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固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
-
资源ID:353080
资源大小:65.58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裕安区固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
裕安区固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固镇镇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八月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镇域概况裕安区固镇镇位于六安市西北42公里,与霍邱县的花园、夏店、曹庙和裕安区的罗集、丁集、单王等乡镇接壤,全镇总面积90.22平方公里,素有“中国羽绒之都、皖西白鹅之乡”的美誉,是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省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体育健身示范乡镇、裕安区出口创汇重镇。全镇东西高,中间低,海拔高度在22.4米65.7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965mm,无霜期220天Q本域土壤性质为泛域水稻土和地带性黄棕壤土。固镇资源丰富。东、西汲河贯穿全境,交汇镇区。全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鱼、虾等水产品优味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属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劳动力充裕,涉足行业广泛。固镇产业优势明显。素有“中国白鹅之乡”美誉,年白鹅饲养量在55万只以上。曾是“全国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羽绒羽毛产、力口、销一体化规模开发,近5000人常年从事羽绒羽毛专业经营业务。2005年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34259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2.58%o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总产值4.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4100余元,其中白鹅产业占人均收入的近70%o二、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用途管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六安市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结合固镇镇镇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相关部门规划,编制固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制三、规划任务规划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固镇镇土地利用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期内固镇镇土地利用目标和土地利用重点,明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及优化方案,重点安排好耕地和基本农田、村镇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基础设施及其他基础产业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合理安排土地整治,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四、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五)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七)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A)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九)六安市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十)固镇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部门规划等五、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固镇镇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总面积9022.58公顷。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镇土地总面积9022.5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7733.4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5.71%;建设用地面积576.1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39%;其他土地面积713.0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90%。一、农用地耕地:面积6028.6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6.82%。林地:面积238.2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64%。其他农用地:面积1466.5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6.25%。二、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24.8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82%。其中城镇用地面积84.7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426.85公顷,采矿用地11.60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58公顷。交通用地:面积9.7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11%。水利设施:面积6.8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8%。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4.8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39%。三、其他土地水域:面积317.8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52%,主要以河流以水面为主。自然保留地:面积395.2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38%。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一、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2005年全镇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分别达92.10%、66.82%,镇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2005年农用地面积7733.4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5.71%o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大。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426.8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4.09%。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2005年全镇其他土地713.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0%,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资源潜力较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二、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较突出Q固镇镇经济发展迅速,建设用地需求量大,随着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土地粗放经营,农用地重用轻养。近年来,由于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使工农业经济效差距加大,导致农民积极性受挫,致使农用地重用轻养,分散经营。第三节2009年土地利用状况2009年,全镇农用地7506.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20%(其中:耕地5790.43公顷、林地248.34公顷、其他农用地1467.81公顷),建设用地122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3.61%(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037.32公顷、交通水利用地143.45公顷、其他建设用地46.86公顷),其他土地288.37公顷(其中:水域278.64公顷、自然保留地9.73公顷。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土地利用目标耕地与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落实上级规划下达固镇镇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形成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适度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增加基础设施用地,加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集镇、中心村集中。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必要的用地供给。合理确定固镇镇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和废弃工矿用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保护,改善资源环境。全面推进江淮分水岭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非农建设的开发强度。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一、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2005年全镇耕地面积为6028.62公顷,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38.6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95.07公顷。林地:2005年全镇林地面积为238.24公顷,规划到2020年林地面积为255.23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2005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576.12公顷,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16.9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05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524.80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606.09公顷。