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57.3-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_解密.docx
ICS07.040A7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257.32017代替GBZT20257,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CartographicsymbolsfornationalfundamentalscalemapsPartSzSpecificationsforcartographicsymbols1:250001:50000&1:100000topographicmaps2017To-14 发布201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一般规定13.1 符号的分类13.2 符号的尺寸13.3 符号的定位13.4 符号的配置23.5 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23.6 地形图分幅和图廓整饰33.7 地形图颜色34符号与注记41.1 1定位基础41.2 水系41.3 居民地及设施1844交通324.5 管线424.6 境界424.7 地貌444.8 植被与土质504.9 注记58附录A(规范性附录)说明注记简注表64附录B(资料性附录)样图示例66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廓整饰样式76参考文献77索引78GB/T2025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共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一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本部分为GB/T20257的第3部分。本部分代替GB/T20257.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本部分与GB/T20257.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19个要素:水井房、晾房、其他用途房屋、尾矿库、碉楼、施工区、露天货栈、材料厂、温室、大棚、口岸、专用供氧点、晒佛台、防风墙、高速铁路、观景台、村道、野生动物通道、散热棒、领海般、领海基点、防风固沙方格:补充完善了要素的取舍指标;一将原标准中的4.1测量控制点修改为定位基础:一将原标准4.3.1街区中的主干道、次干道及支线从居民地及设施中删除,归入4.4交通类;将原标准4.2.21.1明礁从礁石中删除,归人4.2.22海岛水中岛;一完善了居民地及设施中43.优学校,将“h中、小学”修改为“h中、小学、职'Ik教育学校”;将4,4.8中的其他公路改为村道,并增加村道的简要说明;修改了原标准中的一些符号尺寸、用色、描述等错误。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邓国庆、郭玉芳、殷小庆、严翻、王焕萍、胡勇志。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23421990;GB/T20257.32006o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1范围GB/T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测绘。编制地理底图或测绘相近比例尺地图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三3.1 符号的分类3.1.1 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3.1.2 半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能依比例尺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符号旁标注宽度尺寸值。3.1.3 不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符号旁标注符号尺寸值。3.2 符号的尺寸3.2.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值,均以亳米(mm)为单位。