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灾害预防计划.docx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计划第一节矿井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瓦斯CC煤矿经鉴定为高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瓦斯涌出量势必增大。因局部瓦斯积聚、通风系统不合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措施不力、管理不善等,均有可能造成事故。特别是在施工10704运输巷、回风巷中,因工程量较大,送风距离远,且7号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故造成瓦斯事故可能性较大。煤与瓦斯突出鉴定:6号煤在+1970米水平以上、7号煤在+1990米水平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施工10701采面及10704采面回采巷道时,其巷道标高均低于鉴定标高,均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火灾6号煤层、7号煤层自燃等级经鉴定为III类,本矿及周边临近矿井未发生过煤层自燃事故,但存在易燃物或电器设备着火等引起外因火灾的可能。顶板苦李树煤矿地质构造简单,煤层顶板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易发生由于漏顶、片帮而引起的冒顶,且生产过程中因“三违”、冒险蛮干、管理不力、遇地质构造等均可能造成顶板事故。水害本矿井主要受采空区积水、构造裂隙水的威胁及原有小煤窑积水对采掘活动有安全威胁,因此,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煤尘经有资质部门鉴定,本矿井6号、7号、16号、30号、32号、35号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故不存在煤尘爆炸的可能性。第二节灾害预防措施(一)预防火灾措施1、在井底、井口设置消防材料库,并在各个皮带机头设置不少于0.5立方米的防火砂、2个灭火器、消防材料库中设置不少于0.5立方米防火砂,4个灭火器及一定数量的防火钩、铁锤、铁锹风筒等。2、在10604运输巷及回风巷中部(或在躲避嗣室中)存放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不少于0.5立方米的防火砂、2个灭火器)。1、永久井架及井口房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井口房内必须长期备有至少两个灭火器,由值班调度负责管理。2、生产矿井木材场应设在进风井主导风向下风侧或远离进风井口。3、生产井口在地面应设消防水池,其储水量不得少于200米3。4、井下可利用上部水平的水仓作为消防水池。水池内必须至少备有200米3的水量。5、井口房和主要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暧。6、暧风炉的压入式风道必须采取不燃性材料砌筑。7、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工作。如确需使用时应由矿技术负责人编制安全措施,并报总工程师批准。8、井上应在非井口房内设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应有轨道直达井口。9、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10、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1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12、井下采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的大巷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13、井下巷道中的浮煤必须每天定时清理。14、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和戴电子表,严禁携带烟火及易燃物品。15、井下使用的润滑油等易燃物品,必须放在通风良好的安全地点。16、一旦发现火灾,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及时汇报矿调度,按照避火灾路线将火灾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17、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18、掘进中发生冒顶要用木垛接实顶板,同时设专人观察冒落区内的气温并进行分析,发生异常应立即汇报处理。19、高冒处应做好明显的标记以备通风防火检查。20、对空帮、空顶、空肩窝经处理后瓦斯超限的地段,必要时采取措施处理。21、“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主扇风机每月检查维护保养一次,其运转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备用主扇必须保证完好,能随时投入运转使用,必须保证能在10分钟内启动运转正常工作。需要检修主扇或运转备用主扇,必须编制专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机电队每半年对防爆门检查一次,每季度检查一次反风设施,需维修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措施报矿总工批准。主扇司机必须坚守岗位,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本内,发现风机响声、温度、风量等有异常,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主扇因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运转,井下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到地面。