二、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41.6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规划到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不超过21.87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规划到202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不低于231.94公顷。三、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划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01.58平方米。四、规划“流量指标”安排依据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结合建设用地对土地的需求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以区为单位综合平衡,安排“流量指标:在不突破上级规划下达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安排固镇镇规划“流量指标”124.56公顷Q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2005年全镇农用地面积7733.43公顷,2020年农用地面积7979.50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246.07公顷。耕地:2005年全镇耕地面积6028.62公顷,2020年耕地面积6238.69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210.07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增加185.54公顷,土地复垦增加30.54公顷,其他土地开发增加15.8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21.87公顷。林地:2005年林地面积238.24公顷,2020年林地面积255.23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16.99公顷。其他农用地:2005年其他农用地面积1466.57公顷,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1485.58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19.01公顷。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2005年全镇建设用地总面积576.12公顷,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716.97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140.85公顷。城镇用地:2005年城镇用地面积84.77公顷,2020年城镇用地面积267.98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183.2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426.85公顷,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32.54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94.31公顷。采矿用地:2005年采矿用地面积11.60公顷,2020年采矿用地面积4.90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6.70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005年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1.58公顷,2020年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0.67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0.91公顷。交通用地:2005年交通用地面积9.70公顷,2020年交通用地面积15.62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5.92公顷。水利设施:2005年水利设施面积6.80公顷,2020年水利设施面积69.23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增加62.43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4.82公顷,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6.03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8.79公顷。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2005年全镇其他土地面积713.03公顷,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326.11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386.92公顷。水域:2005年水域面积317.82公顷,2020年水域面积300.59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17.23公顷。自然保留地:2005年自然保留地面积395.21公顷,2020年自然保留地面积25.52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净减少369.69公顷。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一、生态用地布局切实保护济河以东、X009以南集中布局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加强济河、汲东、西干渠及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切实维护鹭丝洼水库、杨大塘水库等具有生态功能的水面,构建耕地、林地、水域为基础的国土生态屏障用地格局。二、耕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耕地在全镇各村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苏小店村、胡桥村、梁郢村、冯郢村、汲河村。规划期间减少X009、X013两侧以及青龙村的耕地,增加后备资源较丰富的苏小店村、梁郢村以及汲河以东行政村的耕地面积。按照全镇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从有利于耕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的角度出发,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一方面,将X009两侧以及佛庵村、青龙村、钱集村的部分基本农田调出;另一方面,将X013以东,汲东干渠以南的耕地调为基本农田。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和未来建设发展的冲突,真正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建设发展留足空间。调整后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汲河东南、X013以东以及苏小店村、河沿村、冯郢村等。三、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期间加强建设用地空间引导与管制,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合固镇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城镇用地主要沿X009轴线,向两侧扩展。四、村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选择青龙村、佛庵村、钱集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为纽带划定允许建设区,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以控制村为重点,划定限制建设区,促进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五、基础设施用地空间布局以X009、X013等为依托,加强全镇公路建设,将全镇公路网融入全区道路体系中,形成与干线公路匹配的乡村公路网。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汲东、西干渠、汲河等河道治理,改善全镇供水系统和农村安全饮用水,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一、保护目标确保2020年固镇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38.6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95.07公顷。二、重点保护区域规划期间划定X009以南、汲河以东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耕地和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域应严格落实保护目标,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控措施。三、管控措施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引导,各项建设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规划期内,镇政府与村委会,以及村委会与农田承包户,层层签订保护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把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的责任落实到镇政府和村、村民组,以及每一位农户。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内,镇政府应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水利、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逐年增加对基本农田的投入,改良土壤,合理保养土地,提高地力,防止基本农田的污染。建立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体系。规划期内,应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价及管理系统。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完善的镇、村、人三级基本农田保护的动态监测网络。第二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一、城镇用地规划期间优先保障镇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区发展用地,到2020年城镇用地面积为267.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7%o依据上级规划,结合固镇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周围地形地貌划定扩展边界,规划期间在镇区周边划定有条件建设区45.00公顷。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期内,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土地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在主要农村居民点周围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规划期内,重点建设佛庵村、青龙村、钱集村等中心村。