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衡阳农工贸职业学校2020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385136       资源大小:56.4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衡阳农工贸职业学校2020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衡阳农工贸职业学校2020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中生源,中专三年)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代码:7308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修业年限3年(2+1)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仓管员、配货员、调度员等物流作业岗位仓管员证书物流技术方向(掌握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客服等基本业务流程及操作技能)2物流营销、客户服务、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基层岗位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证书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处理和解决物流现场问题的基本能力。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物流作业、信息处理,正确选择、熟练操作各类物流设备,能初步指导他人进行物流作业活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进行简单的物流现场组织、开拓物流市场、具备基本的客户关系处理能力的“精操作、懂经营”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 .职业素养(1)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坚定的信念和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使命感;(2)品质素质:为人正直诚实;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有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有探索求知的恒心和毅力;(3)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4)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备从事物流业务及其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具有肯吃苦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自立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5)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2 .专业知识和技能(1)专业知识要求具有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基本知识;树立现代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掌握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和货运代理等理论知识;掌握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知识。(2)专业(技能)要求掌握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客服等基本业务流程,具有分析和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及相关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具有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物流软件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财务核算和物流运营成本分析能力;具有运用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和企业权益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就业指导,演讲与口才,现代礼仪等。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公共基础课程公共课表1序号课程名称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参考学时1语文根据德育等公共课程标准开设2普通话3公共艺术4英语5体育与健康6德育7就业指导8创新创业9演讲与口才10计算机应用11音乐鉴赏公共课表2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德育本课程主要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了解市场走进经济圈,开放的中国今天国际,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等。通过对职业、道德、法律、心理品质、经济政治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发展的基本品质,具有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团结友善、认真负责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学习、创业、创新的能力。722语文本课程主要介绍语文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主要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常用规约文书、学业文书、日常应用文书和社交礼仪文书。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72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3公共艺术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364英语在中学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必需、实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1445体育与健康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726就业指导本课程主要讲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367商务礼仪主要内容包括商务礼仪概述、职业形象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活动礼仪、客户接待与拜访礼仪、商务宴请礼仪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在商务活动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728计算机应用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Internet的应用、Office综合技巧、WOrd文档管理技巧、Word录入编辑技巧、Word表格图像技巧、Word其他技巧、EXCe1.数据应用技巧和Exce1.编辑管理技巧。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Office的能力。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1449创新创业本课程按照创新、创业的要求,主要为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意识,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并提供初步的创业理论知识。本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课堂上展开模拟教学,力求接近实际。36(二)专业(技能)课程1 .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专业课表1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物流经济地理本课程主要介绍经济资源的分布及工农业生产布局、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贸易特点,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布及特点,为学习物流业务奠定基础。掌握我国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与现状以及我国不同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具备初级的物流经济地理布局能力,能够对已有物流布局进行合理化分析和评价;形成经济布局意识。722物流基础本课程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框架,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物流职业岗位、物流的构成要素及作用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物流整体框架的理解打下基础。723货物学主要介绍各类物资的分类及主要物资的特性,使学生掌握货物学的基本概念、造成海运货损的各种因素、货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保证货物质量的基本原理、海上货物运输的相关业务。获得在货物运输管理中所必需的综合业务素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24基础会计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对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能力,为物流会计核算奠定基础。