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涵洞施工专项方案目录1编制说明、依据及适用范围31.1编制范围31.2编制依据31.3适用范围42工程概述42.1 工程概况42.2 自然条件92.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22.4 施工平面布置142.5 施工要求22.6 技术保证条件33施工计划53.1 总体施工部署53.2 施工进度计划53.3材料计划63.4设备计划64施工工艺技术84.1 总体施工方案84.2 主要设备选型84.3 施工准备104.4 施工方法114.5 5检查要求375质量管理措施455.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455.2 质量保证体系455.3 质量保证措施486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安全保证措施536.1 危险源辨识及分析536.2 组织保障措施646.3 技术保证措施746.4 监测监控措施80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847.1 管理人员计划847.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计划847.3 作业人员计划848验收要求851.1 验收标准851.2 2验收程序851.3 验收内容858. 4验收人员879应急处置措施898.1 组织机构898.2 处置流程928.3 应急处置措施938.4 应急车辆、物资及设备1009. 5事故善后及恢复生产10110绿色及文明施工1039.1 1绿色及文明施工组织机构10310. 2绿色施工10311. 3标准化文明施工措施10511模板支架计算书10711.1 过水涵洞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10711.2 通道涵洞墙体模板支架计算书1151编制说明、依据及适用范围1.1 编制范围本方案为总承包工程涵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本方案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公司相关技术文件为指导进行编制。本方案旨在作为涵洞施工的主要安全施工依据,指导涵洞施工。1.2 编制依据1、(九虎路、西铜南路及三环路南延伸段、S544陶跳路(陶家至大渡口段)、山田路、西铜北路三标段、玉仙路、元桂路、G212白彭路(华福天桥至帽合段)、巴林路(巴福段)改扩建EPC+O总承包工程招标文件。2、(九虎路、西铜南路及三环路南延伸段、S544陶跳路(陶家至大渡口段)、山田路、西铜北路三标段、玉仙路、元桂路、G212白彭路(华福天桥至帽合段)、巴林路(巴福段)改扩建EPC+O总承包工程投标文件。3、(西铜南路及三环路南延伸段)改扩建EPC+O总承包工程设计施工图。4、西彭组团A、C分区(部分)标准分区西铜南路(铝城大道至新城西路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西铜南路及三环路南延伸段)改扩建EPC+O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和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8、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行政法规,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表1.2-1规范列表序号名称编号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4重庆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86-2016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6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TE40-2007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序号名称编号9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13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14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039号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201837号18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安发201927号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2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6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LJI30-20112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总承包工程涵洞施工。2工程概述2.1 工程概况2.1.1 道路工程概况1、本项目分为两段:第一段西铜南路,道路起点接现状铝城大道转盘,终点接三环路南延伸段平交路口,城市主干路,道路全长1540米。路幅宽度为44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kmh.全线包含两座桥梁,其中新建白家坡1#大桥为3X35In跨,全长115米。新建白家坡2#大桥左幅为9X25m跨,全长233.08米,右幅为8X25m跨,全长208.08米。第二段三环路南延伸段,起点接西铜南路终点交叉口,终点接三环路平交口,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479.458米。路幅宽度为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0道路中段新建过水涵洞一道,新建通道涵洞一道。