到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至332.54公顷。三、管控措施统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增量建设用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加强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城镇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节约利用增量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建新用地与旧村整治相结合,控制自然村落的无序扩张,促进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建设用地不增加、布局更合理、节约集约用地、城乡用地结构不断优化。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一、交通用地进一步完善固镇镇与外界以及镇域内部的交通联系,对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建设,建成综合性、网络型的城乡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期内,交通用地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公路:县乡级道路升级改造。二、水利设施用地加强水利设施规划选址和用地论证,强化以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水库建设:鹭丝洼水库和杨大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汲河整治、汲东、西干渠整治。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安全供水,保护好水生环境,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三、保障能源等其他项目用地统筹安排能源产业用地,保障电力等民生工程用地。规划期内,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切实保护汲河以西、X009以南集中布局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加强汲东、西干渠、汲河等河道的治理和保护,改造镇区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提高镇区道路绿化水平,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用地结构,开展植树造林,实施乡村道路、沟、渠、堤增绿工程。2020年镇域内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分别为6238.69公顷、255.23公顷、300.59公顷,四者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5.31%。二、土地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做好预防和减少规划实施中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固镇镇将综合采取合理的政策、管理和技术等措施,协调生态环境和人口、经济、社会间的协调发展。对所有拟建单独选址项目或拟批准工业聚集区项目,必须依照法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禁上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项目,新上项目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的,必须严格按要求编报,有关措施不达标不予供地Q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障生态型用地,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治理力度,防止工业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环保意识宣传,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第五节农村土地整治一、土地整治目标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31.94公顷,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185.54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30.54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15.86公顷。二、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佛庵村、胡桥村、河沿村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期间拟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286.30公顷。重点区域为钱集村、梁郢村、冯郢村、胡桥村、苏小店村。四、土地整治保障措施法律措施。依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强化管理,加强领导。管理措施。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开发治理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区域治理,集中连片,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按项目签订合同,明确承包者的责、权、利,做到定人员、定项目、定投入、定效益。第六节工矿废弃地和低丘缓坡地一、工矿废弃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村规划范围外已经停止使用的工业、采矿(含砖瓦窑厂)、仓储、采煤塌陷区、交通、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二、低丘缓坡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村规划范围内及其周边的坡度在2-25度之间并符合建设条件的未利用地。三、现状规模和目的在土地年度变更调查的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查清固镇镇工矿废弃地规模11.80公顷,低丘缓坡地规模6.21公顷Q掌握工矿废弃地和低丘缓坡地的分布状况,分析开发利用潜力,引导工矿废弃地和低丘缓坡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拓展建设空间等提供依据。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全镇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5401.3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9.87%o主要分布于苏小店村、冯郢村、六合村、河沿村、梁郢村等。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参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二、一般农地区全镇共划定一般农地区1284.5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4.24%o主要分布于河沿村、钱集村、青龙村、烟墩村等。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三、城镇建设用地区全镇划定城镇建设用地区267.9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97%o分布于鱼塘村。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与经批准的建制镇规划相衔接。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四、村镇建设用地区全镇划定村镇建设用地区332.5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69%o主要分于佛庵村、钱集村、鱼塘村、梁郢村等。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农村居民点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区内村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五、独立工矿用地区全镇划定独立工矿用地区5.5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6%o分布于梁郢村。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六、林业用地区全镇共划定林业用地区245.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3%。主要分布于关堰村、冯郢村、苏小店村、梁郢村等。林业用地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禁止占用区内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Q第二节建设用地分区管制一、允许建设区本区土地总面积为606.0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72%。主要分布于鱼塘村、钱集村、梁郢村、冯郢村等。空间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按程序报批。二、有条件建设区本区土地总面积为45.0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50%。主要分布于佛庵村、六合村、青龙村等。空间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须按程序报批。三、限制建设区本区土地总面积为8371.4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2.78%o主要分布于关堰村、冯郢村、苏小店村、河沿村等。空间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一、用途控制村级土地用途控制应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分区来严格控制,管制规则同本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一致。二、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村级耕地保护严格确保全镇下达的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管控措施同本规划耕地保护管控措施一致。三、农村居民点控制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控制在332.54公顷以内。村级农村居民点管制规则同本规划村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一致。四、土地用途分区各用途分区落实到村,村级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同本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一致。五、实施管理实施土地利用的民主化管理,管理者应明确村内各土地的规划用途,使用者自觉遵守约定,按规划用途使用土地,积极发展经济。推行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管理,规划方案确定后,管理者应根据各土地片区的规划用途、功能及片内主要用地控制指标等信息建立以片为单位的用地管理档案。在与用地者签订合同时,将其所使用土地片的相关内容附入合同,利于双方按规划用途管理和使用土地,将规划用途管制落到实处。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既要有定期不定期的规划实施检查制度,也要建立举报奖励和违规惩处的制度。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制度本规划依法批准后,在镇内予以公告。