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甸街道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评审稿).docx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评审稿)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二。二三年九月项目名称: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委托单位: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云南云水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审定:(高级工程师)审核:(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姓名工作内容职称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编制,现场踏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等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统筹工作、审核等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制图工作工作大纲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等目录1总则11.1 划分背景及目的11.2 划分依据21.2.1 相关法律、法规21.2.2 相关规范、标准31.2.3 相关规划、文件31.2.4 其它资料513划分原则51.4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路线62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72.1 区域自然状况72.1.1 区域位置72.1.2 气象气候92.1.3 地形地貌92.1.4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92.2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112.2.1 行政区划112.2.2 人口现状122.2.3 经济发展现状122.3 水源地规划、水功能区划、重要生态功能区划等情况122.3.1 水源地规划122.3.2 水功能区划122.3.3 重要生态功能区划142.4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142.4.1 水源地概况142.4.2 水源地自然特征152.4.3 水资源状况162.5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调查评价162.5.1 评价方法162.5.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92.6 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调查242.6.1 违章建筑物调查242.6.2 点源污染调查242.6.3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252.6.4 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调查262.6.5 流动源262.7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分析及存在问题282.7.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分析282.7.2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调查292.7.3 存在的问题323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与定界333.1 地下水源规模分级333.2 岩溶裂隙网络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333.2.1 一级保护区333.2.2 二级保护区333.3 保护区划分结果343.3.1 保护区划定结果统计343.3.2 保护区定界方案343.3.3 保护区定界的技术说明35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保护要求364.1 保护区规范化建设364.1.1 完善保护区划界与基础设置364.1.2 监控能力建设384.1.3 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394.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40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415.1 建设投资估算415.2 规范化建设目标达标的可行性分析446结论与建议456.1 结论456.2 建议457附表47附表1: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表47附表2: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结果表.48附表3: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拐点坐标4912附件5013附图511总则1.1 划分背景及目的2019年8月2日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意见要求,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建设及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和水利部门提供水源相关资料,协助做好保护区的划分及规范管理工。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在建设期甸同步开展保护区的划定或调整工作。2019年11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云南省水利厅转发关于推进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环发(2019)18号),根据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与省级部门责任清单,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农村水源地(含千吨万人)水源名单及类型。2022年6月,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水利厅及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农环(2022)15号),要求2025年基本完成供水规模大于1000人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2022年7月,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治理成果,开展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不达标整治,基本完成乡镇级水源保护区划定、立标并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强农村水源保护,推动跨界水源联保共治。为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饮用水水质保护精神,保障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预防突发性水事件,确保用水安全,开展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乡镇级及以下水源地划分方案编制项目工作十分有必要。