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见表2.1.2T、表2.1.2-2:表2.1.2-1西铜南路主要技术指标表编*7FU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采用值指标采用值备注西铜南路(K0+000-K1+120)西铜南路(K1+120-K1+540)1地形深丘区深丘区深丘区深丘区2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城市主干路城市主干路城市主干路3设计年限年202020204设计速度Km/h40/50/605040/50/60405标准路幅m-44/56-566路面横坡%1-21.51-21.57最大纵坡%5.53.7264.48圆曲线最小半径m400500300全段直线9竖曲线最小半径tn1350/10503500/2300600/7001700/1150凸/凹10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KNm2表2.1.2-2三环路南延伸段主要技术指标表编号指标名称甲.位指标采用值备注三环路南延伸段1地形深丘区深丘区2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3设计年限年15154设计速度Km/h30/40/50405标准路幅m一266路面横坡%1-21.57最大纵坡%65.828圆曲线最小半径m400全段直线9竖曲线最小半径m600/7001700/1050凸/凹10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KNm22、道路平、纵断面设计本工程道路分为以下两段:第一段西铜南路起点接现状铝城大道转盘(转盘路面标高273.2m),以0.5%下坡,与规划支路1交叉(路口标高272.190m),然后以3.73%下坡到达与规划次干路1交叉(路口标高266.507m),跨越水渠、规划支路2后与规划次干路2交叉(路口标高245.410m),再以L7%上坡,与规划支路3交叉(路口标高249.270m),再与三环路南延伸段平交(路口标高252.100m)o设计最大纵坡二产3.73%;最小纵坡in>in=O5%,最小凹曲线半径2300m,最小坡长270米,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m。第二段三环路南延伸段起点接西铜南路平交口(路口标高252.100m),然后以3%坡度向北,与规划支路平交(路口标高248.400),再以4.8%的坡度向北延伸至三环路平交口口(路口标高258.000)。道路全长479.458米。设计最大纵坡ill*4.8%;最小纵坡imi11=3%,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m,最小坡长220米。3、道路横断面设计西铜南路路幅宽度为44m,采用双向六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44m,道路标准横断面组成为:8.Om(人行道)+0.5m(路缘带)+2X3.75m+3.5m(机动车道)+0.50m(路缘带)+4.Om(中央分隔带)+0.50m(路缘带)+3.5m+2×3.75m(机动车道)+0.50m(路缘带)+8.Om(人行道)=44.0m,道路横坡:车行道向外L5乐人行道向内2机三环路南延伸段路幅宽度为26m,双向4车道,道路标准横断面组成为:5.0m(人行道)+0.5m(路缘带)+3.75m+3.5m(机动车道)+0.50m(路缘带)+3.5m+3.75m(机动车道)+0.50m(路缘带)+5.Om(人行道)=26.0m,道路横坡:车行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2%04、平交口设计平交道口采取红绿灯控制,进、出口段根据车行要求设置左、右转弯专用车道,经过道口节点的渠化设计,使道口的通行能力与路段运行能力协调一致。具体的拓宽标准如下:交叉口渠化进口道展宽为16米,设置有左转、右转及直行专用道,车道宽度为3m,出口车道宽度:3.75m和3.5m。所有渐变段长度均按渐变率1:101:20控制。加宽渐变方式采用直线渐变进行过渡。交叉口渠化按照规范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2.1.2 涵洞工程简述1、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全线排水系统,与沿线管网规划及排洪设施相配合,满足排洪及方便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在三环路南延伸段设置过水涵洞及通道涵洞各一道。过水涵洞中心桩号位于三环路南延伸段K0+197m,涵洞长63m,净宽3.5m,净高2.5m,钢筋混凝土涵洞,涵洞进口、出口均为混凝土挡墙明渠。通道涵洞中心桩号位于三环路南延伸段K0+223m,涵洞长47m,孔径8m,净高5m,钢筋混凝土涵洞,涵洞进口、出口均为混凝土端头墙。2、涵洞平面设计见2.1.3T图:图2.1.3-2过水涵洞横截面图图2.1.3-3通道涵洞横截面图4、过水涵洞纵剖面设计见2.1.3-4图:图2.1.2-4过水涵洞剖面图5、通道涵洞纵剖面设计见2.1.3-5图:三一地硒1.一L1刚)一L16一一45QQ表2.1.3-6涵洞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孔数-孔径X净高(JL-m)涵长(m)新建进HU口形式结构形式主要用途进口出口1K0+212.5m1-3.5×2.5m63.OO挡墙挡墙钢筋混凝土涵洞过水涵洞2K0+223.Om1-8×5m60.00挡墙挡墙钢筋混凝土涵洞通道涵洞2、涵洞工程主要工程量见2.1.3-7表:表2.1.3-7涵洞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单位工程量1、过水涵洞(涵洞)1-1土方开挖m34921-2石方开挖m34921-3C20混凝土垫层m328.351-4C20混凝土挡墙基础m369.11-5C20混凝土挡墙m3524.51-6砂砾石垫层m3150.11-7C20混凝土明渠m3135.11SC30混凝土涵洞m3425.319涵洞钢筋t1251-10变形缝预埋式橡胶止水带m162.82、通道涵洞(涵洞)2-1土方开挖m38102-2石方开挖m38102-3C25混凝土垫层m3172-4C20混凝土路面(50Cm厚)m22822-5C20混凝土路缘石(50X80CIn)m942-6M7.5砂浆砌砖m3135.42-7卷材防水层m21541.62-8C30P8抗渗混凝土涵洞m310332-9涵洞钢筋t181.72-10变形缝预埋式橡胶止水带m69.62-11排水沟(含盖板)m942-12沥青马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4cm厚m22822-13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厚(AC-16)m22822-14热沥青粘层0.6cm厚m2282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区属红层丘陵地貌,深丘地形,总体地势起伏不平,最高点位于西侧铝城大道,标高为274.3m,最低点位于中部水帘洞休闲山庄处,高程为219.5m,场地高差达到55m。