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柴油清净增效剂发动机台架试验规程、基础试验柴油、清净增效剂含量的快速检测及判定方法.docx

    • 资源ID:502628       资源大小:39.0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柴油清净增效剂发动机台架试验规程、基础试验柴油、清净增效剂含量的快速检测及判定方法.docx

    附录A(规范性)柴油清净增效剂发动机台架试验规程A.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检测含柴油清净增效剂的车用柴油污染物减排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试验方法和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本附录适用于车用柴油中使用的柴油清净增效剂产品。A.2方法概要根据GB/T18297,在柴油发动机上按照规定测试流程检测,对比使用柴油清净增效剂前后,发动机污染物排放和经济性等指标的变化。A.3试验边界条件控制要求本试验在发动机不配备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边界条件控制要求应符合表A.1中的相关规定。表A.1试验边界条件控制要求参数控制范围进气温度/(25±3)进气湿度/%(50±5)燃油温度(38+3)冷却液温度/C(85±3)中冷后温度/C(45+3)机油温度/报告排气背压/kPa报告A.4仪器设备和试剂A.4.1仪器设备测功机、氮氧化物排放分析仪和PM测量及取样系统应符合GB17691-2018附件CB的要求。测功机的性能参数应满足A.5.2和A.5.3的要求。A.4.2试剂A.4.2.1加速剂新癸酸锌(化学纯)。A.4.2.2基础试验柴油符合表B.1技术要求的车用基础试验柴油。A.5试验步骤A.5.1测试规程测试规程按照表A.2规定的测试程序。表A.2测试规程测试阶段对应项目所用油品首次油耗、排放测试11基础试验柴油发动机老化阶段8个循环工况A+停机4hb÷8个循环工况A基础试验柴油+加速剂C第二次油耗、排放测试基础试验柴油加剂预运转阶段完成20个循环工况B基础试验柴油+柴油清净增效剂d第三次油耗、排放测试基础试验柴油+柴油清净增效剂注:a每次试验前用超声波清洗喷嘴或更换一套喷油器总成;b4h的停机阶段,冷却液和机油温度应降至60C以下;c加速剂新癸酸锌(CAS:27253-29-8)为标准试剂(化学纯),添加比例为使基础试验柴油中的Zn含量为Img/kg;d柴油清净增效剂的添加比例以生产厂家提交的技术资料为准。A.5.2循环工况A.5.2.1循环工况A循环工况A见表A.3。表A.3循环工况A序号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工况时间"min1303032353043503064651007530303635304750306865100793030310353041150306121001007E=60a工况切换由程序自动控制,过渡工况切换时间为30SoA.5.2.2循环工况B循环工况B为GB/T38146.3中的中国发动机稳态试验工况,具体工况见表A.4。表A.4循环工况B序号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工况时间”S1002502302519534015385440751205452050645351457503060850100509551560105550155115575751260101451300110=1800a工况切换由程序自动控制,过渡工况切换时间为30s。A.5.3发动机油耗、排放测试工况A. 5.3.1发动机油耗测试工况发动机油耗测试工况见表A.5。表A.5发动机油耗测试工况工况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工况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1201001760100220901860903208019608042070206070520602160606205022605072040236040820302460309401002580100104090268090114080278080124070288070134060298060144050308050154040318040表A.5发动机油耗测试工况,(续)工况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工况归一化转速系数%负荷百分数%164030328030a每个工况至少稳定1min后开始记录数据,以IHz的频率记录20s的数据,结果取20s的平均值:第三次油耗测试转速和扭矩与第二次保持一致。A.5.3.2发动机排放测试工况发动机排放测试工况同循环工况B(见表A.4),且第三次排放测试工况应与第二次保持一致;测试项目为NOX排放和PM排放。在整个试验循环过程中测定NOX的浓度、排气流量和输出功率,测量值是整个循环的平均值,可以连续采样或采样到采样袋中。颗粒物取样经稀释空气连续稀释并收集到合适的单张滤纸上。附录B(规范性)基础试验柴油B.1破乳性试验基础试验柴油符合GB19147的车用柴油,且按GB/T32859-2016附录B进行试验时,油水界面清晰,水层体积应大于19mLo8. 2铜片腐蚀试验基础试验柴油符合GB19147的车用柴油。B. 3喷嘴清洁度试验基础试验柴油符合GB19147的0号车用柴油,且喷嘴空气流量损失率为87%97%。B.4燃油经济性、污染物减排效果试验基础试验柴油燃油经济性、污染物减排效果试验基础试验柴油本身应不含Zn(没有添加含Zn化合物),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1中的相关规定。表B.1燃油经济性、污染物减排效果试验基础试验柴油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试验方法氧化安定性(以总不溶物含量计)/(mg100mD不大于2.5SH/T0175密度(2OC)a/(kgm3)810850GB/T1884GB/T1885硫含量V(mgkg)510SH/T0689多环芳燃含量(质量分数)/%7-11NBSHf0806饱和燃含量(质量分数)/%报告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SH/T0694十六烷值51-54GBfT386铜片腐蚀(5OC,3h)/级不大于1GB"5096闪点不低于60GBfT261凝点/不高于-10GBfT510冷滤点-C不高于-5NB/SH/T024810%蒸发物残炭C(质量分数)/%不大于0.3GB/T17144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0.01GBb508运动黏度(2OC)/(mm2s)2.58.0GBfT265酸度(以KOH计)/CmgZlOOmL)不大于5GBfT258水分41(体积分数)/%不大于痕迹GBfT260机械杂质e无GB/T511表B.1燃油经济性、污染物减排试验基础试验柴油技术要求(续)项目指标试验方法润滑性校正磨痕直径(60)m350410NBZSHrr0765脂肪酸甲酯(体积分数)/%不大于1.0GB/T23801慵程:50%回收温度/C不高于90%回收温度/-C95%回收温度/不高于300293355365GB"6536,允许采用SH/T0604,在有异议时,以GB/T1884和GBZT1885的测定结果为准。