公告包括规划目标、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地块用途和使用条件、批准机关和批准日期等内容。二、进一步完善规划许可制度加强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规划和计划审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凡不符合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用地。严格限制规划确定的各种农用地转变为非农业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用地确实需占用规划的农用地的,应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修改规划。规划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及规划的耕地转化为其他农用地的许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三、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对建设项目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和容积率等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实行指标控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按照国家颁布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定额标准核定用地面积,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用地标准。此外,要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四、建立实施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规划的土地利用活动有权举报和制止。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类违法行为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加强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把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耕地保护目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指标等作为考核政府工作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运行机制一、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不能自行补充的,必须按照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二、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法定最高标准执行,对以缴纳耕地开垦费方式补充耕地的,缴纳标准按最高标准执行。三、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对本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要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标准°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村集体、农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三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一、完善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规划体系在本规划的指导下,编制行业规划,建立和完善以本规划为龙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将本规划提出的目标、规划的重点和各项控制指标落实到部门和行业。二、完善规划修改的办法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管理。确实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或调整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进一步完善修改规划的条件、制订相关实施办法,使规划修改规范化。第四节推进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规划的动态监督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落实各项监督措施,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规划落到实处。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土地需求方或使用方、新闻媒体等在内的各方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监督、监管、沟通和参与的平台。使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实时跟踪、掌控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管理和调控,从根本上改进土地利用监管的水平,提高管理、监督效率。第五节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参与的机制,广泛听取各阶层群众的心声,对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听证会制度。健全信息公开查询、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规范土地规划的公告制度和举报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第八章附则一、本规划包括规划文件(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规划附表,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效力。二、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Q在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规划的,需报经批准机关同意。三、本规划由固镇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裕安区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表1固镇镇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单位:公顷、平方米/人指标名称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指标属性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6028.626238.69约束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118.365195.07约束性园地面积0.000.00预期性林地面积238.24255.23预期性牧草地面积0.000.00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576.12716.97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524.80606.09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97.95273.55预期性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41.60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30.21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21.87约束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231.94约束性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6.54102.54约束性表2固镇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地类基期年规划1:标年规划期间面积增减面积比重(%)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9022.58100.009022.58100.000.00农用地耕地6028.6266.826238.6969.15210.07园地0.000.000.000.000.00林地238.242.64255.232.8316.99牧草地0.000.000.000.000.00其他农用地1466.5716.251485.5816.4719.01农用地合计7733.4385.717979.5088.44246.07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84.770.94267.982.97183.21农村居民点426.854.73332.543.69-94.31采矿用地11.600.134.900.05-6.70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580.020.670.01-0.91小计524.805.82606.096.7281.29交通水利用地交通用地铁路用地0.000.000.000.000.00公路用地9.700.1115.620.175.92港口码头用地0.000.000.000.000.00小计9.700.1115.620.175.92水利设水库水面0.000.000.000.000.00水工建筑物用地6.800.0869.230.7762.43施I小计6.800.0869.230.7762.43其他建设用地风景名胜设施0.000.000.000.000.00特殊用地34.820.3926.030.29-8.79小计34.820.3926.030.29-8.79建设用地合计576.126.39716.977.95140.85其水域317.823.52300.593.33-17.23他十自然保留地395.214.3825.520.28-369.69地其他土地合计713.037.90326.113.61-386.92表3固镇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单位:公顷基期耕地面积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净增(+)减(-)期末耕地保有J=I.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增加合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减少合计建设占用灾毁其他6028.62231.94185.5430.5415.860.0021.8721.870.000.00210.076238.695195.0715.4612.372.041.060.001.461.460.000.0014.00表4固镇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单位:公顷项目规划期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一、城乡建设用地35.2725.0918.191、城镇30.2121.1216.192、农村居民点5.063.972.00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00二、交通用地4.213.122.14三、水利设施2.122.001.54四、其他建设用地0.000.000.00总计41.6030.2121.87年均占地2.772.011.46表5固镇镇土地整治规划表单位:公顷类型调整至地类合计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1.土地整理44.540.002.453.2150.202.土地复垦18.540.000.000.0018.543.土地开发1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