2.2.2气象道路沿线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oC-18.5oC,最高气温42.9,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降雨量1378.3mm,最小年降雨量783.2mm,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年平均风速L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实测极大风速27.0ms,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o2.2.3地质构造拟建线路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北储向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场地内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为132oN7。,闭合状,无填充,层间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岩体中发育有2组裂隙:I组:裂隙产状43°Z76o,延伸4.006.00m,间距1.53.50,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13m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程度一般,为硬性结构面。11组:裂隙产状289。Z81o,延伸3.005.00m,间距2.005.0m,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25m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程度一般,为硬性结构面。根据重庆市区域地质资料,勘察区无大的断裂构造和构造破碎带。2.2.4地层岩性现有的地勘资料西彭组团A、C分区(部分)标准分区西铜南路(铝城大道至新城西路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6.03)。根据现有的勘察报告,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的素填土、残坡积的粉质粘土和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和泥岩组成。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自上而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素填土:杂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砂泥岩碎石、粉质粘土组成。碎石含量约占35%,碎石粒径约215cm,为原房屋修建、修建土路、场平时抛填,回填时间约28年不等。主要分布在已建民房、道路及已场平区域。钻孔揭露厚度为。LlOm。粉质粘土:黄褐色,灰黄色,可塑状。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厚度为03.80m。该层主要分布于区内原始斜坡之上、沟槽地段和原农田区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厚度为0Lom。该层仅在鱼塘、河沟位置有分布。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见砂质花斑、条带,局部含砂质成分重,强风化层岩质软,岩芯破碎,中等风化层岩质较硬,主要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土层之下,或与砂岩呈互层状出现,在场地斜坡地形较陡位置见有出露,为场地内主要岩层。砂岩:灰白色、灰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号云母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偶见泥质花斑、条带,局部含泥质成份重,强风化层岩质软,岩芯破碎,中等风化层岩质较硬,主要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土层之下,或与泥岩呈互层状出现,在场地斜坡地形较陡位置见有出露,为区内主要岩性层。2.2.5岩土体基本等级全路段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6.49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4.04MPa;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27.49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0.09MPa.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第3.1.1条,中等风化泥岩为软岩,中等风化砂岩为较软岩;道路区岩体较完整;则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1.7条,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强风化基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2.2.6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水的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场地内的填土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粉质粘土组成。