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滨河路南段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640319       资源大小:99.89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滨河路南段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22333444555778888道路低影响开发(LlD)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一、设计依据1.1 设计规范及标准1.2 设计的资料依据13上阶段意见执行情况1.4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二、工程况及设计范围2.1 工程概况2.2 设计范围三、LlD控制目标及设施类型3.1 上位规划及项目控制目标3.2 LID设施情况四、设计参数4.1 设计降雨量4.2 径流系数4.3 污染物去除率五、设施工艺设计5.1 生物滞留带计算5.2 人行道透水铺装、球地设施计算95.3 项目年净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计算105.4 豁口(路沿石开孔)间距、溢流口、生物滞留带挡水堰、排空时间校核11六、LlD设施设计126.1 生物滞留带设计126.21 JD设施种植设计要点126.22 水铺装设计136.23 旗设计13七、监测设计13A、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13九、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139.1 施工注意事项139.2 验收14十、LID运营维护管理注意事项14十一、主要工程量表15十二、海绵城市设计基本情况表15十三、综合评分情况表16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DBJ50/T-293-2018);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290-2018);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标准(DBJ50/T-276-2017);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108-2010);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128-2016):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128-2016):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砂基透水砖(JG/T 376-2012);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 381: 201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l35 200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 143-2010);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2016. 12;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技术导则(试行)2020. 07;重庆市海绵城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11;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50/T-365-202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渝建安发(2019) 27 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国家、地方规定的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1.13采用及参考图集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发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一、设计依据1.1 设计规范及标准1.1.1 国家规范及标准2014. 1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596-2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1.1.2 地方规范及标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 2018)回复:根据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修编2022), 阻隔带(纵坡W2%)推荐采用碎石、卵石,本次设计建议保留设置卵石阻隔带。6、位于道路上凸点的生物滞留带无须设置溢流口(溢流井盖),比如道路桩 号K0+335;位于道路低凹点的生物滞留带不应漏设溢流口,比如道路桩号K0+567、 K0+096右幅;生物滞留带低侧端部不应漏设溢流口,比如K1+560左幅;生物滞留 带高侧端部无须设置溢流口,比如K2÷000左幅。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设计图纸LnH)5 LID设施平面布置图。7、豁口路缘石详图高出车行道路面仅50mm的表达与路初图15Omln不符。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修改,详见LnbIl豁口路缘石结构大样图。1.4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1.4.1 地形地貌场地属于浅丘河谷剥蚀地貌,原始地形冲沟发育,由于周边建设进行了大量 回填,地势相对平坦。道路沿线地面高程一般在280. 56293. 58m,整体地形南 高北低,相对高差约13m。道路西侧紧邻梁滩河,河道宽约1620m,河谷两侧 已经过人工改造,河床高程275. 81288. 80m,工程岸坡以镇脚+斜坡的结构型式 为主,一级斜坡坡比为1:31:4之间,二级斜坡坡比为1:2.0。1.4.2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区内分布有第四系人工镇土层(Q4ml)、冲 洪积土层(Q4al+p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现由新到老分述如 下:I、第四系(Q4)(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结构松散,稍湿,主要为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 局部夹混凝土。碎块石呈棱角状,粒径多为224cm, 土石比2: 8,为周边建设 时抛填,时间约10年。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钻探揭露该层厚度L 4m (ZY020)1.2 设计的资料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业主提供的1: 500带状地形图: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本项目道路、交通及排水工程等设计文件;滨河路南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35. 130K2+398. 