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规范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1085物流考证本课程按照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主要介绍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顺利通过物流师三、四级的理论与技能考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8专业课表2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运输作业实务本课程讲授运输管理与企业物流战略的关系、企业运输自营与外包的比较与决策、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运输工具的选择、获得和更新、运输线路的优化、运输计划与排程管理、运输作业管理和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运输合同与招投标,运输相关法律与法规的应用、运输成本核算与控制、运输价格制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运输组织和运输选择与决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环节和流程,掌握物流运输单据的制作与流转,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具备运输经营管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1082仓储作业实务本课程主要介绍仓储保管的基本技能、原理,特点和方法,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库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仓租费用的核算。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作业保管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会对仓储中的典型作业进行熟练操作,达到本专业高技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物流行业或相关企业从事仓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083配送作业实务本课程介绍物流配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使物流业务合理地规划,节约物流成本,科学进行物流业务决策,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的基本理论,掌握通用的配送流程操作技能,特别是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配送业务处理的能力。724叉车实训主要内容有叉车的认知知识和驾驶叉车技术的实操训练。本实训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叉车的基本驾驶方法、叉车方向盘的操控训练、叉车入出库驾驶操作和叉车装卸货物,通过实训操练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具备安全环保与服务意识。722 .综合实训实训课表序号实践内容总课时主要内容及要求实践地点考核方式1基础会计实训36认知并审核原始凭证,完成简单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业务记账凭证编制,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并熟悉对账和结账工作。校内考查2仓储作业实训36通过学生专业操作实践与教师指导,利用物流系仓储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及相关软件的一体化实训学习,使学生接受与物流运作过程相关的职业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在物流仓储作业方面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物流行业或相关企业从事仓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内考查3物流单证实训108木课程具体介绍了货物运输单证、货物运输保险单证、报关报检业务单证等物流单证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训强化技能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物流业务中单证的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业务流程,能根据外贸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的需要独立完成审证、制单、核单、交单归档一系列的单证工作,具备单证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校内考试4叉车实训72主要内容有叉车的认知知识和驾驶叉车技术的实操训练。本实训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叉车的基本驾驶方法、叉车方向盘的操控训练、叉车入出库驾驶操作和叉车装卸货物,通过实训操练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具备安全环保与服务意识。校内考查5计算机实训144本课程强化训练,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规范技能操作,培养职业素质等,达到现代化办公的快速、准确处理能力目标。校内考查3.顶岗实习在第五学期由教研室安排实训课程,到相应企业进行实训实习,第六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分散到社会各行业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由接收实习单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评定。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了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1.安排合理,具有科学性;2 .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3 .3年学制:每学年为52周,总周数为156周,其中教学时间105周(含顶岗实习),累计假期51周。军训及入学教育60学时,每周学时一般为26学时,另加周三下午的主题班会课时和周四下午的素质教育课时,共计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学时安排。教学周数一般为19周计算。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二)教学安排建议1 .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表教学安排建议表(初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中级工)类别序号课程名称蝌W蛾W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123456公共课1德育13632422德育23632423德育332424德育43632425德育53632426语文11I14424447数学1441440448英语2162160669体育与健康720722210物理723636411化学723636412公共艺术362214213就业指导362016214计算机应用14401444415创新创业361422专业课16物流经济地理725616417物流基础725616418货物学724626419基础会计1087236620商务礼仪724626421物流作业规划与设计723636422运输作业实务1087236623物流营销实务725616424仓储作业实务1087236625配送作业实务724626426物流考证1087236627物流单证实训1080108628叉车实训7207222其他企业顶岗实习9600960180780合计3228149818302626262626备注:另加周三下午2节主题班会课与周四下午2节素质教育课,共按30节课每周计算。2 .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课时比例课时比例表项目比例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理论课时实践教学课时总课时课时数11523961780149818303328比例34.64%11.90%55.14%45.01%54.99%100%备注:上表课时数及百分比按在校学习时间(不含顶岗实习)统计。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骨干教师7人,其中本校专任教师2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70%。专职教师中,4550岁2人,3040岁12人,30岁以下6人,是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分布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二)教学设施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仓储、运输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名称数量1仓储实训室自动仓库1电子标签货架1托盘货架6托盘若干周转箱若干液压车2搬运堆高车12运输实训室集装箱2笼车4运输实训软件13叉车实训室龙工1.G16B电动叉车2合力柴油3吨叉车1站立式叉车1托盘货架4托盘若干桩杆若干边杆若干4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网络设备50语音室计算机、听力设备505理论授课教室2块标准黑板,1块小黑板标准配置6多媒体教室2块标准黑板,1台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网络设备标准配置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必要场所。本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至少需要拥有5家以上深度合作、相对稳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要不断拓展校外基地数量与功能,工位数达到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到校外实训企业顶岗实习一年,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教材选用,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以近五年的、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为优先选择。2 .图书文献配备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维修、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智能制造等,并不断更新。3 .