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1.2.18 重庆市城镇排水管网监测技术导则(试行)渝建发(2020)1号1.2.19 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3工程设计资料(1)业主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片区实测1:500地形图;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盐井街道干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址:合川区盐井街道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污水检查并混凝土现浇个35混凝土现浇2PVC螺旋缠绕管dn300m957SN8型3一体化泵站座1洋施工图4PE管提升管网Dn75In624压力等级为L25Mpa5改建化粪池混凝土现浇座16原化粪池清掏M350暂定工程量,据实收方。7dnl60U-pvc支管DNI60In50暂定工程量,据实收方。8dnl10U-vc支管DNllOm1暂定工程量,据实收方。9基础设施建设项1洋设计图2.2 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现场踏勘,区域内排水管道污水大部分得到集中收集,部分为雨污合流,本次针对未分流污水进行截流。3排水工程干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设计合同我院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1.2 相关规范、标准1.2.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I81-2012)1.2.2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2.3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5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O332-2OO2)1.2.6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2.9 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1.2.10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2.11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210-2014)1.2.12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1.2.1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14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1.2.15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1.2.1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17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16)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AR23I,z7n式中:Q:流量(m7s)A:过水面积(m2)R:水力半径(m)n:糙率I:水面比降总变化系数Kz=2.7Qn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070.00903.3.2污水管道布置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规范要求,污水管管道最小坡度0.3%,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6mSo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项目仅对污水管网及一体化泵站进行设计接入既有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排放具体如下:污水经既有化粪池排入新意污水管网检查井,经现状道路,部分经过土地,最终进入一体化提升泵站,提升进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排放。3.5管材及附属构筑物1.1 .1管材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19年颁发的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渝德发(2007)240号)及合川住建发(2022)5号重庆市合川区住房1.2 排水现状现状排水系统较为完善,部分污水仍有泄露及乱排情况,污水就近排入露天粪池,没有集中处理。1.3 排水现状存在的问题本工程所在片区部分既有化粪池出水口直接就近排入雨水管,未达到分流效果;部分商户将厨余垃圾倒入雨水口,造成雨水管堵塞;仍有局部雨污合流现象存在,直接影响着周边河道及地下水质和农田土壤将产生二次污染,形成了脏、乱、差的局面,影响了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生活莫设的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召开的乡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全线截污、雨污分流”目标。将项目区内污水口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1.4 污水系统1.4.1 污水计算本设计污水流量的统计是基于排污涉及人数为基数确定的,根据人均用水定额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0,城市综合用水定额升/人.天见下表:城市保合用水定颛表升/人.天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最高日平均日最高日平均日最高日平均日分区一260410210340240390190-310220370170280分区二190280150-240170-260130-210150240110780分区三170-270140-230150-250120-200130-230100-170本工程位于合川区盐井街道,属于分区三。相关乡镇为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50万的城市,因此按属于小城市。因此本工程城市综合用水定额选择为平均日130升/人.天(0.0015升/人.秒)。求,检查井井盖及井座,具体详检查并大样设计图等,车行道检查井盖位于车行道内的应选用琢磨铸铁重型“五防”井盖并满足D400等级要求(按实际情况选用);位于绿化带或田地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高于地面0.2m,井盖统一使用球墨铸铁黑色“三防”B125圆形井盖;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所有检查井需设置防坠网。每套检查井盖表面须具有以下清晰永久性标志:统一标注“合川排水”,井盖类型区分雨水、污水;标注承载等级、制造厂名或商标、铸造日期、生产年份。检查井盖其他相关参数应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要求(3)车行道检查井需进行加固处理,详见加强井圈图,同时应设置防坠落设施。(4)本工程检查井井盖标高采用地形图自然地面标高,施工前施工单位须复核现场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若存在较大差异,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局部位置在现场征求监理及甲方意见可作适当调整,不得有大的变动。(5)检查并可采用图上现浇形式或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DJBT50-121)。4管道施工4.1 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4.2 现场复核本工程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政排水管道及井盖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及合川住建发(2022)5号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污水管道管径dnl60及以上采用PVC螺旋缠绕管,环刚度SN8KNm管道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l43-2010)的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公称直径。