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福安市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宁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等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2019年度全市地质灾害概况2019年对我市有较大影响的台风2个,持续暴雨及短时强降雨5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及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单位全力投入防灾、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2019年,全市发生多起因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二、2020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一)降雨趋势预测。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0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俗称台风)总数46个,较常年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市。1 .早春季(34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和4月偏少12成。2 .雨季(56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3,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多23成。4 .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偏少12成。(二)地质灾害态势。截止2020年3月16日,我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83处,包括滑坡229处、崩塌149处、泥石流2处、其他3处,威胁约5325户、19906人。其中城阳镇45处,潭头镇46处,上白石镇34处,溪尾镇34处,坂中乡27处,溪潭镇21处,湾坞镇25处,社口镇17处,穆云乡18处,范坑乡13处,康厝乡15处,赛岐镇16处,甘棠镇12处,溪柄镇19处,松罗乡8处,下白石镇9处,晓阳镇8处,城南街道6处,穆阳镇5处,罗江街道5处。雨季及台风季节,我市可能出现持续性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易诱发地质灾害。预计2020年7-9月为地质灾害多发时段。2020年预计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为主,多分布于屋后土质及岩土质高陡边坡、坡度较陡的自然斜坡处,局部位于沟谷地段的矿山堆土场等有发生泥石流突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一般规模较小。三、地质灾害威胁对象及重点防治范围我市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山边河边、沟口地带、矿山弃渣分布较集中区等区域在短时强降雨或持续降雨条件下易引发地质灾害。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对象和重点防治范围主要有:丘陵斜坡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引发的崩塌、滑坡灾害,主要威胁边坡前后建筑物内的人员及财产安全。公路沿线边坡所引发的崩塌、滑坡灾害,主要是堵塞交通、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部分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可延伸至公路上、下方一定距离的民房和其它设施。采矿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威胁矿山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如露天开采高边坡及弃硅场滑坡等可危害周边已有建筑物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沟谷潜在的崩塌、滑坡并发性泥石流灾害,主要威胁沟谷下游的部分居住人员与房屋财产安全。四、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一)防灾责任人。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受威胁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干部担任。(一)监测人。地质灾害的监测人由受威胁的单位和相关个人承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由村(居)“两委”组织村(居)民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组织员工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公路、铁路、航道、通讯、水利及临时施工工棚等,由其相应的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巡查和监测。五、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一)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在以往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充分依靠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在汛前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开展再排查工作,并做好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及时报自然资源部门完善、更新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基础资料和人员信息,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更新和核销工作。(二)落实群测群防体系。