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工程竹结构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657184       资源大小:233.31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竹结构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XX/TXXXX-20XX备案号:XXXXX-20XX工程竹结构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20XX-XX-XX 发布20XX-XX-XX 实施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本标准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2年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川建标函(2022)297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会同有关科研、设计、教学、制作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工作,认真总结了工程竹结构在国内及四川省内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反复讨论,参考了有关国内先进标准,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并充分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4.基本规定;5.构件设计;6.连接设计;7.防火设计;8.防护设计。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时,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866号;邮编:610041;邮箱:xnymjg),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竹元科技有限公司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大庄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杭州大索科技有限公司西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龙卫国欧加加陈迪张毅刘宜丰杨学兵陈述伟毛林海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徐江刘兢兢钟永张明刘可为陈钊刘红征1 总则12 术语与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23 材料64 基本规定74.1 设计原则74.2 设计指标与允许值84.3 结构体系与结构分析115 构件设计155.1 轴心受拉与受压构件155.2 受弯构件175.3 拉弯和压弯构件226 连接设计246.1 一般规定246.2 销轴类紧固件连接计算247 防火设计307.1 一般规定307.2 防火验算327.3 防火构造348 防护设计378.1 防水与防潮378.2 防腐与防虫39附录A胶合竹和重组竹的强度标准值与弹性模量五分位值41本标准用词说明42引用标准名录4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2 TermsandSymbols错误!未定义书签。2.1 Terms错误!未定义书签。2.2 Symbols错误!未定义书签。3 Materials错误!未定义书签。4 Basic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4.1 Basisof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4.2 DesignValuesandAllowableLimits错误!未定义书签。4.3 StructuralSystemandStructuralAnalysis错误!未定义书签。5 Member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5.1 AxialTensileMembersandAxialCompressionMemberS错误!未定义书签。5.2 BendingMembers错误!未定义书签。5.3 CombinedBendingandAxialLoadingMembers错误!未定义书签。6 Connection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6.1 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6.2 CalculationforDowel-typeFasteners错误!未定义书签。7 Fire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7.1 GeneralRequirements错误!未定义书签。7.2 CalculationforFire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7.3 ConstructionDetailsofFireProtection错误!未定义书签。8 ProtectionDe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8.1 WaterproofandMoistureDampproof错误!未定义书签。X2AnfiCeITCqiCnandInqeCfPrpvpntinn错误!未定义书签。AppendixACharacteristicValuesofStrengthandQuintileValuesofElasticModulusforGluedLaminatedBambooandBambooScrimber.错误!未定义书签。ExplanationofWording错误!未定义书签。1.iStnfQllCtOdStandard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i.o.为推进工程竹结构建筑的发展,在应用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实现低碳环保和工业化建造,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本条阐明编制本标准的目的。竹材是一种低碳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生长周期短,46年即可成材,我国的竹材种类、竹林面积、竹林蓄积和产量等均居世界首位,由竹材加工而成的工程竹物理力学性能更趋稳定,为竹结构建筑从个体化向工业化突破创造了条件。在我国发展工程竹结构,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本标准的制定将对工程竹结构的设计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1.0.2本标准适用于在四川省内采用胶合竹或重组竹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民用工程竹结构建筑的设计。