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高压泵操作法.docx
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高压泵操作法一、概述:本装置共有四台进料泵100工段两台P102A/B,300工段两台P301A/B系引进美国IDP公司的多级筒形泵。为了防止供电突然停止,油站中断了对润滑部分的润滑,造成机器干磨烧毁轴承、齿轮等事故,进料泵P102A/B和P301A/B各配812X724高位油箱一台。二、泵组主要结构特征:P102A/B型号:3WlK8型,进料泵为卧式筒形离心泵8级叶轮;P301A/B型号;3WlK9型,进料泵为卧式筒形离心泵9级叶轮,采用机械密封,泵通过齿轮箱和主电机连接,齿轮箱和轴承均由润滑油站供油。主电机为增安型异步电动机,电机上部设水冷却器,带走电机热量,电机设电加热器防潮,电机轴承由润滑油站压力润滑。润滑油站,二台进料泵P102A/B共用一个润滑油站,二台进料泵P103A/B共用一个润滑油站,油站包括油箱、油冷却器、油过滤器、轴承及电机等,所有设备都在一个公共底板上。每个润滑油站配一个高位油箱,防止断电时泵组无油润滑。812×724高位油箱所容油量可供单台泵组进行3分钟。材质:轴承A276、壳体A266、叶轮A487、密封套(出口侧)A182、密封套(入口侧套276。三、泵P102A/B、P301A/B主要结构及主要性能参数;高压泵主要结构:泵体、转子、轴、叶轮、轴承箱(径向轴承、推力轴承)、机械密封、联轴器、齿轮变速箱。P102A/B性能参数:泵型号:3"WlK8额定流量:65m3/h额定转速:2979r/min额定电压:600V额定功率:900KW齿轮箱:功率900KWP301A/B性能参数:泵型号:3WlK9额定流量:39.4最高温度:285入口压力:0.2Mpa出口压力:17.85MPa齿轮箱功率:522KW电机型号:CGG额定电流:IOOA最高温度:IlOC入口压力:0. 2MPa出口压力17. 85MPa速比:2.4901电机型号:CGG额定功率:522KW额定转速:2970r / rain电压:6000V速比:2.2161四、主控指标:供油管油压:fc.12Mpa过滤器压差、0.IMPa电机温度:轴承温度:油箱油位:冷后油温:60最小流量:高压泵日常维护检查内容:润滑油油压、油温、油位、流量及各润滑点回油情况、机组振动、泄漏情况、轴承温度、电机电流、泵出口压力、流量是否正常、辅助油泵是否在自启位置。五、泵组主要控制和保护系统:为了保护泵安全运行,设置于控制和保护系统。1、设置润滑油高位油箱,以防止突然断鬼时油站无油供应泵组的情况发生。2、对润滑油的温度,压力都设有仪表监控和保护。3、仪表报警和联锁保护系统如下表:P102A/B泵组:控制对象报警限工艺参数给定值功用润滑油压力LP0.12MPa报警并启动备用泵润油油压力LLP0.IlMPa报警润油油压力LLP0.07MPa停机油箱液位L报警油冷器出口温度Ht60oC报警油过滤器压差HPO.IMPa报警油箱加热Lt15oC起动电加热器主电机定子温度H报警主电机定于温度IlH停机P301A/B泵组控制对象报警限工艺参数给定值功用润攒油压力LP0.12MPa报警并启动备用泵润滑油压力LLP0.112Ma报警润滑油压力LLPW0.07MPa停机油箱液位L报警油冷器出口温度Ht60oC报警油过滤器压差HP0. IMPa报警油箱加热Lt15oC起动电加热 器主电机定于温度H报警主电机定子温度HH停机六、润滑油系统的说明:1、所属设备性能:润滑油泵(主、备)型号:CEBCS-187型式:三螺杆泵排量:71. 6加仑/分润滑油泵用电动机(主、备)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轴功率:4.7马力型号:RGZSD功率:7.5马力额定转数:2900转/分 电压:380V / 3PH / 50HZ 美国BaSCO公司制造。