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docx
连州市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连州市人民政府二0二三年十月刖S-1-第一章区域状况-3-第一节自然资源状况3-第二节生态环境状况-11-第三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4-第二章工作成效和面临的形势-28-第一节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28-第二节机遇与挑战-30-第三章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32-第一节指导思想-32-第二节基本原则-32-第三节规划依据-33-第四节规划范围及期限-37-第五节规划目标-38-第六节指标体系-39-第七节规划技术路线-40-第四章生态保护修复分区-41-第一节分区原则-41.第二节生态功能保护分区-41-第五章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44-第一节水源涵养生态修复-44-第二节生物多样性保护-46-第三节水土流失治理-49-第四节森林生态修复-51-第五节地质环境生态保护修复-53-第六章效益评价-56-第一节生态效益-56-第二节社会效益-57-第三节经济效益-57-第七章保障措施-59-第一节组织领导-59-第二节工作机制-59-第三节资金保障-60-第四节技术保障-60-第五节鼓励公众参与-61-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一览表-62-Il刖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省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杰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具体要求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附表2生杰功能区划方案,连州市被划定为连州北部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粤府(2012)120号),连州市被划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江上游片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区,属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片区、南岭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市、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国函12016)161号)精神,连州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十四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要求,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是国家对各地方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年度大考,是国家检验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情况,以考核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四五”时期,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需求,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治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绿色低碳发展等"十四五''有关规划及要求进行了优化,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确保“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顺利完成,结合连州实际情况,特编制连州市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以履行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系统部署和有效实施生态功能保护修复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Q连州市生态功能保护修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规划提出了推进连州生态功能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杰功能保护和修复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第一章区域状况第一节自然资源状况(一)区域概况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五岭南麓,北江支流连江上游。北靠湖南省永州、郴州两市的宜章、临武、蓝山、江华等县;西部与连南、连山两个民族自治县以及广西贺州相接;东部与阳山县接壤;南临珠三角,是珠三角后花园Q其地理坐标是南北向从24。37以一25。12我,东西向从112o47T-112o7,E0历史上,连州是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和商贸、文化中心,又是中原往南粤的主要通衢。全市土地总面积2668.52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连州市地处南岭之中的萌渚岭南麓,境内崇山峻岭,丘陵冈峦星罗棋布。主要山脉有绵延丰阳、瑶安一带的簸箕山脉,主峰天堂岭,海拔1712米,为市内最高峰,位于瑶安与湖南省蓝山县交界处;横跨东部潭岭、朝天、西江一带之大东山山脉,主峰岩坑山,海拔1604米,为连州市次高峰,位于朝天与阳山交界处;其余山岭多在海拔100O米以下。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2.2%,丘陵占15.9%。连州市地形,因东面有大东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西部有大龙山脉,由西北向西南;北部有簸箕山脉,形成西、北、东三面山地,中部稍低,均为丘陵地带。星子、大路边、龙坪、保安等镇大部分地区为小盆地;西岸西北部、丰阳南部、东陂北部为丘陵盆地;西岸、东陂两镇河流两岸为河谷盆地;连州、保安及九陂等镇部分地区为丘陵盆地。附图二2017年12月清远市水利水电勘涌设计院仃限公司制图图1.1-1连州市地形地貌图(三)气候特征连州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冬半年(10月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夏半年(4月一9月)盛行夏季风,主要是西南风。