444) (2023年6月, 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1.3 上阶段意见执行情况1、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参数宜按低影响开发雨水系 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第4. 3. 1条及附录A的沙坪坝区参数选取。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设计说明8.5.1章节。2、路缘石豁口对于排除超控径流而言,其作用类似于雨水口,其设计流量应 为计算流量的1.53倍。对于设置超高而致使横坡反向路段及低凹点,设计应经 计算校核路缘石豁口间距IOm是否偏小。(GB 55027-2022, 3. 3. 5)回复:已按审查意见复核修改路缘石豁口间距,详见设计说明8.6.4章节内 容。3、关于道路桩号K0+860、K1+360右幅人行道是否采用透水铺装构造,下垫 面分析图与LID设施平面布置图表达不一致。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设计图纸下垫面分析图。4、LID设施服务范围图中,设置超高而致使横坡反向路段的半幅车行道径流 实际受控于对侧半幅的生物滞留带,并非受控于本侧半幅的生物滞留带。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设计图纸LnH)4 LID设施服务范围图。5、本工程道路最大纵坡0. 8%,校核生物滞留带全线设置卵石阻隔带的必要性。 表水部分通过地表渗入土层孔隙及基岩风化、构造裂隙中外,大部分直接排入梁 滩河。地下水位变动主要受河水涨落影响,雨季时地下水位较高,河水补给地下 水,旱季时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补给河水。根据勘察期间对各个钻孔的水位观 测记录,勘察期间大多数钻孔内均有稳定水位,水位高程约为277. 25 288. 46m,整个场区地下水丰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另外根据对梁滩河边的钻 孔进行水位观测,稳定水位均与勘察期间河水水位基本一致,说明地下水与河流 的连通性较好。1.4.4不良地质现象及埋藏物据区域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整个拟建线路沿线的自然斜(边)坡未见变形、 开裂、垮塌等迹象,稳定性较好。本勘察场地内及附近地带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西永综合保税区A区西侧,为道路新建项目,本次设计包含新建 道路1条。道路起点位于富康新城南侧断头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位于AB连 接道桥底。起点接现状滨河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止于滨河路二期。道路全长2400m,设计速度为40Kmh,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6m。 与规划保持一致。标准路幅宽度26m=3m (人行道)+2. 5m (生物滞留带)+0. 25m (路缘带)+3. 5m (机动车道)+3. 5m (机动车道)+0. 5m (双黄线)+3. 5m (机动 车道)+3. 5m (机动车道)+0. 25m (路缘带)+2. 5m (生物滞留带)+3m (人行 道)。2.2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滨河路南段,起点位于富康新城南侧断头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 位于AB连接道桥底。起点接现状滨河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止于滨河路二10. Om (ZY018)。(2)冲洪积土层(Q4al+pl)粉质粘土:黄褐色、深褐色,可塑状,切面较光滑,轻微光泽,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粉质粘土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丘间冲沟地段,钻探揭 露该层厚度 O 5m (ZYO18)5. 5In (ZY079)。砂土:灰色、灰白色,以粉砂、细砂为主,结构松散,稍湿,主要矿物成分 为长石、石英,颗粒级配一般,含粘粒较少。局部夹乌木。砂土层主要在场地河 道地带断续分布,钻探揭露该层厚度0.6In (ZY053)5. Im (ZY052) o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泥岩(J2s-Ms):紫红色、暗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 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重,岩质较软,易风化崩解。本次勘察揭露厚度0 6m (ZY134)15. 9m (ZYlOl) o据勘探资料,泥岩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区基岩 主要岩性。(2)砂岩(J2s-Ss):灰色、灰黄色,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 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钙泥质胶结,部分含泥质 重。本次揭露厚度0.9m (ZY070)9. Om (ZY128) o该层多呈透镜体分布。3、基岩面及强风化带的分布特征场地基岩面起伏较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215°。强风化层岩体破碎, 岩芯多呈碎块状、颗粒状,厚度在0.74. 8m。1.4.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情况场地上部土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素填 土、砂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泥岩属相对隔水层。综 合场地地质条件分析,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 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土层中,在粉质粘土中也存也少量地下水。大"降水及地项目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污染去除率(%)滨河路南段城市道路用地75%250%表3. 1 -2海绵设计控制指标表项目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污染去除率K)滨河路南段城市道路用地275%»50%3.2 LID设施情况3.2.1 Ln)设施选用及设置情况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人行道、自行车道)、 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调蓄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 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表3.2T 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 方式经济性物率ss 染除以 污去小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O©O©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OOOOO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OOOOO©高中80-90绿色屋顶OO©OO©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OO低低般简易型生物滞留 设施O©O©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 设施O©O中低70-95好渗透塘OO中中70-80般漆井O©OO©©低低湿塘OO©高中50-80好期。