根据场地环境条件,邻近场地也无工业废气、废渣,周边人口稀少,未有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源分布,可判定场地环境水、土对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第四系土体厚度较小,局部含砂较重,该类土层孔隙度大,透水性好,具有较好的蓄水条件;基岩风化裂隙水蓄存于强风化带内,场区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相对含水层。拟建白家坡1号桥所跨河沟河水位较低,多为上游小区排放生活污水及雨季时汇集雨水,场地地下水与河流相连,靠近河沟段地下水量较丰富。同时,据钻孔水位观测结果表明,场地在勘察施工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稳定的地下水位与改河沟水位相差不大。由于场地特定的地质条件,在雨季或该河沟有较高水位形成倒灌时,场地将存在更大量的地下水。2.2.7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通过对道路区、桥梁区及近邻地段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未发育有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在勘探孔深度范围内未见软弱夹层存在,全线路基影响范围内局部有地下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保护工程采用盖板涵结构型式。本次勘察发现,拟建道路区多为宽缓沟槽内,部分为鱼塘,鱼塘底部的淤泥为软弱土,由于其含水量大,强度很低,线路以路堤通过时易造成路基失稳和不均匀沉降与变形。建议采用挖除换填处理,对于局部可能存在软弱土厚度较大的路段,建议结合填方高度分别采用抛石挤淤、碎石桩加固等措施。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道路区内无断层、滑坡、软弱夹层、泥石流及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斜坡均未发现变形迹象。2.2.8 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斜坡稳定性好,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岩体完整,场地无断层通过,地震基本烈度VI度。在白家坡1#大桥位置(K0+623.000K0+738.000)段发育一东西流向小河,两侧岸坡均为岩土混合岸坡,上部覆盖层由粉质粘土组成,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岸坡高度较小,坡角较平缓,据现场调查,未发现开裂变形迹象,现状稳定性好。在拟建场地东侧(桩号:K0+820.0K1+020.00)为宽缓沟壑,其中Kl+O.OO位置为自然陡崖,坡度约62°,陡崖高约10.0米,基岩出露,岩性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据现场调查,未发现开裂变形迹象,现状稳定性好;综上所述,拟建场地稳定,适宜道路工程建设。2.2.9 2.9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I),重庆市西彭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05g,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区域范围内无断裂、破碎带通过,构造稳定。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OO4-89)总则第L0.2条: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2.3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2.3.1工程特点1、项目所在区属深丘地形,地势起伏不平,最高点位于西侧铝城大道,标高为274.3m,最低点位于中部水帘洞休闲山庄处,高程为219.5ITb场地高差达到55m。2、施工范围内现有的高压电缆、污水管道、通讯管线等,需要迁改或者保护,迁改或者保护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3、本工程环境保护要求高,必须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噪声扰民,污水及废渣污染环境。4、涵洞工程量大,工期较为紧张。三环路南延伸段K0+190K0+240m段填方路基,需待过水涵洞施工完成,将水沟中的流水引入过水涵洞后,才可进行该段路基填筑。过水涵洞及通道涵洞顶部路基也要等到涵洞完成后方能展开施工,因此涵洞施工必须赶在2021年8月20日前完成。2.3.2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工期控制涵洞工程施工内容所含专业较多,工期紧,任务重,如何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涵洞施工任务是本工程的重难点。应对措施:1)项目部调派性能完好的施工设备,组织责任心强、工作仔细、同类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负责路基工程施工。2)涵洞工程划安排两个施工组,过水涵洞一个施工组,通道涵洞一个施工组,各施工组相对独立平行施工。3)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加强现场调度管理,及时展开施工作业面。4)确保技术先行,在施工之前解决施工方法、确认施工标准等问题,杜绝野蛮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序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因返工影响工期。2、涵洞支架搭设过水涵洞净跨度3.5m,顶板厚度0.5m;通道涵洞净跨度8m,顶板厚度0.8m。顶板施工荷载大,需要搭设落地式满堂支架,支架搭设必须保证施工安全。应对措施:1)涵洞地基必须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对软弱地基进行翻挖换填,填料符合路基填筑的要求,采用20t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2)过水涵洞底板厚度0.5m,通道涵洞底板厚度0.8m,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满堂支架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搭设,足以保证支架地基稳固。