【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1.0.3工程竹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主要明确标准应配套使用。工程竹结构中使用了大量钢材、金属连接件,其性能需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此外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还包括竹产品术语GB/T363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等。2术语与符号2.1 术语2.1.1 工程竹engineeredbamboo将竹片、竹条或其他形式的竹纤维,经设计、加工和处理,制作成较大尺寸,用于结构承重的复合竹材。包括胶合竹、重组竹等。【条文说明】本标准采用的结构用工程竹包括胶合竹和重组竹。2.1. 2工程竹结构engineeredbamboostructure工程竹为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2.1.3胶合竹gluedlaminatedbamboo竹条在长度方向顺纹组坯胶合压制而成的板(方)材,也称为竹集成材。2.1.4重组竹bambooScrimber由竹束或竹束片为构成单元,按顺纹组坯、经胶合压制而成的板材或方材,也称为竹重组材。2.2符号2.2.1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和结构设计指标E工程竹弹性模量;Ek工程竹弹性模量标准值;Tc工程竹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九k工程竹顺纹抗压强度标准值;,90工程竹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无9O.k工程竹横纹承压强度标准值;fe、O工程竹销槽顺纹承压强度标准值;Te.90工程竹销槽横纹承压强度标准值;嬴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与工程竹的顺纹方向呈夹角«时的销槽承压强度标准值;fm工程竹抗弯强度设计值;工程竹抗弯强度标准值;fi工程竹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Ak工程竹顺纹抗拉强度标准值;工程竹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人k工程竹顺纹抗剪强度标准值;t受火时间;Zd销轴类紧固件每个剪面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2.2.2作用和作用效应C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规定的相应限值;M弯矩设计值;恢、My相对于X轴和),轴的弯矩设计值;N轴向力设计值;NP受弯构件的横纹压力设计值;R抗震承载力验算时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Sd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V剪力设计值;Z抗剪承载力基准设计值;c压应力设计值;c,c柱临界应力计算值;m弯曲应力设计值;m.c根据经典稳定理论得到的梁临界屈曲应力;6拉应力设计值;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挠度;必、y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对截面X轴、y轴方向的挠度。2.2.3几何参数A构件全截面面积;An构件净截面面积;AO受压构件截面的计算面积;AP受弯构件的横纹承压面积;b构件的截面宽度;d销轴类紧固件的直径;Jef有效炭化层厚度;e销轴类紧固件的端距;销轴类紧固件的边距;h构件的截面高度;hn受弯构件在切口处净截面高度;I构件的全截面惯性矩;i构件截面的回转半径;/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Zc构件的实际长度;Zef受弯构件的有效长度;/f紧固件长度;lm.Zs主、次构件销槽承压面长度;/0构件的计算长度;r销轴类紧固件的行距;S销轴类紧固件的间距;Sm计算应力处以上全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tm.h销轴连接的主、次构件厚度;W构件的全截面抵抗矩;Wn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Wn,x、W11,y相对于X轴和),轴的净截面抵抗矩;w.Wy相对于无轴和y轴的全截面抵抗矩;构件的长细比;c构件的界限长细比;r,c受压柱的相对长细比r.m受弯构件的相对长细比;荷载与工程竹的顺纹方向的夹角。2. 2.4计算系数及其他匕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工程竹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kl轴心受压构件的长度计算系数;褊in销槽承压最小有效长度系数;n工程竹燃烧LOOh内的名义线性炭化速率;yo结构重要性系数;/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i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y轴心压杆在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y-y方向按长细比为确定的轴心压杆稳定系数;P可变荷载标准值与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比率;Pr一工程竹的全干密度。3材料3. 0.1胶合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竹集成材GB/T40487的有关规定,重组竹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结构用重组竹LY“3194的有关规定。3. 0.2工程竹结构中使用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中对钢材的有关规定。3. 0.3工程竹结构中使用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55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本标准在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程竹结构用钢建议以我国常用的钢材为主。3. 0.4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有关规定。3. 0.5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Z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的有关规定。3. 0.6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规定的Q235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规定的Q355钢制作。3. 