3.2.2 符号旁只注一个尺寸值的,表示圆或外接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值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道是指其空白部分的宽度)。符号上需要特别标注的尺寸值,则用点线引示。3.2.3 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有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Ojnln1,点的直径为0.15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3mm(如陡坎短线),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或60°。3.3符号的定位1.1.1 3.1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1.1.2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中心。1.1.3 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定位点在其底线中心。1.1.4 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3.3.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3.3.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1.1.7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岩溶漏斗等)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1.1.8 线状符号(道路、河流等)定位线在其符号的中轴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轴线。1.2 3.9符号除简要说明中规定按真实方向表示者外,均垂直于南图廓线。3.4 符号的配*土质和植被符号,根据其排列的形式可分成三种情况:a)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经济林等;b)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小草丘地、灌木林、石块地等;c)相应式:按实地的疏密或位置表示符号,如疏林、零星树木等。表示符号时应注意显示其分布特征。符号排列时一般按图式表示的间隔配置符号,面积较大时,符号间隔可放大1倍3倍。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注:配置是指所使用的符号为说明性符号,不具有定位意义。在地物分布范围内散列或整列式布列符号,用于表示面状地物的类别。3.5 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3. 5.1图式中除特殊标注外,一般实线表示地物的外轮廓与地面的交线(除桥梁、坝、水闸、架空管线外),虚线表示地物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线表示地类范围线、地物分界线。4. 5.2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分以下情况:a)地物分布范围依比例尺表示,在其范围内加面色,如河流等;或配置说明性符号或注记,如经济林或垃圾场等;b)面状地物其分布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相应符号表示,在其范围内适中位置配置名称注记,若图内注记不下名称注记时,可在适中位置或主要建筑物位置上配置不依比例尺符号,如学校等,也可在其范围内配置说明注记简注,如饲养场等。说明注记简注见附录A;c)分布界线不明显的地物,不表示范围线,但在其范围内配置说明性符号,如盐碱地等;d)相同地物毗连成群分布,其范围依比例尺表示,可在其范围内适中位置配置不依比例尺符号,如坟地等。3.5.3两地物相重叠时,按投影原则下层被上层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3.5.4 各种符号尺寸是按地形图内容为中等密度的图幅规定的。为了使地形图清晰易读,除允许符号交叉和结合表示者外,各符号之间的间隔(包括轮廓线与所配置的不依比例尺符号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应小于0.2mm。