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卡若区整合资源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docx
-
资源ID:556543
资源大小:17.0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6)卡若区整合资源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docx
内部刊物注意保存卡若区组织编制信息第46期中共卡若区委组织部办公室2016年4月12日卡若区整合资源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我区2016年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整体规划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产业脱贫、生态脱贫、社会兜底保障脱贫等各项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但离市委、市政府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离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离完成2016年度脱贫摘帽任务还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下步找准“症结”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昌都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专责组作用,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圆小康梦想。大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按照“除国家补助外,本级财政配套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或贷一点”的运营模式,全力抓好卡若区8个安置区299户1192人的易地搬迁安置工作,确保10月15日前涉迁群众能够顺利入住。大力实施好产业脱贫工程。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统筹全区资源,结合市委“五大”养殖基地和“七大”种植基地建设和区情实际,一是优先做好城关镇达瓦村达荣卡自然村安置区,卡若镇卡若村卡若自然村安置区,如意乡杜嘎、桑多安置区,如意乡约帕自然村安置区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产业脱贫计划,大力发展城郊奶牛养殖、庭院经济、生态旅游观光等产业;二是以嘎玛唐卡、约巴民族配饰、柴维铜佛打造为主,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手工业;三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建设和经营的要求,引导和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通过引进企业、引进技术,创新机制在我区开展“带头创业、带领群众致富”产业帮扶活动,计划在卡若镇特贡蔬菜基地,利用50座蔬菜温棚,采取“政府扶持+技术能人+干部创办+贫困户”模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实现产、供、销一体。大力实施基础提升项目建设。对由区财政投资实施的项目,或者区委、区政府能够自主调配的项目,优先向贫困乡村倾斜。同时,区直各行业部门将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乡道村道硬化、农网改造升级、通讯网络建设、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的通水、通路、通电、通讯等生产生活难题,打牢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基础。大力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标准,鼓励和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把实施城关镇通夏村及野堆村片区(含康巴乐园周边)、卡若镇卡若村、如意乡达若村等4个点位植树造林工程作为生态补偿脱贫的途径之一,并进一步加大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生态管护岗位,优先安排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从事护林员、草监员等生态公益性管护工作,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大力实施教育扶智工程。将教育扶智工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快贫困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足额兑现上级关于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奖励补助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学生助学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实施健康普及工程。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农村疾病防控体系,大力推进贫困乡村疾病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进程,建立医疗人员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诊疗水平。同时,对患重大疾病的贫困人员在享受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落实农村低保大病医疗救助和农牧区家庭成员临时救助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人口的医疗负担,让广大贫困群众健康有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老人和孤儿集中供养收养、临时生活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救助制度与社会力量参与之间的衔接,形成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救助资源有效整合、贫困群众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的良好格局。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瞄准昌都城区和经开区市场,依托在我区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以增强就业技能为目标,根据贫困群众就业意愿、年龄阶段、性别特征、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实用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输送就业,引导贫困农牧民群众向家政保洁、搬迁运输、保安勤杂、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转变,有效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信息科,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抄送: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区纪检委、区宣传部共印(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