自然资源部门要指导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逐点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制定防灾预案,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督促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三)综合防治,分类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和宁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布署,根据我市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治理。对于偏远山区、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投入过高或治理后仍不能彻底消除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当鼓励受威胁的村(居)民实施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复垦旧宅。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核定搬迁对象,制定搬迁计划,编制搬迁安置实施方案,明确安置地点、补助政策等事项。对位于村、镇建设规划区内,危险性大,威胁人口多、造成或潜在经济损失大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应统筹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需求,实施工程治理。其中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其纳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序开展治理。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费用。对未履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工程建设项目,未按技术规范建设挡土墙、护坡等支挡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项目所在乡镇和市直有关单位应要求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完善防范措施,及时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对危险性、危害性较小的小规模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可实施简易降险处置。2020年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通过简易降险处置,有效降低成灾风险。(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各开发区、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组织修订村居人员转移预案,并及时发布实施。发生或发现地质灾害灾险情时,地方政府要按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好人员转移、灾(险)情调查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损失。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疏散。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查明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威胁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配合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相关工作。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当地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明确责任人和监测人,并向社会发布有关公示、公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技术支撑单位应及时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交应急调查报告和应急技术方案、应急监测方案。相关技术资料及时录入“福建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系统”存档。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分工(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责任重大。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调整、充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政府统一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勘单位技术支撑、群众积极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并确保防治措施层层落实到位。自然资源部门: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负责提供中型及以上级别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报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协助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技术措施和建议。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导协调一般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承担本市应对一般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协助市委和市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协调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在建房建、市政设施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业主单位做好灾点监测和防御,发现险情立即采取应急防范措施,配合事发地政府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及时组织修复因灾致损的城市道路、自来水管道等市政设施。