0.7金属连接件应进行防锈蚀处理或采用不锈钢产品,与工程竹直接接触的金属连接件应避免防护剂引起的腐蚀。3. 0.8完全外露的金属连接件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防火涂料的涂刷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和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的有关规定。3. 0.9当采用国外进口金属连接件时,应提供产地国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标识,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对其材料进行复验。4基本规定4.1 设计原则4.1.1 工程竹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基准期应为50年。4.1. 2工程竹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设计工作年限类别设计工作年限示例15年临时性建筑结构225年易于替换的建筑结构3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条文说明】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本标准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本节的相关规定还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和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的有关规定。4.1.3 工程竹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将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4.1.3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表4.1.3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很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较大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较小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4.1.4 工程竹结构主要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次要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但不应低于三级。4.1.5 工程竹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式(4.1.5)的规定:yoSdRd(4.1.5)式中:7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选用;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进行计算;Rd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4.1. 6工程竹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SRRE(4.1.6)式中:T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值应符合本标准第4.3.7条的规定;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进行计算;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4.1.7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规定:Sd<C(4.1.7)式中: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进行计算;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4.1. 8工程竹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的相关规定。4.1.9工程竹结构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4.2设计指标与允许值4. 2.1胶合竹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表4.2.1-1的规定取值。重组竹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表4.2.1-2的规定取值。表4,2.1-1胶合竹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r三2)强度等级强度设计值抗弯Jm顺纹抗拉fi顺纹抗压fc顺纹抗剪弹性模量E120E-78f33.823.329.34.01200010E-75f32.521.727.54.011000100E-7(y30.321.725.34.01000090E-68f29.420.225.34.0900080E-6V28.117.523.64.08000表4.2.1-2重组竹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强度等级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E抗弯fm顺纹抗拉顺纹抗压fc顺纹抗剪横纹承压人.90局部全表面28616T71.450.437.15.88.98.028000SE-35f58.442.331.05.67.16.91800010E-90f38.919.818.33.43.92.410000【条文说明】各等级胶合竹和重组竹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标准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竹集成材GB/T40487-2021与林业行业标准结构用重组竹LY/T3194-2021取值,后续将随着我国工程竹材强度和弹性模量数据的丰富而进行完善。胶合竹和重组竹的强度设计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按可靠度分析结果进行确定。对于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其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度指标为值不应低于3.2(延性破坏,受压和受弯)或3.7(脆性破坏,受拉和受剪)。根据大量材性测试数据的结果,胶合竹和重组竹的强度变异系数均小于木材。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2017中的aR基准曲线,确定胶合竹和重组竹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次。