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4.3 .2管道接口PVC螺旋缠绕管(SN8)采用热熔收缩带连接;柔性接口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946-2005)标准要求,管道与检查井连接的做法参照图集06MS201-2(第56-57页)。4.4 .3管道基础(1)本工程管基础采用中粗砂。(2)管道穿越沟渠及河道中埋管时,应设保护套管或碎包封处理。(3)管道埋设于车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7m时,小于0.7m应采用舲包封加固处理,本次设计公路段交通量较大,荷载多为重型卡车,本次设计公路段管网采用满包处理。4.5 .4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之间间隔3处设置沉泥槽。沉泥槽深度为0.30.5m.(2)本工程检查井井盖、井座选用应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OO9的要4.6 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相关专业规程。4.7 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雨水管道的30%管段(试验段选取地质条件不好,管道存在安全风险较高段)以及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排水管的密闭性检验还应符合CJJ143-2010的要求。4.8 沟槽回坡管道、涵洞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当检查并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宽度为40cmo具体详见排水检查井周围加固大样图。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5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管内径大于80O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时应在管内设有竖向支撑。5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本施工设计图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4.9 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具体详见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及层间留台宽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LOm之上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对于道路段存在多级边坡或高挖方段,人行道上雨污水管线沟槽开挖,建议间隔开挖,采用跳槽开挖方式施工。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4.10 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地基承载力应明确由静载试验检验。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何种材料及换填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排水管道应对缺损进行鉴定,如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应进一步进行加固处理。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执行。6危大工程专项说明6.1 范围本工程雨污水管道基坑开挖修复需要临时支护。涉及到的危险源主要为:基坑工程未包含“高边坡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及"脚手架工程”等项目,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补充完善。此外,施工单位应对工程全线进行排查,补充完善遗漏的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及环节。6.2 注意事项针对一中所述危大工程部位,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相关意见及建议:a、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部位进行详细踏勘,查明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相关建(构)筑物、弄清其与本次施工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评价施工期间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b、基坑应采取跳槽施工,每槽段长度约15m;喷锚支护应采用逆做法施工,从上至下,每开挖一级便及时支护,支护完成后方可开挖下一级,每级开挖深度不大于3m;c、边坡开挖前,应对坡面进行安全性检查,全面清理坡面危石及松动岩块;d、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严禁爆破施工,做好基坑边坡应急预案,基坑内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Xo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编制沟槽开挖支护的施工专项方案,并应组织专家进行危大工程安全论证。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施工前必须做好防洪工作和施工组织计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施工。并组织材料进场,堆放,搞好临时排水。施工组织计划须经项目监理研究批准后才可允许进场施工。本设计要求各管段连接时,必须用同一测量控制点。施工前应对排水的进出口处的高程进行校核,杜绝水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毕后,须经相关部门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排水管道必须做闭水试验,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管道施工完成后,管道沿线及排水口设置安全警示标示。迁建管线做好污水对环境影响的预案。污水管道施工与压力管道交叉时,压力管道沿污水管道上方敷设,净空高度复核有关规范要求。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塑料管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5 .在分流制排水地区,严禁雨污水混接。6 .污水管道的正常运行水位不应高于设计充满度所对应的水位。7 .排水管道应定期巡视,巡视内容应包括污水冒溢、晴天雨水口积水、井盖和雨水算缺损、管道塌陷、违章占压、违章排放、私自接管以及影响管道排水的工程施工等情况。8 .井盖的标识必须与管道的属性一致。9 .本次管网实施项目工程量最终以实际收方为准。e、挖除的土方应及时运走,不得在坡顶及桩孔附近堆积;f、基坑坡顶及桩孔附近禁止大车通行,施工时应做好交通组织工作;g、基坑开挖应做好临时截、排水工作,严禁水体长期浸泡基坑(桩孔)底部;h、加强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变形、位移监测,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若变形位移值超过预警值,应停止开挖,撤出工作人员,并及时向参建各方进行反馈、通报;i、在施工场地应设置醒目标志牌、警示牌,做好施工围挡;j、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全线进行排查,补充完善遗漏的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及环节。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7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8建议与问题1 .管道维护应符合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程(GB50788-2012)的规定。2 .排水管渠应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持良好的水力功能和结构状况。3 .排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排水户进行水质、水量检测,并应建立管理档案;排放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规定。4 .排水管道维护宜采用机械作业(人工清底),部分位置按设计选用人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