区域锅炉房只设置高温热水锅炉而又考虑采用蒸汽定压方式时,可采用外置蒸汽膨胀罐的蒸汽定压方式。外置蒸汽膨胀罐内蒸汽压力时不随它的蒸汽空间大小而改变的,它只取决于罐内高温水层的水温。因此膨胀罐的水容量越大,罐体保温性能越好,则对蒸汽压力的稳定性越有利;反之,蒸汽压力容易波动。外置蒸汽罐定压方式通常宜用在大型而又连续供热的系统中。6、自来水定压自来水在供热期间其压力满足供热系统定压值而且压力稳定。可把自来水直接接在供热系统回水管上,补水定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投资和运行费最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窄,且水质不处理直接供热会使供热系统结垢。7、溢水定压溢水定压形式有:定压阀定压、高位水箱溢水定压及倒U型管定压等。运行中,系统的最高点必然充满水且有一定的压头余量,一般取4m左右。由于系统大都是上供下回,且供程阻力远小于回程阻力,因此,运行时,最高点的压头高于静止时压头。因此,静态定压值可适当低一些,一般为l-4m为宜。定压点的选取:如果将定压点选在供水干管上,则系统的水压曲线位置将降低,此时整个系统各点的压力都降低了,同时如果供暖系统的水平干管过长,阻力损失较大,则有可能在干管上出现负压,吸入空气会发生汽化,从安全角度出发,应将定压点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侧的回水干管上,高位水箱定压方式设备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它是机械循环低温水供暖系统最常用的定压方式。对于工厂或街区的集中供热系统,特别是采用高温水的供热系统,由于系统要求压力高,以及往往难以在热源或靠近热源的所有用户处安装并保证高温水不汽化的膨胀水箱定压.经过以上各种定压方式的比较,本设计采用变频补水泵连续补水定压。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供热系统原理图见附图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是表示热水网路中,各点压力上下分布的图。通过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用以全面地反映热网和各热用户的压力状况,并确定保证使它实现的技术措施。在运行中,通过网路的实际水压图,可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的压力状况,从而揭露关键性的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运行。此外,各个用户的连接方式以及整个供热系统的自控调节装置,都要根据网路的压力分布或其波动情况来选定,即需要以水压图作为这些工作的决策依据。综上所述,水压图是热水网路设计和运行的重要的工具,应掌握绘制水压图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以及会利用水压图分析系统压力状况。(一)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I、不超压:压力不应超过该用户系统用热设备及其管道构件的承压能力。2、不汽化:在高温水网路和用户系统内,水温超过IOoC的地点,热媒压力应该不低于水温下的汽化压力。热网规范规定,除上述要求还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3、不倒空:用户系统回水管出口处的压力,必须高于用户系统的充水高度。4、网路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MH20,以免吸入空气。5、足够压差:供回水管的资用压差,应满足热力站或用户所需要的作用压头。(二)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1、选定基准面:在纵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尺作出标高的刻度,沿基准面在横坐标上按一定比例尺作出距离刻度,按照网路上各点和各用户从热源出口其沿管路计算的距离,在0X轴上相应点标处网路相当于基准面的标高和层高。2、选定静水压曲线高度:网路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网路中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线为静水压线。它是一条水平线,其高度同时满足如前所述的基本技术要求的前3条规定: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本设计静水压线高度经过计算比较取为27m。3、确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按照上述网路热媒压力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中的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回水管动水压曲线应保证所有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不倒空和网路上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5mH2O)的要求。这是控制回水管动水压曲线最低位置的要求。(2)要满足上述基本技术要求的第一条的规定。