如果某些地区地物的密度过大,图上不能容纳时,允许将符号的尺寸略为缩小(缩小率不大于0.8)或移动次要地物符号。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其符号相距很近时,可采用共线表示。3.5.5 当地物要素密集,图上各要素表示的位置发生矛盾时,其避让关系的处理原则一般是:自然地理要素与人工建筑要素矛盾时,移动人工建筑要素;主要要素与次要要素矛盾时,移动次要要素;独立地物与其他要素矛盾时,移动其他要素。3.5.6 5.6实地上有些建筑物、构筑物,图式中未规定符号,又不便归类表示者,可表示该物体的轮廓图形或范围,并加注说明。地物轮廓图形线用0.1mm实线表示,地物分布范围线、地类界线用地类界符号表示。3.5.7本图式中土质和植被符号栏中,以点线框者,指示应以地类界符号表示实地范围线;以实线框者,指示不表示范围线,只在范围内配置符号。3.5.8符号旁的宽度、深度、比高等数字注记,小于3m的,标注至0.1明大于3m的,标注至整米。3.5.9各种数字说明,凡为“大于”者含数字本身(如大于3m,含3m),“小于”者不含数字本身。各种符号等级说明中的“以上”和“以下”,其含意与上述相同。3.5.10附录B给出了符号表示与配合的示例。3.6 地形图分幅和图廓整饰地形图分幅编号按GB/T13989规定执行,图廓整饰见附录Co3.7 地形嬲色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采用青、品红、黄、黑(CMYK)四色,按规定色值进行分色,印刷时视需要也可采用专色印刷或单色印刷。4符号与注记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4.1定位基础4.1.1三角点a.士堆上的156.7高程5比高1.a156.7a5森156.7KlOO4.1.2埋石点a.土堆上的275.4高程2.5比高1.2口275.4a2.5275,4KlOO4.1.3水准点32.80高程1.232.80KlOO4.1.4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495.26高程2.0495.26KlOO4.1.5卫星定位等级点495.26高程1.8495.26KlOO4.1.6独立天文点24.5高程2.424.5KlOO44.2水系4.2.1地面河流a.岸线(常水位岸线、实测岸线)b.高水位岸线C.岸滩清江河流名称、OYoa. ClOO面色C20b. c.M40Y100K30单色图水域面色均为KlO简要说明4.1 定位基础定位基础包括数学基础和测量控制点。数学基础主要指图廓线、经纬线、坐标网线等,其表示方法见附录C。图上各测量控制点符号的几何中心,表示实地上控制点标志的中心位置;符号旁的高程注记,表示实地标志顶面的高程。高程一般注在符号右方,比高注在符号的左方。测量控制点的高程凡经四等水准以上精度联测的,注至0.0Inl,其他均注至0.l-m。4. 位于居民地内的测量控制点,如果影响居民地的表示时,其高程注记可省略,但水准点应同时省略其符号。用烟囱、水塔等独立地物作控制点时,图上应表示相应的地物符号,注出高程和地物比高。5. 1.1利用三角测量方法或精密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三角点和精密导线点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a”表示。6. 1.2埋石的或天然岩石上凿有标志的5”或10”小三角点、导线点以及精度低于小三角点的埋石控制点。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a”表示。7. 1.3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高程控制点。8. 1.4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的A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点。9. 1.5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的B、C、D、E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点。10. 1.6利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直接测定其地理坐标和方位角的控制点。测有大地坐标的天文点用三角点符号表示。4.2 水系包括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海洋、水利要素及附属设施等。