10微米过滤器200磅/英寸2润滑油箱项目润滑油贮油箱尺寸72义36×29ff材料304L不锈钢最低油位容量120加仑润滑油高位罐:设计温度:60材料:lGrl8Ni9Ti操作重量:459. 3kg设计压力:0.2Mpa总容量:341L介质:ISOVG32降速停机时间:3分钟380V / 3PH / 50Hz电加热器:6KW2、润滑油系统的概述:润滑油系统的概述:润滑油系统的作用:一是给高压泵的轴承和变速箱齿轮提供润滑;二是带走轴承的产生的热量。润滑油系统的组成;润滑油系统的组成主要有贮油箱,润滑油泵、冷却器、过滤器、高位罐、过滤器切换阀。润滑油系统的压力控制主要有:减压控制阀17(见附图)通过此控制阀控制润滑油供油总管压力恒定在0.14MPa,通过回油管线上流量计观查轴承和齿轮箱润滑油流量,通过温度计检查回油温度。1)润滑油贮油箱(尺寸:72"×36"X29")润滑油贮油箱用来贮存润滑油的,以便使润滑有足够的循环余量,润滑油电加热器,是用来调整油温,电加热器控制是自动的,该罐配有低液面报警,以防润滑油泵发生抽空现象。2)润滑油泵:润滑油泵是提供润滑油循环动力的,该润滑油系统配备两台润滑油泵,都是由电机来驱动的,正常运转主润滑油泵,压力下降于012MPa报警,备用泵自动启动,以保持机组正常运行,每台泵的出口管线上装有安全阀,定值为0.527MPa,以保证泵设备不超压,每台泵及入口管线上装过滤网,以防杂质进入泵体内,损坏设备。润滑油泵是三螺杆泵,这种泵的特点是流量均匀,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当螺杆旋转时,密封腔连续向前推进,各瞬时排出量均匀,噪音小。3)冷却器,冷却器型式为浮头式换热器,冷流体为水,润滑油冷却器是用来冷却润滑油的,使油冷却器出口油温保持60以下,以保持轴承有良好的润滑条件,不超温。4)过滤器润滑油过滤器设有两组,可以切换使用,压差不大于0.IMPa,过滤器主要作用:是过滤机械杂质,以保证轴承的寿命。5)润滑油高位罐(812×724)高位油罐的主要作用是在润滑油上游系统出现故障(如泵停、管线、设备严重泄漏)润滑油压力下降,无法恢复时,高位罐储油可以维持主机惰走时间(大约3分钟所需的耗油量,高位罐注入轴承油压是安装高度所产生的静压。在正常操作时,有少量的油通过孔板,进入油罐,并通过溢流管返回贮油箱,以维持高位油罐的液位。3、润滑油系统的控制:1)润滑油贮油箱电加热器的控制。当油箱油温低于15时,起动电加热器。(无操作资料)2)主油泵的控制当润滑油温度高15时,启动主油泵投入运转。关闭主油泵,使停止运转。3)备用油泵的控制:当润滑油温度高于15时,启动备用泵投入运转。当备用泵处于备用状态时,若润滑油供油总管压力低于0.12MPa时,备用泵将自动启动,以补充上述压力降低现象。关闭备用油泵,使停止运转。4)润滑油系统流程叙述:润滑油系统的控制(见附图),润滑油从贮油箱抽出来,经润滑油泵升压后,过油冷却器,油冷器设有温度高报警,保证油冷却器出口温度不高于60,被冷却的油经过过滤器以滤出油中的机械杂质,过滤器设有高差压报警,以提醒操作员切换过滤器,对压差过大的过滤器进行清洗,以作备用至减压阀17后,控制润滑油,使油总管的压力为0.14MPa,多余的油量将返回油箱,然后润滑油分两路;一路去泵轴承和齿轮箱对轴承和齿轮进行润滑并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完成循环回油箱,另一路去高位油罐,再经高位罐溢流管线流回油箱。4、润滑油系统的冲洗在泵的油站首次开工使用或泵的油站在使用一般时间停用时,有灰尘,硬渣和碎片聚集在润滑油系统中,可能弓I起要对润滑油系统进行清洗和冲洗。1)密封管线的清洗:拆下泵使用一段时期的密封管线或新加工好的密封管线,都必须进行冲洗和清洗。2)碳钢管线的冲洗和清洗用喷砂清除管线内部和外部的漆及焊渣。