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工业园凤丽路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

    • 资源ID:639162       资源大小:94.77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园凤丽路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

    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合同依据D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2 相关勘察、测、检测报告文件1)永川凤凰湖工业园D区DD3线道路工程I标(凤凰路)(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有 限公司,2012.8)2)永川凤凰湖工业园凤吉路道路工程(凤凰二路)(上海陆道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2012.8)3)永川区凤凰工业园区龙爪湖片区道路I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5)4)业主提供的道路沿线1:500地形图5)凤凰湖产业园市政道路设计技术措施(2021-2-2)2.3 采用标准规范(1)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2)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4)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6年版);(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9)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0)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E20-2015)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 项目区位项目名称:工业园风丽路道路工程项目区位:本项目为城市支路,是片区内居民出行的保障,同时兼顾部分区域过境交通。1.2 工程规模建设规模:工业园凤丽路全长359. 443m,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20Kmh 道路红线宽度:18m。路幅分配为18m =5. Om (人行道)+4. Om (车行道)+4. Om (车行道)+5. Om (人行道)。1.3 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凤丽路的施工图设计内容如下:1、道路工程道路的线形设计;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路基防护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的交通工程、附属工程;2、管线工程管线工程包括管线综合、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缆沟、通信管道和路灯的工程设计。3建设条件3.1 场地现状项目路线沿规划布线,路线两侧均为规划居住地块,目前两侧地块处于施工中,已开挖深基 坑及临建设施、便道等。32气象、水文本项目场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 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2C,极端最高气温41.7C (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 温-L8C (1975年12月15日):多年无霜期314.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 1163.3mm,主要集中于每年410月,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6%左右。区内多年 平均域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口降雨量178.3mm (1971年6月1日),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 1357.7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因大气污染,时IeT酸雨、酸 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LlnI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地气候全年 可施工作业。3.3 地形地貌项目区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类型,园区内的用地已进行平场,目前居住地块施工中,原 始地形变化较大,原地貌已不可见。3.4 工程地质情况3.4.1 地质构造工程位于东山背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1650 Z10 o层面结合程度般, 场地内及其邻近未发现断层,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岩体中主要可见二组构造裂隙: 35° /69° ,延伸长1.1 02.60m,间距一般L02.5m,闭合微张,无充填,结合差,属硬性 结构面:0268° /76° ,延伸L0 2.2m,间距一般1.52.4m,闭合微张,无充填,结合差, 属硬性结构面。3.4.2 地层岩性经现场调查并结合钻探验证,场地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为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及素填 土 (Q4m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k(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1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1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1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2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2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H)78-2016):(2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4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现行、有效规范进行设计,无逑反规范强制性条文情形。质粘土厚度较小,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提完钻孔循环水后24小时观测水位,抽干钻孔中残 留用水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文观测,所有钻孔均为干孔,因此勘察区内此类地下水较贫乏。(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和泥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以及层间裂隙中。场区内下伏基岩为 砂岩和泥岩互层,泥岩属于粘土类岩石,含水能力和透水能力较差,为相对隔水层。该类地下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补给量小、补给能力差,水径流、排泄条件好,储存能力差,且 裂隙面面较陡,有利于该类水向低洼处排泄。