、井下各作业场所必须有足够稀释瓦斯的新鲜风,配风符合要求,通风队每旬测一次风量,及时对通风系统和配风量进行合理调整,分配风量要合理。巷道贯通前做好调风准备,贯通后立即调整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砌筑的通风设施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入井人员要爱护通风设施,过风门后当即关闭好正反向风门,防止风流短路。局扇安装在距回风口IOm以外,该处供给风量必须大于局扇吸入风量,避免循环风,局部通风巷道风筒要吊挂平直,风筒出风口距迎头距离不超过5m,风筒出现破漏必须及时补好或更换。局扇风机因故停止运转,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到进风流中,恢复送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CH4浓度在0.8%以下、CO2浓度在1.5%以下时方可开动风机送风;停风区瓦斯浓度在0.8%3%、CO2浓度在3%以下时,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当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停风区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封闭完毕,严禁留有盲巷。、采面回采完毕后,及时在采面两道进行封闭,密闭墙要按规定掏槽砌筑并打设返水槽,密闭墙前设栅栏并挂牌管理,通风队对密闭要建立管理台帐。恢复已封闭的施工场所或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排除其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准确掌握全矿井巷和采掘工作面所处的空间位置,防止误透老空老巷造成事故。、采掘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方式,无特殊原因不得串联风,确实需要串联风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贯彻执行。最多只能串联通风一次,串联通风时,进风侧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并安设甲烷报警断电仪。“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必须齐全、完整、准确、灵敏、可靠,一台局扇严禁同时向两个及以上掘进头供风,严禁三台及以上局扇同时向一个掘进头供风。、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参加通风队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必须现场交接班,认真完成本职范围内的工作,同时督促好现场作业人员按章作业,坚决制止违章作业。瓦检员必须来回巡查施工范围的进回风瓦斯,发现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坚决杜绝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作业,总回风CH4浓度不得超过0.75%。独头巷道风筒由瓦检员负责延长。瓦检员要做好现场瓦检记录,填好当班瓦检牌板和密闭检查牌板,严禁误检、漏检、假检、脱岗、睡岗。巷道贯通期间(相距20米开始),每次放炮前必须由瓦检员先检查贯透两边瓦斯浓度,只有两边的瓦斯浓度低于1%才准放炮。、通风仪器仪表必须建立台帐管理,保证准确、灵敏、可靠,瓦检器和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及瓦斯探头必须按规定定期送检。、石门在揭煤防突的安全上必须按规定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掘进巷道在放炮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到进风流中,井筒未贯通前全部撤到地面后按措施规定设好警戒后才准放炮;掘进工作面出现地质构造、煤体变软易于片帮、粉尘量增大、煤体变亮或变暗、层理紊乱、瓦斯浓度忽高忽低、响煤炮且频率渐密、压力增大、出现底鼓片帮、顶钻、卡钻等现象时,即为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预兆,工作面一旦出现突出预兆,现场人员立即沿避灾路线撤到地面并清点人数向调度室汇报。、防尘系统必须完善,各采掘场所和运输系统运煤转载点必须安设防尘水管和喷头喷雾洒水降尘,采面风巷安装两组防尘水幕在放炮期间开启除尘,放炮前后就必须洒水防尘。通风队瓦检员定期(10天)对巷道和回风系统进行一次清扫或清洗,迎头60米以内由掘进队自行清扫。为采掘工作面合理配风,防止因风量过大造成粉尘飞扬和堆积。隔爆水袋安设地点要合理,并保持随时装满水。地面防尘水池必须随时满足井下用水。、防灭火器材和物资要准备齐全,井下和地面的重要工业场所必须按规定配齐防灭火器材。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带手机入井。井下不准进行电焊和氧气焊,进风大巷确需烧焊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井下用剩的废油脂和废棉纱等易燃物品必须装入密封的桶内运到地面处理,严禁在井下乱扔乱放。各井口20米以内严禁烟火。、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完善并正常投入使用,由专人负责维护,监测监控员必须持证上岗。瓦斯报警断电仪按规定安装到位,其位置必须挂在距顶板0.2米处。当系统监控到井下有瓦斯超限地点时,矿调度室当即通知该处瓦检员查明原因,非探头有误原因,必须立即将超限地点作业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安排瓦检员进行处理。