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智慧能耗管控平台项目技术要求.docx
XX学院智慧能耗管控平台项目技术要求1 .项目实施范围本项目经过前面两期的建设,已建成一套XX学院智慧能耗管控平台,本期总体建设目标是把XX学院XX楼和教学楼的现有暖通和照明设备纳入智慧能耗管控平台进行管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能系统、水能系统、能碳系统的可视化大屏应用,作为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的扩容及完善,助力学校建设成为智慧绿色校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通过物联网技术把XX楼的所有中央空调和公共区域照明灯接入平台管控,在XX楼中央空调外机处加装空调网关设备,在XX楼公共区域加装照明网关和主机设备,并对接协议纳入能耗平台管控,实现XX楼空调内机单点和多点控制以及公共区域照明回路控制,具备能耗平台远程管控和策略管控的能力;通过在XX楼楼道内安装照明人体感应传感器设备和网关设备,实现XX楼公共区域走廊照明灯“人来即亮,人走灯灭”的功能,最终达成降低XX楼建筑楼宇能耗的目标。二、通过物联网技术把教学楼公共区域的照明灯接入平台管控,在教学楼公共区域加装照明网关和主机设备,并对接协议纳入能耗平台管控,实现教学楼公共区域照明灯回路控制,具备能耗平台远程管控和策略管控的能力,最终达成降低教学楼建筑楼宇能耗的目标。三、XX学院智慧能耗管控平台进行可视化大屏页面升级,目前平台功能页面是2D页面,平台操作演示时科技感不强,难以给人能耗管控的形象感知,需要对平台页面进行可视化升级,并形成学校能耗管控驾驶舱功能,可对校园内已接入平台楼宇的空调和照明进行i键管控,也可对校园的能耗管控策略进行研判和决策。2 .项目建设内容XX楼空调系统由大金VRV多联机系统组成。本次建设将加装至少10台智慧空调网关,2套DDC控制箱体,空调外机主机通过有线方式接入智意空调网关,再经网络协议接入智感能耗管控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楼宇内空调室内机运行状态、运行模式、设定温度、房间温度、风速、故障等信息的功能;XX楼公共区域照明系统共有126个回路,本次建设将加装126个回路控制器,60个智能控制面板,40个智能物联网控制器,3个智能物联网关以及3套DDC控制箱体,通过协议接入智慧管控平台,实现照明设备远程控制、定时场景策略控制的功能;另外通过加装120套人体感应传感器和4套传感器采集网关设备,监测公共区域人员活动,联动灯光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功能;教学楼(XX院A、B、C、D楼)公共区域照明系统共有144个回路,本次建设将加装144个回路控制器,81个智能控制面板,43个智能物联网控制器,4个智能物联网关以及4套DDC控制箱体,通过协议接入智慧管控平台,实现照明设备远程控制、定时场景策略控制的功能;另外通过加装140套人体感应传感器和6套传感器采集网关设备,监测公共区域人员活动,联动灯光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功能;智慧能耗管控平台功能升级,接入XX楼的空调和照明设备(公共区域)以及教学楼的照明设备(公共区域)实行统一管控;新增能耗管控可视化驾驶舱功能,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能系统、水能系统、能碳系统的可视化大屏一张图应用功能;本次新增接入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的建筑管控功能应为后期校内其他建筑、校内其他智能化系统及设备、校内其他能耗设备及系统、校内其他能耗管控设备设施预留接口;应按照采购人的要求,为日后其它系统的对接开放接口,提供接口数据,服务费用包含在本项目总价。系统软硬件平台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实时性、稳定性、先进性。3.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单位数量1空调系统(核心产品)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2照明系统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3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升级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4照明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5空调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6电能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7水能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8能碳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9移动端应用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10智慧空调网关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台1011DDC控制箱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套912照明回路控制器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个27013照明智能可编程按键场景面板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