3.4.4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环境土腐蚀评 价标准判定:粉质粘土对混凝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水对混凝凝土结构和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环境类型为In型。345特殊性岩土评价根据2012年地质勘察报告,在拟建线路区分布有残坡积的粉质粘土,力学性质般,可塑 状态的粉质粘土可作为路基及管涵的基础持力层;此外沿线水田地内分布有少量的软塑状粘土, 分布范围小,厚度薄,据调查厚度小于0.5Om,承载力低,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由于项目已回填沉降近10年,项目区临时道路已建成并施工,本次不作处理。3.4.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本次勘察调查和钻探揭露的情况,勘察区内未发现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3.4.7 进出场条件项目起点接风凰一路,终点接凤凰二路,可连接园区主干道、高速及国省干线。3.4.8 材料来源本项目沿线筑路材料较丰富,品种规格齐全,基本满足工程需要,符合工程要求。1)石料:周围地区解决,石料主要有石灰岩、页岩,石质坚硬、强度高。2)砂料:周围地区解决,细砂、特细砂及混合砂均可使用,运输方便。(1)素填土 (Q4ml)素填匕杂色,结构松散一稍密,主要分布于勘察区的南侧。回填上主要由新开挖的砂岩、 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粒径多为l-30cm,碎块石含量3040%,局部含大块石,粒径可达 Im左右,回填方式为抛填,回填时间约6个月。钻探揭露的厚度为0.4Om(ZK87)18. 2Om(ZK5)。(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灰褐色-砖红色,呈可塑塑状,土质成分较均一,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 等,无光泽。含砂岩及泥岩角砾,粒径l-5mm,含量约1-5%,广泛分布于勘察区内。0. 50m(ZK83)一 2.60m (ZK12)o(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与砂岩互层状产出,局部以透镜体 的形式夹在砂岩之中,分布于勘察区中部,在较陡的写边坡有泥岩出露。强风化带岩心较破碎, 呈碎块状或短柱状,质软,强度较低。中风化带岩心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质硬,强度较 高。砂岩: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云母,钙质胶结。与泥岩互 层状产出,局部以透镜体的形式夹在泥岩之中,广泛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在斜边坡地段有砂岩 出露。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强度较低。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强度高。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强度较低,网状风化裂隙发育,泥岩和砂岩多呈碎块状,强风化厚度1.50m (ZK55) -5. OOm (ZK15)0中风化岩体强度较高,岩体较完整,多呈短柱及长柱状,部分地段裂 隙较发育,呈碎块状。由于勘察范围较大,故各个区域的上岩界面倾角不尽相同。地势较陡的斜坡处,土层较薄, 土岩界面基本和斜坡坡度一致,地形坡度一般在15-30o 在地势平坦的低洼处,岩土界面较缓, 一般在1-5° »3.4.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在土层、岩石中赋存条件,将场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地势较高的斜坡地带,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中,主要接 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低洼处排泄,部分渗入基岩裂隙中, 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由于场地内的粉5道路平纵横设计5.1 道路总体设计5.1.1 设计原则在遵循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本项目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2)按照规划的整体布局和思路,根据现状情况,确定道路的道路等级、道路性质、红线 宽度、平面线形、竖向标高:(3)依据规划预测的交通量和交通特性,并结合现状交通的特性,参照凤凰湖工业园区同 等级已建成道路的技术标准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道路路幅组成,确定道路结构及交叉口的 设计:(4)根据交通工程的要求,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好道路交通功能与防洪、地下管线、景观、绿化的关系;(5)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6)道路的平面、竖向、横断面应相互协调;设计标高与现状地面标高、已建成道路路面 标高、防洪及地下管线、道路两侧建筑物等亦应相互协调:(7)节约用地,合理控制道路土方,节省工程造价;(8)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及工业废料,注重环保和节能:(9)在达到设计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量,缩短建设工期,力求将施工期间对 现状交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10)工程设计步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5.1.2总体方案设计永川凤凰湖工业园凤丽路起点与凤凰路平交,终点与凤凰二路平交,全长359. 443m。道路 等级: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20Kmh;道路红线宽度:18m。5.2道路平面设计(1)拟建道路起终点分别与凤凰路、凤凰二路平交,平面交叉应保证视距通畅,道路全线为直线。3)钢材、水泥、木材:永川及周边区县有大型水泥厂、钢铁厂、木材厂,就近解决,价格合理。4技术标准本次项目为市政道路设计,设计标准依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e主要设计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设计采用值规范规定值1道路名称凤丽路2道路等级城市支路3设计速度km/h20205道路路幅宽度m186道路长度m359.4437圈曲线最小半径m-208平曲线股小长度m359.443609道路纵坡度%i>=4, 3: iit=2. 7ia,=8; iin0. 310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60601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01501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015013路拱横坡%1.51.5 2.014停车视距m20m22Om15荷载等级汽车:城市-B级:人群:3.5kNms16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IOO型标准车17净空m4.5I24.5注:本表规范规定值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选取6道路交叉设计本项目起终点分别与凤凰一路、凤凰二路平交。起终点平交口现状已实施建成,不属于本次 工程范围,仅做接线处理。7路基设计7.1 路基概况项目设计里程359.443米,其中K0+000K0+028 K0+330K0+359. 443段已建成,分别属 凤凰一路、凤凰二路工程范围。路基设计总里程302米,路基占路线总长84黯 全线均为浅填挖 路基,本项目边坡均按临时边坡设计。项目全线无特殊路基。因周边地块施工,设计范围内已建3. 5m6. Om宽临时便道,未硬化。