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指标定义、定量指标计算方法、数字化体系建设要求.docx

    • 资源ID:350651       资源大小:37.6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指标定义、定量指标计算方法、数字化体系建设要求.docx

    附录A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指标定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描述(计算标准)序号指标名称1基础(8)1.1骨干渠道完好率()骨干渠道工程完好程度(按长度)1.2骨干建筑物完好率()骨干渠系建筑物完好程度(按数量)1.3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率(%)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与灌区设计灌溉面积比值1.4灌区标准化管理灌区是否已通过标准化管理验收或复核通过1.5管护范围管护范围是否已确定1.6万亩面积管理人员数(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配置的管理人员数量1.7人才结构达标率()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数与灌区管理人员总数比值1.8“两费”落实到位率(%)灌区到位的“两费”数额与应落实的“两费”数额比值2安全(8)2.1骨干工程防洪标准骨干工程防洪标准达到GB50201要求2.2排涝标准灌区达到10年重现期暴雨的排涝标准,Id降雨平原灌区2d排出,山丘区3d排出2.3灌溉保证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保证的概率2.4灌溉水质达标率()主要水源水质符合GB5084-2021要求的灌溉面积与设计灌溉面积比值2.5巡查(抢险)道路通达率(%)灌区骨干渠道(排水沟)管理节点道路通达数量与骨干渠道(排水沟)管理节点总数量比值2.6电网覆盖率(%)灌区经常性需要用电点通电数量与灌区经常性需要用电点总数量比值2.7通讯网络覆盖率()灌区骨干渠道(排水沟)管理节点和建筑物已实现通讯网络覆盖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描述(计算标准)序号指标名称数量与灌区骨干渠道(排水沟)管理节点和建筑物总数量比值2.8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率(%)实际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数与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数量比值3节水(6)3.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某一时期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的比值3.2渠系水利用系数灌区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之和与干渠引入的总水量比值3.3用水计划执行率()用水计划管理已经得到执行的面积与灌区设计灌溉面积比值3.4用水总量控制率()灌区实际灌溉用水量与取水许可水量比值3.5水稻水分生产率(kgm3)灌区灌溉单位水资源量所获得的水稻产量3.6节水灌溉面积率()灌区现状节水灌溉面积与设计灌溉面积比值4.智治(6)4.1骨干渠道分水口灌溉水量智能计量率(%)骨干渠道分水口灌溉水量智能计量设施安装数量与骨干渠道分水口总数比值4.2骨干工程远程视频监控覆盖率()骨干工程(骨干渠系建筑物)已实现远程视频监控数量与骨干工程总数比值4.3气象监测覆盖率()灌区已实现气象监测面积与灌区设计灌溉面积比值4.4工情信息采集率()雨情、水情、工情、埔情、水质数据采集数量与灌区设计要求数量比值4.5泵站、水闸、阀门自动化控制率(%)泵站、水闸、阀门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数量与泵站、水闸、阀门总数比值4.6业务信息化管理覆盖率(%)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系统数与要求业务系统数比值5.生态惠民(4)5.1生态河渠建设率()灌区骨干渠道(排水沟)生态治理实际长度与骨干渠道(排水沟)总长度比值5.2农田节水防污技术覆盖率(%)灌区采取农田节水防污技术的面积与灌区设计面积比值5.3惠民、利民设施配套率(%)配套惠民、利民设施与应配套设施比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描述(计算标准)序号指标名称5.4灌溉(建设)文化的挖掘、保护、修复与弘扬(个)灌溉文化得到挖掘、保护、修复与弘扬的个数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定量指标计算方法A.1骨干渠道完好率K1=-×100%(1)式中:Ki骨干渠道完好率/%;Ai实际骨干渠道完好长度km,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A=a类骨干渠道长度(km)+b类骨干渠道长度(km)x.8+c类骨干渠道长度(km)×0.4;Bi实际骨干渠道长度/km。A.2骨干建筑物完好率K2=x100%(2)2式中:K2骨干建筑物完好率/%;A2实际骨干渠(沟)系建筑物完好数量/个,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南,A2=a类骨干建筑物数量(个)+b类骨干建筑物数量(个)x.8+c类骨干建筑物数量(个)×0.4;B2骨干建筑物总数/个。