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绿色校园达标及管理制度.docx
杨庄户小学校内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全国环境教化行动纲要及素养教化的要求,细致实行学校的三年规划和县关于校内绿化、美化建设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主动推动学校校内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校内,提倡“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内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院良性持续发展。二、创建“绿色校内”的内涵、意义1、“绿色校内”的内涵“绿色校内”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内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漂亮的教学、生活环境,打造具有“校内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内实物景观,赐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主动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行分割。建设绿色校内不仅是美化校内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养教化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化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静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留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通俗阐释,“绿色校内”就是一所环境清洁漂亮的学校;一所环境教化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2、创建“绿色校内”的意义有助于全院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相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有助于美化校内环境,给全校师生创建一种漂亮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漂亮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内环境的层次。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化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高校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3、“绿色校内”建设与其他几个校内建设的关系创建“绿色校内”与创建“人文校内、信用校内、数字校内、平安校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行分割、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内要以建设人文校内、信用校内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恳切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内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内,并通过漂亮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赐予师生主动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内、信用校内、数字校内、平安校内更加和谐地发展。三、“绿色校内”建设总体目标在“绿色校内”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化于环境布置中;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在今后的校内建设中,将着重向布置、优化校内整体景观、景点;增加校内人文内涵标记;实施“绿色教化”,开展绿色校内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扬;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平安机制,提高卫生平安意识;主动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加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动。使校内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内到处是教化,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在绿化达标方面争创乡、县一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全校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一个生态化的志向校内,一个富有我校文化特色的校内。四、“绿色校内”建设基本原则1、整体发展原则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化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内理念,融入环境疼惜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内过程中通过制定支配、实行措施、检查订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内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共同参与原则要求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依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激励家长、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主动参与。3、按部就班原则在创建“绿色校内”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化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按部就班,逐步优化,尤其要留意支配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4、因地制宜原则学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特色文化,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才智,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好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内”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五、“绿色校内”建设实施步骤为使绿色校内建设不流于形式,并更具规划性、好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我校实际要求,分别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实施分三期(三年规划)建设思路:“硬件”(物质文化)建设第一期(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最终确认校内整体规划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硬件基础建设,设置并优化校内景观、景点,增加校内绿色人文内涵标记。1、加紧对校内整体的布置与优化接着加强校内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校内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在整体校内绿化建设上,对每处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4)在活动区,配置健身器械,推动学生健身活动。2、校内人文内涵标记的设置增补道路、绿化、环保标语牌和宣扬警示牌。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校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内特色文化。其次期(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依据特色校内建设思路,构筑体现“学校特色和学校发展历史”的人文内涵景观。1、对学校操场进行改建。2、建设老师宿舍第三期(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以“绿色文化”为宗旨,优化、完善校内整体景观。1、建立“绿色校内”建设成果宣扬基地。2、完成学校功能划分。3、依据学校总体规划,选择合宜的场地设立文化宣扬栏。4、在学校扩建、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基建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应严格依据“特色学校”的规划理念,并听从学校整体规划要求,促使校内整体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发展。“软件”(精神文化)建设建设有我校特色的“绿色校内”,不仅要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设置、优化校内整体绿化景点,规划具有人文内涵标记的景观,更要重视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绿色理念、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宣扬与教化,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文化”校内。“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不行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同硬件设施建设相协调,同时要贯穿于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校内活动之中。勿庸置疑,“软件”(精神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学院的办学质量提升,并将随着学院的整体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深化。1、实施“绿色教化”支配,开展以绿色校内为主题的校内文化活动组织相关老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化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化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职教化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学问结构和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内宣扬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开展“爱我校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开展建设绿色校内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校内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2、加强绿色校内建设宣扬,增加绿色环保意识。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内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扬教化,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通过板报宣扬、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扬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内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学问、美化校内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内建设有关的活动。板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化文章、报道绿色校内活动内容。 宣扬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化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内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3、主动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平安型校内。在校内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运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宣扬与运用,包括环保漆、保暖门窗、等材料、设施。节约水电。离开办公室、教室、寝室顺手关灯,不私拉电线,禁止运用电炉、电热褥、热得快等高耗电器,严格按要求运用空调,用水要随用随关。疼惜学校财物。关切疼惜校内内的任何财产和物品,不准擅自挪动、拆卸、损坏或丢弃。加强平安意识。离开办公室、寝室刚好锁门,留意防盗;严禁在宿舍内烹煮食物、焚烧纸张、点蜡烛,防止火灾发生。宣扬禁烟,建立清爽的无烟校内。学校制订并推行无烟校内政策,加强预防吸烟教化,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实行禁烟讲座,让学生相识吸烟危害,驾驭拒绝吸烟的技巧。同时,建立无烟校内环境,全面禁止校内范围内吸烟;学生不得携带香烟回校;禁止任何香烟广告在校摆放;校方绝不接受烟草商的赞助;摆放禁烟标记于校内惹眼处从而建设一个清爽的无烟校内。杜绝网络中的腐朽文化,实施绿色上网工程。校内网络建设在满足教学、行政、学习等主流网络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应将“绿色文化”理念植入网络建设中,推出“绿色校内网”实施方案,还网络以纯净的本色。4、“绿色校内”建设经费预算为保证绿色校内建设顺当进行,并能起到预期效果,依据绿色校内总体建设规划,经费投入大体上分为三部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宣扬费用,经费投入平均每年不低于1万元。资金不足部分向上级申请。七、“绿色校内”建设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一)成立“绿色校内”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部门,加强领导“绿色校内”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学校发展规划、基础建设不断发展而发展,也要同“人文校内、信用校内、数字校内、平安校内”四个校内建设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各部门在实施建设支配的过程中,要统一思想,着眼于整体,既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又要协调一样,相辅相成,确保整个绿色校内建设得以顺当、高效地开展。绿色校内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周俊副组长:赵玉东李国喜组员:杨树鹏杨翠兰杨菁菁赵玉山贾兴锋责任部门:校委会(一)“绿色校内”建设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成立以周俊为组长的绿色校内建设领导小组,以指导、组织、协调、督促“绿色校内”建设的各项工作;组建相应建设机构,制订绿色校内建设规划方案,提出绿色校内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法;依据各项工作目标要求,各部门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职责。“绿色校内”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各部门应依据自己特点和职责有所侧重。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制订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先行,各司其职,逐步实现绿色校内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组建校内纠(监)察队和学生校内环境监督岗,刚好发觉和订正各种违规的人和事,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巩固建设成果。3、健全机制,强化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依据建设“绿色校内”活动依次,做到时间、内容、形式、人员落实,列入部门支配。实行定人、定责、定任务,包干管理责任制,以明确任务,分清职责。部门内部对个人做好工作考核,绿色校内建设领导小组对部门做好考核工作。4、定期自我检查与订正在实施创建“绿色校内”支配的过程中,依据制定的支配目标和工作进度支配,定期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刚好予以订正,不断提高学院的创建水平。“绿色校内”领导小组为学院自我检查与订正的主体,自我检查与订正从各部门做起,整体的协调和监督落实工作由领导小组完成。对于各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应定期召集会议特地会审,博采众长,寻求实施方案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