监测监控报表、通风瓦斯报表、测风报表必须按时填写报矿长和总工程师审查签字。(二)预防顶板事故措施、搞好工程质量是管好顶板基础最有效的工作,采掘修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的规定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实行专人管理和验收,不合格工程必须整改合格方予验收。班与班交接必须交接工程质量,工程质量不合格下一班有权拒绝接班,其损失由上一班承担。、支架型式选择、支护密度确定应根据围岩特性、压力特征等进行周密计算,选择要合理,必须实现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对特殊工程,如初次放顶、过上山、过老巷老空、断层地带、顶板破碎带、淋水较大地带、采面收尾等,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实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顶帮的活石浮砰(煤)必须找掉后才准进行其它作业。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顶帮情况,发现有掉顶或片帮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找掉时,操作人员站在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地点使用长把工具进行找掉。、掘进迎头放炮前,对巷道支架进行一次加固,今后采面放炮前对煤帮两排支柱进行补液加压一次,放炮后进入工作面首先检查顶板和支架情况,必须先恢复被放炮崩倒崩歪的支架,控制住顶板后才准进行其它作业。、架棚煤巷掘进工作面开口点必须扶上牢固有劲的双抬棚,开窝1米内手镐掘进,5米内只准放松动炮:岩巷开口必须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防止因放炮造成开口点冒顶。巷道贯透前,必须提前加固透窝口支架,防止误透造成冒顶。独头掘进巷道和独头修复巷道必须加强后路的检查维护工作,每小班班前班中由班长负责对后路进行检查,后路有隐患,必须立即停止迎头作业,撤出人员,按由外向里的顺序逐点逐棚进行处理,处理后路时处理点以里严禁有人,处理后路只准单组作业,严禁多组分段处理。、严禁空顶作业,人员必须在有支护的安全空间下操作。采面放炮后先掏梁窝挂梁护住顶板后才准出煤,严禁人员进入未垮落的采空区内取物料或休息。架棚掘进头正常规范使用好前探梁,前探梁为两组交替迈步前移,炮后将前探梁前移托住棚梁并穿上板皮笆片控制住顶板后才准进行其它作业:锚喷掘进头锚杆紧跟迎头并及时喷浆,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打锚杆时,必须用液压支柱或木料打点柱护顶:修复头超前支护不少于3米,必须坚持先支后撤的原则,即打好双抬棚后才准撤旧棚子,独头巷道维修时严格按由外向里顺序逐点维修,严禁分段多点维修。(三)预防机电、运输事故措施、井下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是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正规产品,电器设备入井前必须由机电部门进行检查并贴上入井合格证,电缆、皮带、风筒等必须是阻燃产品。机电部门每月底对矿井机电设备进行一次检修,检修要在每月25日前排出检修计划报矿长批准:每旬对井下设备防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瓦斯管理重点工作面每天检查一次,检查必须做好记录备查。井下电器设备必须防爆,严禁出现失爆现象。检修电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检修、严禁送电”牌,重要的检修要派人设警戒,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设备。、井下电器设备要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坚持”,电缆、管线吊挂要规范,风水管路到工作面。设备、电缆必须挂牌管理并保持清洁卫生。机电碉室不准堆放可燃材料,变电所配齐能扑灭电器起火的灭火器。、皮带运输机应安设防跑偏、防打滑、防撕裂、防逆转和防堵塞等装置,沿线应安装紧急停车装置。严禁用皮带机运送人员、工具、材料和设备,入井人员严禁乘坐、攀越皮带,确需跨越皮带地点应安装过桥。皮带与滚筒打滑时,不准用木块或其它杂物插入滚筒与皮带之间增加摩擦力。皮带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其他人员严禁随意停开皮带机。检修、清理托辑和滚筒、清扫皮带机道时,必须停机停电加锁,并有专人监护,处理完毕后再开锁送电。、斜坡提升运输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一坡三挡”齐全稳固,严禁蹬钩“扒、蹬、跳”。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开车前先检查钢丝绳、矿车、插销、连接部位、锁口圈、轨道、绞车稳固等情况,确认没有隐患才准开车,绞车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绞车温度过高、声音异常、绞车抖动严重等不正常情况,必须立即停车进行处理,自己不能处理时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隐患未处理好严禁动车。机电队每天对钢丝绳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断丝、变形严重、超期使用时,立即停止使用绞车,必须更换新绳后才准开动绞车。轨道下山绞车必须按规定安装有关安全保护装置。、平巷人力推车一次只准推一个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边推边发出信号。