A.3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率K3=x100%(3)3式中:K3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率/%;A3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万亩;B3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4灌区标准化管理K4=100%或O(4)式中:K4灌区标准化管理,已经按浙江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进行验收(复核通过)且专管机构落实为100%,未验收(复核通过)或专管机构未落实为0。A.5管护范围K5=100%或0(5)式中:K5管护范围确定,已经确定为100%,未确定为0。A6万亩面积管理人员数K6=Y式中:K6万亩面积管理人员数(人/万亩);A6灌区管理人员数量/人;B6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7人才结构达标率<7=×100%(7)7式中:K7人才结构达标率/%;A7灌区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数量/人;B7灌区管理人员总数/人。A.8“两费”落实到位率Ks=x100%(8)bB式中:K8“两费”落实到位率/%;A8灌区已落实的“两费”数额;B8灌区应落实的“两费”数额。A.9骨干工程防洪标准K9=100%或0(9)式中:K9一一骨干工程防洪标准,灌区所有骨干工程防洪标准全部达到GB50201防洪标准要求时为100%,否则为0;A.10排涝标准KIO=100%或0(10)式中:K1O排涝标准,平原类灌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重现期暴雨的排涝标准(2天排出)时为100%,否则为0;山丘类灌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重现期暴雨的排涝标准(3天排出)时为100乐否则为0。A.11灌溉保证率K11=x100%(11)式中:Kn灌溉保证率/%;An设计灌溉用水量全得到保证的年数/年;Bn计算总年数/年。A.12灌溉水质达标率K12=x100%(12)12式中:K2灌溉水质达标率/%;Ai2灌区主要供水水源水质符合GB5O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灌溉面积/万亩;Bi2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13巡查(抢险)道路通达率K13=x100%(13)B13式中:K1.3巡查(抢险)道路通达率/%;Ai3平原灌区为骨干渠道和排水沟道路通达长度(km),山丘区灌区为骨干渠道道路通达长度(km);Bi3平原灌区为骨干渠道和排水沟长度(km),山丘区灌区为骨干渠道长度(km)oA.14电网覆盖率K14=×100%(14)814式中:K4电网覆盖率/%;A1.4灌区经常性需要用电点通电数量;B1.4灌区经常性需要用电点总数量。A.15通讯网络覆盖率K15=×100%(15)15式中:K15通讯网络覆盖率/%;A15灌区骨干渠道(平原型灌区还包括排水沟)管理节点和建筑物已实现通讯网络覆盖数量;B15灌区骨干渠道(平原型灌区还包括排水沟)管理节点和建筑物总数量。注:管理节点。不能明确时,每400米渠道(排水沟)作为一个节点,即如渠道(排水沟)每400米无网络讯号,即为一个节点无通讯网络覆盖。A.16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率七6=警XIO0%(16)816式中:K16一一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率/%;A16一一实际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数/个;B16一一设计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数/个。A1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慧(17)式中:K1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A17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万疗;B17一一干渠渠首引入的总水量/万m1.A.18渠系水利用系数18=铲(18)bIQ式中:K18渠系水利用系数;A18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之和/万m3;Bi8干渠渠首引入的总水量/万m3。A.19用水计划执行率K19=×100%(19)19式中:K19用水计划执行率/%;Ai9一灌区近三年用水计划管理已经得到执行的面积平均值/万亩;Bi9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20用水总量控制率K20=×100%(20)b20式中:K2O用水总量控制率/%;A2O灌区近三年年实际灌溉用水量;B2O灌区近三年年许可灌溉取水量n°A.21水稻水分生产率(kgm3)K21=-(21)式中:K21水分生产率/(kg1.3);A21灌区水稻总产量kg;Bn灌区水稻全生育期总耗水量/m)A.22节水灌溉面积率&2=%x100%(22)式中:K22节水灌溉面积率/%;A22现状节水灌溉面积/万亩;B22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23骨干渠道分水口濯溉水量智能计量率K23=×100%(23)23式中:K23骨干渠道分水口灌溉水量智能计量率/%;A23骨干渠道分水口灌溉水量智能计量设施安装数量/个;B23骨干渠道分水口总数/个。