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交流发言材料:驻村一隅但行千里路自有到来风.docx

    • 资源ID:583066       资源大小:16.8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交流发言材料:驻村一隅但行千里路自有到来风.docx

    星霜荏苒,回首沉淀。一年里,XXXX村陪伴着我稳步前进,我见证着它日益向好。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当下,咬定青山不放松;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小村虽小,但大有天地、大有作为,而龙泉之大,非于大楼,而存于大爱,大在为民唯实,爱在敬老奉献,续在薪火相传。一、推动“齿轮”,助力振兴XXXX村内多是丘陵地区千篇一律的农田耕地,给我留下印象的也只有一抹初入驻村的期待和新奇。我从村里殷书记那里了解到,由于没有大型产业入驻,村内常住村民的主要收入大多来源于粮食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种植。近年来,由于部分机耕道破损、水渠堵塞,农业生产接连受到影响。面对村里这种局面,我们努力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引进双季稻“种田能手”,带着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户传授种植经验;我们积极在村里筹资筹劳,依靠人机协作,新修灌溉水渠600余米、机耕道1500余米、清理水渠2300余米,整修山塘4口、水井2口。轰隆隆的机器声带来的不仅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提升,更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希望。我们深知,美丽乡村的建设不止在于基建设施的完备,更在于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我和村干部们接续推进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工程:一是对接上级要求开展XXXX>XXXX“和美院落”建设,拆除空心房、硬化道路、绘制文化墙,让院落焕发新容。二是村内统筹部署规划,新修XXXX村汇德亭、休闲小花园,群众有了夏日乘凉的歇脚处,村内多了三三两两话家常的笑声。三是积极与在外优秀企业家联系,向他们争取资金支持,乡友乡贤心系家乡发展,前后捐助60余万元,帮助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让点点星光照亮着回家的路。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仅应体现在可触可及的面上,更需深入家家户户的心中。后期我们开展入户宣传、编排节目,倡导大家伙珍惜提升成果。大家看到环境整治的不易,自愿担负起院落内设施维护和卫生日常保洁工作。同时,我们发动村内妇女成立卫生评比组,开展环境评比活动并对优秀家庭予以表彰奖励。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努力,以点带面,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一股“人人讲清洁、人人享成果”的优良风气。二、看见“守望”,关爱余年为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推广农村居家养老,我们在村里推广“村干部+志愿者”的互助协作模式,定期免费为村里60岁以上散居特困、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义诊治疗、文化娱乐等上门服务。我们常去的XXXX老人家,她今年77岁,双目失明,生活起居基本依靠老伴。每次去的时候,龙奶奶总会笑眯眯地,像个小孩子一样细数自己的近况:“我就盼着你们来,你们给我熏了艾灸后,我的膝盖好了很多,降压药我也按时吃,这次不用理发,上次理的头发还没长长呢。”每次志愿服务在关心问候时开始、在家长里短中进行、在欢声笑语里结束,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平日里,我常跟着村支书殷书记去走访宣讲、入户做志愿服务。一开始村里对我这个外来人员比较好奇,我也不免有些拘谨。在打听了我的身份、看到我在村里的“活动”之后,大家眼里的好奇就转为包容和肯定,常常主动问起我的情况。我感动于这种自然而然的真诚,这不仅快速拉近了他们和我的距离,更成为了我后续工作的“心灵港湾”:困于工作久久不得思绪时,我习惯走到老百姓身边,一边做农活一边与他们聊聊近况,听一听老一辈的教导,莫名就会有种“复得返自然”的治愈和快乐。三、听见“新声”,成为微光XXXX村村支两委一直致力于村内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为了给老人孩童提供一个休闲玩耍的好去处,村干部四处“化缘”、自主筹资30余万元,修建了龙泉村老人儿童之家。今年暑期来临前,我向书记提出在儿童之家里开办“小泉学堂”的想法,两人想法不谋而合。村里的小朋友们一放假就在问我们什么时候开课,爷爷奶奶们听说后也连连称赞,说有我们在,他们放心且安心,路过的村民也常进来打听我们在举办什么活动。就这样,学堂的故事慢慢传开,“小泉学堂”的学生由最开始的三五个到现在二十多人,年级从幼儿园跨越高中,大带小,小帮幼,殷书记成为了孩子们的“妈妈”,我也成为小朋友们口中的“小熊”老师。在这里,小朋友们在答疑解惑中增长知识;在外务工的家长通过微信群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提出建议和要求;我和孩子们讲述求学见闻,通过不同的故事鼓励他们勇敢乘风破浪,领略“沧澜万壑各有奇”。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总是快乐且短暂的,在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我看到他们求知的渴望和对我无条件的信任。与孩子们一样,我生于大山,长于田野间,我很荣幸能有此机会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也愿通过教育和陪伴,将这知识的力量传承下去。在村任职的这一年里,我常因森林防火、自然勘测登上村里的大小山丘,去俯瞰全村的样貌,也在迷茫、不知何处归去的时候,跑到山头吹一吹清爽的凉风,在寂静之处寻找一些问题的更优解。行文至此,诸多事情桩桩件件闪过,很多以前找不到的答案,或许在此刻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回答。XXXX的山间吹起了风,我的心也是。

    注意事项

    本文(交流发言材料:驻村一隅但行千里路自有到来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