道路全长240Onb设计速度为40Kmh,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6m。本子项为道路配套海绵城市设计,道路配套综合管网设计详见排水专业施工 图。三、LID控制目标及设施类型3.1上位规划及项目控制目标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重庆高新区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处梁滩河南流域、大溪沟流域和莲花滩 南流域,根据海绵功能分区分类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属于海绵提升区,部分为海绵 缓冲区。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工程,根据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 规划道路控制要求如下:“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低影响 开发建设。原则上,新建道路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时,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 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 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路侧带是指城 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的统称,路侧带宽度指道路两侧 路侧带的总和。”本项目标准段路幅宽26m,具体路幅分配如下:26m+4m=3m(人行道)+2. 5m(生 物滞留带)+0. 25m (路缘带)+3. 5m (机动车道)+3. 5m (机动车道)+0. 5m (双黄 线)+3. 5m (机动车道)+3. 5m (机动车道)+0. 25m (路缘带)+2. 5m (生物滞留带) +3m (人行道)+4m (防护绿地G2) .路侧带宽度比='"25, x2=42. 3>40%,26因此,根据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本项目海绵规划控制指标 表如下:表3.1-1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表旦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O渗井©O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OO雨水罐OOO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O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O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O人工土壤渗滤©O©注:一一宜选用 一一可选用 O一一不宜选用。LID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T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车行道透水路面负责收集车行道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责 收集透水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 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结合上述原则,本项目提出了两种设施种类:A)透水铺装:B)生物滞留带。 设计在道路两侧路侧带中布置生物滞留带和人行道透水铺装,其中生物滞留带设 置于人行道内侧,宽度为2. 5米;人行道路面均为透水铺装。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 方式经济性物率ss> 染除以 污去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雨水湿地OO高中50-80好蓄水池OO©高中80-90雨水罐OO©低低80-90调节塘OOOOJ高中般调节池OOOOOO高中转输型植草沟©OOOO低低35-90般干式植草沏OOO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沏OOOOO中低好渗管/渠O©OOO©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OOO一OO低低50-75般初期雨水弃流设 施©OOOO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OOOO©高中75-95好注:1、强较强C)弱或很小;2、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 ForWaterShedPrOteCtion, CWP)的研究数 据。表3. 2-2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 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OOO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道路桩号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设 施控制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绿化带0. 000. 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255. 500. 90小计13896. 000. 74道路桩号 K0+860- K1+400S3生物滞留带2298. 001.00受控下型而7376. 00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12196. 000. 15绿化带0. 000. 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2575. 000. 90小计24445. 000. 54道路桩号 K1+400- K2+400S4生物滞留带4356. 001.00受控下垫面13420. 00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6534. 000. 15绿化带355. 000. 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2912. 000. 90小计27577. 000. 73合计74150. 