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地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风门、巷道口等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信号,严禁放飞车。同向推车距离:轨道坡度在5%。及以下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变压器每月检查一次,及时更换变压油,供井下电的变压器必须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冬季来临之前机电队对地面架空线进行一次检查,危及架空线的树木必须砍掉;雨季前对电杆进行一次检查加固,防止暴雨后滑坡影响供电安全。每月定期对矿井主要机电设备进行一次检修、维护、保养。(四)预防放炮事故措施、井下使用的炸药必须是3号煤矿许用安全炸药,雷管必须是煤矿许用安全电雷管或不超过五段毫秒延期电雷管,雷管入井前炸药库管理员必须做导通试验,未导通的雷管严禁发放入井。、炸药雷管的发放必须建立台帐,认真履行该火工品领退签字制度,领用火工品必须经分管安全的矿领导签字,当班未用完的火工品必须当班交回地面炸药库。炸药雷管必须分装分运,运到现场后分别入箱上锁管理,严禁乱堆乱放。、放炮员必须是经培训取得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措施规定打眼装药放炮,必须在顶板完好、通风良好、无淋水、无电气设备的安全地点做炮头,装药采用正向装药,药卷外的空眼必须用黄泥填满,联线方式为串联,严禁并联和混联。、放炮前,必须按规定搜索撤人警戒,由当班班长和放炮员负责安排警戒员并搜索警戒区域内是否有人停留,只有在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全部撤到警戒以外后才准放炮,严禁关人放炮。、放完炮后,放炮员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是否有残瞎炮,如有未响的残喀炮,严禁用手拉或者镐挖的方法处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相距残瞎炮0.3米处从新打一新炮眼进行装药放炮,残瞎炮放下后放炮员必须认真收集雷管炸药交回地面药库。地面药库管理员每年将不能放响的雷管进行一次性处理。、放炮距离:掘进巷道2300米,采煤工作面2100米。、放炮器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严禁交由他人保管,放炮器电量要充足。放炮线要吊挂平直,严禁将放炮线与电缆吊挂在同一侧,放炮线不得出现破皮漏芯现象。雷管脚线与脚线、脚线与放炮母线的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扎严密并相错0.2米以上。(五)预防水灾措施1、雨季前,由矿长组织召开雨季“三防”专题会议,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雨季“三防”工作和工程进行安排,任务和责任要落实到人,人、财、物要有充分保证。对小煤窑开采情况必须调查清楚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明清楚,对全矿井上下的水沟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确保水沟畅通无阻,对因开采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域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处理,地表塌陷、裂隙处要派人进行回填覆盖夯实。2、我矿井下水源主要是大气降雨补给,已留足隔水保安煤柱,小窑积水对采掘活动基本没有威胁,但为安全起见,对矿井水的管理仍不可掉以轻心,采掘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工作面水情变化,特别是有地质构造区域或可能存在老空地段,必须严格按“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原则执行,发现有突水预兆,现场人员立即按避灾路线撤到地面,避水灾的原则是往高处撤退。突水预兆有:挂红、挂汗、有水叫声、水有臭鸡蛋味、出水量逐渐增大、煤岩体松软片帮掉顶、压力增大、有底鼓现象、打钻时顶钻卡钻等。打眼时遇顶钻卡钻时,不得扒出钻杆。3、大巷水沟在雨季前安排彻底清理干净。4、矿井周边存在老窑,建井时必须制定周密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打深孔钻探水防止误透老窑造成透水伤人事故。5、防范暴雨洪水措施1)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止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类事故,主要地质灾害表现为:采空区塌陷、地表开裂等,组织“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及当地有关人员对本矿区范围内的地表进行全面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处理,塌陷区、地表裂缝能回填的及时回填;不能回填的塌陷区在其周围砌筑好挡洪墙。当矿区内有地表开裂或山体滑坡预兆时,必须将受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当山体滑坡有可能威胁到主斜井或风井井口时,必须立即将井下所有人员全部撤出。2)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开采,严禁开采工业广场保安煤柱。3)汛期来临之前,在井口上方修筑阻止山洪的挡水墙或拦水沟,并派专人值班。当山洪来临时,立即通知井下所有人员撤出。4)汛期来临之前,对地面防洪沟、排水沟进行清理、疏通,大雨过后必须巡查到位。5)每天对井下各出水点进行观测,发现涌水量异常时,必须调查原因,采取措施。(六)预防瓦斯事故措施1、进行瓦斯抽采,降低瓦斯涌出量根据实测,进行瓦斯抽采是可行的,预计瓦斯抽采率为30%,剩余风排瓦斯比例为70%o2、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防止瓦斯积聚措施有:1)所谓瓦斯积聚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n的现象。