对管线内部进行彻底冲洗和鼓风,保证除掉砂子和碎屑。在热碱液中进行清洗,然后漂清。在10%硫酸中浸泡,然后漂清。在磷酸盐中浸泡,然后漂清。最后在铭酸溶液中漂清,然后烘干。2)不锈钢管线的冲洗和清洗。用喷砂清除法除去管线内部和外部的漆和焊渣。对管线内部进行彻底冲洗和鼓风,保证除掉砂子和碎3)润滑油系统的冲洗和准备工作。取掉内侧轴颈轴承,夕卜侧轴颈轴承和止推轴承,重新安装上半部轴承箱。拆除润滑油高位罐限流孔板,并加盲板。拆除减压阀门,改由临时直管段相连接。取掉储油箱盖子,用石油基的溶剂(如煤油或石脑油)彻底清洗内部,并用清洁的无碎片的软抹布擦干净。在下述设备,管线处加临进过滤网。a、油冲洗的主油泵和备用泵入口加过滤网。(拆除机组本身带入口过滤器的过滤芯)。b、油冷却器前。c、润滑油过滤器后,本身带(过滤器过滤芯已拆除)。d、润滑油总回油线线回罐入口处。e、高位油罐溢流回罐入口处。润滑油充满储油箱,如果可行,把油加热到82。油冲洗所用润滑油泵已按油冲洗流程安装完毕(包括电机已独立试运完)。4、润滑油系统的冲洗第一阶段:1)起动主油泵,建立油冲洗的循环回路,通过各回油看窗检查各路油冲洗的流量和回油情况。2)每隔12小时切换一次润滑油过滤器,每隔四小时停泵清扫一次回油管线过滤网及其它部位的过滤网一次。3)不断用木锤击焊缝或其它易存脏物之处(如弯头、三通处、法兰连接处等)。4)在冲洗中发现系统确已干净,数次清洗滤网时网上已很少有杂质时,即可认为油冲洗第一阶段结束,视油的清洁度而定是否需更换新油。第二阶段:(1)用热油、冷油交替冲洗,过滤器差压增加不超过0.01-0.015MPao注:冲洗前清洗过滤器芯和过滤器,并拆除过滤器出口过滤网,装入过滤芯,并按上述的标准验收。(2)第二次油冲洗及第一次油冲洗时,主泵和备用泵要交替进行运转,并注意清洗泵入口的过滤网,整个冲洗过程按上述标准进行验收。(3)安装内侧轴颈轴承,外侧轴颈轴承和止推轴承,使上部轴承箱安装就位。5)油冲洗合格后的工作:上述油冲洗合格后应拆除临时管线,恢复润滑油流程。注:对于未冲洗到的管件、阀门、小管线等应单独进行冲洗并小心防尘,防止油系统再次污染。(2)根据情况,将系统和贮油箱中的冲洗油放净,重新装入正常的润滑油。(3)拆除系统中的所有临时过滤网,完全恢复润滑油,系统的流程,建速立起正常的润滑油系统的正常流动和操作,等待机组启动。七、密封冲洗系统P102A/B和301A/B的轴密圭寸为机械密圭寸,机圭寸表面是高度抛光的,并且动静环之间保持有非常薄的油膜,润滑磨擦付,且非常薄的油膜是流动的,能够带走磨擦付产生的热量,本高压泵采用密封油冲洗系统来保持机械密封在标准温度下运行。P102A/B密封冲洗系统从泵第一级引出机封机封P301A/B密封冲洗系统从泵第一级引出机封机封八、平衡管P102A/B和P301A/B采用平衡鼓来平衡转子轴向力。平衡鼓是一个圆柱体,装在末级叶轮之后,平衡鼓后面为平衡室,与第一级叶轮的吸入室相连,此相连通的管线即平衡管。平衡装置只是在乎衡管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装在管路上的阀应被固定在全打开位置。P102A/B和P301A/B平衡管装有差压指示器和差压开关。当差压高于O.197MPa时,差压开关开始报警,这时应切换高压泵,拆下平衡管,对平衡管进行清洗吹扫,安好后进行试车,保证平衡管好用。九、泵的首次试车:1、启动前检查外观检查:a、泵组安装是否合适,各部分紧固是否合要求,螺栓是否有褂动,b、油箱、齿轮箱等盛油部位是否有漏油现象,润滑油箱是否干净,符合要求。c、各部分管线有无碰弯,碰断现象,设备有无碰撞坏的现象。d、检查工艺,冷却水,润滑油流程是否符合要求。e、初步盘车,检查有无咬死、磨擦,碰撞现象。2、润滑系统的准备润滑油系统的准备再次确认各润滑油管线及润滑点准确无误,各检测仪表、压力表、温度计、管于堵头、管帽、换热器、仪表盘、终端接线盒、润滑油泵符合要求且正确无误。