交通运输部门:协调高速运营、公路部门负责对辖区公路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的防灾工作进行检查、落实;督促监测人对地灾隐患点和危险区加强监测、防范,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抓紧修复损坏的公路,保障交通干线畅通;做好防灾抢险人员、防灾物资及转移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负责对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进行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灾点监测和防御;发现险情及时排除,确保行车畅通和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门:负责对本系统病险水库、闸坝、堤防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岸和附属设施的检查,落实防灾措施;督促项目业主对水库(含水利部门管理的发电水库)及其它水利设施管理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体的监测、防御;发现险情,及时通知水库下游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对非水利部门批准建设的发电水库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地质灾害检查、监测、防治工作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教育部门:负责对校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巡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在校师生、员工避险转移。财政部门:根据本级财政能力,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物质储备经费列入当年度财政预算。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根据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市级救灾物资的采购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市应急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调出。文旅部门:负责督促旅行社做好团队游客避险疏散、救助及撤离、安抚工作,并督促导游人员落实好相关的安全提醒和告知义务,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气象部门:负责收集、分析、预报有关气象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提供降雨信息;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适时发布台风(含热带风暴)、暴雨警报。卫健部门:组织医疗队伍,调集必要的卫生医疗器械、药品,随时准备奔赴灾区投入防疫和治病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疾病加强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对灾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的监管。通信部门:确保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地质灾害防御区之间的通讯畅通。其他部门和单位根据市政府的部署,按照分工履行职责。(二)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由弱到强依次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四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三级(黄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二级(橙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一级(红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时,由自然资源、气象部门联合签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并对公众发布。各开发区、乡镇(街道)收到辖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应有效运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黄色预警,防灾责任人应组织监测人加强巡查监测;橙色预警,隐患点受威胁对象应转移避险;红色预警,隐患点、高陡边坡受威胁对象应转移避险。针对本市地质灾害特点,进一步推进市、乡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数据集成,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管理、水利、交通等部门监测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互联互通,做好各相关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强化预报会商、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三)依靠专业队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今年我市继续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购买服务,一是在前几年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聘请专业队伍对辖区全面开展再排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完善相关信息和数据库;二是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核查及应急调查等技术服务保障。(四)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实现工程治理和搬迁目标。