个114照明无线开关面板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个14115照明智能物联网控制器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个8316照明智能物联网网关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717POE交换机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台618照明人体感应传感器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套26019照明传感器采集网关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套1020控制电缆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米300021通讯线缆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米550022BV线缆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米430023PVC管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米150024网线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米70025设备施工安装调试详见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套126联网服务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127接口服务详见软件功能要求套34.建设依据校园智慧能耗管控平台升级建设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安装、调试、验收应满足以下标准和规范,但不限于此:节能监测技术通则;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高等学校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中附件1、2的要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其他相关资料。5.系统技术要求5.1 校园智慧能耗管控平台升级总体要求5.1.1 资源规划与使用本项目要求合理的利用IT资源,在保证系统稳定、可靠、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经济性。(1)依托本地物理服务器,要求基于已有服务器的CPU、内存、镜像和硬盘,构建安全稳定的IT资源使用方案,符合高效、可靠和安全的计算环境的要求,确保系统服务持久稳定运行,本项目不增设服务器。(2)网络架构:应保证网络资源的维护便捷性,要求充分考虑并实现项目内外网交互的场景,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整体的系统使用体验。5.1.2 技术先进性(1)微服务技术需求:应用管理:要求应用自动化部署、弹性伸缩,支持业务分布化,提供自动注册、发现、路由、治理、隔离、调用分析等一系列分布式/微服务管理能力。(2)大数据技术需求:支持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要求系统从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及数据管理均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保证系统对于数据的应用能力,为业务赋能同时可以与现有数据实现互通共享。(3)设备集成技术需求:要求使用先进的协议解析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总线技术、节点与点位识别技术、数据传输中间件技术,实现对本项目涉及设备的管控和运维,并提供稳定的数据源。5.1 .3界面效果建设UI/UE界面设计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原则,充分融合XX学院特色,贴近校园节能主题理念,全面兼顾功能性、易用性和美观性。界面直观、简洁,操作方便快捷,保证各个功能之间存在合理的逻辑联系,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操作连贯流畅,便捷地体验各类应用。(1) WEB页面作为用户使用和操作的主要渠道,实现各个终端的消息互通和数据共享。(2)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预留数字学生可视化系统对接接口,接口在后期可实现在BIM三维模型展示建筑模型、管网模型、设备模型及各类模型的运行数据。5.2 暖通空调系统(1)技术要求XX楼主要是大金VRV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由室外机、室内机和冷媒配管三部分组成。一台室外机通过冷媒配管连接到多台室内机,根据室内机电脑板反馈的信号,控制其向内机输送的制冷剂流量和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空间的冷热输出要求。(2)设备配置XX楼目前配备18组VRV空调系统室外机组,其中顶楼6组,二层平台8组,架空层4组;另外新宿舍楼有2组VRV多联机空调系统规划接入智慧能耗管控平台。具体设备配置详见“项目主要设备清单”。5.3 照明控制系统(1)技术要求采用智能回路控制技术,将电灯联结成网,提供智能灯具或者在已有的照明回路加装智能控制器,通过实现无感节能,一键关停,场景控制等多种策略,节能率高达80%,在省电的同时实现各种智能功能,并且实现精确计费和智能维保。