3)支架立杆、横杆、垂直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布置应根据施工荷载进行受力分析和结构计算,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布置,并留有充分余地。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通道涵洞底板和顶板厚度80Cnb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混凝土质量。应对措施:1)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并严格控制水灰比。2)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第一层浇筑40Cm厚振捣密实,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找准标高抹压平整,待混凝土收水后再进行第二次抹压。2.4施工平面布置1、本工程路基划分为两个施工段,西铜南路起点至白家坡2#大桥起点为第一施工段,白家坡2#大桥终点至三环路南延伸段终点为第二施工段,各工段相对独立平行施工。涵洞工程属于第二施工段施工范围。便道措施工程表详见2.4-1表:表2.4-1便道修建表序号便道名称便道位置便道性质便道长度宽度备注1便道1西铜南路K0+0K0+790新建570m62便道2西铜南路K1+040终点三环路南延伸段起点终点新建部分780m63便道3白家坡1#大桥施工区段新建135m84便道4白家坡2#大桥施工区段新建50082、钢筋加工场及施工用水用电1)涵洞钢筋加工、堆放场地设于三环路南延伸段K0+150m路基东侧红线外场地面积60Om2。钢筋场地均需平整碾压后浇筑15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钢筋加工区搭设防雨遮阳敞棚,采用砖砌架空平台堆放钢筋,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采用花胶布覆盖。2)涵洞施工及钢筋加工用电,从附近用电接驳点接入。3)涵洞施工用水及路基降尘用水采用水泵在就近河道抽水至洒水车。3、涵洞施工便道三环路南延伸段K0+223m与现状西泥路相交,通道涵洞从路基下边接通西泥路。涵洞施工期间为了不影响交通,需将西泥路绕道改建,涵洞工程的材料运输、机械设备及施工车辆通过改建后的西泥路进入施工现场,西泥路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及沉淀池。另从西泥路新建一段临时便道至休闲山庄鱼塘边,方便路基填筑及过水涵洞急流槽施工。4、施工平面布置见2.4-2:图2.42施工平面布置图2.5施工要求1. 5.1工期计划涵洞施工拟计划2年5月10日进行,2021年8月20日施工完成。2. 5.2技术质量要求各项工程资料齐全,各项工程指标验收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检测合格率100%O3. 5.3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零事故零伤亡。(2)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应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3)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5)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按照准入制要求进行进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起重吊装作业严格按照起重作业规程进行。(7)场区材料、构件、料具、废料及建筑垃圾等按平面布置定点分区分类堆放,成线成块成堆,标识标牌齐全,标语醒目、规范、完整。2.5.4环境保护要求(1)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2)施工产生的废料和固体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应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油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排放。(4)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设备噪声对环境的污染。2.5.5节能减排要求(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2)对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实行分级、分段管理,节约用水用电。(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4)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2. 5.6场地要求(1)施工范围内场地平整,布置设备作业区和废渣临时堆放场地,基坑四周做好围护,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时排除地表水,挡墙基坑四周做好临边防护措施。(2)便道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确保设备、材料能顺利运送到施工作业面。2.6技术保证条件2.6.1施工图复核(1)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相关参数、设计说明、地质勘探报告等进行详细审阅。(2)检查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3)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4)技术要求是否正确。(5)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做出详细记录,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有关建议。