今年我市已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本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制定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简易降险处置等年度综合治理目标和计划,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自然资源部门要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以群测群防员和基层干部群众为重点的防灾抗灾知识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和防灾抗灾能力。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山区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防治工作责任制、群测群防体系、年度防治方案编制以及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巡查监测、“两卡”发放、应急调查、应急演练、地质灾害评估等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市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等方面的考核,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附件:L福安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点一览表2.各开发区、乡镇(街道)202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系人福安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n?)等级户数人口1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湾中自然村雷水波等屋后9600小型20742滑坡坂中乡井口村里埃自然村吴济美等屋后9750小型15693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池比自然村雷伏銮等屋后22500小型384滑坡坂中乡坑下村过边山自然村林信堂等屋后2960小型10425滑坡坂中乡汤洋村林富现等屋后3360小型5316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南极自然村兰石梅屋后930小型167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湾中自然村雷裕松屋后4800小型128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湾中自然村雷吓顺等屋后2000小型9369滑坡坂中乡冠岭村陈阿岳等屋后1050小型41210滑坡坂中乡井口村雷仁寿等屋后196000中型4117911滑坡坂中乡井口村深头自然村钟伏明等屋后2400小型74912滑坡坂中乡许洋村月斗自然村兰兴铃2000小型144313滑坡坂中乡仙岩村对面村自然村钟树声等屋后57600小型51914滑坡坂中乡大林村赤花城自然村钟生明等屋后3080小型41415滑坡坂中乡大林村田头厝自然村钟焕康等屋后4500小型196816滑坡坂中乡和安村钟良清等房前1350小型83817滑坡坂中乡湖口村王建忠房前1000小型1418滑坡坂中乡日宅村刘柏岐自然村钟石锦等屋后22500小型41419崩塌坂中乡后门坪村坑乾自然村钟金秀等屋后6300小型3512020崩塌坂中乡井口村上村自然村兰伏应等屋后2310小型2412321崩塌坂中乡井口村上村自然村兰松坤屋后432小型1622崩塌坂中乡林岭村下林岭自然村钟友生等屋后650小型72823崩塌坂中乡许洋村郑石莲等屋后3000小型72524崩塌坂中乡和安村钟成福等房前1512小型941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25崩塌坂中乡井口村上村自然村兰伏财等屋后385小型31426崩塌坂中畲族乡仙源里村1600小型4315727滑坡坂中乡后门坪村岗头自然村雷奇生等屋后175小型83128崩塌城南街道南郊社区水龙垄非法建筑屋后2600小型208929滑坡城南街道蛤蟆洋村邱子生等屋后5000小型157330滑坡城南街道南郊村杨梅山潘泽奇等房前1296小型73331滑坡城南街道程家城村104国道路边4400小型2332崩塌城南街道石油公司宿舍楼后边坡.59.33500小型2710133崩塌城南街道程家堤村郭命生屋后350小型15334崩塌赛岐开发区张友谊等屋后864小型41835滑坡赛岐开发区王宝荣等屋后2622小型42036崩塌赛岐开发区后太村郑梅仔等屋后104小型1537崩塌赛岐开发区加招村王国生等屋后96小型62738崩塌赛岐开发区樟港村阮海波等屋后72小型1539滑坡甘棠镇后岐村孔枝全屋后1725小型1540崩塌甘棠镇可洋村张金才等屋后750小型2815141崩塌甘棠镇何厝村慕村自然村雷林胜等屋后300小型41542崩塌甘棠镇湄洋村清水壑自然村钟坤明等屋后3100小型2843崩塌甘棠镇上塘村钟旭明等屋后700小型156544地面塌陷甘棠镇铜坑里谢奶松等屋后600小型2845滑坡甘棠镇何厝村慕村雷迁发等屋后500小型51746滑坡甘棠镇小岭村后山16450小型207347滑坡甘棠镇牛柏洋村黄焕荣等屋后2700小型103748滑坡甘棠镇山头庄村北山自然村雷慈生等屋后780小型135249崩塌廿棠镇吴洋村曾玉章等屋后396小型83950崩塌甘棠镇可洋村张松乐等屋后25小型413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51崩塌赛岐镇苏阳村洋上自然村苏第四等屋后1215小型1152崩塌赛岐镇苏阳村洋上自然村邱枝松屋后324小型3953崩塌赛岐镇桃洋村上桃洋自然村800小型124354崩塌赛岐镇泰康村里泰康自然村汤昌帮等屋后1530小型2655崩塌赛岐镇泰康村外泰康自然村牛山下汤奶基等屋后420小型61956崩塌赛岐镇下港村刘胜生等屋后760小型72657滑坡赛岐镇解放街道柳和森等屋后270小型72558滑坡赛岐镇前进街道山帽石陈瑞英等屋后600小型1159滑坡赛岐镇大象村刘庭等屋后2700小型1560滑坡赛岐镇桃洋村角堤头自然村汤锐森等屋后1215小型41061滑坡赛岐镇大象村刘松谦等房前315小型2862滑坡赛岐镇泰康村东山自然村刘贵弟房前680小型2763滑坡赛岐镇泰康村外泰康自然村汤立彪等屋后8075小型185964滑坡赛岐镇下港村王玉生等屋后1092小型41165崩塌赛岐镇桃洋村下洋头自然村刘成良等房后150小型31266滑坡赛岐镇解放街道王德兴等屋后1000小型1467滑坡松罗乡柳溪村柳溪厝自然村柳益章等屋后650小型1168崩塌松罗乡茶洋村大楼下白然村李定福等屋后1560小型4016769崩塌松罗乡杜坑村蔡光祥等屋后300小型31470崩塌松罗乡金山村刘伏全屋后240小型1171崩塌松罗乡牛落洋村缪荣全等屋后360小型31672崩塌松罗乡赤溪村黄智兴等屋后180小型1173崩塌松罗乡南溪村杨奶乐等屋