改好润滑油流程,油系统排凝,然后关好倒淋阀。启动润滑油主油泵,另一台处于备用状态。检查油站仪表读数,观察有无错误异常数值,确保油系统运行正常。由玻璃流量计来观察油的流动情况,看有无异常。待油系统流动稳定后,观察油箱液面,向油箱再次加润滑油至标定液面位置,若油箱液面计未作记号,则液面应设在液面计上1/22/3高度,油系统运行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各接管、仪表、阀门的泄漏及油泵,冷却器、过滤器的运行状况及仪表安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电机的准备启动电机(半小时内禁止超过二次),观察转向是否正确,电机运转有无异常束缚,卡住、磨擦或碰撞,电机转动时有无异常响声,有无冒烟,焦糊味产生。4、齿轮增速箱的试运检查齿轮增速箱的润滑正常后,盘车23圈。启动电机运转5分钟,检查增速箱有无异常响声,然后停机检查油出口有无金属粉沫齿轮箱润滑是否正常。无异常现象后再启动电机运转4小时,每半小时检查记录一次振动、油温、油压、电流,检查电机温升及电流,增速箱轴承温度,测量主动、从动轴转速。电动机轴承温度生增速箱轴承温度生电动机轴承箱振动值:全振幅电动机绕组承温度洋停机后,通过视孔检查齿轮的啮合情况,必要时检查轴承受力及磨损情况,如发现齿轮啮合不均匀或轴承受力不均匀应重新调量,并重新试运。5、泵的试运齿轮增速箱试运完毕后,将增速箱与泵的联轴器恢复,并盘车23圈。泵出口阀全关,全开入口阀引入介质灌泵。注:当泵送介质温度高于121时,在泵启动之前必须暖泵。控制升温速度,当泵体顶部与底部的温度减小到允许的温度范围以内时(60),泵即处于热态备用,可以投入运行。引入介质将前后密封冲洗系统灌满。泵出口返回的循环线阀门全开,最小流量控制阀,下游阀全开。关闭泵的暖泵线及各泄放阀。启动电机,当泵达全速和压力上来之后,慢慢打开最小流量控制阀至100%,要注意开的不要过猛,避免流量和电机超过规定值。泵的试运a、运行5分钟停车,检查和运转部位有无异常声音、密封、轴承处有无过热现象,连接件有无松动,润滑油泵运转是否正常。b、当无异常问题时,起动泵继续运转。检查内容,a、泵出口流量、压力、各轴承温度,电机电流、电机绕组温度。b、运转声音及振动:c、润滑油压力、温度及油位、冷却水循环情况+d、机械密封泄漏情况。e、每半小时检查记录一次。停车a、部分关小泵出口循环阀,关小最小流量控制阀(手动)。b、按动停泵按钮,停止泵运转。c、迅速关闭循环阀,关入口阀。d、润滑油继续循环,待轴承箱温度降至常温后,停止循环。e、投用电机空间加热器。f拆洗过滤网。6、泵的切换:确认系统一切正常(冬季启动电加热器,将油加热到所需温度)。投用冷却器,启动主油泵。检查润滑油压及油箱液位的变化,调整压力调节阀,确保油压稳定,注意调节油箱液位。检查管线是否泄漏。各润滑点充分润滑。十、高压泵开机1、高压泵开机前准备工作:检查机泵的安装及各附件齐全,螺栓紧固好。检查电源接线及各仪表连线正确,并打开各仪表手阀。检查机泵的各保护设施及控制系统,润滑油系统,密封冲洗设施符合要求。确认工艺管路系统良好。检查入口过滤器,及密封冲洗过滤器。润滑油系统一切正常,按正常步骤启动润滑油系统,并注意润滑油系统各项报警指标维持油压稳定。灌泵,打开入口阀,注意开泵出口管高点处的放空阀及泵体放空阀,排放泵内气体。灌泵同时对泵予热,缓慢打开予热线阀注意泵体与介质温度不大于60o关泵出口电动阀及手动阀。打开最小流量电动阀及手动阀、调节阀。(11)再次检查各仪表与操作室联系。检查伴热线是否畅通,并预热线。2、泵的开启:确认润滑油系统运转正常。确认电动机各保护设施及控制系统已投用并符合要求,注意关防凝加热器。启动电机,确认转向正确,电流、电压稳定。正常后打开泵出口手动阀。再次检查润滑油系统及密封冲洗油系统。运转正常,检查电流、电压、温度、振动、出口压力、流量是否正常。