(2)设备配置本次项目实施范围为XX楼和教学楼公共区域照明,具体设备配置详见“项目主要设备清单”。5.4 基础平台技术指标要求(1) 一般性表单操作的响应时间须小于1秒,如:设备管理的新增、保存、删除。(2) 一般性列表加载、查询响应时间须小于2秒,如:涉笔管理的列表及综合查询。(3)实时监控加载时间须小于2秒,如配电系统模块。(4)必要的表单有EXCEL导出功能,如安防监控系统中的机房出入管理的出入历史等表单。(5)系统应具备防范以下WEB攻击的能力: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跨站请求伪造攻击(CSRF),HTTP首部攻击,Cookie攻击,重定向攻击,DDOS攻击。(6)私有化部署的系统应满足注册用户数不低于IOo0,在线用户数不低于300,并发用户数不低于200,正确响应请求并保证响应时间优于行业标准。(7)有效性:等于系统的平均故障时间除以平均故障时间与故障修复时间之和。本系统在运行期内的有效性至少达到99.5%。(8)健壮性:物联网数据采集出现必要字段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须补上默认的约定缺省值;在数据展示、监测部分,出现必要字段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须考虑默认缺省值;所有的规划参数都要指定一个缺省值,当输入数据丢失或无效时,就使用缺省值数据。(9)可靠性:由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或运行监测引起的非真实性故障报警的概率应不超过5%o数据监测期间的数据错误率应不超过5%o(10)易用性:新的操作用户在一天的培训学习之后,就应该可以正确执行他们所要求的任务的95%0(11)可拓展性:系统从架构设计起,就应当考虑功能的可扩展和可升级性,后续新增功能应不需重考虑重整或重新开发前期所做功能内容。5.5主要设备技术指标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数备注1智慧空调网关L支持如下协议:Modbus-RTU/vrv485(针对VRV空调特点的自定义协议)、TCP/IP、KNX.RS485(针对新风系统)2 .输入电源:DC12V3 .消耗功率不高于2W4 .工作环境:温度040C;湿度2085%(无凝露)5 .空调通讯线间电压:AC5V6 .网线:IEEE802.3标准7 .下行直接连接多联机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控制总线8.上行提供标准RS485接口及RJ45网口9.上行通信协议为标准ModbusRTU协议及TCP/IP协议,提供APl接口10.每台网关可监控不少于128台室内机运行2DDC控制箱1. DDC须采用32位微处理器(CPU),主频不小于1GHz;2. FLASH存储不少于4GB,RAM存储不少于512MB;3. DDC须为模块化结构,支持输入、输出端口应为通用型;通用型特指同时满足多种信号类型:开关量、标准电流型0(4)-20mA,标准电压型0-10(5)V、0到350K欧姆的热敏电阻、伯电阻、银电阻、脉冲信号等;4. 除以太网通信端口外,还应至少支持2路RS485通讯端口。5. DDC应具有下述基本软件功能: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开/关、时间、顺序、算术、逻辑比较、计数器等,对于复杂控制要求的应用场所,还提供高级控制算法。6. DDC除能通过网络交换机与中控室服务器(平台)进行通讯外,应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网线与其它DDC进行菊花链式的IP通信,则DDC至少支持2路100M通讯的以太网端口。7. BAS系统须为分布智能系统(DISTRIBUTEDINTELLIGENCESYSTEM),在网络交换机或平台软件失效时,各DDC均能独自继续其正常运作。8. DDC自身应具有掉电、通讯中断、误操作等保护功能,现场控制器能不断执行自我检测错误、运行、电力状态,现场控制器的输出应全部配有可视的LED状态指不。9. DDC应内置管理插件或系统程序,如图形化编程工具,且支持远程Web浏览器直接访问。10. DDC控制器至少支持BACnetIP>ModbusRTU>ModbusTCP三种协议。ILDDC须支持远程登录访问、在线升级、在线程序下载。12. DDC如采用IO控制器,该类型控制器须支持标准的电压、电流、电阻、脉冲信号的接入,单个IO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口总和不得低于14路端口。13. DDC应按受控设备的监控点数、设备分布和工况合理配置。控制器I/O配置总点数保证10%的冗余量。3照明回路控制器L通过电源与设备之间接入该盒子,适合多种支持(TloV调光的灯具进行联网改造控制2 .额定电压:230V3 .额定频率:50Hz4 .耐久性210万次5,触点容量:220VAV25A6 .产品极数:2P/4P7 .安装方式:导轨安装8 .工作温度:-35°C70°C4照明智能物联网控制器L无线扩展模块,通信链路供电。2.功耗:40mA12-24V3 .1-4路IOA磁保持继电器输出,输出可手动控制,输出状态指示灯显示4 .通讯接口:RS4855 .支持标准modbusrtu协议5照明智能可编L可预制场景,场景数不限2.可控制智慧管控平台内所有回路程按键场景面板3 .液晶显示触控屏4 .带空闲锁屏功能5 .断电记忆功能6 .安装方式:侧挂式7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55,相对湿度20%-90%8 .通信方式:tcp/ip6照明无线开关面板无线按键面板,集成Iora控制模块7照明智能物联网网关1.运行环境:软件支持WindOWSXP/2000/2003/Win7Win8WinlOWinServer2003WinServer2008WinVista等多种操作系统,自带WEB支持IE9及以上版本,Opera>苹果的Safari>GoogleChrome>360浏览器及火狐浏览器等2 .