这是控制回水管动水压曲线最高位置的要求。如对采用一般的铸铁散热器的供暖用户系统,当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时,回水管的压力不能超过4bar°实际上,底层散热器所承受的压力比用户系统供暖回水管出口处的压力还要高一些(一般不超过用户系统的压力损失l-1.5mH2O)它应等于底层散热器供水支管的压力。但由于这两者的差值与用户系统热媒压力的绝对值相比较,其值很小。为方便分析,可认为用户系统底层散热器所承受的压力就是热网回水管在用户引入口的出口处的压力。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线位置:在网络循环水泵运转时,网络供水管内各点的测压管水头连接线,称为供水管动水压曲线。同理,供水管动水压曲线沿水流方向逐渐下降,它在每米管长上降低的高度反映了供水管的比压降值。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满足下列要求(1)网路供水干管以及与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的供水管中,任意一点都不应该出现汽化。(2)在网路上任意一处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的供回水管之间的资用压差,应能够满足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所要求的循环压力。这两个要求实质上就是限制着供水管动水压线的最低位置。各分支线的动水压线可根据分支线水力计算结果按上述方法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见附图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一个供热系统在设计完成,建成投入运行时,总会有些用户的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预先安装好的流量调节装置,对系统进行一次调节,称为初调节。在初调节完成后,由于供热系统中热用户的热负荷并不是恒定的,要保证供热质量,满足各热用户要求,并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就要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一一供热调节。在城市热水集中供热系统中,供暖热负荷使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甚至是唯一的热负荷。因此,在供热系统中,通常按照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作为供热调节的依据。供热调节的目的,在于使供暖用户的散热设备的放热量于用户热负荷变化规律相适应,以防止供暖热用户出现室温过高或过低。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三种方式。集中调节在热源处进行调节,局部调节在热力站或用户入口处调节,而个体调节直接在散热设备(如散热器、暖风机、换热器等)处进行调节。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1、质调节一一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2、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3、间歇调节一一改变每天供暖小时数。此外,还有量调节一一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由于流量的连续变化难以控制,因此,一般不采用单纯的量调节。集中质调节,在整个供暖期中,网路循环水量中总保持不变,消耗电能多。对于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如仍按质调节供热,往往难以满足其他热负荷的要求,因而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即把整个供暖期按室外温度的高低分为几个阶段,在室外温度较低的阶段采用较大的流量,在室外温度较高的阶段采用较小的流量,但在每一阶段内则维持流量固定不变而采用改变温度的质调节。对直接连接的供暖用户,采用此调节方式时,应注意不要使进入供暖的流量过小,通常不应小于设计流量的60%o如流量过小,对双管供暖系统,由于各层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头的比例差增大,引起用户垂直失调。对单管供暖系统,由于各层散热器传热系数K值变化程度不一致的影响,也同样会引起垂直失调。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在区域锅炉房热水供热系统中,得到较多的应用。间歇调节可以在室外温度较高的供暖初期和末期,作为一种辅助的调节措施。根据该小区采暖热负荷特点,本系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辅助于间歇调节。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一)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的参数计算网路循环水泵是驱动被加热介质在热水供热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机械设备。