在东亚季风环流背景制约下,连州市冬季常吹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常吹偏南风,盛行暖湿气流,气候高温多雨Q另外,由于地形(南岭山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春暖迟、秋寒早”的山区气候特征。直接影响连州市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大、中尺度天气系统:冬春季主要是极地大陆高压及其前沿的冷锋,夏秋季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台风)等。连州市的温、光、水资源丰富,域内山地比平原气温低、水热时空分布不均,形成明显的山区立体气候,适宜不同生态型的作物生长,四季宜耕。根据历年资料统计(70年)本市的历年年平均气温为19.7,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2月10日,平均终霜日出现在2月10日,平均有霜日数11天,无霜期为310天,最长366天(2000年),最短268天(1976年),80%保证率的无霜期达275天;光能丰裕,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507.9小时;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平均年雨量:1622.0mm,最多为2345.1mm(2015年),最少为929.0mm(1963年),雨季主要在46月,其次是7-9月,1012月雨量最少,13月雨量开始增多。(四)资源禀赋(1)水资源连州市河流属北江(珠江支流)支流连江水系,市内主干流为连江,主要支流有星子河、东陂河、三江河,三条河流汇合称为连江,其中星子河流域和东陂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2%。星子河,发源于大东山脉,发源地近处建有一个大型的潭岭水库。保安河、东陂河发源于北部簸箕山脉,还有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三江河,流经连州市连州镇大巷口村附近汇入连江。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山塘水库832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39座、小于10万立方米的山塘水库780座(其中重点山塘184座),总库容2.53亿平方米,灌溉农田6346.67公顷。(数据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自然资源公布数据(2021年)(2)生物资源连州市山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中国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适于多种生物资源繁衍生息,既有历史上保存下来的生物资源,又有新的种群,既有南下的生物资源,又有北上的种类,因而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广东省较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生物基因库之一。(数据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自然资源公布数据(2021年)植物种类:连州市有蕨类植物48科383种、裸子植物10科61种、被子植物3956种(双子叶植物156科2800种和单子叶植物30科708种,含栽培种)。其中,药用植物1500种,材用植物100O种,牧草植物1200种,花卉、观赏植物500种,芳香、油料植物400种,纤维植物300种,野果、淀粉植物200种。分布于连州市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银杏2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福建柏、长柄双花木、伞花木、伯乐树、报春苣苔、白豆杉、观光木、香果树、广东松、半枫荷、红椿、华南楮、喜树等30种。附图叫2017年12月清远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行限公司制图图1.13连州市植被分布图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经济林、灌木和山地草丛等,其中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林、毛竹林、梨果、柑桔等。常绿阔叶林:根据森林的组成成分,结构特征及生境特点,连州市的常绿阔叶林可分为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常绿阔叶林。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于西岸清水、瑶安、丰阳一带海拔200-999米的低山丘陵沟谷或北向山坡上,土壤为红壤;中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星子潭岭(大东山保护区)、龙坪朝天大东山一带海拔IoOO米以上的山地,土壤为黄壤。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石灰岩地区及海拔1000米以上局部山地,常见类型有麻林林、黄连木、枫香林,海拔1200米以上分布长柄毛棒、光皮桦林O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连州市的低山及中山山地上,因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常出现主要由壳斗科、桦木科、棒木科、金缕梅科和安息香科的落叶树种与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杜鹃花科的常绿树种组成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针叶林: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分布为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林,星子潭岭(大东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0O米以上分布有马尾松、黄山松、广东五针松、长苞铁杉等天然针叶林。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林、毛竹林、梨果、柑桔等。油茶林主要分布于大路边山塘、西岸清水、星子清江、九陂等地。毛竹林主要分布于瑶安、三水、丰阳等地。杂果园主要树种有梨、柑、橙、桔、桃、李、梅、枇杷、枣、黄皮、柿、栗等20种,其中除柑、橙、柚、梨、枣等连片栽培面积较大以外,其余种类都是在农家屋前后零星种植。灌木草丛:主要有常绿阔叶灌木草丛、石灰岩藤本灌木草丛和山顶灌木草丛。