处理器:4核1.4GHZ3 .电源:AC/DC12-24V4 .内存:512M高性能内存5 .系统:LinUX系统6 .功耗不高于8W7 .材质:镀锌碳钢8 .接口:2个网口,2个RS485、2个RS485/RS2329 .Flash:8GB10.温度:-2070C(工作)-4085C(储运)IL网络:2个高性能100M/10M以太网接口,支持AUTOMDI/MDIX湿度:20%90%无凝露(工作)15%95%无凝露(储运)8照明人L供电电源:10"30VDC体感应传感器2 .功耗:0.4W3 .传感器类型:双元热释红外传感器4 .报警延时:30s、10s、5s输出可选(报警持续时间)5 .延时报警:软件设置(发生报警的延时)6 .安装方式:吸顶7 .安装高度:256m8 .探测范围不小于直径6m(安装高度3.6m时)9 .探测角度:全方位360°10 .信号输出:RS485IL通信协议:Modbus-RTU9照明传感器采集网关1 .维护口:RS232,RJ452 .串行通迅口:4xRS232/485(隔离)3 .内置存储:512MNandFlash4 .以太网口:4X10/10OMRJ455 .现场总线:IXCAN6 .扩展存储:8G/64G内部MicroSD(可选)7 .硬件看门狗:可配置8 .时间同步:NTP和IRIG-B9 .电源:85264VAC10 .功耗:<8wIL运行温度:-40+8510PoE交换机16端口千兆电+2端口千兆光,以太网POE交换机(1个Console口,16个千兆PoE电口,2个千/百兆SFP光口,标配电源AC220V,POE功率330W,风扇散热,IU高度,标准19寸机架安装)11控制电缆国产12通讯电国产缆13BV线缆国产14PVC管国产15网线国产16设备施工安装调试含设备安装、调试和相关管、线桥架等辅材物联网设备安装费用及其辅件17设备质保含硬件设备3年质保5.6软件功能要求(1)本次建设内容需与智慧能耗管控平台进行平滑无缝对接,本次项目内容上线时应不影响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的平稳安全运行。须符合国家建设部相关的五个技术导则要求。(2)系统接口开放要求。软件系统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允许其他系统获取相关数据,同时允许接受其他系统提供的共享数据(如组织结构基本数据等)。提供接口并配合对接(包括二次开发等)工作;提供功能完备、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样例程序以及相关技术文档等。(3)系统处理能力要求。系统可承载最大用户数大于100OOe系统满足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和师生的较高并发访问需求,常规页面相应时间在3s之内,查询平均响应在5s以内。(4)系统应采用B/S架构模式。应预留数字挛生可视化系统对接接口,接口在后期可实现在BIM三维模型展示建筑模型、管网模型、设备模型及各类模型的运行数据。(5)具体软件功能以及服务指标参数要求见下表:序号指标项指标要求1件能耗管控平台空调系统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点位和运行数据,如含室内机:运行/停止、模式设定(制冷制热、送风、除湿)、风速设定(高速、中速、低速)、温度设定、故障代码、房间回风温度,同时可进行远程控制。包括:(1)数据统计:工作中的室内机总数和在线数;(2)楼层空间模式:显示各楼层建筑结构平面图;实时监测VRV空调系统点位和运行数据,如室内机:运行/停止、模式设定(制冷制热、送风、除湿)、风速设定(高速、中速、低速)、温度设定、故障告警及代码、房间回风温度;同时可进行单个室内机远程控制;(3)空调查询:按照空调名称查询需要远程管控的空调设备,快速定位管控对象,一键控制;(4)分组控制:按照设定好的场景策略一键设定组内所有空调内机的开关、模式、风速、温度参数;(5)支持单设备:详细运行数据监测查看及设备开关控制、空调模式、温度、风速等调节控制;(6)支持空调告警数据查看;(7)对空调系统进行末端调控模式的配置;(8)可对模式进行极致限制,如空调制冷模式的最低温度限制、制热模式的最高温度限制等;(9)可自定义设定场景的时间条件,启用日期,重复周期,执行动作;(10)可通过开关进行场景启停设置;(三)可预制分组设备的群控管理控制及VRV逻辑原理图展示。(12)空调监管,列表及空间模式的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2照明系统实现对室内照明系统实时管控,展示点位图和实时数据,包括室内灯照明状态、车库灯照明状态,同时可进行远程控制,按分配回路控制,包括:(1)数据统计:工作中的照明回路总数和在线数;(2)楼层空间模式:各楼层建筑结构平面图;智慧照明回路展示;实时状态(开启、关闭、离线)监测,远程控制;(3)照明回路查询:按照照明回路名称查询需要远程控制的照明设备,快速定位照明管控区域,一键控制;(4)分组控制:按照设定好的场景策略一键设定组内所有照明回路开启和关闭状态,并实时在系统上反馈照明回路状态。(5)支持单设备:详细运行数据监测查看及设备开关控制;(6)支持照明告警数据查看;(7)对照明系统进行末端调控模式的配置;(9)可自定义设定场景的时间条件,启用日期,重复周期,执行动作;(10)可通过开关进行场景启停设置;(11)可预制分组设备的群控管理控制及VRV逻辑原理图展示。(12)照明监管,列表及空间模式的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1.空间管理:支持父子结构树的形式进行空间信息呈现,并显示预制的现场关联图片;支持多种类型的空间筛选、搜索。支持父子结构树的形式进行空间信息的逻辑化新增、空间管编辑、删除等维护管理。支持空间资产一对一的现场图片理、设备对应绑定。管理升2.设备管理:支持列表及空间两种形式的建筑设备基础信级息、位置信息的维护管理。支持符合规范的设备信息Excel导入。支持筛选后的设备信息导出为EXCel表格。支持对设备相关的生产日期、投产日期、厂家、型号、联系人、资产编号等一些列静态台账信息的维护管理。