4.2.1地面上的终年有水的自然河流。岸线是水面与陆地的交界线,又称水涯线。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岸线,一般按摄影(或测图)时的水位测定;若摄影(或测图)时间为枯水或洪水期,所测定的水位与常水位(常年中大部分时间的平稳水位)相差很大时,应按常水位岸线测定。岸线与防护堤相重时,岸线可省略不表示。高水位岸线系常年雨季的高水面与陆地的交界线,又称高水界。高水界与水涯线之间的距离在图上大于2Imn时应表示高水界。池塘、水库和实地界线不明显的高水界不表示。当高水界与陡岸、堤重合时,则省略高水界,表示陡岸符号。高水界与水涯线之间有岸滩的,用相应的岸滩符号表示,见4.2.24。河流一般均应表示,河网密集地区,图上长度不足Ienl的可酌情舍去。对构成网络系统的河、渠,应根据河渠网平面图形特征进行取舍。密集河渠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3mm,老年河床河漫滩地带的岔流以及沟渠密集地区,间距不应小于2mm。河流宽度在图上大于0,4Dwn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4mm的用0.lmm0.4Inm的单线表示。实地河流宽度对应图上的表示宽度见表1。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4.2.2地下河段出入口.ClOO4.2.3消失河段0.8j-¾ClOO而色C204.2.4时令河a.不固定水涯线(79)有水月份、7一'-N./JClOO面色C204.2.5干河床(干涸河)a.河道干河b.漫流于河:J。温森登空;一:*,M40Y100K304.2.6运河0.2ClOO简要说明比例尺表1实地河流宽度图上符号宽度1:25000<10m2101n0.1mm0.4mm单线双线依比例尺表示1:50000<20m220In0.1mm0.4mm单线双线依比例尺表示1:100000<40m40m0.1mO.4mm单线双线依比例尺表示4.2.2河流流经地下或穿过山洞的河段在地面上的出人洞口。图上长度大于Imm的应表示,小于Imm的直接贯通,其符号圆弧表示在水流进出口的位置4.2.3河流流经沼泽、沙地等地区,没有明显河床或表面水流消失的地段。消失河段分别按实地宽度用一排或两排的点线表示。图上长度大于2mm的应表示,图上长度小于2mm的直接贯通。4.2.4季节性有水的自然河流。图上长度大于1.5Cm的应表示。以其新沉积物(淤泥)的上边界为时令河岸线(不固定水涯线),加注有水月份。时令河宽度在图上大于0.4mm的用双虚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4mm的用0.1mm0.4mm的单虚线渐变表示。实地时令河宽度对应图上的表示宽度同表10单线表示的时令河,其符号实部长度可根据河流的长度渐变为0.5mm2.0mm,空白部分渐变为0.3mm0.5mmo4.2.5降水或融雪后短暂时间内有水的河床或河流改道后遗留的故河道。干河床分为河道干河和漫流干河(无明显河床的干河)。图上长度大于1.5Cm的应表示。干河床宽度在图上小于0.4mm的以0.lmm0.4mm的单线渐变表示,宽度大于0.4mm的依比例尺用双线表示;宽度大于3mm的河床内应表示等高线及相应的土质符号。实地干河床宽度对应图上的表示宽度同表1。单线表示的干河床其符号的实部长度可根据干河床长度,渐变为0.5mm2.Omm,空白部分渐变为O.3mm0.5mu干河床的河岸依流水侧蚀的情况可与冲沟符号配合表示。漫流干河用相应的土质符号表示。4.2.6跨流域开凿的,可供调水、航运的人工水道。运河在图上的表示宽度以河岸间的距离确定,运河河段有名称的加注名称。南水北调工程也用此符号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名称注记或加注“南水北调工程”注记。4.2.7人工修建的供灌溉、引水、排水的水道。沟渠应根据实地沟沿间的距离确定图上的表示,见表2。表2比例尺实地沟渠宽度图上符号宽度1:25000<5m5mW宽度<10m210m0.15mm(支渠)0.3un(干渠)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干渠)1:50000<10m10InW宽度<20m220m0.15m(支渠)0.3mm(干渠)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干渠)1:100000<20m20mW宽度<40m240m0.15mm(支渠)0.3mm(干渠)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干渠)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c.