在完成热水供热系统管路的水利计算后,便可确定网路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1)水泵扬程和流量的确定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设计流量下的热源热网和最不利用户环路的压力损失之和,即H=Hr+Hw+HvmH2O式中H循环水泵的扬程mHzO;Hr一一网路循环水泵通过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本设计选IOmH2O;Hw网路干线供回水管的压力损失,经计算,本设计的HW低区为6.5mH2;高区为4.7mH2Hv一一主干线末端系统用户的压力损失,本设计为5mH20所以可得低区:H=Hr+Hw+Hv=10+6.5+5=21.5mH2O高区:H=Hr+Hw+HV=10+4.7+5=19.7mH2O循环水泵的流量,本设计的网路设计流量低区为152th,高区为67th°从安全角度考虑,上面得出的扬程和流量分别乘一定的安全系数,即低区:H×1.2=25.8mH2OG×l.l=167.2th高区:HXL2=23.64mH2OGX1.l=73.7th(2)循环水泵的选择1)热网循环水泵本设计调节方式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辅助于间歇调节,流量改变的温度点为0,流量改变为总流量的70%,由水温调节曲线图,泵的特性曲线图,及系统水压图选择泵。另外,该系统采泵为变频式循环泵,所以只需两台便可,一台正常工作,另一台备用。所以选择泵如下:高区选择两台KQWloO/140-11/2变频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参数为流量是86.6th,扬程是24mH2,转速为2960rmin,电机功率为Ilkw,必须汽蚀余量是4.5m,重量是177kg。低区选择两台KQWI25/160-22/2变频泵,其参数为流量是,192th,扬程是28mH2O,转速为2960rmin,电机功率为22kw,必须汽蚀余量是4m,重量是255kg。二、补水泵的选择1、补水泵流量应根据补水量和事故补水量等因素确定,一般可取热网系统正常补水量的45倍,补水量为循环水量的1%O2、补水泵一般设两台,互为备用。3、补水泵的扬程为补水点的压力再加3-5mH2(本工程选定为5mH2O),则扬程低区为22÷5=27mH2O,流量为152X4%=4.55th;高区为40+5=45mH2O流量为67X4%=2.68tho选用变频补水方式,用补水泵连续定压。1、选择补水设备;高区用两台补水泵,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选用两台KQL40/185-3/2型补水泵,流量4.lth扬程45m”2,转速是2960r/min,电机功率为3kw,必须汽蚀余量是2.3m,重量是70kg。低区用两台补水泵,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选用两台KQL40/150T.5/2型补水泵,流量5.9th扬程28“2,转速是2960rmin,电机功率为1.5kw,必须汽蚀余量是2.3m,重量是52kgo三,除污器的选择除污器的作用是用来清除和过滤管中的杂质和污垢,以保证系统内水质的洁净,减少阻力和防止堵调压板孔口及管路。除污器应安装在供暖系统的入口调压装置前,锅炉房循环水泵的入口和热交换设备前,其他小孔口阀前也应安装除污器,除污器或过滤器接管直径可采取与干管的直径相同。除污器或过滤器横断面中水的流速宜采取0.05mso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除污器型号选择:除污器安装在水泵及某些加热器的水入口处,滤掉水中的固体沉淀物,防止破坏阻塞设备,过滤器可以现场制作,也可以由专门工厂制作,除污器有立式直通卧式直通和卧式角通等,按情况需要选取,根据回水干管管径选用公称直径低压区为DN300,高压区为DN200,(P=LOMpa),选卧式直通除污器低压区选300,高压区选A200四.集水器、分水器的选择计算(1)集水器的选择计算: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集水器上的接管的管径分别为DN125,DN300,DN200的管,经查锅炉房实用手册我们选择集水器的筒径选为DN800,筒体长度计算为L=L1+L2+L3+130+120+200=245÷545+620+130+120+200=1860mm,在此我们选择筒体的计算长度为1900mmo(2)分水器的选择计算分水器与集水器的计算结果一样。五、阀门的选取在每个用户的分支管路安装闸阀和调节阀,闸阀用于发生故障时关断分支管路,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用户的流量,闸阀的选取是根据连接管段的管径选取,在大的分支管路上安装调节阀,选取调节阀时是根据流过管段的最大流量和调节阀前后的压差选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热力管网系统的压力平衡可采用调压板、截止阀和调节阀来调节。调压板用于调整各建筑物入口供水管上的压力。调节孔板价格较低,但孔板易堵塞,磨损大,易腐蚀而使孔变大。适合于二次管网,造价低。应用截止阀具有节约投资,不易阻塞,便于检修等优点。调节阀调节性能好,其阀瓣启升高度与通过流量的大小近似呈线性关系,但是调节阀的价格比截止阀贵很多,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此设计基本上采用截止阀,用截止阀和孔板降低供水压头,其缺点是没有可调性,除非改变孔板孔径。