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795682       资源大小:34.9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docx

    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2023-2027年)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2023-2027年)和绍兴市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面推进绍兴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项工作,全力打造"浙里畅行金名片,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紧扣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要求,立足开路先锋使命定位,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引领和兜底保障作用,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全力支撑绍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二)主要目标围绕实现浙路通畅、浙路好运、浙路绿美、浙路智富的可感知图景,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浙里畅行品牌;基本建立3个1小时交通圈、四好农村路2.0版、物流通达、城乡运输、绿色出行、营商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格局;形成一批市县试点和最佳实践;一批关键指标稳步提升,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100%、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88%、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过94.6以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过86%等;交通共富指数超85分。到2027年底,浙里畅行品牌成色进一步擦亮,六大标志性成果全面实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最佳实践全面形成;一批关键指标取得实质性进展,3个T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100%、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3%、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过94.6%、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86%等;交通共富指数超90分。绍兴成为交通服务获得感较强、群众满意度较高地市之一。主要指标表(25项)序号维度指标名称单位2022年2025年2027年13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全覆盖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1001001002高速铁路里程公里229.7229.72403铁路里程公里347.14104204铁路县(市)通达率%1001001005高速公路里程公里564.7610650615分钟上高速公路乡镇通达率%8084285710万人以上城镇高速公路通达率%001008二级及以上公路网面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26.728.129.49普通国道一级公路占比%45.29010010“四好农村路”2.0版全域示范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94.6294.6294.611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84.928628612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89.89129213物流通达能力跃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14131214内河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9.21015(指标将按照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批复调整)15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数量(指标将根据省客货邮融合相关工作考核指标调整)个132316E口口质城乡运输城乡公交一体化率%85.3909317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行时速公里/小时17.82022018通用机场航线数量条581019高质量绿色出行主城区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比例%90.4959820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占比%0203021内河水上低碳服务区占比%0255022设区市主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69.6757623交通营商环境最优市非现场执法比例%54.5606524司机之家数量个8121425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2025年和2027年目标暂以省指标为准)人/年2.491.60.95二、标志性成果围绕设施通达、服务优质、绿色低碳、治理高效4个领域先行示范,实施22项重点工作,形成6大标志性成果,共同支撑浙路通畅、浙路好运、浙路绿美、浙路智富可感知图景的实现。(总牵头:局规划处)(一)3个小时交通圈基本全覆盖。通过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铁路、轨道等高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省域、市域和城区T小时交通圈人口全覆盖。1.构建融杭联甬市域通达的现代公路网。加快跨区域重要高速公路建设,推进繁忙通道扩容改造,加密绍兴市域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五横五纵五联高速公路网布局。推进杭绍甬高速、柯诸高速、诸竦高速、邺州至宁海高速西延(新昌联络线)、甬金衢上高速绍兴段、合温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甬金高速、诸永高速等项目改扩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0公里,实现各区、县(市)拥有三条以上高速公路,10万人以上城镇高速公路全通达,15分钟上高速公路乡镇通达率超85%。聚焦提升网络化水平、优化路网等级结构,新改建普通国省道约160公里、总里程达1000公里,普通国道一级公路占比100%,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65%,二级及以上公路网面积密度达29.4公里/百平方公里。2 .完善内畅外联的干线铁路网。强化与国家高铁网、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衔接,提升与周边中心城市通达能力,推动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干线网形成井字形主骨架,都市圈城际及市域铁路网形成一环多连网络布局,重点推进金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等项目建设,高速铁路里程达240公里,铁路里程达420公里,实现铁路和高铁县(市)通达率100%o3 .建设轨道上的绍兴。聚焦服务城市中心区,加速三区融合发展,建设轨道上的绍兴,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和大能力运输优势,重点推进绍兴轨道交通二期项目建设,编织多制共营、杭绍甬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建成31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85公里,轨道交通出行覆盖越城、柯桥、上虞三区。谋划萧山机场至诸暨城际铁路等都市圈城际铁路。4 .推动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航运网。立足全省三主五重二十一区的内河港口总体布局,修编批复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聚焦一港七区港口功能定位,强化与国土空间和城市产业布局协调衔接,加强港产联动、港城联动、海河联运发展,逐步构建外畅内联,贯通全域,全面协同,通江达海总体发展格局。积极推动现有港口功能优化和转型增效,大力培育前港后市港口+园区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杭甬运河、滨海连接线等内河千吨级航道主骨架,到2027年,新增千吨级航道里程30公里。5 .打造杭州湾区域性现代化枢纽节点城市。推动全市客货运枢纽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公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换乘中心。