渠首ClOO面色C204.2.8坎儿井、地下渠道、暗渠1.5Qr5I0.1Ij0.6ClOO4.2.9输水渡槽(高架渠)a.依比例尺的b.不依比例尺的LFt1ru71.KlOO4.2.10输水隧道a.依比例尺的b.不依比例尺的:IS乌江ClOO4.2.11倒虹吸.:»0»Iri0.4KlOO4.2.12涵洞。照KlOO4.2.13干沟2.5深度2.01.0二ZL二、二一少.2*:Il0.1520O25M40Y100K304.2.14湖泊、池塘咸水质ClOO面色C20注记ClOO4.2.15时令湖8一有水月份;工2力y,eClOO面色C20简要说明排碱、排水的沟渠应加注“排”字。沟渠两边的堤岸用堤表示。堤顶宽度和堤坡的表示方法与堤的表示方法相同。沟堑指沟渠通过高地或山障处经人工开挖形成两侧坡面很陡的地段。用符号“a3”表示。沟堑比高大于1.5m的应表ZK,高于2m的加注比局。沟底高于地面的沟渠用符号“b”表示。堤高2m以上时应测注比高。灌溉渠系的源头,抬高水道并有抽水设备的渠首用符号“c”表示。4.2.8干旱地区引用地下水及雪水,并有竖井与之相通的暗渠。图上符号除两端的圆圈表示暗渠起止处竖井的真实位置外,其余的均匀配置。废坎儿井加注“废”字。4.2.9跨越山谷、道路或沟渠时的桥梁式输水设施,如水槽或水管。4.2. 10修建在山中或地下的过水渠道设施。图上长度小于InIm的用符号"b"表示,出入口符号见4.2.2。4.2.11 渠道与铁路、公路、河流等平面交叉时,在路下或水下设置的压力式过水通道。进出水口用此符号表示。4.2.12 修建在道路、堤坝等构筑物下面的过水通道。公路附属的涵洞应表示,机耕路及其以下道路附属的涵洞一般不表示。4.2.13经常无水、只在雨后短暂时期内有积水的、未挖成而搁置或废弃的沟渠。只表示图上长度大于1.5Cm的。图上宽度小于0.4mm的用单线表示,并测注沟深;大于0.4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图上一般仅表示深度大于1.5In的干沟,深度大于2m的应标注沟深有方位意义的旧战壕也用此符号表示,并加注“战壕”注记。4.2.14陆地上洼地积水或人工挖掘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变化缓慢的水体。湖泊岸线以常水位位置决定;池塘边线沿塘坝边缘表示。根据地域特点和图幅负载量选取表示,一般图上面积大于Imm2'21三2的湖泊、池塘应表示,不足此面积但有重要意义的小湖,如位于国界附近的小湖、作为河源的小湖及缺水地区的淡水湖应夸大到InIm2表示。湖泊、池塘密集成群时,应保持其分布范围和特点。适当选取一些小于Imm2的湖泊、池塘,但不能合并,相邻水涯线间隔在图上小于O.2mm时可共线表示。池塘间只有田域相隔,可适当综合,综合和取舍应保持其特征和与其他地物地貌的位置关系。有名称的湖泊、池塘一般应注出名称,群集的湖泊可选其主要的注出名称。名称注记应按湖泊面积大小保持一定的级差。湖泊、池塘的水是咸水(矿化度在lgL35gL)或盐水(矿化度35gL)时,应加注"咸盐”字;用以人工养鱼或繁殖鱼苗的需加注“鱼”字。单色印刷时,湖泊、池塘等水域部分加注“水”“塘”字。4.2.15季节性有水的湖泊、池塘。图上面积大于2m112的时令湖用不固定水涯线符号表示。测绘时以其新沉积物(淤泥)的上边界为水涯线,并加注有水月份。在沼泽地区的湖泊、水潭等,如没有明显和固定的水涯线时,也用此符号表示。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4.2.16干涸湖唉鳗船08M40Y100K304.2.17水库a.库容量(万m3)毛湾水库水库名称2500库容量b.溢洪道54.7溢洪道地底面高程C.堤坝、拦水坝CL拦水坝c2,堤坝水泥-建筑材料75.2坝顶高程59坝长(m)d.建筑中水库e.废弃水库I坪隅f2三f第'*s汽水泥/-I75.2bCl、空/):10.8dL、一建这0.5151><3:0,o:a.ClOO面色C20b.M40YlOOK30高程KlOOC.K100d.C100面色C20e.ClOO4.2.18海岸线、干出线a.海岸线b.干出线*11-.一f*7.7-Or.,V.;.;:心:<>rKm:.,.:、;:<'5'V-?.'.-;:?.;.一飞0;3a.ClOO面色C20b.K70io4.2.19干出滩(滩涂)a.沙滩b.沙砾滩、砾石滩*nr不公再沸率":港"b0.”6.5匚”OIQ!"0qLx,tJ-ZUU*4.AULX*C.沙泥滩.*«.*-l:'二.yr7¾rv,i*'、1.<»Ig.yWj=-二T一二vjr-.L.r-L.r三afK70d.淤泥滩zxxv-×.e.岩石滩f.珊瑚滩0.151.51.8-:(UU-:血温40.40,40,4简要说明4. 2.16降雨或融雪后短暂时间内有水的湖盆。图上面积大于2r三2的应表示。