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按照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函(云污防水源(2020)2号)和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农环(2022)15号)要求对辖区内未划定或划定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乡镇级及以下饮用水源地进行梳理,确定双龙潭、三十亩龙潭2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塘龙潭、龙潭泵房、前所村大龙潭、曲者村水源地4个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地有必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界工作。本划定方案针对七甸街道三十亩龙潭水源地开展保护区划界,有助于保障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和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防止水污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预防突发性水事件提供依据,为饮用水水源地源地保护提供科学支撑。1.2 划分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7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2月修正);(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年6月5日);(6)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修改);(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1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10月7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3月19日);(1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日);(16)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6月29日);(17)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18)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2014年1月6日);(19)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3年10月);(20)昆明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4年2月);(21)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2017年3月);(22)云南省水资源红黄绿分区管理办法(2016年8月);(23)昆明市水资源红黄绿分区管理办法(2016年12月);(24)昆明市及滇中产业新区水功能区划(20112030)。1.2.2 相关规范、标准(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2)关于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2)50号);(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433-2008);(6)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环办(2011)93号);(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HJ747-2015);(8)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9)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HJ2032-2013);(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4)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2.3 相关规划、文件(1)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报批工作的通知(云污防水源(2020)10号);(2)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的函(云污防水源(2020)9号);(3)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的函X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涉及我局任务分解的通知(昆生环通(2020)74号);(4)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5)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函(云污防水源(2020)2号);(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20)8号);(7)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方案的通知(昆政办(2017)173号);(8)中华人民共和(1)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2)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的通知(阳管发(2012)24号)(3)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方案的通知(阳管发(2011)33号)(4)昆明阳宗海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5)昆明阳宗海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项规划(6)昆明阳宗海区域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7)云南省“十四五”阳宗海保护治理规划(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1月)(Il)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13)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厅字(2017)6号);(14)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云发(2018)16号);(15)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环发(2019)号);(16)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的意见(昆通(2017)4号);(17)昆明市关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昆政发(2014)27号);(18)关于全面落实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隙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昆水源办文(2015)3号);(19)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农环(2022)15号)。