15也可采用GB/T11140、GB"34100或ASTMD7039进行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SH/T0689方法为准。C若柴油中含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应用不加硝酸酯的基础燃料进行。柴油中是否加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检验方法见GB19147od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C下观察,应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在有异议时,以GBZT260测定结果为准。e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Ioo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C下观察,应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机械杂质。在有异议时,以GB/T5U测定结果为准。,不得人为加入化学组分,同时不得人为加入生物柴油、酸性和金属润滑性改进剂以及任何可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剂和污染物。附录C(资料性)车用柴油中柴油清净增效剂含量的快速检测及判定方法C.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快速检测车用柴油中是否含有合格数量柴油清净增效剂的试验方法、所用设备及判定规则。本方法适用于对市场销售的车用柴油是否含有合格数量柴油清净增效剂的快速检测及判定。C.2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取16OmL车用柴油,加入到近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器皿中,利用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LaW)检测原理,将油样中具有功能性、当量特性的官能团所产生的吸光度,与特定柴油清净增效剂浓度下车用柴油(即标准样)的该官能团,所产生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利用二者相除所得的百分数,来判定所测油样中所含柴油清净增效剂的数量是否合格。C.3检测环境检测要求在室内进行,并满足如下要求:a)实验室温度:1030;b)强制通风。C. 4仪器或设备C.4.1近红外光谱仪:具备所测样品吸光度与预设标准值比较,且能够显示,打印比较所得百分数的功能。C.4.2废液器皿:10OOmL的容量瓶。C4.3玻璃漏斗:250mLC.44量筒:250mLC.5试剂C.5.1石油酸:60oC0C,分析纯;或者正己烷:分析纯。C.6准备工作C.6.1电源准备按照近红外光谱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将近红外光谱仪连接到符合相关规定的电源上。C.6.2样品器皿准备C.62.1用量筒量取30mL石油酷或者正己烷,冲洗样品器皿,用废液器皿收集冲洗液。冲洗后将样品器皿放置空气中干燥备用。C.6.2.2用量筒量取30mL检测车用柴油,倒入按照C.6.2.1处理好的样品器皿中润洗,用废液器皿收集所用润洗废液。反复润洗三次。C.7试验步骤C.7.1按照近红外光谱仪操作说明书要求,进行开机、预热等检测前的准备。C.7.2用量筒量取检测车用柴油160mL,通过漏斗将检测油样倒入按照C.6.2.2处理好的样品器皿中。油样液面应浸没样品器皿的玻璃窗口。C.7.3按照近红外光谱仪操作要求,放入装有检测油样的样品器皿,进行检测。C.7.4获取检测数据,打印检测结果。7.5重更0.7.2至0.7.4,分别检测三次。检测结果满足重复性要求为止。C.7.6检测结束后,将样品器皿按照C.6.2.1方法重复冲洗三次。按照近红外光谱仪操作使用要求,收纳干燥后的样品器皿,关闭电源。C.8检;则结果近红外光谱仪自动显示并打印检测结果。所得数据是检测油样中具有功能性、当量特性的官能团所产生的吸光度,与特定柴油清净增效剂浓度下车用柴油(即标准样)的该官能团,所产生的吸光度相除所得的百分数。利用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LaW)检测原理,吸光度计算公式如下:ATg伶)=kcd(A.1)式中:A吸光度/0,/一一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强度k-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C一一样品中特有吸光官能团的浓度d一一光程,即盛放样品的样品器皿的透光厚度C.9判定规则C.9.1当测定值10%,表示检测车用柴油中未添加具有功能性、当量特性的柴油清净增效剂;C.9.2当10%W测定值W90%,表示检测车用柴油中已添加具有功能性、当量特性的柴油清净增效剂,但加入量不合格;C.9.3当测定值90%,表示检测车用柴油中已添加具有功能性、当量特性的柴油清净增效剂,并且加入量合格。CJO精密度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使用同一台仪器,重更测定三次结果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在1%内。C.11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a)送检人,送检单位;b)样品的名称,批号,日期;c)检测日期;d)检测结果;e)抽检人,抽检单位。

    注意事项

    本文(柴油清净增效剂发动机台架试验规程、基础试验柴油、清净增效剂含量的快速检测及判定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