7.2 一般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2)路基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3)路基设计应满足防洪泄洪要求;(4)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5)路基设计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采取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必要的防冲刷、防 渗漏和有利于水上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措施:(6)路基设计应确定合理的填挖方,尽量采用生态边坡防护;7.3填方路基7.3.1 填方路基概述(1)地表处理: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 0m,高度1m,向 内设置2%横坡。(2)全线路堤利用路基挖方中的符合填料要求的上石填筑,填方边坡每8m为一级,本项目无大于8米填方边坡,一坡到底。由于周边地块处于施工期,本项目未设置填方排水沟。交叉口分别属于凤凰一路、凤凰二路工程范围,本次仅做接线处理。平面设计指标具体参考直线、曲线及平面转角一览表讥超高加宽:道路全线为直线,无需设置超高、加宽。5.3 道路纵断面设计 控制因素(1)拟建道路起点、终点按被交路现状标高控制。(2)拟建道路两侧地块已在建,结合地块标高控制填挖高度。 纵断面设计:项目道路纵断面设计线型舒顺,满足规范要求,最大纵坡4.3%最小纵坡2.7与;最大设计 坡长150m,最小设计坡长60m;最大竖曲线半径4000,最小竖曲线半径4000。 纵断面设计合理性分析:(1)全线纵坡均满足规范要求。(2)交叉口位置纵坡均控制在跳以内。(3)沿线与地块标高基本一致。5.4 道路横断面设计项目周边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其功能定位为城市支路,故车行道主要考虑小型车需求。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要求,结合规划道路红线宽度综合考虑,车道3. 5m 宽可满足周边用地通行需求。具体分配为:18m=5. Om人行道+0. 25m路缘带+3. 75m机动车道+3. 75m 机动车道+0. 25m路缘带+5. Om人行道。全线按一块板布置,机动车道双向横坡1.5%,人行道横坡-2.0%。均采用直线路拱。路床纵断高程:+10mm、-20mm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路床中线偏位:30n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5.5 挖方路基本次设计挖方边坡采用放坡处理,根据地勘资料,岩质边坡采用L0.75L 0,上质边坡采用 1:1.01.5。在路望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港工作。路基开挖必须逆作法施工,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 不得乱挖、超挖。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道路沿线存在高压铁塔、燃气管线、民宅等,建议开挖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施工,局部路段房 屋较少可采用爆破施工。爆破施工接近(0.5m内)设计开挖面时应为机械施工,避免超挖。5.6 高边坡设计根据渝建发2010 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 意见”,高切坡是指岩质边坡高度2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N12米且土层厚度N4米,土质边 坡高度N8米。深基坑是指岩质基坑高度土12米,岩土混合基坑高度N8米且土层厚度24米, 土质基坑高度25米。高埴方是指填方边坡高度28米。本项目边坡最大高度4.7m,边坡为岩质边坡;本项目无高边坡。5.7 半填半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采用合格填料进行换填处理,以消减路基填挖 间的沉降差异变形。当填方区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斜坡路堤处理方式进行挖台阶处理。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采用合格填料进行换填处 理,过渡段填方区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碎石或砂岩碎屑进行填筑,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沉 降差异变形。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应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必要时可增设纵向或横向砂岩块碎石 盲沟。87零填、浅挖路基设计对于填高小于(取路面厚度+0 8m)和挖深小于1.5m的路基按低填浅挖路基处治设计。低填土 质地基段,应超挖至路床顶面以下0 8m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实处理。全线原有旧路应挖除旧路面7.3.2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有采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强度低的土,填筑在路基下层,同类填 料层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挖方中符合要求的石方和土方应做为填方路段填料加以利用。液限大 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回填路堤填料前建议进行现场各项指标试验与检测,进一步确定回填相关参数。施工时对换 填土须经过碾压、夯实,经检测必须满足设计耍求。弯沉值采用标准车双轮组单轴IOOKN,轮胎接地压强为0. 7MPa,单轮轮迹当量圆直径(d) 为21. 3cm测试,两轮中心距1.5dcm0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设计 规范相应标准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全线路基填料主要来自移挖作填,挖方主要为粉质粘上、强、中风化的粉砂岩、泥岩。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路槽底 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到中湿或干燥状态,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填料 压实度、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见下表:路基压实度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填料最小强度压实度最大粒径以下深度(CBR) (%)(%)(mm)(m)支路支路路床上路床0-0.35N94<100下路床0. 3-0.83>94零填及挖方路基0-0.35940. 30.83394路堤上路堤0.8-1. 53293<150下路堤1.5以下2290注:表中数值均为重型击实标准。路床顶回弹模量N20MPa,人行道路床压实度N92路基范围的管道沟槽开挖和回填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执行,回填的填料和强度应达到路基填料强度要求,分层压实后的压实度应达到填方路基规范值 耍求。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土路基允许偏差需符 合以下规定:路床平整度:W 15mm应根据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 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 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路基防护应加强挖方段防护工程的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防 护方案。