胶合竹和重组竹的强度设计值力按下式确定:式中:KDOL工程竹强度的荷载持续作用效应系数,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取KDOL=O.5;fi.工程竹的强度标准值。根据试验统计数据得出的材料强度变异系数,各等级工程竹的抗弯强度分项系数取1.04,顺纹抗压强度分项系数取1.03,顺纹抗拉强度分项系数取1.16,顺纹抗剪强度分项系数取1.20,横纹承压强度分项系数取1.04。此外,考虑工程竹材的强度试验结果尚不充分,工程经验略显不足,各项强度值再乘以折减系数0.9O4.2.2工程竹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下列规定予以调整。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工程竹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乘以表4.2.2-1规定的使用条件调整系数。对于不同的设计工作年限,工程竹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表4.2.2-2规定的设计工作年限调整系数。表4.2.2-1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工程竹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调整系数使用条件使用条件调整系数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露天环境0.90.85长期生产性高温环境,工程竹表面温度达40°C50oC0.80.8永久荷载作用为主时0.80.8用于工程竹构筑物时0.91.0施工和维修时的短暂情况1.21.0注:1当仅有永久荷载作用或永久荷载效应超过全部荷载效应的80%时,应按永久荷载作用为主进行验算: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时,表列各系数应连乘。表4.2.2-2不同设计工作年限的工程竹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设计工作年限设计工作年限调整系数5年1.1025年1.0550年1.00100年及以上0.9【条文说明】工程竹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与胶层关系紧密,其耐候性能、耐高温性能和蠕变性能受胶层的直接影响,当用于露天环境、高温环境以及永久荷载作用为主时,胶层的性能有所削弱,需要对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进行折减。4.2.3工程竹的强度设计值,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2.2条规定以外,尚应按下列规定予以调整:1当楼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Qk与永久荷载标准值Gk的比率/夕1.0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抬。调整系数履应按式(4.2.3)计算。d=0.83+0.17p(4.2.3)2当有雪荷载、风荷载作用时,应乘以表4.2.3中规定的调整系数。表4.2.3风荷载、雪荷载作用下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使用条件风、雪荷载调整系数当雪荷载作用时0.83当风荷载作用时0.91【条文说明】当恒载与风或雪荷载组合(当有多种可变荷载和恒载组合情况,风荷载或雪荷载作SQlk)时,强度设计值降低17%,即风荷载或雪荷载起控制作用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0.83的调整系数。由于风荷载为短期荷载作用,此时强度设计值可以适当提高10%,因此,最终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0.83×1.10=0.9U4.2.4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应按表424的规定采用。表4.2.4受弯构件挠度限值项次构件类别挠度限值1檄条/3.3m/200/>3.3m/2502椽条/1503吊顶中的受弯构件/2504楼面梁和搁栅1/2505屋面梁I)1(建筑/120民用建筑无粉刷吊顶/180有粉刷吊顶/240注:式中/为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4.2.5受压构件的长细比限值应按表4.2.5的规定采用。表4.2.5受压构件长细比限值项次构件类型长细比限值1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桁架的弦杆、支座处的竖杆或斜杆,以及承重柱等1202一般构件1503支撑200注:构件的长细比;I按2=oi计算,其中,/0为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mm);i为构件截面的回转半径(mm)。4.3结构体系与结构分析4. 3.1工程竹建筑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楼层平面宜连续,不宜有较大凹凸或开洞;2竖向布置宜规则、均匀,不宜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自下而上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对齐,并应可靠连接;3结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各部分高度差异大或楼层荷载相差较大时,应设置防震缝,避免地震下碰撞或挤压产生破坏;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离,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00mm;4当有挑檐时,挑檐与主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连接。4.3.2工程竹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可按弹性方法计算。当通过延性良好的连接件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内力重分配性能时,可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条文说明】我国规范体系对于整体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采用弹性方法,在截面设计时可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对于工程竹结构而言,连接系统是控制整体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因此只有在确保连接件具有良好延性时,才可考虑梁、柱等构件与连接件等因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内力重分布,进而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4.3.3结构分析模型应根据结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的分析模型应正确反映结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态,连接的假定应符合结构实际采用的连接形式。