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docx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突发急 性传染病往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是重大生 物安全问题,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 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O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维护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及时稳妥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今天下午,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能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总体形势、重点工作、应急处置 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解读和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 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聆听讲座,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对积 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力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更加 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了防范化解公共卫生事件的紧迫 感和责任感。下面,结合自己学习,我先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作 交流。一是以“思危之心”织密“居安之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 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 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 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提供了根本遵 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虽趋于平缓,但其他领域公共卫生风险 依然存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以“时 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把困难 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凡事从最坏处准 备,既下好未雨绸缪的“先手棋盘”,又练好见招拆招的“对攻 术”,才能当风险到来时,做到有的放矢、从容应对,掌握主动 权,进而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危害,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 力和水平。二是以“治理之能”筑牢“防护之墙”。提高应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能力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 在今年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 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一方面,提高指 挥调度能力。建立高效融合、反应灵敏、决策科学的组织指挥 体系,完善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统一 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切实提升指挥协调效率和能力, 确保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另一方 面,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是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重大 风险的前提。我区将持续健全公共卫生检测预警体系,以新发 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儿童高发传染病和异常健康事件为重 点,在发热门诊、学校等重点场所建立和完善监测哨点,并完 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评估监测准确性,把握最佳时 机,争取战略主动。三是以“体系之善”建设“健康之城” O 一是健全完善预防 体系。围绕建设“共建共享、医养普惠”的健康*,以争创“国 家级卫生城市”为抓手,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广泛开展爱 国卫生运动,在全区范围内动员开展“三减三健”等健康教育活 动,持续改善全区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全面健康素养,力争年底 达到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建成省级卫生乡镇*个、省级 卫生村街占比达到*以上。同时,聚焦“一老一小"实施妇幼 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 健康促进行动“四大行动”,年底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保持在90%以上,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53%以上,65至74岁 老年人失能发生率较上年下降率不低于5%o二是健全完善救治 体系。以医疗集团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医 疗机构项目建设步伐,强化功能定位,打造三类发展体系:以区 级医院为“龙头”,着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以区中医院和 区妇幼保健院为“特色”,建设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和妇幼诊疗中 心,发展中医综合能力和妇幼保健综合能力。同时,健全乡镇卫 生院发展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区位优势,健全基层卫生公 共服务体系;并完善村卫生室设施,聚焦预防,组织健康宣教, 体检筛查,倡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健全完善保障体系。 加强投入保障,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 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足额保障疾病防控中心所需基本建设、 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建设支出。强化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人才 引进机制,完善各级公共卫生事业的人员配备,有计划吸收高等 医学院校毕业生,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以人才 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四是以“平时之防”保障“战时之需”。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和应对预案,明确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 和流程,压实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完善卫生 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科学制定储备目录,确定储备规模、种类和 储备点。优化重要医疗物资产能保障和布局,建立统一的采购供 应体系,确保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安全有效可控。加强医疗机构紧 缺应急物资设备的统筹配置,建立健全高效规范、集中统一的收 储、轮换和动用管理制度,提升储备效能。同时,大力开展健康 知识普及,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全面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积极 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逐步实 现传染病防治从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从临床治疗为主向预 防为主转变,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为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 全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刚才, 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人都汇报了近期工作进 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X市长也讲了很好的意见,大家要 认真抓好落实。关于提请会议研究审定的几个文件讨论稿,市 委原则同意,会后,请市委深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作进一 步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这里,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要强化政治意识,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我 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 一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改革任务艰巨、责 任重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走 了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这方面,大家都要有充分的思想 准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做 到思想上不动摇、不懈怠、不迷糊,行动上不折腾、不拖延、 不彷徨,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随着改革的不 断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也将越来越重,我们既要敢于出招、啃 硬骨头,又要善于应招、务求实效,克服困难,攻坚难题,做 到改革稳扎稳打、蹄疾步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 劲和作风,齐心协力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二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 牵头抓总作用,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抓好全市改革的总体设 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各专项工作小组既要各 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本领域改革的领导、指导和推 进责任,又要强化相互的沟通协调,实现同频共振。各组组长 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 谋划、亲自推进本领域的改革工作。联络员会议办公室作为市 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要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督促、检 查、推动作用。三要做到沟通上下,积极稳妥推进。“向上”要“接天 线”,就是要抓好同省各专项工作小组、联络员会议办公室的 工作请示和衔接,及时了解省委要求,汇报我市工作,让省委 掌握我市的工作动态,以便对我市进行及时指导。“向下”要 “接地气”,就是要结合全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 突破口和着力点。要把深化改革与即将开展党的主题教育紧密 结合起来,真抓实做、务求实效,把老百姓最期盼的、最急迫 解决的事项,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把条件最成 熟、能够马上启动的领域,列为当前亟需改革的内容,以点带 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做到改革“小步走、快步走、不停 步”。同时,要注重统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把促 改革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转作风等各项工作 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弹好“钢琴”,确保全市各项事业 顺利推进。四要狠抓工作落实,打造特色亮点。年初,我们已经研究 出台了2023年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并逐项明确了 牵头单位。根据中央、省里要求,办公室又起草了市全面深化 改革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和各专项工作小组重点改 革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各专项工作小组要把各项改 革任务明确到具体牵头人和责任单位,逐项抓好落实,完成一 项销号一项,没有按时完成的要进行挂账问责。领导小组要加 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设计图”变 成“施工图”,“施工图”变成“实物量”。特别是推进实体 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突破 口”、“当头炮”和最大特色、最大亮点。市委、市政府已经 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上报省里作为省级全面深化改革试 点。相关领导、有关部门一定要集中足够的精力,切实抓紧抓 实抓出成效。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时不我 待。大家要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把握好方向和大局,谋划好、 部署好、推动好、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市全面深化改 革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