后260小型1674崩塌松罗乡洋西村大榕潘自然村沈华城等屋后25小型52475地面塌陷湾坞镇上洋村陈木昌等屋后60小型31176滑坡湾坞镇马头村甘棠屿白然村陈荣松等屋后2400小型731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77滑坡湾坞镇坑源村里坑源自然村刘胜光等屋后14700小型103878滑坡湾坞镇白莲山村茶屏丘自然村林木兴屋后800小型11179滑坡湾坞镇宝岭村李成住等屋后450小型31880滑坡湾坞镇宝林村马山下自然村刘其昌等屋后1800小型3981滑坡湾坞镇半岭村彭洋自然村陈龙清等屋后400小型2782滑坡湾坞镇福岭村丁加山自然村薛付现等屋后3240小型42383滑坡湾坞镇福岭村城头自然村朱胜奇等屋后3570小型73184滑坡湾坞镇上洋村长楼下自然村陈华等屋后3150小型72985滑坡湾坞镇上洋村塘楼下自然村陈少华等屋后350小型31786崩塌湾坞镇池头村上楼坪自然村曾财弟屋后480小型41487崩塌湾坞镇沙湾村王财德屋后156小型1688崩塌湾坞镇宝林村招山自然村雷廷禄等屋后702小型51989崩塌湾坞镇福岭村长贝头自然村钟兴生等屋后1620小型73990崩塌湾坞镇炉山村谢仙和等屋后390小型21091滑坡湾坞镇池头村上楼坪自然村曾嫩能屋后180小型1592崩塌湾坞镇宝林村下洋里自然村刘柏光等屋后108小型93093崩塌湾坞镇半岭村谢仙兴等屋后240小型31294崩塌湾坞镇龙珠村下华山自然村李勤基屋后180小型1595崩塌湾坞镇半岭村谢安其等屋后1500小型207796崩塌湾坞镇上洋村陈爱华屋后80小型2997崩塌湾坞镇池头村岔门自然村钟荣长屋后150小型1398崩塌湾坞镇池头村上楼坪白然村修爱珠屋后120小型1199滑坡湾坞镇炉山村白莲寺后山滑坡1700001429100崩塌溪柄镇晟山村上村自然村郑奶明等屋后1400小型29101滑坡溪柄镇长洋村葛藤坪自然村2400小型75307102滑坡溪柄镇房山村下村自然村林住波等房前520小型210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103滑坡溪柄镇东坪村金竹坪自然村后山30000小型612104滑坡溪柄镇甲厝村李财生等屋后1575小型29105滑坡溪柄镇甲厝村李伏帮等屋后2400小型27106滑坡溪柄镇北山村北山自然村黄朝贵等屋后1500小型212107滑坡溪柄镇采花桥村雷林金等屋后1800小型11108滑坡溪柄镇水田村上村自然村高旭章等屋后450小型11109崩塌溪柄镇坑口村林坑自然村方庆德等屋后500小型1769110滑坡溪柄镇长洋村葛藤坪自然村雷灼生等屋后1040小型1347111崩塌溪柄镇坑口秋竹岗自然村肖长福等屋后264小型14112崩塌溪柄镇坑口村允坦自然村郑其弟等屋后495小型26113113崩塌溪柄镇黄兰村大洋自然村600小型14114崩塌溪柄镇宸山村郑伏国等屋后150小型14115崩塌溪柄镇仙洋里村下邑自然村吴盛光等屋后80小型729116崩塌溪柄镇长洋村葛藤坪白然村钟石森等屋后75小型11117滑坡溪柄镇港里村柘下自然村温奶发等屋后33000小型68220118崩塌溪柄镇港里村林发光等屋后25小型415119崩塌溪尾镇渔岐村淡湾自然村姚庆兴屋后2160小型14120崩塌溪尾镇众坑村前山自然村杨庆祥屋后960小型14121滑坡溪尾镇坎下村马山自然村钟石付等屋后1250小型410122滑坡溪尾镇坎下村马山自然村雷英弟等屋后490小型519123滑坡溪尾镇新溪村青甲山自然村林明生等屋后1520小型1147124滑坡溪尾镇溪邳村鲜艳沃自然村王义生等屋后297小型727125滑坡溪尾镇新溪村青甲山自然村连惠等屋后1540小型622126滑坡溪尾镇湖岭村半岭白然村后山53200小型37107127滑坡溪尾镇众坑村众坑自然村杨奶寿等屋后15000小型1442128滑坡溪尾镇林江村塘楼自然村汤宋庄等屋后4000小型621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129滑坡溪尾镇利洋村招兜自然村杨永耀等屋后4360小型617130滑坡溪尾镇利洋村利宅自然村后山10500小型2260131滑坡溪尾镇坎下村马山自然村雷美如等屋后975小型417132滑坡溪尾镇坎下村马山自然村雷廷宋屋后198小型12133滑坡溪尾镇湖岭村岭头自然村陈奶寿等屋后750小型736134滑坡溪尾镇溪边村湖坪自然村江其发等屋后1260小型1464135滑坡溪尾镇林江村上杷湾自然村余春朝等屋后6000小型34161136滑坡溪尾镇林洋村后门自然村25200小型32154137滑坡溪尾镇石合村沃里自然村钟章妹等屋后18375小型2698138滑坡溪尾镇新洋村刘惠贵等屋后2100小型518139滑坡溪尾镇新洋村新洋自然村张瑞忠等屋后24000小型1677140崩塌溪尾镇溪邳村青甲山自然村刘德明等屋后300小型1771141崩塌溪尾镇众坑村山沃自然村后山13500小型310142崩塌溪尾镇众坑村塔丘自然村杨团荣等屋后3600小型1249143崩塌溪尾镇众坑村前山自然村杨成进等屋后3360小型1627144崩塌溪尾镇利洋村过洋自然村杨珍义等屋后1000小型417145崩塌溪尾镇林江村下杷湾自然村汤燕芳等屋后1950小型33144146崩塌溪尾镇石合村大兰自然村王品长等屋后500小型833147崩塌溪尾镇石合村茶洋自然村苏绍华等屋后60小型1341148崩塌溪尾镇石合村茶洋自然村汤周华等屋后120小型522149崩塌溪尾镇溪边村湖坪自然村江奇现等房前75小型821150崩塌溪尾镇众坑村月里宅白然村杨寿堂等屋后286小型724151崩塌溪尾镇溪边村王群声等屋后180小型519152崩塌溪尾镇渔岐村石狮岐自然村许鼎新等屋后1200小型623153崩塌下白石镇章坑村王郑坑自然村雷坤明屋后1000小型13154崩塌下白石镇楼坪村楼下白然村陈孝德等屋后440小型414序号统一编号灾害类型灾点名称坐标灾害规模等级潜在威胁备注XY体积(m*)等级户数人口155滑坡下白石镇塔里村方焕龙等房前2835小型745156滑坡卜.白石镇慕尾村康坑自然村姚细筹屋后3000小型15157滑坡下白石镇王坑村上王坑自然村3000小型1889158崩塌下白石镇岩下旷村刘奶章等屋后150小型16159滑坡下白石镇第五中学4000小型30160滑坡下白石镇六屿村郑聪付等屋后小型1267161崩塌下白石镇小梨村刘晶龙等屋后1000小型318162滑坡城阳镇白坑村车头钟石明等屋后1200小型729163滑坡城阳镇白坑村半山雷成旺等屋后3000小型1037164滑坡城阳镇白坑村半山雷成兴等房前3640小型1454165滑坡城阳镇茶洋村确里钟立斌等屋后2475小型1944166滑坡城阳镇马下村岔门头雷瑞全等屋后3569小型2494167滑坡城阳镇马下村大丘岗后门山39150小型176476168滑坡城阳镇马下村步兜楼范石光等屋后2700小型58210169滑坡城阳镇马下村马头山陈梓堂等屋后2352小型1341170崩塌城阳镇荷洋村张厝村张逢松等屋后450小型75230171崩塌城阳镇马下村东岭兰成福等屋后2500小型2577172崩塌城阳镇林家洋村外村林光华等屋后700小型20100173滑坡城阳镇石门院洋岔自然村邓逢寿等屋后40800小型67203174滑坡城阳镇洋面村前洋钟兹生等屋后4860小型1966175崩塌城阳镇赤岭村陈朝现等屋后4386小型2161176滑坡城阳镇洋面村牛老子41650小型1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