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后,可作为工程设计依据。当无可靠的理论和依据时,宜采用试验分析方法确定。【条文说明】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模型中连接节点的假定应符合结构中节点的实际工作性能。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和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若无可靠的理论依据,建议采取专题试验研究或专家评审会的方式确定。4.3.4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时,工程竹结构建筑的弹性水平层间位移不宜超过结构层高的1/250。4.3.5工程竹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a1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4.3.6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工程竹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抗震验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特性应按空间结构模型计算。【条文说明】工程竹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目前无法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因此本标准建议由计算机整体分析模型进行计算。4.3.7工程竹结构进行构件抗震验算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拖应符合表4.1.13的规定。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掏均应取为1.0o表437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构件名称系数施柱,梁0.80各类构件(偏拉、受剪)0.85连接件0.904.3.8对于楼、屋面结构上设置的围护墙、隔墙、幕墙、装饰贴面和附属机电设备系统等非结构构件,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抗震验算时,连接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可取1.0。【条文说明】对于非结构构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应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效应的基本组合。非结构构件抗震验算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LOo4.3.9工程竹结构楼层抗侧力构件承受的剪力宜按抗侧力构件的从属面积或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进行分配。此时水平作用力的分配可不考虑扭转影响,但是对较长的墙体宜乘以1.051.10放大系数。【条文说明】工程竹结构楼盖屋盖通常为轻质木竹格栅或木竹桁架形式,楼盖的整体刚度较弱,可假定为柔性楼盖,对于柔性楼盖,各楼层的水平力均匀分布在楼盖上,抗侧力构件根据楼屋盖从属面积的比例分配。然而,由于楼屋盖并非完全没有刚度,因此不考虑楼盖刚度对于较长墙体和边缘抗侧力构件而言,按面积分配法计算所得的剪力偏小,因此应适当调整。4.3.10当工程竹结构楼、屋盖采取了保证楼板平面内整体刚度的措施时,楼层抗侧力构件承受的剪力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应计入扭转效应对各抗侧力构件的附加作用。【条文说明】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面层的组合楼板以及形状规则的竹、木楼板,具有较大的面内刚度,可近似认为楼板平面内为无限刚性。当采用了刚性楼板假定进行结构计算时,设计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楼面的整体刚度,如结构的平面布置规则,对于局部削弱的楼面可采取局部加强等措施。当楼盖在侧向力下楼盖最大变形小于楼层平均位移的0.5倍时,该楼盖可视为刚性楼盖。此外参考IntemationalBUiklingCode的相关条款,当楼盖表面为混凝土楼板,或为轻质木竹结构楼盖表面覆有厚度大于35mm非结构性混凝土面层时,该楼盖可按刚性楼盖考虑。4.3.11风荷载作用下,工程竹结构的边缘抗侧力构件所分配到的水平剪力,宜乘以1.2的调整系数。【条文说明】工程竹结构房屋在建造完成后近似一个封闭状态的箱型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将发生近似箱型结构的变形,其角部应力较大,因此,需对边缘抗侧力构件采用1.2的调整系数以考虑角部应力的影响。5构件设计5.1 轴心受拉与受压构件5.1.1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N-fi(5.1.1)式中:工工程竹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Nm?);N轴心受拉构件拉力设计值(N);An受拉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5.1.2 2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算:1按强度验算:Nf(5.1.2-1)2按稳定验算:Nfc(5.1.2-2)%式中:提工程竹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Nm?);N轴心受压构件压力设计值(N);An受压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A0受压构件截面的计算面积(m?),可按本标准第5.1.3条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可按本标准第5.1.4条确定。5.1.3 按稳定验算时受压构件截面的计算面积Ao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无缺口时,取Ao=A(A为受压构件的全截面面积,mn?);2缺口不在边缘时(图5.1.3a),取AO=O.9A;3缺口在边缘且为对称时(图5.1.3b),取Ao=An;4缺口在边缘但不对称时(图5.1.3c),aAo=11,且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受压构件缺口5验算稳定时,螺栓孔可不作为缺口考虑。图5.1.35.1.4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9的取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5. 1.4-2)(5. 1. 4-3)(5. 