2.6.2技术交底(1)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2)技术交底工作应分层次进行;向班组人员的技术交底应分批、分阶段进行,贯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资料应形成文件,予以存档。2. 6.3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如有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及时与设计沟通确认是否需要变更。3. 6.4其他(1)设备型号选用需同时满足设备起重特性,施工时严格按设备起重特性控制吊重、吊幅等参数;(2)施工前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与防护措施。2. 6.5施工许可/相关报批手续涵洞施工前,及时完成各项审批手续。3施工计划3.1总体施工部署1、本工程路基划分为两个施工段,西铜南路起点至白家坡2#大桥起点为第一施工段,白家坡2#大桥终点至三环路南延伸段终点为第二施工段,各工段相对独立平行施工,各工段内进行流水作业。在各区段路基全部形成后,集中进行全线的道路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最后进行人行道路附属工程、路灯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施工。2、一工段以路基为施工主线,穿插清淤换填及边坡支护结构。白家坡1#大桥和2#大桥四个桥台背面开挖台阶,台背填筑砂砾石。3、二工段以涵洞为施工主线,先期开挖过水涵洞及通道涵洞基坑,同时展开三环路南延伸段高填方路基填筑,以及涵洞范围以外的路基施工。涵洞完成后方可进行涵洞顶部路基填筑。3. 2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涵洞工程特点,合理编制涵洞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涵洞拟开工日期为:2021年5月10日(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签发开工令为准),完工时间为2021年8月20日,其中涵洞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为5月20日。如遇障碍物拆迁、征地红线等影响,为规避工期履约风险,施工过程中做好工期影响的相关记录及签认,及时调整工期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详见下图:表3.2-1涵洞工期计划表麻号项目任务名称工期2021410天20天30天40天50天60天70天80天90天100天1过水涌备M坑开扭破土基层歌10天2底板钢角绑扎、次板安装、洗破土10天3修身铜用献、仲做安装、林搭设15天4M妙番没、M及顶板支票15天5顶板第角触、峭及解糕土飙15天6用集施工姊妹折鼠涌背酿20天7箱涌sa<ft.柳土安层飘10天8底板懒绑扎、模板安装、飙土10天9埼身钢篇触、仲粮安装、外泉糕15天10满堂林警队的支抵的期碇15天11顶板支柢蝴狮扎、M领士飙20天12模板林腌、附属工稔20天3. 3材料计划涵洞主要材料需求计划见3.3-1表表3.3-1涵洞主要材料需求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10以内钢筋t1用于涵洞2610以上钢筋308用于涵洞3C20混凝土m31040用于涵洞4C25混凝土50用于涵洞5C30P8抗渗混凝土1460用于涵洞6砂砾石m325830用于涵洞及桥台背面回填7橡胶止水带m233用于涵洞8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m21550用于涵洞表3.3-2主要措施材料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60系列盘扣式脚手架T170248×3.5mm脚手管m68003密目网m2240041830X915X15胶合板张30054000X100X100枕木根10064000X100X50杨木根100074000X300×50mm松木架板块608彩条布ml10009土袋围堰m22表3.3-1安全防护措施材料序号材料名称材料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管48X3.5mmt4.52安全警示牌/块203密日安全网m212003.4设备计划涵洞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详见3.4-1表:表3.4-1涵洞主要设备需求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破碎锤)KT329台12自卸车22m3台6318m3台24履带式挖掘机300台45振动压路机20t台26砂浆搅拌机GZJ-400XS台27打夯机自带发电机台48汽油发电机5KW台29抽水机100台2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0污水泵76台211臂架泵(混凝土输送泵)47m台112吊车25T台113洒水车IOm3台214钢筋切断机CQ50-1台115钢筋调直机GT4-12台116钢筋弯曲机GJB-40B台117钢筋套丝机GS-40台118电焊机BX7-500-1台319万能木工圆锯MJ225台220插入式振动器ZX-50台221平板振动器ZW-90台24施工工艺技术4.1总体施工方案1、涵洞基槽采用机械放坡开挖,自卸汽车运土,清表土及淤泥运到预定弃土场弃置,种植土选择空地堆放,用于绿化带及边坡植草填土。涵洞基槽开挖的土石方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通过改道西泥路及临时道路运到水帘洞下填方区进行路基填筑。2、涵洞支架:涵洞外架采用048X3.5mm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承重满堂支架采用60系列盘扣支架钢管搭设。3、涵洞底板及墙身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100X5Omm杨木及4>48X3.5mm钢管加固,顶板支模采用IooXloomm枕木做主楞,100X5Omm杨木做次楞,模板采用1830X915mm九层板。过水涵及通道涵各配置2套模板,每套模板长16m。按沉降缝一节一次分段支模,第一段顶板混凝土浇筑后进入养护期,立即进行第二段顶板施工,第三段顶板施工利用第一段顶板拆除的模板,循环周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