湖内应表示相应的土质符号,有名称的加注名称。4.1. 17因建造坝、闸、堤、堰等水利工程拦蓄河川径流而形成的水体及建筑物o水库需加注名称注记,附属设施以相应符号表示。a,容量在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和重要的小型水库,应加注正常水位的水库容量(以万立方米为单位)。b.溢洪道是水库的泄洪水道,用以排泄水库预定蓄水高度以上的洪水。水库的溢洪道用干沟符号表示。c.水库坝体是横截河流围挡水体以提高水位的堤坝式构筑物,用拦水坝符号表示;简易修筑的挡水坝体用堤表示。坝、堤内侧堤坡脚线与水涯线间的距离图上大于0.2mm时,应表示水涯线;小于0.2mm的可不表示水涯线。d.建筑中的水库表示水库坝址,范围线可用不固定水涯线表示。e.废弃水库坝按坝采集。4.2. 18海岸线指海面平均大潮高潮面的水陆分界线。干出线指海面最低低潮面的水陆分界线(最低低潮线)。一般可根据当地的海蚀阶地、海滩堆积物或海滨植物确定。受潮汐影响的河口地段其水涯线按海岸线表示。4.3. 19干出滩又称海滩,是海岸线与干出线之间的潮浸地带,高潮时被海水淹没,低潮时露出。图上面积大于dmm?的于出滩应表示,面积小于4mm2的可适当合并到相距2rn以内的较大滩地中,类型可不区分。孤立的小于4丽2的滩地可根据情况选取表示。成片分布的小面积滩地可进行取舍。不同干出滩之间用地类界(K70)分隔。干出滩上的各种管线和工业设施应表示。干出滩内配置相应的土质及植被符号。a.以沙质为主的干出滩。b.沙与砾石混合的或以砾石为主的干出滩。砾石滩加注“砾石”。c.沙泥混合的干出滩。d.泥泞下陷、通行困难的干出滩。e.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干出滩。符号沿干出线表示。f.由珊瑚虫遗体及其分泌出的石灰质堆积而成的干出滩。g.生长红树林群落(常绿的乔木或灌木)的干出滩,一般不能通行。符号散列配置。长有芦苇以及其他植被的干出滩以相应的植被符号表示。h.人工养殖贝类的干出滩,表示相应类别的干出滩,并散列配置贝类符号。1 .陆地河流延伸至干出滩中而形成的河道。河道按其宽度分别用双排或单排点线表示至干出线。j.潮水冲击干出滩所形成的水沟。图上只表示固定和较大的。干出滩内的潮水沟密集时可取舍。图上宽度不足0.4mm的双排点线潮水沟可改为单排点线表示,并与相连接的以单、双线表示的河流协调致。表示潮水沟上、下游的点线符号时,应随水沟消失而逐渐变细(04mm0.2mm)ok.图上宽度小于Inlnl的干出滩。不分种类均用此符号表示。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g.红树林滩h.贝类养殖滩i.干出滩中河道j.潮水沟k,狭窄干出滩限:;:H工学、。igisYM、«W*.«*一»»iT-*?<*«-»-不7FW40.3U、,8g.C100Y100h.K70i.jClOOJ.K704.2.20危险岸区/4邮O.,.×.X1.2i185:人O0.8MlOOYlOO4.2.21礁石暗礁al暗a21.24.2.21.a.单个暗礁al.依比例尺的a2.不依比例尺的b.丛礁干出礁a.单个干出礁4.2.21.2al.依比例尺的a2.不依比例尺的b.丛礁K70珊瑚礁4.2.21.3危险海区4.2.21.44.2.22海岛、水中岛a.依比例尺的a.ClOOb.不依比例尺的C.丛礁1.2b.c.K70简要说明4.2.20船只不能靠近的海岸多礁石地段。图上面积大于25mm2的应表示。表示时按实地范围散列配置符号,并加注“危险岸”。4.2.21礁石是孤立水中隐现于水面的岩石,按隐现于水面的程度分为干出礁和暗礁。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礁石,成丛分布的在其范围内按测定位置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有名称的礁石应注名。暗礁是最低低潮面下的礁石。通航河流中对航行安全有危害的暗礁也用此符号表示。图上面积大于4mm?的依比例尺表示,并加注,暗,字。干出礁是平均大潮时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礁石。图上面积大于4三2的依比例尺表示,并加注“干”字。珊瑚礁依比例尺表示的,加注“暗”或“干”字;不依比例尺的分别用相应的不依比例尺的礁石符号表示。对航行存在危险的礁石,用地类界表示其危险区域。4.2.22海或河流、湖泊、水库中四周环水且常年高出水面的陆地。岛屿应全部准确绘出。图上面积大于1.5mm2的用符号a表示,面积小于1.5nun?的用符号b表示,成从分布的丛礁在其范围内按测定位置用符号C表示。当岛屿密集图上无法全部表示时,可在保持其外缘轮廓和密度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但不能合并,孤立的、著名的或位于国界两侧的小岛,一般不宜舍去。