支持二维码统一维护管理,并进行设备的唯一关联。汇聚设备全生命周期内的巡检、保养及维修等运维信息,形成该设备电子病历,便于设备运维的信息掌控。支持逻辑视角的设备标签定义,形成多元的分组管理。支持父子结构树的设备类型信息维护管理。支持类型度量属性与物模型绑定。照明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1 .照明系统可视化大屏页面应展示学校照明系统接入平台的各楼宇建筑模型;2 .支持通过模型进行楼宇的切换并展示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的信息;3 .支持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展示各楼宇照明系统的总回路数、在线回路数以及离线回路数;4 .支持可视化展示照明系统一键控制的操作按钮,实时反馈管控后照明回路的状态(开启、关闭),并形成照明系统控制操作数据分析图表,支持按建筑、部门两个维度可视化展示控制效果。空调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1 .空调系统可视化大屏页面应展示学校空调系统接入平台的各楼宇建筑模型;2 .支持通过模型进行楼宇的切换并展示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的信息;3 .支持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展示各楼宇空调系统空调设备总数、在线设备数以及离线设备数;4 .支持可视化展示空调系统一键控制的操作按钮,实时反馈管控后空调内机的状态(开关、模式、温度、风速),并形成空调系统控制操作数据分析图表,支持按建筑、部门两个维度可视化展示控制效果。电能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1 .电能系统可视化大屏页面应展示学校所有楼宇的建筑模型;2 .支持通过楼宇名称按钮进行楼宇的切换并展示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的信息;3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的电能耗数据,包括学校当日、当月、当年的总用电量数据以及同比环比数据;4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所有建筑近30天的用电量数据以及同比环比数据;5 .支持按建筑、部门、用电系统(空调、照明、插座等)各类维度可视化展示单位面积用电、人均用电、用电排名、用电占比、用电高值、用电预警等各项数据。水能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L水能系统可视化大屏页面应展示学校所有楼宇的建筑模型;支持通过楼宇名称按钮进行楼宇的切换并展示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的信息;2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的水能耗数据,包括学校当日、当月、当年的总用水量数据以及同比环比数据;3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所有建筑近30天的用水量数据以及同比环比数据;4 .支持按建筑、部门、用水系统(生活、办公、实验等)各类维度可视化展示人均用水、用水排名、用水占比、用水高值、用水预警等各项数据。能碳系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1 .能碳系统可视化大屏页面应展示学校所有楼宇的建筑模型;支持通过楼宇名称按钮进行楼宇的切换并展示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的信息;2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的能碳数据,包括学校当日、当月、当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以及同比环比数据;3 .支持可视化展示整个学校所有建筑近30天的用电、用水的能耗数据和能耗变化趋势;4 .支持按建筑、部门、用能系统(空调、照明、插座、特殊等)各类维度可视化展示能耗变化趋势、单位面积能耗、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量排名等各项数据。9移动端应用1 .支持面向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老师提供移动手机端应用,分楼宇和部门控制权限开放查看校园总用电、总用水情况,以及同比和环比指标数据。2 .用能排名功能,移动端支持分楼宇、部门、类型的维度按年、月、口进行用能排名,对用能较少的楼宇和部门进行播放和展示。3 .用能预警功能,移动端支持分楼宇、部门进行用能数据展示,并能查询展示用能配额已用指标,用能额度接近指标时进行预警,用能额度指标进行颜色区分展示。4 .空调控制功能:移动端支持实现空调远程单点和分组控制功能,应实现远程空调开关、模式、温度、风速等控制。5 .照明控制功能:移动端支持实现照明回路远程单点和分组控制功能,应实现远程开关以及照明可路状态远程监控。10数字挛生集成能力具备后续数字挛生应用系统的接入能力;支持三维数字挛生场景的漫游,支持全景360度自由浏览,可通过旋转、平移、缩放、拖拽方式快速浏览模型,自主操作;可切换到行走模式,在场景中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场景漫游。可进行三维数字挛生场景下的实时监测,包括设备数据查看;空调、照明设备的控制管理;隐蔽工程的定位查看等能力展示。11联网服务软件平台3年维保服务。12接口服务校园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能耗系统三套接口服务。6.