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2篇.docx
-
资源ID:30805
资源大小:17.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全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2篇.docx
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1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美德宁阳”建设为载体,持之以恒抓基础,坚持不懈抓创建,拓宽阵地抓教育,统筹资源抓实践,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在20xx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我县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立足“实”,织密工作网络。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调整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团履职尽责、文明委组织协调、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委办、团委、教体局等20多个部门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建立由文明办、教体局等30多家单位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组,建立县领导督办、县创城办周调度工作制度,围绕校园周边环境、校外培训、网络安全等,组织政法、教体、执法等11个部门2000余人开展专项督导20余次,整改问题100余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着眼“做”,策划主题活动。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开展“三亮三比”(亮牌子比形象、亮服务比业绩、亮责任比奉献)主题创建活动,开设“文明校园巡礼”专栏,加强文明校园考核管理。把文明校园创建与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在学校开展“文明养成,心善行美”专题行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举止和良好生活习惯。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等活动3000余场次,举办戏曲、非遗、书法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160余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240余场,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1300余次,开展“我是劳动小帮手”等社会实践活动200余场。以“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为载体,联合县教体局、团县委积极开展身边榜样评选,从全县1200余个班级中择优推荐出校级典型328名,举办县级发布仪式2场,表扬县级典型43名,4人入选省市典型。通过“升旗、开学、毕业”等庄重仪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县内媒体开设专栏,宣传先进事迹,引导青少年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突出“用”,丰富活动载体。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注册中小学生志愿者6万余人,让中小学生变身小小志愿者,在社区、街道等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小手拉大手”“红领巾小楼长”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组建“新时代好少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策划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游,组织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东庄红红色教育基地等2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服务未成年人10万余人次。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复兴少年宫,长期向农村儿童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公共教育,因地制宜引入志愿服务项目,开设剪纸教学、面塑艺术、木偶戏课堂等10余项特色课程,开展各类活动320余场次。注重“合”,营造健康环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开发编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简易读物、校本课程200余种,举办校园文化节、文明礼貌月等主题活动300余场。强化家庭教育。组织开展“我的家教好故事”、家庭教育讲师巡讲、“家教小讲堂”等主题活动,举办“家庭教育公益沙龙”33期,我县“创新家庭教育”的典型做法先后在全省家庭教育大会、全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公益大讲堂等活动中作经验介绍。拓宽社会教育。依托“四点半课堂”、文明实践站(所)、“母亲素质提升工程”实践基地等站点,举办家庭讲座、红色教育、亲子读书等活动300余场次;建设“希望小屋”26个,“儿童服务站”5处;发展未成年人“小记者”队伍3000余人,开展爱国教育、主题实践、文明宣传等活动200余场次。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2近年来,XX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善育未来”工作品牌建设,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载体,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植入善基因,让“善的种子”落地发芽将XX最鲜明的基因和特质“善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育善念,以“红船善育”为品牌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奖励“文明校园”创建,创新编印善的教育善的足迹善城大爱等系列丛书,研发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船善育”精品课程132个,中央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我县“红船善育”思政课堂品牌。组织开展了“千人同书善”“善人家”公益行动等系列活动,让青少年时时处处浸润在“善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中。润善德,全新打造XX好人馆,组织开展“好人进校园”活动,编写了聆听家训系列教材,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美德、践行文明。扬善风,常态化开展和践行“善的仪式”,在学校规范开展入团入队、成人仪式,在农村广泛开展开蒙礼、敬老礼等礼仪活动,在社区创新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潜移默化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实施善行动,让“善的实践”春风化雨推动文明实践与“春泥计划”融合互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打造“善享课堂”,实施“2150”系列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行动,开辟“文化传承”“名人寻访”“文明实践”“耕读慈孝”4条文明实践线,推出“培训讲座类、互动体验类、寻访研学类”三大系列133个文明实践讲堂,拓展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新路径。培育“善行队伍”,围绕“小小宣传员、小小监督员、小小故事员、小小通讯员、小小环保员”升级“春泥计划”五小队伍,扎实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100”公益小天使等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位孩子心中。凝聚“善育力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创新打造志愿者驻堂、文化大使驻堂、文明单位驻堂、共建企业驻堂、社会机构驻堂等“大驻堂”格局,重点组建专业教师队、农村“能人”队、“五老”讲师队和回乡大学生队等“春泥计划”志愿辅导员队伍,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业辅导、社会实践、德育教育等服务,丰富孩子们假期“大课堂”、构建健康成长“大网络”o打造善品牌,让“善的关爱”遍地开花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善育护苗,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事项目,打造了“善警夏令营”、“爱心暑托班”和“满天星”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凝聚社会力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满天星”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善美心灵,高标准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组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建立完善联席会议、轮流值班辅导、部门联动干预等机制,开展百场心理健康辅导进学校,开辟“善美心灵体验”平台,积极研发线上云课堂与云咨询,着力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善趣童乐,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让优质教育资源进乡村、进学校。常态开展“小角见大师”、研学体验、科普教育、垃圾分类、交通安全、自护自救等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在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