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浅谈甲子英歌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docx

    • 资源ID:376939       资源大小:16.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甲子英歌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docx

    浅谈甲子英歌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甲子英歌舞是一种程序化集体舞的传统民间舞蹈,相传于明朝(1392年)由福建直接传入甲子镇,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陆丰人民群众喜爱的一朵民间艺术之花。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在陆丰地区很多节日,如春节、元宵、国庆,英歌舞就会上演。同时,英歌舞在中小学校园中也广受欢迎。一、甲子英歌舞的特色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国家级非遗一一甲子英歌舞,我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甲子去请教当地英歌舞的老艺人。(一)甲子的英歌舞棒法运用多变。英歌舞其意即是英雄的歌舞。而“英雄”则指梁山泊108名好汉(舞队只有107人),“歌”则是指原来边打边唱,以大喷呐伴奏“杨梅开花无人知,乔装打扮下山来”的歌词,“舞则是指表演时的手脚舞蹈“。甲子英歌舞棒法运用多变,长度通常在1.2英尺至1.8英尺之间。女性使用的英歌槌比男性使用的要短一些,通常为1.2英尺,这是英歌舞中的重要道具英歌槌。英歌槌配合伴奏鼓点声、吆喝声等相互击打,舞者拿着英歌槌边走边舞蹈。英歌舞的棒法有活槌、半活槌、虎槌、实槌、抡槌等多种方式,让英歌舞的艺术特色更为独特。在多变的棒法中对武术中的招式进行了利用,这让英歌舞的手型与手法等都显得更为苍劲有力,尤其是在色彩艳丽的服装和锣鼓号角的伴奏之下,通过表演不同的棒法来体现舞蹈的魅力,这样的舞蹈所带来的视觉刺激是极为震撼的。击打的动作敦促有力、变化丰富,如同真正看到了古代战场上的战斗场面,十分具有力量感,充分表现了演员们的豪迈之气,让英歌舞的艺术特色更为鲜明。(二)甲子英歌舞展现南派武功舞蹈风格。特别有海陆丰南拳的姿态。举棍击打、肩、背、腰、脚均各有分寸,舞蹈角度、抬步、返身等都有注重南拳腿功,起、落、背向都各有轻重,整个动作概以拳脚化的侧面“庄步走”,逢沟过隙、跃级过门都背以“轻功”,胜似跳高、跳远的田径运动动作,特别是时迁的动作属南拳中的“战马”以“画眉跳架”的姿势配以“支半手”的“吞吐”而“圆身返肩”,从而表现出“鼓上蚤”的特征。(S)甲子英歌舞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脸谱。它既与京居k粤剧、西秦中的净角面谱有相同之处,又比它们更为复杂,更有气派。从着色变化,曲直大细线条及浓淡繁简对比,以及勾勒笔法,突出人物性格表现独特,显示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统产物。24个面脸互不相同,一个个性格鲜明,须眉毕见,极为生动传神。二、甲子英歌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方法(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把甲子英歌舞传统音乐与现代舞元素加以融合,进行揭示甲子英歌舞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加入现代舞元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当代观众的审美进行迎合,对英歌舞更好的发展传承。如在2019亚洲街舞总决赛上,就把英歌舞融进了街舞中,取得很好效果,并荣获亚军。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们欣赏了甲子英歌舞,让他们了解舞蹈在原有的英歌舞基本动作和槌法的基础下,加进了现代舞的舞蹈动作和队形排列。(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把甲子英歌舞与现代舞的动作创新融合,进行揭示再以甲子英歌舞表演中女性动作设计为例,英歌舞的很多动作幅度过大。例如出场的步伐等,传统的动作要求,对于女性演员来说演绎起来十分困难且不美观,所以,甲子英歌舞的舞步进行优化十分重要,可以让舞步的幅度适度减少、放缓节奏,学习现代舞蹈中的步伐特点,在保持舞步美观性和气势性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女演员的表演过程更为容易。去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参加高中音乐教师省级培训期间,音乐学院的王海英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英歌舞,舞蹈是音乐学院的女生表演,在最基本的英歌舞动作和槌法加入了一些现代舞的动作。只有结合现代舞蹈对其动作进行持续的融合创新,才能够真正推动英歌舞的发展。(三)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把甲子英歌舞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进行揭示在甲子英歌舞的音乐中,具有的民族特征是其特色所在,这一点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尤其在对民族乐器的使用上,以大锣鼓为例。但是,在舞台表演中,很难携带这样的乐器登台,因此可以借助影音设备对大锣鼓的声音进行高清录制,再加入一些现代流行的rap元素,之后在舞台表演中直接播放即可,这种方式大大提升甲子英歌舞的表演效率,而且也会让伴奏音乐的质量得以保障,不会因为伴奏音乐不准确导致舞蹈的表演质量受到影响。甲子英歌舞伴奏音乐的民族性特征同样也体现在伴奏节奏之上,可以创作更多与古代战场战斗场面相适应的音乐,在表演中进行使用,这样能够让英歌舞的气势感更加强烈,让整个舞蹈的表演效果更为突出,让观众在观看英歌舞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放松与精神满足。综上所述,甲子英歌舞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陆丰地区人们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文化符号,是陆丰民间艺术的瑰宝。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继承甲子英歌舞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有机地将甲子英歌舞融合进去,让更多的现代人去熟知与继承,从而提高教育效果,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甲子英歌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