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论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docx

    • 资源ID:644105       资源大小:22.3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docx

    论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摘要: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在中国城乡有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祖父母、外祖父母长大的,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抚养的国家。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大,隔代抚养成了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隔代抚养研究的类型、成因进行研究。希望对年轻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教育者在幼儿教育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关键词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一、隔代抚养与幼儿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隔代抚养(skip-generationraising)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究其存在的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如:袁凯哥(2013)认为隔代抚养在我国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发展节奏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步入职场、年轻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无力承担抚育年幼孩子的责任;(2)现代父母观念的转变,同时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3)社会转型加剧了人员流动,特别是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更是对隔代抚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5)其他方面的原因,社会的影响等。二、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期是儿童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养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幼儿隔代抚养的国家,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许多关注点是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而对祖辈抚养人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人将通过访谈,与祖辈主要抚养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抚养孙辈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发现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1 .祖辈的抚养观念抚养观念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不同,选择的方式自然会不同。现代抚养观念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发展、选择、和谐为成功的标准,以孩子的真正幸福为目标。我们通常认为一般老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不太容易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那么他们的抚养观念到底怎样?表现为怎样的类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访谈问题1:您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方面还是更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祖辈抚养人1:“能让孩子吃饱穿暖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其他的顾不上。”此类祖辈抚养人认为抚养孙辈,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只要顺其自然就行。此类祖辈在抚养过程中只看重孩子的身体成长,几乎不知道什么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谈不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了。祖辈抚养人2:“凭借我们老一辈的经验教育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我们偶尔会关注一下。”此属重经验型O此类祖辈凭经验抚养孙辈,依个人经验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凭老经验解决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祖辈抚养人3:“这两样我们一样的关注,而且有不会地方会看一下书籍之类的教育知识。”此属重学习型。祖辈抚养人有自己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教育知识的意识,也有培养孩子爱学习爱阅读的实际行为。但是多数祖辈抚养人由于年龄偏大精力不足、视力下降或文化素质低等原因,实际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2 .祖辈的抚养意愿抚养意愿反映了抚养人对被抚养人的态度、接纳程度和真实情感,决定了后续抚养行为的投入和质量。是积极主动的心态还是被动消极的心态,会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一股看不见却无时不在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抚养者本人和被抚养人的内心感受和行为表现。对于祖辈抚养人来说,良好的抚养心态至关重要。访谈问题2:您是自己主动、自愿带小孩的吗?祖辈抚养人1:“都打工去了,我不管谁管?”此属被迫无奈型。祖辈抚养孙辈处于被迫、无奈,违背了祖辈的意愿的,甚至是祖辈无力承担的。他们既无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全面发展,又容易给幼儿的心里埋下不健康的种子。祖辈抚养人2:“他爸妈工作都忙,白天我们管,晚上他妈下班再给他领回去。”此属有闲互助型。祖辈抚养人时间空闲,身体健康,帮子女照看孙辈,既分担了子女的负担,也充实了退休后的生活,又能使孩子学会和祖辈相处,聆听祖辈的教诲。如果期间祖辈和父辈能保持教育的一致,经常沟通,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祖辈抚养人3:“她妈经常要去进货,有点空就打麻将,我不让他们带。此属主动包揽型。祖辈主动承担了抚养孙辈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责任。其优点在于祖辈尽自己的力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其缺点在于年龄差距大,祖辈和孙辈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代沟。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亲情交流,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利。如果长期亲情缺失,幼儿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产生心理闭锁现象,甚至产生过激行为。3 .祖辈的文化素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证。现代家庭教养中,对抚养人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城市中的祖辈抚养人大多属于中等学历,在所访谈的对象中以初中、高中程度居多,小学和专科以上程度的较少。农村中的祖辈抚养人大多无学历或低学历,没上过学的和小学程度的居多。由他们隔代抚养身心快速发展、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幼儿,只能尽看管之责,难担教育大任,而且祖辈抚养人的世界观一般形成于几十年前,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知识等方面很多还停留在过去,难以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与孩子接触时,往往不自觉地束缚了孩子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难度,因此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三、隔代抚养的利弊分析1 .