项目实施要求6.1 现场施工要求拥有完整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实施规范、实施组织安排、项目风险管理、需求管理、变更控制、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验收标准、交付内容等。序号指标项指标要求实施管理1项目管理方案供应商应针对本项目提出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案,其中包括关于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人员组成、验收与交付方案以及与本项目相关的协调工作等的详细描述。2实施方案根据要求提供全面、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个阶段的风险控制。3实施团队提供合理配置的实施团队方案,能够满足系统集成、部署和建设实施要求。4试运行环境要求供应商应提供一套满足协同管理系统试运行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中间件等必要的设备和系统),供用户进行体验,待正式环境准备就绪后,再将智慧能耗管理平台系统部署实际环境中。5平台运行环境要求供应商应提供一个协同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方案(包括:虚拟化部署方案和物理机部署方案),并给出一个符合本招标文件性能指标要求的最低运行环境部署方案。培训F艮务内容6培训方案根据要求提供全面、详细的培训方案。7培训方式培训分为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一对一的培训等多种方式。8培训讲师教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实际工作经验。标准)规范建设需求9标准规范明确应遵循的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标10提供本项目标准规范的建设方案。准6.1.1 项目工期合同签订起60个日历日内。6.1.2 项目管理(1)按照国际、国内项目管理指南,对项目全过程、各领域进行严格管理,包括需求管理、进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做好全面、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计划,保证投入项目的人员组织科学、充足,项目的进度计划合理、可行,项目各阶段的跟踪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完善,项目成果保管得当。(2)供应商应给出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须提供明确的项目计划书与人员计划书,要包含组织结构及相关责任、实施人员、项目进度计划等,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应答文件中必须包括明确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具体项目管理计划最后由供应商与采购人协商决定,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协商后的计划实施。(3)须定期召开项目例会,明确项目例会框架,按照整体项目管理计划细化阶段性目标,汇报项目进度,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4)在系统设计、产品供应与开发、安装调试、系统测试及联调、试运行直至验收等工程实施各阶段,供应商应按阶段开展质量保证工作。6.1.3 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提供相关的验收文件;供应商应承诺提供系统升级改造不影响业务运行,版本上载不中断平台业务,数据迁移和优化平滑过渡,最大限度保障系统连续性和可用性。6. 2验收交付要求(1)试运行期间,无系统故障的,供应商可向采购人申请验收。提前于验收测试时间两周提供详细的验收测试大纲,大纲中应提供完整的验收细则,细则指定的测试项目以及达到的性能指标和功能不得低于本技术规范书要求。(2)本期项目验收前的测试工作主要包括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与系统建设数据有效性测试,供应商必须根据系统设计方案提出验收方案和验收文档清单,学校可根据合同、需求说明书和国标的有关规定对验收规范和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双方确认后形成验收文件作为验收依据。(3)供应商负责在验收前将运行稳定可靠的安装程序以及全部相关的设计、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文档汇集成册交付学校。(4)“验收”是指甲方依据合同规定接受服务所依据的程序和条件。本系统的验收分为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共两次验收过程。初步验收(简称“初验”)为项目实施完成,满足初验条件后,由甲方组织的验收,初验通过是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的条件。试运行的目的是测试系统的性能,检查系统的稳定性、适用性等,试运行期为1个月。最终验收(简称“终验”)是指系统试运行期满合格后,由甲方组织的验收,终验通过后项目进行免费质保期。(5)供应商必须响应并提出验收方案和验收文档清单。供应商应负责在项目验收时将系统的全部有关说明书、安装手册、技术文件等资料,以及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文档汇集成册交付项目单位。6.2.1验收标准甲乙双方根据招标文件中校园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相关功能表述及技术指标要求,经双方一致认可后作为验收标准。