1.2.4 其它资料(1)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2)昆明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年2020年);(3)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4)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的通知(阳管发(2012)24号);(5)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方案的通知(阳管发(2011)33号);(6)昆明阳宗海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7)昆明阳宗海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项规划;(8)昆明阳宗海区域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9)云南省“十四五”阳宗海保护治理规划(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1月)。1.3 划分原则(1)科学划定原则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三十亩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进行划分。(2)保护优先原则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最为宝贵的资源,农村供水工程是改善农村群众饮水条件的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必须优先加以保护。(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保护区范围根据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汇水面积、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的分布划定,逐步开展标志标牌的设置和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整治,保隙水库供水水质安全。(4)因地制宜原则保护范围应结合当地地形、区域分水岭、水源地周边土地利用及污染源现状,并针对保护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应防止水源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应使水源地水质达到供水水质或其他用水水质相关要求。1.4 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路线三十亩龙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路线如图1.4-1o图1.4/三十亩龙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路线图2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2.1 区域自然状况2.1.1 区域位置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2月30日设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明确呈贡区、宜良县、澄江县分别将七甸街道办事处、汤池街道办事处、阳宗镇委托管委会按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模式,对三个乡镇实行统一管理。2010年7月1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履行职责职能。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位于昆明市东南部,比邻昆明市主城区,东邻宜良,南接澄江,西连呈贡、官渡,北靠嵩明,西南与晋宁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2,48"103。5,22”,北纬24。45,23"25。8'19"。管委会驻地距昆明市区35公里,管委会辖区国土面积共计546kn?。行政区域内辖七甸、汤池、阳宗3个镇(街道)、38个村委会(社区)、178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总人口11.22万人。七甸街道办事处地处省会城市昆明的东郊,距昆明市18千米。东临宜良县,南接澄江县,北依官渡区。辖区交通便利内(安石公路、昆石公路、阳宗海大道、阳春大道、昆河线、南昆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突出。辖区面积126平方千米。街道辖七甸、头甸、广南、松茂、马郎、野竹、胡家庄、大哨、水塘9个社区居委会,29个居民小组,33个自然村,总人口3.38万人。恢田大季村庄子村IMtMW多镇行政中心行政村河流,水系摆依河引洪渠水底.水域引水区径流区阳宗海径流区行政区边界图2.1-1阳宗海区域地理位置图2.1.2 气象气候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地处滇中,属低纬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受印度洋孟加拉湾海洋气候影响比较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日较差比较大,干湿季节分明。雨季多暴雨,以雨面小、历时短、梯度大的单点暴雨为主,多为单日连续性暴雨。在区域内山区降雨明显高于坝区。降雨的季节性特点造成旱季降雨日数少,晴天日数多,日照充足,气温高,蒸发量大。雨热同季,光温不同步,冬暖夏凉,积温多。2.1.3 地形地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管辖区地处滇中高原,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四周群山环抱,主要包括凹子山、云岭山、老爷山、大黑山、小白龙山等,其中最高海拔为老爷山(2730m),最低为阳宗海出水口(1766.15m),整体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特征。地质构造属“康滇地轴”与“滇黔川鄂台坳”交界区,为南北和华夏构造体系。区域四面环山,临湖陆地为中低山丘陵和盆地,系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控制的中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山系总体呈南北走向,受小江断裂带的影响和水流的溶蚀,山系、河流均呈南北走向,峰岭河谷相间发育,山坡陡峻,山顶平缓,河谷呈“V”形,属不稳定地带,山体与湖面高差大都在2OO3OO米之间。七甸片区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新生界第四系(Q4)、新生界第三系茨营组(N2)、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B)、下统栖霞茅口组(Plq+m)、倒石头组(PId)、石炭系中上统威宁马平群(C2+3)和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2h)。区域地质构造类型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以径向构造为主,纬向构造发育,并配生有后期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发生。区域主要受一朵云一一大新册逆断层控制,断层带较为破碎,是地下水的主要贮存和排泄通道。2.1.4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项目区及周围地区出露地层水源地所在区域地层属滇中地层分区中的昆明小区。区内及周边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松散层(Q)、第三系上新统(N2)及下第三系(E)、侏罗系中统上禄丰群(J2)、侏罗系下禄丰群(T3-J)、三叠系上统一平浪群及鸟格组、三叠系中统法郎组及个旧组、三叠系下统水宁镇组及飞仙关组(TIf)、二叠系上统卡以头组(Pzk)、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d)、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P2B)二叠系下统栖霞茅组(Pq+m)、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PM)、石炭系上统马平群(C3m)、石炭系中统威宁群(C2m)、石炭系下统大塘阶上司段(Cds)石炭系下统大塘阶万寿山段(Gdw)、泥盆系上至中统(D”)等。