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4.2.23水中滩a.沙滩b.石滩卜忠1bb0.OAA.0、96.50.5KlOO4.2.24岸滩a.沙泥滩b.沙砾滩C.沙滩d.泥滩l>-÷C.1OM40Y100K304.2.25沙洲M40Y100K304.2.26泉(矿泉、温泉、毒泉、间流泉、地热泉)温泉水性质温951.5r”ClOO4.2.27水井、机井51.2地面高程咸水质咸井51.2E拌工。ClOO4.2.28水井房2.51.79.70.71.1ClOO4.2.29地热井1.5盐9.5幺4ClOO4.2.30贮水池、水窖、地热池a.依比例尺的净净化池b.不依比例尺的净b1.00本ClOO面色C204.2.31瀑布、跌水a.依比例尺的5-一落差b.不依比例尺的,Hd1.26.8ClOO简要说明4. 2.23河流、湖泊、水库中常水位时被淹没、低水位时露出的沉积沙滩地或砾、泥形成的滩地图上按实地范围散列配置相应沙滩、石滩、沙泥、沙砾等土质符号。图上面积大于4加2的沙滩、石滩应表示,小于此面积或宽度窄于2mm的可舍去。密集时间隔小于2mm的可适当合并表示,但不应合并成片。4.2. 24河流、湖泊中高水位时被淹没、常水位时露出的沉积沙滩地或砾、泥形成的滩地。其内配置相应的土质符号,有植被的还应配置植被符号。4.2.25河流、湖泊、水库中堆积而成的高水位时淹没,常水位时露出的泥沙质小岛。其内配置相应的沙泥、沙砾、沙质或泥质土质及植被符号。图上面积小于4mm2的可不表示。4.2.26地下水集中涌出的出水口。符号的圆点表示水口位置,其弯曲线段表示泉水流向。矿泉、温泉、间流泉、毒泉、喷泉等分别加注“矿”“温”“间”“毒”“喷”等,有专用名称的加注名称。有大量天然水蒸气或水温60C以上的水涌出的地热泉加注“地热”。4.2.27人工开凿用于取水的竖井。主要水井应注出水井的地面高程。居民地外的水井,一般地区宜表示有方位作用的,居民地内的可不表示,缺水地区的均应表示;其他地区的在1:25000、1:50000地形图上适当选取;在1:100000地形图上仅表示有方位意义的、有特殊性质(如温、矿等)及著名的井。有专有名称的井,在人烟稀少地区应注出名称,其他地区择要注出。干旱地区的干井、枯井也用此符号表示,加注“干”“枯”等字。自流井、温泉井、咸水井、苦水井、毒水井等分别加注"流""温""咸”"苦”“毒”等,有专用名称的加注名称。用机械或电力为动力取水的水井加注“机”字。4.2.28房屋内的水井。4.2.30用于贮水的人工池或水窖。居民地外的水池(窖),般地区宜表示有方位作用的,居民地内的可不表示,缺水地区的均应表示:其他地区的在1:25000、1:50000地形图上适当选取;在1:100000地形图上不表示。图上面积大于符号尺寸的,按实地形状依比例尺表示。贮水池在房屋内的,表示房屋符号,旁边加注“水”字。净化池、污水池以及开采利用地热资源的地热池也用此符号表示,并加注“净”"污”地热”等字。4.2.31瀑布是从河床断面陡坡或山壁上倾泻而下的水流。瀑布应标注落差,有名称的加注名称。跌水是河渠坡度变化急剧处,用砖、石、水泥构筑的台阶,使水流集中跌落的地段。跌水不注落差编号符号名称1:250001:500001:100000符号色值符号式样符号放大图4.2.32沼泽、湿地2.42.42.4l.',山l,U-U三JM-Tv_a.能通行的碱一一沼泽性质b.不能通行的XX-.一DClOOb2.0(一!.-FA-""k一JiiOA4.2.33河流流向及流速0.3流速(ms),325.0ClOO4.2.34沟渠流向a.往复流向b.单向流向W>SQClOO1I一一.II4.2.35潮汐流向a.涨潮流b.落潮流b10.0:10.1.,71.01.01.0ClOO4.2.36堤a.干堤24.5堤顶高程b.一般堤2.5比高24.51.?0.3=0.51,22.5O.10.7K70注记KlOo4.2.37水闸a.能通车的al.依比例尺的a2,不依比例尺的b.不能通车的bl.依比例尺的IaI1A,0.6a2o.iabb0'Iib22.4KlOOb2.不依比例尺的I,Il4.2.38船闸a.依比例尺的al.能通车的闸门a2.不能通车的闸门b.不依比例尺的flaa2b1tI0.5O.Z业二二。&:二揖:1.4:1.4KlOO简要说明4.2.32地面长期湿润、泥泞或有水潮浸的区域(包括季节性的湿草地)。根据地域特点和图幅负载量选取表示,一般图上面积大于25mm2"40112的应表示,沿河流分布的狭长沼泽、湿地,长ICm以上的也应表示。按其通行情况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盐碱沼泽、泥炭沼泽应加注"碱""泥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