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X年修订).docx
-
资源ID:616685
资源大小:20.9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X年修订).docx
中共XX省委党校(XX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把握其在当代的发展,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既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也能在党政、企事业等实际工作部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以及其他综合性的工作。二、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三、学制与学分设置学制三年。前一年半学完全部课程,后一年半用于科研训练及撰写学位论文。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为40分,具体设置是:(一)全部课程,33分,16-20课时为1学分(二)学术交流与社会调查,2学分;(三)学位论文,5学分。其中,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研究生修满学分,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位委员会评定合格,发给由教育部印制的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哲学硕士学位。四、课程设置(一)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含党性教育课),3学分为充分利用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可采用主体班各单元的优质课程。考核方式为写学习心得或专题综述。2、外国语(基础英语),4学分(一)核心课程:必修的学位基础课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3学分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选读,3学分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3学分4、中共党史研究,3学分(三)专业必修课1、马克思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2学分2、马克思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2学分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4、中西方思想文化发展比较研究,2学分(四)选修课1、传媒与文化研究,2学分2、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2学分3、民族理论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研究,2学分4、宗教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宗教现象,2学分(五)补修课(不计学分)针对我校学生跨专业报考和同等学力报考较为突出,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各专业可精选1-2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这部分学生的必修课程,不计学分。1、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五、考核和鉴定外语和核心课进行考试,考试采取课堂闭卷、课堂开卷或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由课堂教师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成绩满70分为合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选修课进行考查,考查取课堂开卷、撰写论文或其他形式进行,由任课教师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考试或考查合格,获得相应学分。补修课不考核。第4学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和评定标准按研究生部要求确定。中期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者,作留级或肄业处理。考试和考查成绩记入研究生成绩登记表。研究生毕业前进行毕业鉴定。学习成绩、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和毕业鉴定一并装入本人档案。六、学术交流与社会调查(2学分)1、学术交流:提交参会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或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获1学分。2、社会调查: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经导师评定为合格,获1学分。七、学位论文(共5学分)在导师指导下,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分两阶段进行。(一)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出选题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提交中期考核组考评。考评在第4学期进行,通过者可获2学分并开题撰写论文。(二)撰写学位论文并提交专家评审,评审通过者参加答辩,答辩通过,获3学分。八、培养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活动可以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辅导或集体讲座相结合,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中应做到学习和研究并重。导师应指导或带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课题调查,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九、组织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科指导组负责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工作。导师负责根据研究生的个体特征,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安排日常学习和撰写毕业论文。研究生部负责教学管理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部党总支负责组织生活和思想教育工作,组织研究生自己管理自己,保证教学方针的贯彻和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十、主要阅读书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金春明等主编:毛主席思想基本问题(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论周治滨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论总论卷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黄力之著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一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郑师渠主编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刘辉著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衣俊卿著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5、中西方思想文化发展比较研究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管理研究孙萍著文化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宗教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7年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华文出版社1991年李德洙、叶小文主编,当代世界民族宗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编,宗教与民族(一、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003年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主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英莫迪默、法恩著,刘泓、黄海慧译,人民、民族、国家一族性与民族主义含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熊坤新主编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社会转型与文化问题研究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一一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一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9、当代宗教问题与社会宗教现象吕大吉著,西方宗教学说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1月意希普里阿尼著,江熙泰等译,宗教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英鲍依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英阿盖尔著,陈彪译,宗教心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美罗德尼乔斯达克威、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英大卫艾尔金斯著,顾肃、杨晓明、王文娟译,超越宗教一一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10、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研究张践、齐经轩著,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锡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11、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与社会问题研究郑杭生主编,李强、李路路、林克雷副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金鑫著: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2、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6(美)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法)阿隆(Aron,R.)著,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主编:刘春副编:曾琦责任编辑:沈超群校对:沈超群出版日期:2015年7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