(2)边坡防护分类本次设计防护类型主要为生物防护。选用生物防护,经过较长时间后,植物的根系深扎入土 中,也可起到较好的固土和抗冲刷能力,且生物防护自然、美观、造价低。本项目为城镇道路,周边地块远期规划开发,故考虑对岩质边坡采用自然绿化,不做防护, 填方边坡及土质挖方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80CIn路床范围),支路压实度不小于9眼。零填及土质或全风化石质挖方路段,挖至上路床顶面,首先对其下部80Cin的下路床进行CBR 值检验:1、若CBR不满足表列要求时,予以挖除换填碎石土;2、若CBR合格再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支路达不到94%,则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压实后填 筑级配碎石:3、若CBR、压实度均满足要求,则不需进行特殊处理。8.8 陡坡路基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应将路床深度内原有土质全 部挖除换填,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先清除地表覆盖层,开 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4m,台阶内倾跳。当地面横坡陡于I: 2.5时,依据稳定性验算结 果,于路床顶部铺设铺设一组三层土工格栅以增强路堤稳定。土工格栅采用双向型,其抗拉强度 80kNm:延伸率W3%;节点撕裂强度2300N,用锚钉固定于台阶上,格栅端头均反包2m。土工 格栅上下50c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大于5cm,其余按照一般路基填筑。8.9 特殊路基设计本项目无特殊路基。8.10 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采用截水沟、急流槽、及雨水口结合管道排水等综合排水,排水边沟、及自然沟渠共同 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边沟、排水沟纵坡应不小于0. 3%。路面及挖方边坡坡面排水采用雨水口结 合管道排水临时截水沟:为排除汇集路基边坡以上的地表水,应设置临时截水沟,挖方路基截水沟应设 置在坡顶5m以外,截水沟水流应导入附近排水边沟,截水沟采用砂浆抹面保护。平台截水沟:边坡高度大于8m设置平台截水沟,平台截水沟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排水边沟:对于两级及以上挖方边坡,为排除汇聚于挖方边坡坡脚的地表水,在人行道外侧 设置排水边沟,排水边沟水流直接导入附近雨水管道,排水边沟沟采用C20混凝土浇筑。9道路防护构筑物设计(1)路基防护的一般原则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空隙率VV%3'4矿料间隙率VMA%>17粗集料件架间隙率VCAminWVCA 融沥青饱和度VI%75、85最小油石比,合成集料毛体枳相对密度2.9%25.52.8%5.72.7%25.92.6%26. 1稳定度kN25.5流值mm25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W0. 2肯塔堡飞散试验混合料损失(201)%20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3000水稳定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7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275渗水系数mL/min<20构造深度mm Invn低温极限应变(T(FC)(Ue)>2000路面孔隙率6a.矿料级配矿料级配组成可参考下表。结构层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ran)的质量百分率(%)16.013.29.54.752. 361. 180.60.30. 150.075SMA-I3IOO90"IOO50'752034152614'2412'20Iol69'15812b.粗集料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 表要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 60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T030410路面设计o.车行道路面设计路面设计原则以交通量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本次设计采用 沥青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如下:本项目车行道路面结构(土质路基)位置机动车路面结构厚度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4cmPC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下面层沥青混凝土(AC-20C)6cm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必0.6cm乳化沥青透层油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5%)20cm下基层水泥稔定碎石(水泥含量4制25cm结构总厚度55.6cm本项目车行道路面结构(石质路基)位置机动车路面结构厚度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4cmPC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下面层沥青混凝土 (AC-20C)6cm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旧0.6cm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5%)20cm结构总厚度30.6cm10.2 路面材料要求10.2.1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B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13中应掺入质量较好的玄武岩纤维稳定剂(0.然)以及木质纤 维,具体混合掺加的比例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项目单位要求e.沥青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 ,5s, 100g)0. Inn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004软化点(R&B)不小于C46T0606601动力粘度不小于Pa. S180I(TC延度不小于CIB20T0605151C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蒸慵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C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匕)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 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10 或 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C)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IOC)不小于cm6T0605f.抗剥落剂需在消石灰、水泥或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情况下同时在沥青中掺加抗剥落剂,掺入 量0.3缸同时要求对掺加抗剥落剂的沥青应进行薄膜加热试验,然后再进行水煮法或水浸法粘附 性试验,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达到要求。