常绿阔叶灌木草丛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灌木的优势种类为乌饭树、布荆、松木、桃金娘等;石灰岩藤本灌木草丛是由石灰岩丘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破坏后形成的,主要由灌木、藤状灌木及草本植物交织构成,结构密实而杂乱,很多种类具有喜钙、硬叶、多刺、肉质的耐旱特征。常见的优势种类有布荆、金丝桃、红背麻杆、竹叶椒、全缘火棘、沿阶草等。山顶灌木草丛分布连州市北部、东部的天堂岭、潭岭(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天光山、方山、石坑山等地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坡或山头顶部。草丛:主要有山地草丛、丘陵岗地草丛和紫色页岩丘陵草丛。山地草丛分布在海拔100O米以上山顶、山脊,主要种类有野古草、芒、地耳草、蕨、华南龙胆、一枝花黄等。丘陵岗地草丛分布在500米以下丘陵岗地草坡,多为放牧、摞荒而成,主要种类有野古草、毛鸭嘴草、金茅、鹏鹄草、娱蚣草等。紫色页岩丘陵草丛优势种类主要为龙须草、白茅、臭根草、牧蒿、夏枯草等。野生动物资源:连州市有野生动物500种。其中,兽类100种,鸟类200种、爬行类90种、两栖类30种、鱼类3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小灵猫、穿山甲、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金猫等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蟒蛇、红面猴、白鹏、苏门羚、狗熊、毛冠鹿和猛禽类等30种。(3)土地资源连州土地资源丰富,全市有耕地面积30336.51公顷,其中水田21379.35公顷,水浇地1431.43公顷,旱地7511.57公顷;园地9475.92公顷,其中果园5980.2公顷,茶园882.6公顷,橡胶园1.39公顷,其它园地2611.73公顷;林地204800.93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79796.26公顷,竹林地7046.98公顷,灌木林地3360.49公顷,其他林地14597.2公顷;草地3965.58公顷,其中人工牧草地0.44公顷,其他草地3965.14公顷。(数据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自然资源公布数据(2021年)(4)矿产资源连州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矿物种类主要有煤、铁、镒、铜、专目、铅、锌、睇、锡、锂、磷、种、硅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滑石、石墨、石膏等23种,其中煤炭蕴藏量达8000万吨,主要分布在九陂、龙坪、保安镇等;镒矿储量达400万吨,为广东镒矿主要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岸、星子、大路边镇等。优势矿种主要为“硅灰石、碳酸钙”(简称为“两矿”),其主要特点是品质优良,碳酸钙含量、白度均在全国属上等;优质矿石是主要分布于龙坪、西江镇交界一带,龙坪镇砒矿冲矿区和西江镇大岭旺业矿区的矿石属顶级品位,晶体好、碳酸钙含量高、白度高、储量大,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发展潜力的矿种为饰面用板材、化工用石灰岩(轻钙)。连州市“两矿”资源主要分布于大路边镇、星子镇、龙坪镇和西江镇,由北至南形成大路边至西江矿带,南北全长32公里,矿带宽度约100米,延深200米,矿石储量为14.9亿吨,其中碳酸钙储量11.2亿吨,硅灰石储量3.7亿吨。(数据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自然资源公布数据(2021年)(5)旅游资源连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天气景观、遗址遗迹、古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是粤西北清远地区旅游资源大县之一。自然类旅游资源连州地下河、涅川三峡一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潭岭天湖、天龙峡、大东山温泉、瑶安天光山百里画廊、杨梅洞、车田上田温泉等;水域风光类包括澄川三峡一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潭岭天湖、天龙峡、车田上田温泉等。人文类旅游资源道教第四十九福地一福山、慧光塔、燕喜文化园、连州博物馆、连州摄影博物馆、冯达飞纪念馆、连县抗战纪念馆、刘公祠、东陂石板街、惠爱医院旧址、丰阳古道、骑田岭古道、19个中国传统村落、29个广东省古村落等。其中古迹与建筑类包括慧光塔、燕喜文化园、骑田岭古道、丰阳古道、19个中国传统村落、29个广东省古村落等;居住地与社区类包括连州博物馆、冯达飞纪念馆、刘禹锡纪念馆。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瑶族高台小长鼓舞、瑶族布袋木狮舞、舞马鹿、保安大神会、沙坊洗佛节、星子舞火龙等。美食类旅游资源沙坊切粉、东陂水角、星子牛肉横、东陂腊味、丰阳牛肉干、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连州鹰嘴桃等。(数据来源: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6)耕地资源全市耕地总面积为30336.51公顷,占全市国土调查总面积的11.37%,在全市土地一级分类中的比例居第二位。其中,水田21527.57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96%;水浇地1573.8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19%;旱地7235.09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3.85%。从各镇来看,耕地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星子镇(5122.87公顷)、大路边镇(4022.65公顷);面积在20004000公顷的有龙坪镇(3605.47公顷)、西江镇(3200.67公顷)、连州镇(2890.04公顷)、西岸镇(2692.25公顷)、九陂镇(2625.09公顷)、保安镇(2227.22公顷);面积在IoOo2000公顷的有东陂镇(1557.29公顷)、丰阳镇(1478.66公顷);其余的镇面积在IooO公顷以下。按照坡度等级划分,全市耕地坡度W2。的面积为13316.85公顷,坡度为2。6。的面积为7325.62公顷,坡度为6。15。的面积为8282.40公顷,坡度为15。25。的面积为1325.61公顷,坡度25。以上的面积为86.03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3.90%、24.15%、27.30%、4.37%、0.28%;按照耕地类型划分,全市梯田面积为16971.86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5.95%,平地面积13316.8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3.90%。