(2)地质构造本区构造单元地处扬子准地台I(一级构造单位)滇东台褶带I3(二级构造单位),昆明台褶束I31(三级构造单位)建水台隆I3,-2(四级构造单位)与曲靖台褶束I34(三级构造单位)牛头山台隆I3,“(四级构造单位)相交接附近。详见云南省构造分区图2-2o本工程主要位于南北向构造体系及与之派生的“入”字型构造。主要断裂及褶皱见下(图21):图2.12区域主要断裂及褶皱2.2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2.2.1 行政区划2009年10月9日,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09年12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并确定呈贡县、宜良县、澄江县分别将七甸街道办事处、汤池镇、阳宗镇委托阳宗海管委会管理。2010年7月1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阳宗海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履行职责职能,2011年4月26日,经昆明市委、市政府同意,加挂昆明阳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辖管七甸街道办事处、阳宗镇和汤池街道三个镇,共计38个村委会(社区)、178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总人口11.22万人。七甸街道办事处地处省会城市昆明的东郊,距昆明市18千米。东临宜良县,南接澄江县,北依官渡区。辖区面积126平方千米,辖七甸、头甸、广南、松茂、马郎、野竹、胡家庄、大哨、水塘9个社区居委会,29个居民小组,33个自然村,总人口3.38万人。2.2.2 人口现状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辖管七甸街道办事处、阳宗镇和汤池街道三个镇,共计38个村委会(社区)、178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总人口11.22万人,其中七甸街道常住人口3.38万人。2.2.3 经济发展现状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8.4亿元,增长38.4%,增速全市第二。其中,工业和信息化投资12.1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5亿元,在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中位居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9亿元,大竞赛成绩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招商引资内资60.5亿元,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3132万美元,大竞赛成绩全市第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073户,其中“四上”企业78户,增长25.81%。大竞赛综合成绩由底部逐季跃升,年终在5个开发区中位居第三2.3 水源地规划、水功能区划、重要生态功能区划等情况2.3.1 水源地规划三十亩龙潭水源地自建成使用(特指作为饮用水水源)至今未进行过相关水源地专向规划。2.3.2 水功能区划(1)地表水功能区划依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云南阳宗海保护条例以及昆明阳宗海区域总体规划(20102020)对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三十亩龙潭泉点出露后的地表水所在小支流面积较小,未划定水功能区,但其下游湖体阳宗海划定了相应的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III。区域内地表水功能区划如表2.31所示。表2.31阳宗海区域地表水功能区划表三级支流四级支流水体名称水体功能执行标准类别汤池河阳宗海阳宗海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工农业用水区11阳宗海出口一入西河口汤池河工农业用水区IV摆依河395水库395水库一摆依河摆依河宜良源头水保护区m草甸海草甸海一般鱼类保护区、工农业用水区III草甸海出口一入南盘江口石牛河工农业用水区IV(2)地下水功能区划根据昆明市地下水功能区划以及相关功能区,整个规划区域地下水功能见下表,三十亩龙潭所在地下水一级功能区为开发区,二级功能区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具体见表232。表2.3-2规划区地下水功能区划表地下水一级功能区地下水二级功能区水资源规划区开发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七甸片区建成区草甸片区建成区汤池片区建成区阳宗片区建成区保护区生态脆弱区阳宗海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地质灾害易地下水发区脆弱区小江断裂带沿线及汤池、草甸现状垃圾场周边范围及下游小部分区域,面积1.49km2地下水水源涵养区阳宗海二级保护区外三级保护区内及汤池片区建成区外围汇水区域草甸片区规划建成区外围汇水区域七甸片区规划建成区外围汇水区域阳宗片区规划建成区外围汇水区域2.3.3 重要生态功能区划根据云南省阳宗海湖滨生态红线及湖泊生态黄线“两线”划定方案,三十亩龙潭处于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生态核心区是湖滨生态红线以内区域,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体系的核心,是湖泊生态空间管控最严格的主导功能区,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实现清零留白,还复自然生态。主要管控措施:(1)全面排查实物指标。排查梳理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现状各类设施,建(构)筑物,人口,土地利用等,形成排查清单。(2)全面退出无关设施。按照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2022年年底前,湖滨生态红线以内除公共基础设施(如环保、水利、湿地工程和执法船停靠等设施)、文物、历史村落以外的村庄、建筑物、产业以及与保护治理无关的设施全面退出。(3)严格管控建设活动。严格按照法定规划开展维护、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的活动。经批准可配套必要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4)减人口压力。推进湖滨生态红线内原住居民向外搬迁,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2025年底前完成搬迁安置住房建设。2.4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2.4.1 水源地概况水源地名称:三十亩龙潭水源地水源类型:地下水型出水标高:1780米水源建设年代:2020年设计取水量:5900m3d实际供水量:4917m3d供水方式:集中式服务对象口:三十亩龙潭主要向阳宗海水厂供水,该厂的供水服务范围为工程规划供水范围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汤池街道和阳宗镇等3个街道(镇)。共计3个集镇、38个村委会(社区)、178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涉及集镇常住人口供水&824万人、滇池学院4.5万人及本区域旅游人口120万人次/年。供水工程:三十亩龙潭目前建成原水泵站一座,己通过铸铁管向阳宗海水厂供水,口实际供水量为4917m3d.2.4.2 水源地自然特征三十亩龙潭位于七甸街道三十亩村北侧,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2°59,27.9"北纬24°55,39.9”。取水口位于小石岩山山脚处,龙潭西侧为小石岩山,地势较高,东部为阳宗海湖体,水源地总体临近湖体。图2.4-1三十亩龙潭水源地地理位置三十亩龙潭所在区域植被覆盖总体较好,主要为灌木林地及耕地。三十亩龙潭水源地现场情况2.4.3 水资源状况根据昆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汤七甸片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3.76万?