加快推进高铁绍兴北站TOD项目、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上虞区车辆段上盖开发TOD项目、诸暨客运站综合枢纽化改造项目、柯桥轻纺数字物流港、杭绍临空经济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新昌数字物流园等项目谋划建设。强化高快路网和城市路网的快速联系,实施绍兴市区快速路二期建设规划,形成市区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快速路网比例达100%,综合客运枢纽平均换乘时间缩短至7分钟。6 .推动市际区域交通一体化。以柯桥、诸暨为桥头堡,推动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区,以上虞、竦州一新昌、滨海新区为桥头堡,构建杭绍甬舟物流大通道。建立重大项目协同推进长效机制,全面加强项目规划、建设标准、推进时序等方面对接。推进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绍甬高速、柯诸高速、杭州中环绍兴段、235国道诸暨段等高快速路融杭主通道建设,以及金甬铁路、甬金高速绍兴段改扩建、甬金衢上高速及新昌联络线、329国道上虞段、527国道竦新段等一批联甬主通道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一张网一票制一站式的杭绍同城轨道交通出行服务。(总牵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二)四好农村路2.0版全域示范。以四好理念、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建成畅达、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综合水平保持全省领先,打造具有绍兴经验的样本。7,推动农村公路新改建,建设畅达四好农村路。指导各区、县(市)编制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结合普通国省道规划调整,加强与国土空间、旅游发展、乡村建设等规划有机衔接,优化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的规模、结构与布局,促进交通设施与经济、文化、旅游、生态等充分融合。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推进农村公路与森林防火巡护道共同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超94.6%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超86%、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超90%o8,推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建设平安四好农村路。完善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乡级管理站规范化建设,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探索构建农村公路长寿命周期科学养护体系等多种形态、分工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模式,迭代管养装备与技术,深化轻量化自动检测装备应用,实现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面自动化检测覆盖率达100虬实施养护工程2200公里,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保持92%以上。9 .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建设智慧四好农村路。根据省统一部署,推广应用农村公路综合一体化平台,强化全过程智慧管理,深化推进路长在线应用场景,确保县、乡、村三级路长到位率、履职率100%,全面落实路长巡查、反馈、协调、处置数字化闭环管理。同步依托省浙路智富平台项目在线、考核在线等功能模块,全市农村公路智慧管养覆盖率达到100%,形成科学高效、协同联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城乡公交一卡(码)通行,建制村城乡公交电子支付全覆盖,县级城乡公交数字化服务及监管系统全覆盖,实现农村公路数字管理一张图、公众出行一网通、农村物流一键达。10 .推动示范创建行动,建设共享四好农村路。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和最美农村路创建活动,强化示范乡镇复核巩固力度。培育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乡村休闲、特色经济等主题的美丽农村路。进一步创新载体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比例达60%,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比例、省级示范县比例、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数量保持省内领先。(总牵头:局运输处)(三)物流通达能力跃升。调整运输结构、提升航运服务能力,畅通农村物流,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12%,形成内外联通、运输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IL发展四港高效联动模式,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以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为目标,坚持集约高效、融合联动,推进标准联接、信息联网、多式联运。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鼓励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引导适箱货物散改集,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万标箱(指标将按照绍兴港总体规划(2020-2035)批复调整)。衔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深化与省海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加快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内河港口,建成投用诸暨港区店口作业区、竦州港区中心作业区、柯桥港区向前作业区曹娥江码头等集约化规模化公用作业,形成竦新、诸暨两翼综合枢纽。推动公转水、集装箱多式联运,水运货运量、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全市大宗货物公转水量稳中有升。12.提升航运服务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海河、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机制发展,用好1+9物流扶持政策,放量水运潜能,着力发展开辟新内河集装箱航线。推进北斗导航、人工智能、5G网络等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创新应用,做好港航一张图建设相关工作,建设智慧航道45公里。优化船舶过闸流程,加强码头作业和船闸联合调度等智慧化管理,深入推进船闸运行考核和补助政策落实,促进水路运输降本增效。13 .深化农村物流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客货邮物流网络体系,加速拓展以客带货线路,到2027年提升改造多站合一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20个以上,一点多能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00个以上,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5条以上,积极培育农村物流样板县与服务品牌,累计创建浙江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不少于3个(指标将根据省客货邮融合相关工作考核指标调整)。(总牵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四)高品质城乡运输。从城乡公交、城市治堵等方面提升城乡居民出行的便利度,促进交通运输服务的均等化。14 .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农村公交客运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交客运发展长效机制,扩大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程度。推进城乡公交站点建设,鼓励路、站、运一体推进,实现建制村公交站点通达全覆盖。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下乡和镇村公交进城,丰富农村公路文化内涵,新开或改造旅游专线5条。老年人、儿童、中小学生等特殊人群享受城市公交优惠政策。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规范,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3%o15 .进一步加强城市治堵攻坚。配合完善便捷高效的城市路网,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分门别类,因城施策,配合实施差异化治堵政策。