向反应系统与操作室联系好,由其全开手动阀及电动阀慢慢调节所需的量。3、停泵步骤:缓慢关出口电动阀或手阀,保证最小循环量,同时打开最小流量调节阀。按停泵按钮。关最小流量线出口电动阀及手动阀。停用密封冲洗系统。卜一、泵组的测量控制点:1、泵的测量控制点:P102AB(见图)序号说明设置报警跳闸安装位置Fg-I观察流量润滑油捧出管线上Fg-2观察流量润滑油拌出管线上FO-I限流孔板密封冲洗管线上F0-2限流孔板密封冲洗管线上F0-5限流孔板平衡线上PDI-I差压计指示平衡线上PDSH-1差压开关197kg/c平衡线上TE-I测温元件指示外侧止推轴承TE-2测温元件指不内侧止推轴承TE-3测温元件指示外侧套筒轴承上TE-4测温元件指不内侧套筒轴承上TI-I温度计指示外侧止推轴承上TI-2温度计指不内侧止推轴承上TI-3温度计指示润滑油排出管线工TI-4温度计指小润滑油排出管线工TI-27温度计指示外侧套筒轴承上TI-28温度计指不内侧套筒轴承上P103AB序号说明设置安装位置报警跳闸TI-23温度计指不密封冲洗线上TI-24温度计指示密封冲洗线上其它同P它2A/B2、齿轮箱测量点控制点:序号说明设置安装位置报警跳闸FG-3观察流量润滑油排出线上TI-5温度计指示润滑油排出线上TI-8温度计指示电机端齿轮箱低速轴承上TI-9温度计指力、电机端齿轮箱¾速轴承上TI-IO温度计指示泵侧齿轮箱低速轴承上TI-Il温度计指示泵侧齿轮箱高速轴承上P301A/B同P102A/B3、电机测量控制点:项目说明设置报警跳闸TI-6温度计指示TI-7温度计指示上TE-5测沮元件TE-6测沮元件TE-7测温元件TE-8测温元件TE-9测温元件TE-IO测温元件P301A/B同P102A/B4、润滑油系统测量控制点:项目说明设置报警跳闸1.SL-29油箱液位低TI温度计1.G-4玻璃板液面计PSV14安全阀5.2kg/cm217减压阀设置在0.14Mpa安装位置联轴器侧电机轴承上不联轴器侧电机轴承电机定子线上电机定子线上电机定子线上电机定子线上电机定子线上电机定子线上安装位置油箱上油箱上油箱上润滑油回路管线上润滑油回路管线上PI-21压力表口上TI(20)温度计口上TSH-3233温度高报警口上PDI 18压差指示计PDS 31压差报警PI-22压力表PSL-23油压低报警PSL-24油压低报警并启动辅助油泵PSLLO. 112MpaO. 1 IMpa25油压低报警及跳闸O. 07Mpa润滑油进油冷却器入润滑油进油冷却器入润滑油进油冷却器入油过滤器上油过滤器上 润滑油主油管上 润滑油主供油管上 润滑油主供油管上润滑油主供油管P301A/B同P102A/B十二、泵的日常操作记录:高压泵平时要日常多加维护,要多注意润滑油油压、温度、油位、质量及各润滑点回油情况,机组振动情况,泄漏情况、轴承温度、电机电流、泵出口压力、流量是否正常等多方面的检查。对十条所列各点进行单点巡检,双点记录,补充记录泵出口压力、流量。十三、泵故障及原因:故障:1、不能输送液体原因:1、错误的旋转2、泵没有灌注3、吸入管线没有填充液体4、吸入管线中有空气穴或蒸汽穴5、吸入管没有足够地浸没6、可得到的净吸头(MPSH)不充足7、泵没有达到额定速度8、系统头太高故障:2、不能按额定容量输送原因:1、错误的旋转2、泵没有灌注3、吸入管线没有填充液体4、吸入管线中有空气穴或蒸汽穴5、吸入管线的端部没有充分地浸没6、可得到的净吸头(MPSH)不充足7、泵没有达到额定速度8、系统头太高9、耐磨环磨坏10、叶轮损坏11、有缺陷的密封表面导致内部泄漏故障:3、不能提高额定排出压力原因:1、液体中有空气或蒸汽2、泵没有达到额定速度3、错误的旋转4、耐磨环磨坏5、叶轮损坏6、有缺陷的密封表面导致内部泄漏7、可得到的净吸头(NPSH)不亢足故障:4、起动后流量损失原因:1、吸入管线没有填充液体2、空气漏进吸入管线或密封箱3、液体中有空气或蒸汽4、吸入管线中有空气穴或蒸汽穴5、吸入管线的端部没有充分地浸没6、可得到的净吸头