/(km2a),推求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082.91万m3/a。三十亩龙潭为小石岩山一带出露的地下水,三十亩龙潭于2020年2月27日、3月11日,共实测2次流量,实测流量分别为0.0656m3Ss0.0821m,2月27日测流时三十亩村村民自用抽水泵站正在运行,3月11日则是所有抽水泵站均停止运行半小时后才进行测流,因此3月11日所测流量相对准确。2.5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调查评价2.5.1 评价方法三十亩龙潭水源地属于乡镇级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地下水型水质要求“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二级、准保护区)水质各项指标不劣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Z14848)IIl类标准。结合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环水体(2016)179号)第四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应达到或优于HI类”的要求,三十亩龙潭水源地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水质状况评估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要求进行。三十亩龙潭水源地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基本项目共37项进行评价,评价因子主要为色度、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镒、铜、锌、铝、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氨氮、硫化物、钠、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氟化物、氟化物、碘化物、三氯甲烷、汞、神、硒、镉、六价铭、铅、四氯化碳、苯、甲苯。评价标准见表3.1-lo表2.5-1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序号标准值项目I类11类m类IV类V类1色(伯钻色度单位)551525>252嗅和味无无无无有3浑浊度/(NTU)<33310>104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5PH6.5<pH8.55.5pH<6.5,8,5<pH9.0pH<5.5或pH>9.06总硬度/(mgL)150300450650>6507溶解性总固体/(mgL)30050010002000>20008硫酸盐/(mgL)50150250350>3509氯化物/(mgL)50150250350>35010铁/(mgL)<0.10.20.32>2.011镒/(mgL)<0.050.050.11.5>1.512铜/(mgL)0.010.0511.5>1.5013锌/(mgL)W0.050.515>5.0014钥/(mgL)0.010.050.20.5>0.515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0.0010.0020.01>0.011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不得检出0.10.30.3>0.317耗氧量/(mgL)1.02.03.010.0>10,018氨氮(NH4)/(mgL)0.020.10.51.5>1.519硫化物/(mgL).0050.010.020.1>0.120钠/(mgL)100150200400>40021菌落总数/(CUFmL)1001001001000>100022总大肠菌群/(CUFZlOOmL)3.03.03.0100>10023亚硝酸盐(以N计)/(mgL)0.010.114.8>4.824硝酸盐(以N计)/(mgL)252030>30.025氧化物/(mgL)0.0010.010.050.1>0.126氨化物/(mgL)1112>2.027碘化物/(mgL)<0.040.040.080.50>0.5028汞/(mgL)0.00010.00010.0010.002>0.00229神/(mgL)0.0010.0010.010.05>0.0530硒/(mgL)W0.010.010.010.1>0.131镉/(mgL)0.00010.0010.0050.01>0.0132格(六价)(mgL)0.0050.010.050.1>0.1033铅/(mgL)W0.0050.0050.010.1>0.1034三氯甲烷/(UgL)0.50660300>30035四氯化碳/(gL)0.500.502.050.0>50,036苯/(ugL)0.51.010.0120>12037甲苯/(UgL)W0.51407001400>1400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状况,水质评价方法公式如下: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Pi=£-(pH、DO除外)3j式中:Pi为i污染物的标准指数;Ci为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Si为i污染物的标准浓度(mg/L)。pH的标准指数计算方法:7.0-pH i79-P/(Pa < 7.0)PI=管一(P区7.0)式中:Pi-某监测点PH的标准指数;pH某监测点PH的实测值;pHsd-pH标准值的下限;pHsu-pH标准值的上限。DO标准指数计算方法:AOJdol-doJD°f-D°s(DOi>DOs)ZbQJ=109-DQ(DOj<D0s)式中:PDOO)DC)在j点的标准指数;。一溶解氧浓度,mg/L;OOL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f=468(31.6+T),T为温度,;OOjT点的溶解氧监测浓度;mg/L;Qa地表水溶解氧评价标准;mgL0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Pi>l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不能满足水域功能的要求。2.5.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023年9月07日,云南云水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三十亩龙潭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现状采样检测,监测总指标为37项(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5-2o表2.5-21三十亩龙潭水源点现状监测序号项目单位三十亩龙潭m类标准值Pi达标情况11类标准值Pi达标情况对标分析1PH无量纲6.76.58.50.60达标6.58.50.60达标I【类2色度度5150.33达标51.00达标I【类3浑浊度NTUI30.33达标30.33达标II类4肉眼可见物/无无/达标无/达标II类5嗅和味等级0无/达标无/达标II类6总硬度mg/L3034500.67达标3001.01达标II类7氨氮mg/L0.3190.50.64达标0.13.19不达标川类8硫酸盐mg/L222500.09达标1500.15达标II类9氯化物mg/L44.82500.18达标1500.30达标I【类10氟化物mg/L0.510.50达标10.50达标II类11富化物mg/L<0.0020.05/达标0.01/达标H类12挥发酚mg/L<0.0020.002/达标0.001/达标II类13溶解性总固体mg/L42310000.42达标5000.85达标II类14耗氧量(CoDmn法)mg/L1.5730.52达标20.79达标II类15硝酸盐氮mg/L6.5200.33达标5130不达标Ill类16亚硝酸盐氮mg/L0.02210.02达标0.10.22达标I【类1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0500.3/达标0.1/达标II类18六价铝mg/L<0.0040.05/达标0.01/达标II类19三氯甲烷gL<0.00026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