隔代抚养的优势分析郑日金(2006)等指出,“祖辈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不仅可以解除老人的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老有所为。从上文的访谈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文化素养等方面好的祖辈人抚养幼儿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大学黄海坡就说:(1)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爱。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2)祖辈家长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很了解。(3)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这样或那样。”祖辈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孩子勤奋学习,刻苦耐劳和形成竞争意识等良好品质。事实表明祖辈既能带好孩子,也能把孩子培养成材。能不能带好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而主要在于教育观念是否科学。2 .隔代抚养的弊端分析国内学者们大多认为隔代教养弊大于利。卢乐珍(2004)也承认隔代教育中存在着四种弊端:在情感和理智的把握上,容易重感情轻理智;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容易重物质轻精神;在活动和安静的把握上,容易重静轻动;在教育要求的把握上,容易与父辈产生不一致。另外,孙红艳(2002)强调隔代教育会导致“亲子隔阂”,影响“亲子关系”。由上文的访谈可以明确的了解到隔代抚养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由于祖辈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和传统,重情感轻理智,孩子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老化,缺乏活力,不善与人交际等;另外,祖辈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保护,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隔代抚养引发的家庭矛盾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家庭矛盾的幼儿通常会表现为自尊心过强、爱面子、害怕别人的批评,而且有不尊重祖辈的行为的发生。在这些家庭中,抚养人容易忽视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意识差,做事的坚持性不强,情绪稳定性差,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总之,和亲子教育相比隔代抚养总是不尽完美的,要使幼儿的教育更加完善,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促使幼儿教育更加的完善。四、提高隔代抚养质量的策略1 .家庭必须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家庭成员要全面关心幼儿,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需要体、智、德多方保障。身体方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度引导孩子运动,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证健康的体质;品德方面,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品质,比如有礼貌,做自己能做的事,关心他人等;心智方面,经常让幼儿与社会接触,从具体生动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2)要加强幼儿的实践锻炼,在做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中逐渐发展的。要放手让孩子做点事,当他们做得不好时,应鼓励和指导他们再做;当他们做得好时,应表扬和提出新的目标;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应给予鼓励和帮助,这些都会成为幼儿社会性得以发展的动力。(3)要以身作则,给幼儿社会性发展树立榜样无论祖辈还是父辈抚养人都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首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社会规则的模仿榜样。抚养人要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样样都要自己先做样子,这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关键。2 .幼儿园发挥专业优势,指导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1)重点做好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工作幼儿教师要对隔代抚养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进行重点观察,对隔代抚养人进行个别沟通。要注意观察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社会化行为表现,注重对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抚养人实施个性化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2)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主要形式,可以扩大幼儿的认识和交往范围,促进幼儿对社会的理解与适应,继而产生相应的认知与行为。(3)创设适合促进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宽松、民主的社会交往环境,多给幼儿提供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与教师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宽松的交往环境中学会同情、互助、分享、合作等优良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水平。3 .社区、机构构建促进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立体网络“社区的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是教育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由此,制定以社区为依托的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方案是科学、合理的。社区可以创设以托幼机构为中心的社区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与服务基地,可以以幼儿园为带动,举办各种“亲子学苑”、“亲子沙龙”、“早教中心”,延伸早期教育,形成纵向的托幼一体化教育。最终,通过各方面渠道,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参考文献:1刘海华.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57)2-3O2段飞燕,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J.专题研讨,2012(4):2o3袁凯歌.隔代抚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3(4):2-404郑日金.家庭隔代教育的正负效应和良性联动机制的建构JL新余专科学报,2006(3):79-80o5黄珊.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3):2-3o6赵梅,邓世英,郑日昌等.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O6卢乐珍.隔代教育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J.家庭教育,2004O7孙宏艳.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少年儿童研究,2002(4)o8孟超.幼儿隔代抚养问题初探J.文学教育,2013(9)o9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W.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本文(论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