25四、设计参数1.1.1 降雨量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高新区(沙坪坝数据)近30年 日降雨数据的分析-,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如下表:表4. IT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表序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 (%)设计降雨量H (ran)1508.925510.536012.546514.957017.867521.41.1.2 LID雨水系统流程表3.2-1道路LID雨水系统图1.1.3 下垫面情况结合道路、交通、排水、景观等相关专业设计图,进行Ln)设施布置,径流组 织后各排水分区下垫面分析表如下:表3. 2-3下垫面分类统计及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道路桩号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设 施控制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道路桩号 K0+40- K0+340Sl生物滞留带1543. 751.00受控下垫面4836. OO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1852. 500. 15绿化带0. 000. 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0. 000. 90小计8232. 250. 75道路桩号 K0+340- K0+860S2生物滞留带2301. 001.00受控下垫面7093. 50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3246. 000. 15名称单项Ll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渗透塘7080雨水塘50'80雨水湿地50'80蓄水池80'90雨水罐80'90植被缓冲带50'75本项目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绿地污染物去除率均取85机五、设施工艺设计5.1 生物滞留带计算道路雨水经过路缘石流入预处理转输沟实现均匀布水和再次过滤后汇入种植 区,通过种植区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下渗、缓冲,净化径流,缓排雨水,当 雨水量超过生物滞留带的容量经溢流雨水口溢流排到已设计雨水系统。(1)所需调蓄容积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 4. 3.1关于雨水径 流总量控制容积计算:Vt=IOHtRtFVt一一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m3);F排水分区面积(ha);H一一设计降雨量,mm,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Rv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多种用地性质时采用加权平均值。(2)渗透设施有效调蓄容积计算Vs=V-Wp式中:Vs渗透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包括设施顶部和结构内部蓄水空间的 容积,单位牌,砾石层孔隙率取0.3V一所需调蓄容积,m3;序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 (%)设计降雨量H(Mn)78026.288532.799042.64.2径演源数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关于不同下垫面雨 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见下表:表4. 2-1不同下垫面雨量径流系数下垫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Rv流量径流系数中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 8-0. 90. 85-0. 95铺石子的平屋面0. 6-0. 70.8绿化屋面(覆土厚度230Onln)0. 3-0. 40.4混凝土和沥青广场、路面0. 8-0. 90. 85-0. 95块石等铺砌路面0. 5-0. 60.7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0.40.5非铺砌的土路面0.30.4透水铺装路面0. 15-0. 30.4绿地0. 1-0.20. 25水面1.01.0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250Omm)0. 1-0.20. 2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OmnI)0. 3-0. 40.4本项目雨量径流系数取值分别为:透水铺装0.15,绿地区0. 15,车行道路面 0. 90,生物滞留带取值1.0。4.3污染物去除率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 LID设施污染物去 除率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无条件时参照下表:表4. 3-1单项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一览表名称单项Ll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w(%,以SS计)生物滞留设施70'95表5. IT生物滞留带计算表编号服务面 积 (m2)下垫面 类型下垫面面 积(m2)雨量径 流系数径总控刖战 年流量M率设计降 雨量 (m md)所需控 制容积 (m3)滞留带 有效面 积 (m2)2小时 下海量 (m3)蓄水容 积 (m3)蓄水深 度 (mm)Sl6112.5车行道4635. 000.90.942.6240. 651255. 8872. 34436. 540. 20滞留带1477.51S28438. 5车行道62900.90.942.6332. 681826. 231826.23634. 800. 20滞留带2148.51S310129车行道78230.90.942.6398. 171960. 10112. 90681. 330. 20滞留带23061S417825车行道135400.90.942.6701.663642. 25209. 791266. 050. 20滞留带428515.2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本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采取基层和垫层均透水,雨量径流系数取小值0. 15。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 w当单个汇水分区 整体为透水性下垫面(绿色屋顶、绿地或透水铺装)时,可近似采取(1-雨量径流 系数)作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该分区可不设控制容积,但项目整体年径 流污染去除率需进行加权平均校核,整体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应满足要求。”因此 本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和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0. 85o结合道路各排水分区下垫面的情况,进行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如 下表:表5.2-1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编 号设施名称下垫面面 积(m2)雨量径 流系数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设施 名称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 流系数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Sl人行道透 水铺装1680.50. 