(数据来源:连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第二节生态环境状况(一)地质环境根据连州市自然资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连州市共有28个有效期矿山,其中2个矿山获得省级绿色矿山,7个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目前持证在采矿山中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比例为100%。未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企业禁止进行开采活动。连州市共划定地质灾害高易发区3处,分布于连州市西南、西北、东北及中部。根据连州市自然资源局2020年底统计数据,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91处,从分布上看,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涉及西岸镇、丰阳镇、保安镇、连州镇、瑶安瑶族乡、东陂镇、大路边镇和星子镇。地质灾害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台地以及人工削坡地段,以土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人为削坡和强降雨是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二)水土流失市内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小部分在中西部和中北部。根据2022年清远市及分县土壤侵蚀统计结果显示,连州市水土保持率为83.65%,其中主要为微度侵蚀和水力侵蚀,微度侵蚀面积为2229.26kn占土地总面积83.65%,水力侵蚀面积为435.74km2,占土地总面积为16.35%o水力侵蚀中约93.77均为轻度侵蚀,侵蚀面积为408.58km2o连州市引发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人为侵蚀原因分析(1)坡耕地,包括坡耕地和坡园地,在连州市大部分镇乡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星子镇、龙坪镇、大路边镇、东陂镇和西岸镇,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包括种植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坡耕地是连州市占人为侵蚀面积的比例最大的区域,也是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2)火烧迹地,火烧迹地即火烧坡,是指火烧过的山坡,由于植被被烧毁导致地表裸露,引发土壤流失。火烧迹地可分为非垦植火烧迹地和垦植火烧迹地,非垦植火烧迹地为自然发生的火烧山和人为过失或纵火造成的火烧山,火烧过后植被遭破坏,没有进一步的人为破坏活动;垦植火烧迹地是以垦植为目的,人为纵火烧山,然后开垦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数年来的林业生产用火、农业生产用火以及森林过火且至今植被尚未完全恢复的区域。(3)生产建设用地,包括采矿、采石取土、交通运输和开发区建设。连州市采矿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为水土流失区域中最为严重的,矿山分布于山区、丘陵区,采矿产生的废石、矿渣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采石取土,采场多分布于中部和西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区,采石取土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开采结束后场地若不进行复绿,会造成持续的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主要为各乡镇公路、村道、矿区道路及坡耕地小道等,道路修建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开发区建设(含房地产开发、经济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多分布于城镇周围或沿主干公路分布,旅游开发区部分分布于山区、水库或河堤旁。虽然目前开发区建设占人为侵蚀面积的比例相对较小,但随着连州市及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境内房价不断提升,房地产开发力度将不断加大,扰动面积也随之增加,日渐成为连州市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2.自然侵蚀原因分析连州市引发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连州市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丘陵区,地形坡度较陡,地势起伏较大,一旦地表受到破坏,容易发生水土流失;(2)连州市降雨强度较大,山地丘陵区土壤较疏松,加上部分地区林种较为单一,大范围种植桂树,植被根系固土能力较弱,对水土流失产生潜在威胁。(三)水生杰环境1、水资源连州市河流属北江(珠江支流)支流连江水系,市内主干流为连江,主要支流有星子河、东陂河、三江河,三条河流汇合称为连江,其中星子河流域和东陂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2%。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山塘水库832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39座、小于10万立方米的山塘水库780座(其中重点山塘184座),总库容2.53亿平方米,灌溉农田6346.67公顷。根据连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18-2030年)统计数据,连州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605.90mm,折合总水量41.8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范围在1400180Omm之间,丰水年34.18亿立方米,枯水年13.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4.87亿m3。连州市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地下河和岩泉,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5.55亿m3。