(NPSH)不充足故障:5、过量的动力消耗原因:1、速度太高2、系统头太低3、液体比重太高4、旋转部件振动5、填料太紧密故障:6、轴承过热原因:1、润滑油压力太低2、润滑油的级别不正确或太差3、轴承或润滑油中有脏物4、润滑油中有水份5、润滑油冷却器堵塞或脱皮6、润滑油系统有故障7、流过润滑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循环不充足8、轴承间隙太紧密9、未校准10、过度的振动故障:7、轴承磨损迅速原因:1、未校准2、轴弯曲3、振动4、泵内的机械故障或磨损导致过量推力5、润滑不足6、轴承安装不正确7、轴承中有脏物8、润滑油有水份9、轴承的冷却过度或不足振动的原因1:低液位造成入口叶轮的液体不充足。纠正措施:使用排出阀,降低容量,直到恢复正常液位为止。振动的原因2:由于入口中释放空气或蒸汽造成入口叶轮上的液体不充足。纠正措施:使泵排气,重新建立满容量,然后如果故障继续存在,检查吸入管线中的蒸汽穴,得到充足的净吸头(NPSH)把吸入管线的端部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如果端部没有完全浸没蒸汽就会被抽入吸入管线,按照要求纠正吸入管线中的条件。振动的原因3:未校准(出现稳定的振动)纠正措施:检查泵和驱动器的校准情况,并按要求进行纠正,(见“校准的准确度”)然后检查吸入管线和排出管线是否正确地支撑及适当地预防膨胀;如果经常出现未校准情况,应进行非常仔细的检查,按照要求纠正管线的安装。振动的原因4:基础螺栓松动纠正措施:上紧螺栓,检查校平情况和校准情况,并按照要求进行纠正,(见“校准的准确度”)振动的原因5:驱动器或泵的紧固螺栓松动。纠正措施:上紧螺栓,检查校准情况,并按照要求进行纠正(见“校准的准确度”)振动的原因6:轴承磨损或松动(出现稳定振动)纠正措施:检查的轴承情况,并按照要求进行更换。振动的原因7:转子失去平衡(出现间歇的振动)。纠正措施:取掉转动组(合)件,检查每个叶片的堵塞通路及损坏情况,从通路中除掉外来物质,修理或更换叶轮。按照要求重新进行平衡。振动的原因8:轴弯曲纠正措施:取掉轴,用刻度盘指示器进行检查把它弄直,重新用刻度盘指示器检查垂直度情况,如果第一次检查表明轴是直的,则检查轴承的磨损或松动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更换。振动的原因9:基础不坚固纠正措施:重新加固基础,钢板焊接结构(装配式结构)比混凝土基础更容易产生振动。振动的原因10:振动从驱动器传送到泵上。纠正措施:拆开联轴器并以全速运转驱动器如果驱动器振动,按照它的生产厂家的说明书采取纠正措施。振动的原因IL由于不正确安装或损坏控制阀传送到泵上而引起管线波(冲)动。纠正措施:重新安装控制阀或修理控制阀。十四、电机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1、电动机不能起动原因;1、线路故障。2、负载太重。改正:1、检查电源,不要在电动机通电下检查。检查超载,控制器和溶丝,检查电压。2、取掉负载看能否起动,减少负载或更换大电动机。故障2:过大蜂呜声。原因;1、高电压。2、转子不平衡。3、套筒轴承过度磨损。改正:1、检查输入电压。2、找平衡。3、更换轴承,检查找正。故障3:规则的卡嗒声。原因:在空气间隔中有外来物改正:取出转子除去外来物。故障4:迅速产生敲击。原因:1、轴承有问题,润滑剂有污物。改正:1、更换轴承,清洗油路和更换润滑剂。故障5:振动原因:1、连轴器或地脚找正错误。2、风扇上积尘。3、从动机振动。4、系统本身频率(共振)改正:1、重新找正。2、清扫电动机。3、拆开从动机,单独开动电动机核实。如可能减少从动机振源。4、改变基础结构刚性。故障6:电动机检修后振动。原因:1、转子不平衡,在转子上的平衡重物或风扇产生移动。改正:1、平衡转子。