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
资源ID:761469
资源大小:24.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篇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2篇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力量凝聚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理念治党治国治军,用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教育人民、凝聚人心,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青年、立德树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我们党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明确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确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党立破并举、激浊扬清,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才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意志和力量。能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与我们能否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相关。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要的就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又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在彰显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中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党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压紧各级党委责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来进行,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更好汇集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磅礴伟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可靠的制度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继续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社会风清气正,让我们的民族永远充满活力和希望。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1 .把握根本遵循,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指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是非判断所作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以史为鉴,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舆论宣传、思想动员统一革命思想、凝聚革命力量,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破除封建落后思想、开展思想改造,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我们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鉴往知来,我们一定要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优良传统发扬好传承好,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坚定不移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立足现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根本原则、基本要求、体制机制等进行系统阐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思践悟,我们一定要站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基础上,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伟大实践,用心领悟、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精髓要义、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如一地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中寻找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金钥匙”,解决好时代难题、回答好时代之问。开创未来,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肩负着加快改革发展的重任,承担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神圣使命。可以说,意义更重大、任务更艰巨、使命更光荣。继往开来,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2 .做好“两个唱响”,全面落实“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陕西来讲,落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决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唱响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中做好“两个唱响”,不断凝聚意识形态领域人心力量。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落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既要从理论上讲清楚科学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原理哲理情理,也要从实践中展示好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推动作用,让人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复循环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既要立足认识层面引导人们深化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又要着眼实践层面引导人们从实践到认识的升华中感悟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把“两个唱响”内在地统一于推进“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在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中做好“两个唱响”,持续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大好形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落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要准确把握所处时代和阶段,确保理论体系的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客观实际。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就是要把思想之旗、精神之旗举得高高的,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落得实实的;唱响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3次来陕考察时对陕西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讲清楚、讲明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传到千家万户,把三秦人民牢记嘱托、追赶超越的火热实践及时呈现出来,真正把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主观愿望与团结奋进的客观实际统一于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之中。坚持在领袖热爱人民和人民拥护领袖的内在一致中做好“两个唱响”,巩固拓展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中成长起来的、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同人民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落实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要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群众对领袖的拥戴敬爱之情。“两个唱响”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关心关爱与三秦父老拥护领袖的深厚情感内在统一起来,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彰显领袖风范、凸显核心地位,反映时代呼唤、体现人民意愿,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3 .坚持多措并举,扎扎实实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和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理论舆论同向发力,进一步唱响主旋律。理论管方向、管根本,关乎旗帜道路;舆论管人心、管民意,关乎人心向背。理论宣传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思想性,舆论宣传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载体性,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省级主要媒体头版首条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专栏,统筹发挥“两中心一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载体作用,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宣传、研究、阐释等各项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舆论同向发力,统筹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持续筑牢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文化文明同频共振,进一步弘扬正能量。文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发展巩固需要文化的承载和滋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陕西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坚决守护好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的基础上,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做大做强“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XX戏剧”等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不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丰厚滋养。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文化文明同频共振,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迁精神等,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加快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在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陕西力量。坚持机制队伍同步构建,进一步强化支撑力。队伍是干事创业的根本和基础,好的机制可以让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机制队伍一起抓是必要条件。XX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作为重要抓手,围绕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建立“3+N”常态化舆情处置等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关于进一步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若干举措;围绕强化基层基础,推动XX个县(区)全部配齐文明办机构,XX个乡镇(街道)宣传委员配备实现全覆盖。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机制队伍同步构建,健全完备有效的机制,强化攻城拔寨的本领,增强舍我其谁的担当,转作风、强“四力”,扎扎实实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