并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下表中的技术要求。抗剥落剂技术指标要求指标熔点活性物含量分解温度相容性密度抗剥落剂58±4C299%230OC与热络沥青相容性好0. 981.02gcm2g.纤维稳定剂SMA宜掺入质量较好的木质素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稳定剂,耍求其吸附沥青的能力强,施工分 散性好,木质素纤维应选用原木浆生产的纤维,掺量按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絮状术 质素纤维用量不得少于0.3%,玄武岩纤维用量不得少于0.4%,具体混合掺加的比例应通过配合 比试验确定,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矿物纤维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坚固性,不大于%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T0312水洗法0.075画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T0320磨光值PSV不小于40T0321粘附性不小于4T0663C.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 50T0328坚固性(0.3师部分),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O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d.填料填料使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 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100T0351<0. 15mm90x100<0.075un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上 面层粗集料要求。C.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上面层细集料相关要求。d,填料填料使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 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SMAT3上面层填料相关要求。e.沥青上面层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质量应符合SMA-13上面层沥青相关要求。f.沥青面层压实度沥青面层压实度,沥青混合料现场碾压质量控制应采用压实度与现场孔隙率双指标控制。压 实度:上面层应不小于98%但禁止超过100%。现场孔隙率:上面层应不大于6乐g.抗车辙剂的性能要求(1)技术要求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在本项目中面层加入抗车辙剂,其在高温下熔化, 分解出的高粘附性的微结晶物颗粒与沥青形成胶结作用,提高沥青软化点,降低温度变化对沥青 的影响,增加沥青与矿料的粘附能力,路面的抗水损坏能力大大提高。抗车辙添加剂掺量应根据 试验验证后确定,且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本规程设计要求。本次设计掺量暂按沥青混凝土重 量的0.4%考虑,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施工期间以试验为准)。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 技术耍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密度kgm,8001100GB/T1033.1熔融指数(190, 2. 16kg)g/IOmin1.5GB/T3682吸水率%0.5GB/T1034施工要求1、抗车辙添加剂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并远离火源。木质素纤维稳定剂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才 6un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无挥发物高温590650C燃烧后,测定残组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5% (朋量百分比)105C烘箱2h后,冷却称样玄武岩纤维稳定剂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指标参考标准密度/g/cm32.6、2. 8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 制品第1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JT/T776.12010拉伸强度aMPa, 21200弹性模量bGPa, 275断裂伸长率C/乐3.1吸油率/斩250含水率/乐0.2可燃性明火点不燃可燃物含量(%)0.1.0a、b、C三项试验值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15%。 纤维直径为131.纤维长度3'5mm, 纤维外观色泽应均匀、表面无污染,公称长度和单丝公称直径偏差应在公称值 的士10%内。h.沥青面层压实度沥青面层压实度,沥青混合料现场碾压质量控制应采用压实度与现场孔隙率双指标控制。压 实度:上面层应不小于98%,但禁止超过100机现场孔隙率:上面层应不大于6%。10.2.2 中粒式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AC-20C下面层a.矿料级配矿科级配组成可参考下表。结构层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run)的质量百分率(%)筛孔(mm)31.526.5191613.29.54.752.361. 180.60.30. 150. 075AC-20C1009010078 9262 8050 7226 56M4412 338245774-1337b.粗集料湿砂进行养生,养生7天后方可施工面层。要求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的压实度(币: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7%,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4. OMPa0层位通过下列方筛孔(m的质量百分率(%)下基 星31.526.5191613.29.54. 752. 361. 180.60.30. 150. 075IOO868279'7372'656253453531'2222315'810"5735210.2.5稀浆封层为防止路面渗水,增强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的粘结,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0 6cmBCT型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材料要求稀浆封层采用BC-I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稀浆封层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 )T0653筛上残余物(1.18mm筛),不大于()0. 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30T0622道路标准粘度il C25.3 (s)10'60T0621蒸发残留物残加分含量,不小于日)55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D (O. 1mm)45'150T0604延度(15C),不小于(cm)40T0605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园凤丽路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