2)矿井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通风异常与瓦斯涌出异常是造成瓦斯积聚的根本原因。因此,防止瓦斯积聚的根本措施是避免这些异常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在未造成事故或灾害之前,使其恢复正常;如果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应将其控制在局部地点,使异常局部化,并在异常区采取措施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火源或撤人,以策安全。3)矿井瓦斯实现“零超限”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爆破。只有当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作业。4)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第一百四十条和第一百四十一条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处理措施。3、控制和消除引爆火源,防止引爆瓦斯。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须的火源,要坚决禁绝。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火、热源,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发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具体如下:1)防止产生火源、热源;2)防止爆破引燃瓦斯;3)杜绝电器设备失爆;4)杜绝雷电入井;5)正确使用矿灯,杜绝矿灯失爆。4、采取隔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要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使爆炸不致扩大,采取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及掘进工作面设置隔爆水棚的方法进行隔爆,具体使用隔爆水棚:1)水棚的结构与选型选用60L的塑料水袋(GBSD60,其长X宽X高=900X400X25Omm)作为主要隔爆棚;选用40L的塑料水袋,(GBSD40,其长X宽X高=600X4(X)X250mm)作为辅助隔爆棚。2)水棚的布置方式采用集中式布置方式,集中式水袋棚位于一短段巷道里,两排水袋架之间的净间距不大于3m。本矿采用2.0m的间距。水棚应设置在直线巷道段,水袋棚安设前后各20m的巷道断面应一致;3)对隔爆水棚架设的要求与采掘工作面、装载点的距离:水袋棚与工作面、装载点的距离为60200m,水袋棚距采、掘工作面上、下口,装载点的距离为60160m,但不大于200m。辅助水袋棚距采煤工作面上、下口、掘进工作面,装载点的距离为100m。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与风门、调节风门距离>25m。水棚排间距为2.0m,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o4)设置地点a、主要隔爆棚设置在回风上山;b、辅助隔爆棚设置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采区内的煤巷、半煤巷掘进巷道、5)水袋棚布置地段巷道断面要求a、水袋边与巷道、支架、顶板、构物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b、水棚距离轨道面的高度不小于1.8m,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巷道断面不足的地方,将巷道断面刷大,巷道需要挑顶时,水棚区内的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5、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各工作面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七)预防其它事故措施1、井下各煤仓、小井、溜煤眼上口必须设网状挡帘遮盖稳固,进煤口安设护栏,且留有0.7米以上宽的人行道,人员在通过时必须站稳抓牢,防止坠落伤人。地面煤仓翻车道挡栏要经常检查加固,在地面煤仓和肝石仓翻斗时作业人员必须站稳看好,翻斗时下方严禁有人,翻好斗后将矿车各插销插好。在井下煤仓下口放煤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水煤,放水煤时要看好退路,抓牢老虎嘴把子,控制好老虎嘴,防止垮仓伤人。2、井下设置清晰准确的路标,标明巷道名称和避灾路线行走方向。调度室对内、对外电话必须随时保持畅通无阻。3、严格遵守入井须知,自觉接受入井检身,带锋利工具入井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4、爱护好通风设施、设备,过风门后当即关闭。严禁进入井下盲巷和无风巷道,严禁在井下睡觉。第三节预防灾害必备物资局部通风机、导风筒、应急材料等必要救灾装备和物资的储备。井下消防材料库配备的材料登记表:表4-1序号材料名称数量单位1灭火器6台2长2.43米板子1M33钉子5公斤4消防水管IOO米5水桶2把68#铁丝20公斤7大锤3把8铁镐5把9防火砂200公斤地面应急救援材料库材料明细表:表4-2风筒500米200信号线米100灭火器5一8kg个6板皮长2.43米M30.5铁丝8#10#Kg20大锤8磅把3铁锹带把把5尖镐带把把5铁棍1.52米根3铁钉3#5#Kg5刀锯把3手锤把3胶管2#6#米80水桶个5麻袋条60空压机3mi台1风镐GlO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