1.4-4)i当入C时=L+4几A兀PEQW当>c时°=4:牛)5式中:c受压构件界限长细比;受压构件长细比;i构件截面的回转半径(mm);/o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mm);应按本规范第5.1.5条的规定确定;启受压构件材料的抗压强度标准值(Nm?);瓦.05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五分位值(Nm?);ac、be、CC材料相关系数;应按表5.1.4的规定取值;材料剪切变形相关系数;应按表5.1.4的规定取值。表5.1.4相关系数的取值OCbeCcEU认胶合竹0.913.693.451.05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重组竹0.844.163.115.1.5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确定:0=kllc(5.1.5)式中:/o构件的计算长度(mm);Ic构件的实际长度(mm);k长度计算系数,取值见表5.1.5。表5.1.5长度计算系数A/的取值失稳模式/rJIIIK/fIIIIIII/JI9/;/IIIt早卡IIIIIIIIrIIiII/r/Ak0.650.81.21.02.12.4端部支座条件示意图34不能转动,不能移动空片不能转动,自由移动自由转动,不能移动?自由转动,自由移动5.2 受弯构件5. 2.1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算:1按强度验算:Mm=一fm(5.2.1-1)Wn2按稳定验算时,应按下式验算:Mfm(5.2.1-2)lWm式中:M受弯构件的弯矩设计值(Nmm);Wn受弯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mn?);W受弯构件的全截面抵抗矩(mm3);m受弯构件的弯曲应力设计值(NZmm2);fm工程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应按本标准第5.2.2条和第5.2.3条确定。m 时 =一片九(5. 2. 2-1)(5. 2. 2-2)(5. 2. 2-3)(5. 2. 2-4)5.2.2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仍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B>m时式中:瓦.05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标准值(Nm?);k受弯构件材料的抗弯强度标准值(N/mm2);4受弯构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50;b受弯构件的截面宽度(mm);h受弯构件的截面高度(mm);受弯构件计算长度,应按表5.2.2的规定采用。表5.2.2受弯构件的计算长度梁的类型和荷载情况荷载作用在梁的部位顶部中部底部简支梁,两端相等弯矩c=1.00/u简支梁,均匀分布荷载Ic=0.95ulc=0.90ulc=0.85u简支梁,跨中一个集中荷载/e=0.80uIe=0.75ule=0.70u悬臂梁,均匀分布荷载e=1.2O7u悬臂梁,在悬端一个集中荷载Ze=1.70u悬臂梁,在悬端作用弯矩le=2.00u注:/u为受弯构件两个支撑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当支座处有侧向支撑而沿构件长度方向无附加支撑时,/u为支座之间的距离。当受弯构件在构件中间点以及支座处有侧向支撑时,/u为中间支撑与端支座之间的距离。【条文说明】工程竹结构中的受弯构件侧向稳定问题是指在受弯构件的侧向上,由于外力作用或者其他因素,使得构件在侧向上发生了不稳定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受弯构件可能会发生侧向屈曲,导致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5. 2.3当受弯构件的两个支座处设有防止其侧向位移和侧倾的侧向支承,并且截面的最大高度与其截面宽度之比以及侧向支承满足下列规定时,侧向稳定系数日应取为1:1 /匕W4时,中间未设侧向支承;2 4V/。W5时,在受弯构件长度上有类似楝条等构件作为侧向支承;3 5V/。W6.5时,受压边缘直接固定在密铺板上或直接固定在间距不大于610mm的搁栅上;4 6.5</。7.5时,受压边缘直接固定在密铺板上或直接固定在间距不大于610mm的搁栅上,并且受弯构件之间安装有横隔板,其间隔不超过受弯构件截面高度的8倍;5 7.5VW9时,受弯构件的上下边缘在长度方向上均有限制侧向位移的连续构件。5.2.4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VS0,(5.2.4)Ibv式中:一构件材料的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V一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N),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规定;I构件的全截面惯性矩(mm,;b构件的截面宽度(mm);Sm剪切面以上的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mn?)。5.2.5当荷载作用在梁的顶面,计算受弯构件的剪力设计值V时,可不考虑梁端处距离支座长度为梁截面有效高度范围内梁上所有荷载的作用。5.2.6受弯构件上的切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尽量减小切口引起的应力集中,宜采用逐渐变化的锥形切口,不宜采用直角形切口;2简支梁支座处受拉边的切口深度,不应超过梁截面高度的1/10;3可能出现负弯矩的支座处及其附近区域不应设置切口。5.2.7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支座处受拉面有切口时,实际的受剪承载能力应按下式验算:式中:构件材料的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b构件的截面宽度(mm);h构件的截面高度(mm);hn受弯构件在切口处净截面高度(mm);V剪力设计值(N),并且不考虑本规范第5.2.5条的规定。5.2.8受弯构件局部承压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式进行验算:(5.2.8)式中:NC局部压力设计值(N);b局部承压面宽度(mm);Zb局部承压面长度(mm);丘90构件材料的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Nm?);当承压面长度b15Omm,且承压面外缘距构件端部不小于75mm时,力刈取局部表面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否则应取全表面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KB局部受压长度调整系数;应按表5.2.8-1的规定取值;当局部受压区域内有较高弯曲应力时,Kb=I;KZCP局部受压尺寸调整系数;应按表52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竹结构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