故障7:电动机过热(用温度计或电阻方法检查不能靠手触摸)。原因:1、超负载2、单相。3、电动机或通风管中有污物4、电压不平衡。5、转子与定子磨擦。6、定子绕线组断平。7、超电压低电压。8、接地不良。9、连接不正确。改正:1、测量负载,与铭牌额定值比较;检查电动机或空驱动装置的过度摩擦,减少负载或更换大能量电动机。2、检查各相电流。3、检查风流量。检查过滤器(如果有),吹扫电动机和通风管,如果必要,绕线部分用溶剂冲洗,对管子型电动机用“撞杆”通管子。警告一为防止人身伤害,在使用压缩空气时一定要戴安全眼镜。4、检查各相电压。5、清洁空气间隙,检查找正,更换轴承。6、拆开电动机负载,检查空转时三相的电流平衡,检查定子三相的电阻平衡。7、检查电压并与铭牌上数值相比较。8、用测试灯或绝缘测试器找出位置并检修。9、重新检查接线。故障8;连接器下的细尘土中橡胶缓冲器或销钉。原因:1、错误找正。改正;1、重新找正装置检查联轴器。故障9,轴承过热原因;1、错误找正。2、皮带太紧。3、端头推力太大。4、润滑脂太多(球或滚珠轴承)。5、油环粘结(套筒轴承)油环不圆6、油面太高或太低(套筒轴承)。7、润滑不足。改正:1、重新找正。2、适当放松皮带。3、从驱动装置或机器降低推力,再检查固定和找正。4、减少到制造商设定点。5、清洁、检修或更换重薪检查安装6、找正油面。7、添加到正确液面故障10:漏油或油消耗太大。原因:轴承腔内压力太高或真空。1、换热器管子堵塞。2、轴承回油孔堵塞。3、轴承间隙太大。4、部件密封不好。5、换热器管子松动。改正:1、清理管子。2、拆下清洗轴承。3、更换轴承,检查找正。4、密封部件: 放空:冷凝液呼吸通道。 导线管盒(辅机和电动机) 零件:连接头和油罩。5、重行用胀管工具胀管。二、高压油洗泵P103A/B一、泵组介绍加氢装置油洗泵、机TD45250X10结构为卧式双壳体泵,内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吸入管排出管垂直向上布置,中心线水平支撑C公用工程条件:供电:6000V3相50Hz220V3相50Hz380V3相50Hz循环水:进水压力/温度0.35MPa/26回水压力/温度0.15MPa40oC防爆区域:11CT3安装场所:室外最高操作温度:50介质;冷中分液(汽油)泵的操作条件:工况I工况II、In工况W正常流量:11)3h49.1747.945.96额定流量:m3h54.2输送温度,C46.447. 147.7进口压力:MPa 1.21.21.2操作温度下重度:kgm3711.835730.687761.475扬程:M 276026002460其它设计要求:泵组1米外噪音W90分贝共同底座(一)、电机 佳木斯电机厂 功率:800KW 电压:6KV 频率:50HZ机封泄漏量:W5滴/分(要求自冲洗,带过滤器)采用就地压力表、压力开关型号;YA710M32W绝缘等级:F级防爆等级:EXeIIT3防护等级:IP54户外额定转速:2989r/min空间加热器:220V/单相/50Hz(两支)功率400W极端电压480OV时,电机应能启动整个泵组功率400W补:电机具有轴承润滑系统,予定时测温元件(柏热电阻6支,3支备用)(二)、联轴器型式:泵一齿轮箱间:膜片挠性联轴器齿轮箱一电机间:膜片挠性联轴器各联轴节配一一防护罩不得产生火花(三)、齿轮箱,锦西化机厂制造型号:GS224高速轴:5250rpm功率:800KW低速轴:2980rpm速比:1.76润滑油:30#透平油进油压力:0.81.5Kgcm2油量:75升/min进油温度:50排油温度:78。C可通过节流圈孔径,调节油量。(四)、泵:型号:TD45250X10主要部件:简体泵盖泵芯泵芯包括:吸入函体中段导叶转子部件转子部件由两径向轴承、一推力轴承,完成径向支撑,轴向固定,泵盖和简体靠缠绕垫密封。