岩溶地下水:龙塘水库是拥有42平方公里集水面积的龙坪水文地质单元的一个排池点,旱季流量0.20立方米/秒,计得每平方公里涌水量4.76升/秒;全市石灰岩面积占总面积的60%,共1598.40平方公里。龙坪单元在境内石灰岩地区较有代表性,石灰岩地区地下径流模数为000476立方米/秒平方公里,若以每年3110万秒计,则全市石灰岩地下水总量为2.37亿立方米,占全市地下径流总量的56%o2019-2021年水资源利用率呈现先降后升,从2019年的6.37%将至2020年的5.85%,再升至2021年的9.07%;万元GDP用水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至2021年降至107.17m3/万元;农业灌溉综合用水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至2021年用水量为673.94m3/亩;万元工业用水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21年降至7.31m3万元;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至2021年用水量分别为160.07L/人/日和128.O7L/A/0;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表1.2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年份降雨量(亿m3)水资源总量(亿m3)用水量(亿it?)水资源利用率(%)201953.8831.426.37202048.7931.641.855.85202141.1521.431.949.07表1.2-2用水指标表年份人均综合用水量(m3A)单位GDP用水量(nP/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农田实濯亩均用水量(nP/亩)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Ll人/日)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指标(Ll人/日)2019517.9128.325.8695.3185.6130.82020485.3114.818.3635.7154.8125.12021515.06107.177.31673.94160.07128.07注:数据来源于清远市年度水资源公报.2、水环境连州市内共设置了5个常规地表水监测断面,无国考和省考断面,根据2019年2022年地表水监测数据显示,龙潭码头、双溪亭、城北桥、市水厂、白云庄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类标准,达标率100%,水质状况良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1个,为白云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019年2022年间白云庄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H类,各年度水质达标率均为100%。16个乡镇饮用水源地均能稳定达标,整体水质良好。3、湿地资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湿地总面积为365.10公顷,占全市国土调查总面积的0.14%。其中,内陆滩涂365.10公顷。全市没有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盐田、沿海滩涂、沼泽地。从各镇情况来看,湿地面积超过60公顷的有星子镇(145.14公顷);面积超过40公顷的有瑶安瑶族乡(53.85公顷);面积在540公顷的有保安镇(27.46公顷)、丰阳镇(25.46公顷)、龙坪镇(23.35公顷)、西江镇(23.02公顷)、连州镇(17.00公顷)、西岸镇(14.85公顷)、大路边镇(II.08公顷)、东陂镇(9.97公顷)、九陂镇(9.64公顷);面积在5公顷以下的有三水瑶族乡(4.26公顷)。(数据来源:连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4、入河排污口2021年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其中排查了河流入河排污口348个,入湖排污口12个,入河排污口主要分布在连江、东陂河,数量分别为183个、165个。入湖排污口主要分布在潭岭水库。排污口类型以雨污混合排口及生活污水散排口为主。(四)森林生态环境根据连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林地总面积为206590.34公顷,占全市国土调查总面积的77.44%,在土地利用一级分类中的比例居首位。其中,乔木林地面积为181097.43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87.66%;竹林地面积为7165.83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47%;灌木林地面积为3433.97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1.66%;其他林地面积为14893.11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7.21%。从各镇的分布情况看,林地面积在15000公顷以上的有星子镇(36933.89公顷)、龙坪镇(23171.37公顷)、瑶安瑶族乡(20886.72公顷)、西岸镇(16332.32公顷);面积在800015000公顷的有保安镇(13866.2公顷)、丰阳镇(13712.3公顷)、西江镇(13479.56公顷)、三水瑶族乡(13248.63公顷)、大路边镇(12962.29公顷)、九陂镇(1174L6公顷)、连州镇(11322.51公顷)、龙坪林场(10956.01公顷);面积在1000-8000公顷的有东陂镇(7976.94公顷)。(五)生态保护红线根据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6月下发的生态红线范围,连州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4L19km2,占连州市国土面积的20.30%。按照生态主导功能,连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分为连江中游石漠化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和南岭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两大类,主要包括广东省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清远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清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清远连州龙坪市级自然保护区、清远连州大云洲地方级湿地自然公园、清远连州巾峰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清远连州福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等区域。