数字资源配备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课堂素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四)教学方法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工作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1 .计划的制定学期初,教师要及时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在计划中尽可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计划制订要作到:依教材、切实际(符合时间排合理)求实效。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2)教材分析;(3)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4)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计划在每学期开学第凋内完成并上交教研室审阅通过,符合要求准予实施,不符合要求者,重新制定。2 .备课(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堂讲课,并且要按教材备好详案:要有较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2)备课内容必须与上课内容符合(以教学日志记录及教务检查为准),否则视为无效;(3)电子备课(即用PPT课件上课的),也必须有纸质教案。3 .上课(1)教师在上课铃前1分钟应到达教室门口,巡视学生上课准备情况,要求学生手机入手机袋;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2)上课要有计划,要多进行实践教学。教学过程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3)上机、实验实训课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4)体育课、数学课等公共文化基础课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每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严禁整堂课学生自由活动安排。(5)自习课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得离开教室,不得在走廊外聊天等。(6)教师要服装整洁,仪态端庄,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上课禁止打接电话和抽烟等。4 .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应目的明确,紧扣教学目标,难易适度。作业批改中杜绝大“大“X”现象,作业本上应有批注。每学期批改次数不少于10次,严禁弄虚作假,一次批改多个日期。作业检查每学期两次,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检查,教导处抽查。5 .考试、阅卷各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务处、教研室通知的具体时间提前准备试卷。系部按时组织考试、认真阅卷,任课教师按时上交成绩册(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交系部保存),并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及时输入成绩。对不尽职尽责而造成重大失误、严重影响考试正常秩序的,上报教务处严肃处理。(五)学习评价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理论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考试、考查等方式。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1 .文化及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其中,过程考评6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20分;平时测试30分);期末考评(卷面考评)40分。2 .实训操作考核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以学生职业知识、技能与素养考察为重点的形成性评价。3 .顶岗实习考核以企业评价(企业主管、企业指导教师)为主,结合学生自评、实习报告、实习带队教师考评。(1)企业考核:占考核成绩4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2)学生自评:占考核成绩20%,由学生根据自己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3)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总结能力予以评定。实习报告中应包括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分析与评估、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经验体会与建议等。(4)实习带队教师考评:占考核成绩20%,由带队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六)质量管理1 .系部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考核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2 .系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3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学习技能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4 .各专业教研室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结合教学内容、专业和学生实际,采用项目教学等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各种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增强教学互动;(2)教学中应贯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原则,优先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法、分组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3)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巡回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5)可采用分组、情景训练、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勤奋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遵守行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工作习惯;(6)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九、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的年限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分析学生成长过程、职业素养达标等方面的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是否准予毕业的重要依据。(一)教学计划编制依据1 .执行国家、省的有关文件(1)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2 .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年制中技专业教学计划3 .行业专家的意见(1)统一性与多样性兼顾原则;(2)厚基础与宽口径结合原则;(3)与相关专业共享平台课程原则;(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原则;(5)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结合原则。(二)特点本教学计划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学体系的“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及“校企合作”的特点。根据物流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把物流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十一、编制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现代物流系物流管理教研室与北京络捷斯特、深圳中诺斯、湖南省与衡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于2019年10月开始共同制订,适于2020年制初中起点中专层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编制人:讲师/高级物流师助理讲师/物流服务师教员/物流服务师助理讲师/物流服务师衡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系易汉雄衡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系陈雯雯衡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系彭梦凡衡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系谢雯佳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邵清东总经理/高级物流师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陆荣程经理深圳市中诺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秋萍经理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肖和山副秘书长衡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候光昆会长衡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王小彬秘书长物流管理教研室2019年12月26日

    注意事项

    本文(衡阳农工贸职业学校2020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