优化常规公交场站、线网布局,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片成网,优化发车频次、运营组织、信息服务等,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主城区机动化公交分担率达35%以上,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行时速超20kmho配合健全交通违法整治长效机制,加大违法停车、违法变道和占道等影响交通秩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16.持续推进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通用航空发展。全力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完成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招商服务措施。深化开拓通航旅游。鼓励新昌万丰加大空中唐诗之路旅游项目推广力度,吸引省内外游客在航空小镇体验飞行,积极引进驻场单位,打造万丰航空飞行体验品牌。柯桥鉴湖直升机场继续结合当地特色文旅项目,推进鉴湖机场-会稽山-枫桥镇和鉴湖机场-富阳-临平-安吉等特色精品空中观光航线落地。到2027年全市通用航空航线数量达10条。(总牵头:局运输处)(五)高质量绿色出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助推公共交通提档升级,助力运输结构提质优化,全面发展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新局面。17 .建设国内一流公交服务体系,全力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探索县级城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加快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全市主城区比例达98虬鼓励绿色出行,设区市主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76虬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和运力配置,完善公交枢纽站、公交站点、停保场、候车亭等配套服务设施,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率超80%o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品质,提高公共交通换乘便捷度,缩短候车时长,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率达90%以上。18 .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运输装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车辆、船舶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配合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达到省定要求。加快建立内河航运现代化体系,大力推广纯电动力旅游船舶应用,扶持新能源运输船舶研发试点。优化交通沿线充换电设施布局,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占比达30%.内河水上低碳服务区占比达50%o创新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综合推进体系,迭代交通碳达峰应用。(总牵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六)交通营商环境最优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交通运输领域民生实事,持续改善提升服务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执法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全领域营商环境,深化信用交通建设,全力打造一号改革工程。19 .持续改善提升法治服务和执法环境。推进全行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继续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优化全市通办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研究推进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涉路施工许可、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办理等简易事项白名单自动审批制度,推动市内大件运输事项属地办。持续深化内河船舶多证合一改革,持续推动12客位以下小型客运船舶纳规管理。拓展柔性+阳光执法模式,优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广轻微免罚告知承诺制、说理式执法、非现场执法等模式;非现场执法比例达65%。20 .做好便民无忧出行服务。推广应用网约车、道路货运等智控平台,构建部门联动、数字赋能、异常监测、权益保护机制。建立货车司机关心关爱服务品牌,完善船员、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工程建设人员等重点群体关爱保障机制,建成司机之家14个。推进交通运输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出行服务保障,实现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水路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加大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投放力度,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客流密集场所全覆盖。21 .推进交通+融合创新模式。推动交通+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交通经济,推进经信、交通协同发展,组建交通产业联盟,拓展省级示范园区。培育交通+新技术,推进交通新基建,统筹布局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加快形成领先技术、成套解决方案和标准体系。培育交通+全景旅游,塑造通景高速、美丽富裕干线路等品牌;擦亮内河省级精品旅游航线名片;塑造通用航空旅游模式,打造低空精品旅游航线。培育交通+节点经济,探索开放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22 .打造平安交通。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稳中有降,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降低至0.95人/年(2027年目标暂以省指标为准)。提高公路应急救援保障能力,高速公路一般及以下交通事故施救时间缩短至55分钟以内,一般灾害下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抢通平均时间缩短至10小时。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实现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警告标志和路侧护栏全覆盖,危桥病隧当年处治率达到100%,1、2级危险边坡动态清零,农村公路安全精细化管理覆盖率达100机加强城乡公交运行安全监管,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100%,县域城乡公交责任事故死亡率低于0.05人/百万车公里。三、保障措施(一)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综合统筹协调职能,成立市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浙里畅行工作专班,加强重大任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加强与省级部门、市级相关部门对接联动。区、县(市)级层面参照组建浙里畅行工作专班,细化区、县(市)层面浙里畅行工作方案。(二)健全工作体系。构建工作方案+任务清单+专项攻坚+机制保障推进体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节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实施机制,形成全市交通服务共同富裕季度例会制度,跟踪重点工作以及县(区、市)标志性成果工作。推进县(市、区)、乡镇等积极争取共富试点,建立试点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定期跟进指导项目创建。(三)注重评价激励。紧密融入市级综合考评、督查、晾晒体系。注重交通共富指数总牵引和指挥棒作用,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引导县(区、市)部门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加大特色亮点和工作经验提炼总结,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注意事项

    本文(绍兴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