6.2.2初步验收乙方在初步验收前,应提前5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势向甲方提交初步验收书面申请,甲方接到乙方以上文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与乙方共同进行初验测试,经测试符合约定初验测试标准的,则由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初验报告。对系统的质量问题,甲方应在实际发现之日起5个工作口内向乙方提出,乙方应无条件予以更正和修改,直至测试结果符合约定的初验测试标准。6.2.3试运行初验合格后,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为1个月。试运行应当符合招标文件中校园智慧能耗管控平台相关功能表述及技术指标要求。如系统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更正和修改,直至运行结果符合约定的技术标准。6.2.4最终验收试运行结束后,系统所有功能、性能指标达到双方确认的技术规范要求时,在10个工作日内按约定的技术标准完成最终验收。最终验收由甲方组织,甲方与乙方共同进行。由供应商向XX学院提出终验申请,填写项目终验申请表,项目经理根据相关规范或与XX学院商定的内容、步骤制定项目验收方案,由双方根据技术需求、技术指标和参数共同制定验收标准。项目经理至少提前10日提交给XX学院,双方对验收方案进行确认。终验包括对所有交付品的检查、功能验收及性能验收。终验合格后,经双方确认,形成终验报告,由双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生效。验收材料以纸质、电子文件或介质等形式,提交完整项目过程文档。63用户培训要求提供所涉及系统功能、用户操作、系统运维等相关培训。充分考虑到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需求,提出详细的系统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取得甲方同意后方可实施。所安排的培训教员熟练掌握和使用所培训的技术内容。供应商有义务无偿培训采购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快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运行和维护技能,实现采购单位的自我支持和维护能力。供应商应对采购人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应有指导、现场演示等内容,能够使受训人员了解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并掌握正确使用与操作、排除一般故障的技能等。供应商须提供完整培训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内容、采用的培训方式、培训教材、培训质量保证以及相关的管理规范或制度等。设备、培训课件、教材等费用供应商应一并包含在系统报价中。供应商应提供:培训大纲、计划、内容、费用、人数,培训期间食宿、交通费等情况。培训课程应安排在整个项目计划的合适时间段内。培训由供应商负责师资及教材,由采购人提供场地和培训设备并负责受训人员的召集和组织实施。供应商必须派出采购人认可的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及辅导人员进行培训。供应商提供的项目培训计划应完整可行、详细合理、内容充实,培训方式采用上机操作或其它双方认可的培训方式。6.4售后服务要求序号指标项指标要求服务内容1系统维护协助XX学院完成系统维护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供应商要有体系化的运维管理系统软件来支持运维工作。2系统集成服务提供系统的集成、安装调试服务。提供第三方应用系统的集成接口及服务。3更新程序根据XX学院实际工作情况,在不修改底层代码的基础上,对应用程序进行调整。4系统巡检服务提供系统巡检服务,定期查看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等。5系统运行环境调优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调整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参数,保证系统在最优环境中运行。6系统运行监测提供系统运行监测服务,监控解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突发及性能问题。7*话技术支持*话接听服务,解答并记录系统试运行、运行期间遇到的技术、业务等问题。8节假日值班如遇到XX学院重点工作或重要项目,需要加班使用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服务运维团队。9长期技术支持和软件的升级与维护方式供应商对其提供的软件应提供长期技术支持。承诺在1年以内,如对软件有新的改进、增加新功能或者为适应最新标准所形成的最新版本,均应免费、及时提供给买方使用。说明对系统所配软件的升级与维护方式。10质保期后运维费用供应商应列出售后服务期结束后的运维服务、技术支持方法、内容和所需费用。人员素质需求11服务团队组建专业服务支持团队。12人员素质本项目系统建成后,质保期内运维服务驻场人员至少1人,需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为计算机类或自动化类相关专业,提供有效的证书复印件为保障系统运维服务的专业性,运维服务团队应提供成员在本单位的在职证明。检查、报告、文档等需求13服务文档按照XX学院相关管理规范要求,提供完整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