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局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501477
资源大小:15.7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土地综合整治局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
土地综合整治局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2022年10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闭幕大会上指出:“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新征程上旗帜高扬,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二十大报告指出,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早在十年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历史上,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千年大计”的认知高度,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地位和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重大命题的必要前提、客观要求和底蕴所在,是对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政治生产力辩证关系的精准概括。在二十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早年执政思路,就是秉承与践行了这一理论思想: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吉县余村考察,并随后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他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两山论”解答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经济与生态、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指南。作为自然资源工作者,我们更加需要在工作中贯彻“两山论”的思想。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要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这要求我们要树立以系统保护为视角的耕地保护理念,注重耕地保护工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不仅要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还要维持耕地生态平衡,使耕地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缓冲性,提升系统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并在耕地的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上进行综合监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正加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在2021年4月,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就提出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与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一脉相承。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提出的碳排放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提出了“双碳”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在光伏、风能、电动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将引领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不仅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超车,心理上还变得更加自信,不再盲目地崇尚欧美的技术和文化。我国正在有序推进“双碳”工作,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环顾四海,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着眼脚下,耕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从事耕地保护的事业单位,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扛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以“田长制”为抓手,做好各项服务支撑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