150. 85绿地0. 000. 150. 85S2人行道透 水铺装3257. 50. 150. 85绿地0. 000. 150. 85Wp 一渗透量,m3oD渗透量计算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渗透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渗透量按照下 式(达西定律)计算:WP=KJA 工H 怜=KJAt式中W,一渗透量(m3);K平均渗透系数,ms,本次设计取4. 6X 10 es:J一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I.0;As.一有效渗透面积,m2;L 一渗透时间(S),指将于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取2h;H滔一单位面积渗透水深5)。2)调蓄容积量设施空隙蓄水深度H 中 Bt=H fl- e 东H触一设施空隙蓄水深度5);H的、e,一砾石层厚度,取0.3米,砾石层空隙取0.3;单位面积生物滞留带处理雨水量计算H以=H防水+ H鱼原H ”一下凹蓄水深度,取0.2米:Ha一考虑下凹蓄水、渗透以及种植土,砾石层空隙的蓄水深度(m)。H =0. 2+0. 09+0. 026=0. 316米,即每一平米该类生物滞留带可以处理0. 316m3 的雨水。考虑预处理转输沟、行道树、植物种植及放坡对生物滞留带的折减,本次 折减系数取0.75。根据道路各排水分区下垫面情况,进行生物滞留带设施计算结果如下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表道路桩号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 设施控制面积 (m2)雨量径流 系数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PT单项设施污 染物去除率 PW年经流 污染去 除率SS小计13161.000. 730. 790. 67道路桩号 K0+860- K1+400S3生物滞留带2051.0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5265. 00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3390.000. 150.850. 850. 72绿化带0. 000. 150.850. 850. 72不受控硬质下型而1317. 000. 900. 000. 000. 00S3-1生物滞留带255. 0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528.000. 90S3-2生物滞留带195. 0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030. 000. 90不受控硬质下型面170. 000. 900. 000. 000. 00小计15201.000. 750. 800.68道路桩号 KlHOO- K2+400S4生物滞留带3837. 5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0787.000. 90人行道透水铺装6541.000. 150.850. 850. 72绿化带492. 000. 150. 850. 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730. 000. 900. 000. 000. 00S4-1生物滞留带447. 5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2753. 000. 90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204. 000. 900. 000. 000. 00小计27792. 000. 730. 790. 67合计64242.000. 740.800.68综合上表,滨河路南段整体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为80%,满足目标值75%,年 径流污染去除率为68%,大于目标值50%。表5.1-4项目设计指标完成表规划值设计值年径流总量控设施污染物去年径流总量控设施污染物去不透水下垫面受控比编 号设施名称下垫面面 积(m2)雨量径 流系数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设施 名称下垫面面 积(m2)雨量径 流系数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S3人行道透 水铺装33900. 150. 85绿地0. 000. 150. 85S4人行道透 水铺装65410. 150.85绿地0. 000. 150. 85合人行道透 水铺装148690. 150.85绿地0. 000. 150. 855.3项目年净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计算本项目在新建段采用的LID设施为生物滞留带+人行道透水铺装,在各LID设 施计算结果基础上,核算各排水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如下:5. 3-1各排水分区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统计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表道路桩号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 设施控制面积 (m2)雨量径流 系数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PT单项设施污 染物去除率 PW年经流 污染去 除率SS道路桩号 K0+40- K0+340Sl生物滞留带972. 5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001.00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680.500. 150. 850. 850. 72绿化带0. 000. 150. 850.850. 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0. 000. 900. 000. 000. 00SlT生物滞留带237.5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654. 500. 90S1-2生物滞留带267.501.000. 900. 850. 77受控下垫面1979. 500.90不受控硬质下垫面295. 000. 900. 000. 000. 00小计8088. 000. 760. 860. 73道路桩号 K0+340- K0+860S2生物滞留带2148.501.000. 900. 850.77受控下垫面6290. 000.90人行道透水铺装3257. 500. 150. 850. 850. 72绿化带0. 000. 150. 850.850. 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465. 000. 900. 000. 000. 00面积在重现期5年下的计算流量为5. 06Lse雨水豁口设计过流能力为计算流量 的1.5、3倍,本次设计取2倍,豁口泄水流量需求为10. 12Ls°豁口尺寸为 B×H=O. 6×0. 1m,过流能力为16. 82Ls,满足过流

    注意事项

    本文(滨河路南段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