轴封采用机械密封:841型机械密封:内装静止单端面接触式平衡型机封工作条件:常温一70转速:W6000转/分841机械密封配有一封闭的冷却过滤系统,冷却目的为将端面热量带走,过滤目的为净化冲洗液,若过滤器堵(污垢积聚,温度计温度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冷却管路中温度才80平衡装置:为平衡泵的轴向力,设平衡装置,平衡装置只是在平等水管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管路上阀固定在常开位置。(五)、稀油站泵组设油站系统为泵轴承,齿轮箱轴承,电机轴承提供润滑、冷却。油站型号;XYZ-315JH技术性能:公称油量L/min315冷却水温°C26公称压力MPa0.4冷却水压MPa0.35油箱容积4.2耗水量L/h25供油温度C40过滤面积0.54冷却面积30过滤精度mm0.02润滑油压力MPa0.1报警启动辅助油泵油站设油泵两台0.07匹配电机停机型号为YAB2M4功率7.5KW油泵为斜齿轮泵转速1450r/min油箱有电加热器功率8KWTN25C停加热器型号SRY4220/8TV-15开加热器对润滑油进行加热,保证一定油温油站高位油箱型号:912X921供油量:0.506以保证泵高位油箱在事故停车时,仍能对泵、电机、齿轮箱轴承进行一段时间的润滑,以免轴承烧损。另外,也可以起到维持稳定管路内油压的作用。油箱设液位计型号:YWZ500用于观察油箱液位油箱高液位报警器VQK-22-B3e发出油箱油位过低信号油站过滤器两端设差压显示、报警,以保证不致形成过大差压。设定值P=0.12MPaP0.12MPa时报警油箱设温度计型号:WG12冷却器出口设温度测点T238C启动,T245C报警设压力表PILl观察油泵压力温度表TL3发出供油温度过高信号PIL2观察供油压力温度表TL4发出油箱油温过低信号设温度计TLI观察油箱温度Tl.2观察供油温度六、各部分仪表及其定值电机部分PI-I.46PI-I.47电机润滑油进油管压力范围0-0.6MPaTI-I.44TI-I.45电机润滑油回油管温度O-100oCTE-2.11TI-2.11TISA-2.11电机轴伸端报警联锁T70oC报警T280C跳闸TE-2.12TIA-2.12TISA-2.12非电机釉伸端报警联锁T70oC报警T280C跳闸TE-2.21TIA-2.22TISA-2.23电机定子绕组报警温度齿轮箱部分TIA4.12一TIA4.13TISA4.12TISA4.13T70oC报警T90oC联锁(跳闸)PI-I.44齿轴箱润滑油进油压力0-0.6MPaTI-I.43齿轮箱润滑油回油温度O-100oC说明:齿轮箱有主动、从动齿轮各一。4.IK4.12为从动轴承仪表号。4.13、4.14为主动轴承仪表号。泵体部分TE-I.14TIA-1.14TISA-I.14泵驱动侧轴承T270°C报警T28O°C跳闸TE-I.13TIA-1.13TISA-I.13非泵驱动侧轴承T27O°C报警T280C跳闸TE-LI2、TIA-L12TISA-I.12泵主推力瓦T280C报警T29O°C跳闸TE-I.11TIA-1.11TISA-I.11泵付推力瓦T28O°C报警TN90C跳闸PI-1.41泵推力轴承进油压力0-0.6MPaPI-1.42PI-1.43泵径向轴承径向压力TI-1.41TI-1.42泵回油温度O-100oC机封部分PI-I.31泵非驱动侧机械密0-4MPaPS-1.31封0.3PA冲洗液入口3.9MPaP2L7MPa报警PI一1.33非驱动冲洗液出口0-4MPa说明,泵驱动侧机密封原理,结构,作用与非驱动侧一致仪表号:PlL32PSL32PAL32PIL43A冲洗液入口出口压力B压力Pds-3.41过滤器P2012MPa报警TE-3.42TIA-3.42冷却器出口T238°C启动T45报警说明:油站油箱各表数据(设定值)待查二、油管路清洗及初次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