(六)自然保护地连州市共有保护地8个,其中7个自然保护地处于升调整优化期,整合优化后连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共38428.44公顷,占连州市国土面积的14.43%o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1处、省级2处、市级1处),总面积为28380.46公顷,占连州市国土面积的10.65%;森林公园3处(省级1处、县级2处),总面积为100lO.22公顷,占连州市国土面积的3.76%;湿地公园1个,为县级,面积为37.76公顷,占本区陆地面积0.01%。1、广东省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粤湘两省交界的粤北南岭腹地,在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0,113。04,北纬24。3724o57,o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4月,在原乳阳、大顶山、阳山龙潭角、阳山秤架、连州大东山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国办函199426号”批准合并组建而成的。保护区东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坪和南水水库接壤,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乡、古母水镇连接,西靠连州潭岭水库,北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5.8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36万公顷,缓冲区面积1.5万公顷,实验区面积1.98万公顷,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南岭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Q区内有野生高等植物287科1262属3889种,其中苔葬植物60科153属3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7科1109属3538种,其中蕨类46科112属363种;种子植物181科997属3175种,包含裸子植物7科11属19种,被子植物174科986属3156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47科764属2605种;单子叶植物27科222属5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华南五针松等33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长柄双花木、半枫荷、华南锥等40种。区内有脊椎动物555种,隶属31目100科339属,其中,兽类有9目25科71属98种;鸟类有14目41科155属261种;爬行类有2目13科49属94种;两栖类有2目7科20属44种;硬骨鱼类有4目14科44属58种。昆虫2233种,其中蝶类397种,蛾类1252种,鞘翅目昆虫5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斑喙凤蝶、云豹、黄腹角雉、蟒蛇、短尾猴等7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华南虎、豹、金猫、三线闭壳龟、莽山烙铁头等82种。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连州市辖区范围内的面积为4593公顷,全部纳入生态红线。2、清远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清远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35"112。29'55",北纬24。39'47"25。12,50”,于2008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粤办函2008588号),总面积13972.3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以伯乐树和南方红豆杉及白鹏为代表的其它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水源涵养林。田心自然保护区植被保存较好,属较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部分地段的植被虽具一定的次生性,但已向地带性植被演替,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保存有野生维管植物131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11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其他珍稀濒危植物8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1的兰科植物13种。保护区迄今已知有野生脊椎动物249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种,国家11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4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皮书物种14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ClTES)濒危野生动物物种22种。在上述物种中,伯乐树数量较多,而且伯乐树自然种群因更新幼苗数量多,在广东及至全国都不可多得,对于研究伯乐树物种的繁殖和动态演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区内白鸭的种群密度较大。田心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中段西南麓的特有生物物种基因库。