因此在分支管线上,主要用截止阀和孔板调节流量和供水压头。为消除剩余压头,通常在用户入口和热力站安装调压孔板,调压阀门或流量调节器,在此设计中主要采用调压板和调节平衡阀,调压板主要安装在用户引入口处或分支处,调节平衡阀主要安装在干管大分支处。调压板一般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不锈钢制的调压板的厚度一般为2-3mm,调压板可安装在供水管,也可安在回水管上。设计中调压板都安装在供水管上。调压板孔径计算公式如下:对于下d=10×VHmm其中d-为调压板孔径,mm。为防止由于孔径太小而堵塞管道,孔径不小于3mm。Gt管段计算流量,thH-调压板需消耗的剩余压头,mH2O查有关产品手册选用合适的调压板。六,换热器的选择换热器按参与换热的介质分类,可分为汽一水式换热器和水一水式换热器。本工程采用水一水式换热器。(1)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一般可分为间壁式换热器和直接混合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在供热系统中,因高低温两种热媒互不掺混,一、二级网具有不同的压力而运行管理方便,可靠性好,技术经济性高等优点而被城市集中供热普遍采用。间壁式换热器根据换热面形状可分为螺旋管壳式换热器、等截面不等截面板式换热器、浮动盘管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等。管壳式换热器,优点:耐温耐压能力强,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宽,易清洗。缺点: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较大。板壳式换热器,优点:耐温耐压能力强,易于大型化,传热系数大,换热面积大,结构紧凑。缺点:不能拆卸清洗。容积式换热器,优点:易清垢,有清水功能,用于有热水负荷的场合。缺点:传热系数小,占地面积大。板式换热器,优点:传热系数很高,结构紧凑,适应性大,拆洗方便,省管材。缺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高。螺旋板式换热器,优点;传热系数较高,流通截面较宽,不易堵塞。缺点;不能拆卸清洗。根据上面的叙述,综合考虑各方面,在本设计中采用板式换热器。(2)换热器的选择原则换热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热负荷调节并按照最不利情况进行选择,一般不设备用。但一台换热器停用时,其余的应满足60%75%热负荷的需要。通常供热面积在5万户以下选择一台,10万疔以下2台,15万而以下3台,20万肝以上34台。换热器应满足热媒的工作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要求,以保证热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当采用板式换热器时,单台的板片数不宜太多或太少;从造价和维修的角度看,控制在50100片较宜;考虑到橡胶垫片的的耐温性,板式换热器的介质温度不宜高于180。单台换热器应综合考虑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3)换热器的计算在本设计中高压区部分需要经过换热器,其中高压区部分的负荷为17.3MW小区高区供暖总流量Q=67th,本设计换热器选取水-水换热器。根据公式:Q=qv×P×C(t-th)/3.6Q一计算热负荷,MWqv一流量,t/hP水密度,kgm3¢(970.2kgm3C一水比热,kjm3K取4.2kJm3KG、3一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取95供70回tm=(t1-t)-(t2-th)ln(t-tg)/(t2-th)AL一换热器的平均对数温差,tg.3一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取95供70回t1>t2一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取130供80回F=Q/(0.80.9)KtmF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m2如一换热器的平均对数温差,K-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取30006000(本设计取4000)0.8-0.9安全系数,取0.85由以上公式分别计算得:换热器的平均对数温差tm=20°C换热器的换热面积F=7.20m2同理,低压区部分的负荷为100.9MW,小区低区供暖总流量Q=152th。由以上公式分别计算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F=63.3m2由此查相关资料,高区选取一台型号为BRO.10,表示为等截面采暖型板式换热器,其组装换热面积为8小2,设计压力LOMPa,密封垫为三元乙丙。其尺寸及参数为:板片数81,加紧尺寸L为324mm,总长A为434m,重量为180Kg.低区选取两台型号为BRO.5,表示为等截面采暖型板式换热器,其组装换热面积为40nA设计压力LOMPa,密封垫为三元乙丙。其尺寸及参数为:板片数81,加紧尺寸L为373mm,总长A为53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