A.24骨干工程远程视频监控覆盖率K24=×100%(24)B24式中:K24骨干工程远程视频监控覆盖率/%;A24骨干渠系建筑物已经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的数量/个;B24骨干渠系建筑物总数/个。A.25气象监测覆盖率K25=×100%(25)b2S式中:K25灌区气象监测覆盖率/%;A25灌区已经实现气象监测的面积/万亩;B25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26工情信息采集率K26=×100%(26)B26式中:K26工情信息采集率/%;A26雨情、水情、工情、埔情、水质数据实际采集数量/个;B26设计要求工情信息采集数/个。A.27泵站、水闸、阀门自动化控制率/7二也X100%(27)b27式中:K27泵站、水闸、阀门自动化控制率/%;A27泵站、水闸、阀门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数量/个;B27泵站、水闸、阀门总数/个。A.28业务信息化管理覆盖率K28=×100%(28)28式中:K28业务信息化管理覆盖率/%;A28实现信息化管理业务系统数/个;B28要求业务系统数/个。A.29生杰河渠建设率K29=×100%(29)29式中:K29生态河渠建设率/%;A29骨干渠道(排水沟)生态治理实际长度/km;B29骨干渠道(排水沟)总长度/km。A.30农田节水防污技术覆盖率K30=×100%(30)830式中:K3O农田节水防污技术覆盖率/%;A3O已采取农田节水防污技术的面积/万亩;B30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万亩。A.31惠民、利民设施配套率七1=为X1.O0%(31)31式中:K3I惠民、利民设施配套率/%;A3I已配套惠民、利民设施/个;Bai应配套惠民、利民设施/个。A.32灌溉(建设)文化的挖掘、保护、修复与弘扬K32=(1,2n)(32)式中:K32灌溉(建设)文化得到挖掘、保护、修复与弘扬的数量,按点数计/个。附录B浙江省大中型灌区数字化体系建设要求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扩展提升1体知系立感体水情监测体系明渠设置水位计,管道设置水表等信息自动采集、自动传输2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巡查道路进出口、重要建筑物、人口密集区、险情易发地及其他管理需要的区域设置视频监控根据监控对象选择摄像头参数和配置后台A1.识别系统,实现多功能智能识别3安全监测体系人工巡查、视频监测无人机巡航、卫星遥感成像、地勘钻探、环境量、变形、渗流监测设备等4田间水分监测体系灌区田间配备土壤墙情仪建设堵情监测站,利用遥感解析成果开展田间尺度墙情监测5水质监测体系在取水口、易污染监控区、放水口等区域布置满足水质需求的监测设备建设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信息自动采集、自动传输6气象观测体系灌区具备气象采集模块,包含雨量、温度、湿度、光照、风速、气压等要素。建设小型气象站,根据需求实现信息自动采集、自动传输7自动控制体系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渠道水情、工情及重要水利设施周边安全、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自动监控实现渠道和重要水利设施水情、工情、农情、气象、安全等全方位的自动监测8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线上对水泵、水闸、阀门的控制基于监测结果,分析判断,实现对水泵、水闸、阀门实时、自动控制,并发送控制变动信息9田间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线上控制田间灌溉和排水基于气象、墙情及农作物需水情况,结合作物的生育期需水信息,预测灌溉用水,通过灌溉与排水决策模型,实现田间灌溉和排水的实时、自动控制10智能应用体系应用支撑平台系统主要对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灌区核心业务及数字化行政管理等进行整合除基本要求外,开发灌区简介、配水调度、视频监控、防汛抗旱、工程管理、用水计量与水费征收、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基本模块,最终实现“一张图”管理序号内容基本要求扩展提升1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系统针对用水计量、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进行数字化台账管理。用水计量、工程管护等数据实现动态更新12智能灌溉系统包含智能灌溉控制和灌溉配置管理两大功能对灌区灌溉实现自动控制,实现田间灌溉采集、测量、调水的测控一体化13工程管理系统从渠首、干渠、支渠、田间建立测控一体化监测和全渠道控制体系覆盖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全生命工程管理,最终实现灌区采集控制自动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可视化、决策支持智能化14防汛管理系统利用水情、工情、视频等监测信息,监视气象、水雨情情势变化,实现灌区的暴雨、洪水预报等构建数字地图决策指挥平台,满足灌区防汛调度要求15主动服务体系主动服务体系集中管理、统计分析挖掘灌区实时运行数据、视频监控数据、日常管理等相关数据根据收集的信息主动进行用水计划申报、停止供水申请、信息发布等业务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指标定义、定量指标计算方法、数字化体系建设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