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白鸭的保护,有利于保护田心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田心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98.2%,森林最大贮水能力为4632万m3,水源涵养功能和其它生态功益十分显著,是连州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好这块生态绿洲,对韶关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3、清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连州段)清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清远漠川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县级自然保护区(阳府函2002140号)和2004年建立的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县级自然保护区(阳府函200485号),2004年升级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清府函2004286号),2008年,在原清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清远漠川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升级,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办函2008588号文批准,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清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连江北起连州龙宫滩、南至阳山与英德交界地新珏,地理坐标:北至N24。46,44,西至EII2。234,南至N24。1449”,东至EII2。5-51”,总面积2125公顷(连州段面积为195.79公顷)。保护区是以保护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为目的,并以连江生态系统以及连江水系特有鱼类、珍稀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并可作为自然资源遗传基因库,为人类服务,及其生态系统为宗旨,包含其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的保护内容。全面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及其水生生物和栖息地,保护区是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教、生态旅游和鱼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根据广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可行性报告,在保护区水域及邻近江段栖息的125种鱼类中,有4种已列入上述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鱼类5种,以及珠江水系特有鱼类4种。广东连江龙牙峡水产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点分布地,总体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区内丰富的江河生物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维护保护区的原始性,使区内物种数量恢复和发展,是丰富的天然基因库。这些宝贵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于我们研究近江河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完整性等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维护生态平衡、进行科学研究、丰富人们生活、造福子孙后代的基础。4、清远天湖省级森林公园清远天湖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连州市的东北部,地处粤湘边界,是经广东省林业厅粤林函200044号文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9597.62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112。45',北纬24。53'25。02'之间。该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据初步调查,具有维管束植物200科1257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116种;裸子植物9科13种;被子植物151科1128种。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伯乐树、白豆杉、广东松、南方红豆杉等。公园境内分布有山地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短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还有经济林草、果树等。5、清远连州大云洲湿地公园清远连州大云洲湿地公园范围为以小北江为主体,东至星子河城北桥,沿东陂河岸西至连州镇第四中学旧址及后山,沿小北江河岸南至城南大桥。面积37.76公顷。清远连州大云洲湿地公园水面宽广,其由小北江及其支流、河漫滩、河心洲、菜地组成的生境比较复杂,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繁衍栖息场所。(1)湿地植物资源概况根据野外调查记录,湿地公园有湿地植物12科31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11科3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科16种、单子叶植物6科14种)。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以下类型:浮水植物有雨久花科的凤眼莲(水葫芦),天南星科的大藻,浮萍科的浮萍。浮叶植物有范科的喜旱莲子草。挺水植物常见的有有蓼科的水蓼、毛蓼,莎草科的水毛花,禾本科的铺地黍、稗等。沉水植物有水鳖科的苦草、黑藻两种Q除以上典型的湿地植物外,湿地公园内湿生植物有青菊子、母草、泥花草等,河岸的枫杨、水杉也是典型的湿地木本植物。湿地公园内的高等植物除了提供大部分第一性生产力外,还向各种水生动物提供了繁殖、栖息、觅食的场所,大多数产黏性卵的鱼类均需要寻找这些植被进行产卵繁殖,水生昆虫、自然孵化的鱼苗亦在此发育、栖息、觅食。(2)湿地植被概况根据中国植被植被型组一植被型一群系的分类,湿地公园内植被种类较丰富,有2个植被型组,7个群系。(3)湿地动物鱼类鱼类是湿地公园主要的动物类群。湿地公园共采集观察到鱼类5目6科16种,以鲤形目最多,有12种,优势种类有鲫、鲤、草鱼、站等种类。鸟类鸟类是湿地公园最常见的湿地动物。据初步调查,大云洲鸟类有20种,隶属4目、9科。大云洲最常见的鸟类为鹭鸟,主要种类为小白鹭、大白鹭,其次为普通翠鸟。两栖、爬行类大云洲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类较少,其中两栖类有1目2科3种,爬行类1目1科3种。常见种类有黑眶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