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龙路加宽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说明.docx
路基、路面说明一、设计依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路段路段加宽、超高(-)路基横断面布置根据业主委托意见,项目主线K0+000"K3+309及支线K0+000"K0+132段原路为6.0米宽标准路段,本次项目维持原路不变,技术指标采用四级II类进行设计,按5个km增设错车道。其余路段(K3+309K7+460段)进行加宽改造设计。改造后路面宽6.0m,路基宽7.0米。项目设计时,平纵指标拟合现状道路。加宽时尽量采用单侧加宽,旧路单独铺筑路肩时应挖除单侧路肩后加宽,按规范要求对加宽宽度的路基进行处理后铺筑结构层;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涵洞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I级,设计指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现行规范的要求。(二)加宽路段该项目原有硬化道路段为12年及16完工通车的农村公路项目。本次设计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尽量利用原路纵坡,最大限度根据原有路面定线。尽量靠路线用地方便加宽,减少坛工量。为保证路基压实度,路基宜作超填宽度压实后修整边坡。当左侧与右侧加宽交换渐变时,两侧均需按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和钢筋补强加固。原路为单独浇注路肩,在进行路基加宽处理时,须挖除原路肩后再进行植筋后浇注路面,路肩与路面一并浇注可直接植筋后浇注混凝土路。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1)路线通过地段为单斜脊状重丘及梳状冲沟。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边坡设计。(2)挖方边坡:挖方路基边坡系根据土实程度、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以及岩石的岩性、构造、风化破碎程度,结合挖方边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综合拟定边坡坡度。挖方边坡表岩I.边坡高度(米)种类<2020-30粘性土1:0.751:1.5泥岩1:0.25-1:0.751:0.75-1:1砂泥岩互层1:0.257:0.751:0.75-1:1砂岩1:0.251:0.51:0.5-1:0.75灰岩1:0.11:0.51:0.57:0.75顺层砂泥岩按实际顺层坡比开挖(3)填方边坡:填土方时,填高HW8米时为1:1.5,H>8米时为1:1.75,并在8米高处设1.5米宽护坡道,并向路基外侧倾斜2%4%的横坡;填石路堤边坡为1:1(填石路堤应由不易风化的较大石块填筑),边坡坡面应选用大于25Cm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为12米,填石路堤高度不应大于20米。地面横坡陡于1:5的填方地段,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的台阶,台阶向内横坡2%4%。(4)水稻田地段填方,易于排水疏干地区,清除腐植土,才可填筑路基本体;不易排水疏干地区,可设纵横片石盲沟或挖软土换填砂类土或换填路基挖石方处理地(一)、路基压实标准全线路基压实标准均采用重型压实标准。(二)、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均应符合下列规定: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30N95下路床3080295上路堤80150N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N94注:表列数值系按公路上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填石路基的压实要求,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五、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路基防护1、路基如含水量及压实度不达标时,应对路基范围内进行换填。软土划分标准土类含水量孔隙比压缩系数(100-200Kpa压力下)饱和度(%)快剪内摩梯角(°)粘土>40>1.2>0.05>95<5中低流限粘土>30>0.95>0.03>93<52、挡土墙设计及施工(1)本次挡土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墙身结构形式,部分施工困难的路段可以采基。盲沟纵横间距不大于5米,横向盲沟出口应与排水沟(边沟)衔接,在相接处,浆砌边坡、护脚应设泄水孔;挖软土换填砂类土或块片石处理路基,厚度约80150cmo无法作盲沟或换填时,可采用抛石挤淤,所抛石料应是大于30Cln且不易风化的石块。总之,对于软弱地基作路堤时,设计上考虑了最小路堤高度,路堤一定范围内尽可能使用渗水性材料填筑。2、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80cm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5%,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4%,150Cnl以下的压实度不小于92%。3、零(低)填挖路基,天然地基的密实度不够,施工时对路槽应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对其土基强度软弱地段可采用换土或加生石灰处治,石灰掺量视土壤含水量而定,但不得小于5%;或换填3050CIn碎石、块、片石层,以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凡挖方为土质路基,根据地质资料,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满足对压实度的要求,要对上路床(路面底面下030Cnl)进行处理,处理措施及压实度的要求同零填挖路基。4、边坡高度大于4米时,应设置波形梁护栏。5、挖路槽、培路肩工程量,已经计入土石方工程数量表中,土石方数量按平均断面法计算。6、土石方数量土石方数量计算至路槽底面,其中包括了土路肩的培土、填前压实土方、土质台阶、边沟及排水沟挖方数量。四、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于15cm。5、施工注意事项(1)结构物基坑开挖时,应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基坑应跳槽开挖;开挖前,应做好地表水的截排及疏导工作,防止水体渗入地下,造成基坑渗透破坏;(2)施工过程中,禁止盲目开挖、作业及盲目堆填,以免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可将废石、弃土堆置于岸坡坡脚地带,以减小推力,增强阻滑能力,并减小施工安全隐患;(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施工工序进行,避免造成新的滑动面;(4)所用进场材料须检测合格后再行使用;(5)业主可根据气候及场地情况,尽量于少雨季节实施本项工程。(二)排水1、排水系统由路面、路基边沟、排水沟及涵洞构成。2、路面排水以2.0%双向路拱和超高段以超高横坡汇入边沟(或洼地)。3、路基排水:挖方地段,在路堑两侧设0.5米义0.4米M7.5浆砌片石矩形边沟。局部路段设置为边沟盖板沟。需设排水沟的填方地段,一般于路堤外侧坡脚设置。部分高挖方边坡,应在汇水较大地段设截水沟,截水沟应设置在坡顶5米外。边沟的纵坡均大于3%。,汇水进涵洞或排水沟排出路基。当排水沟出口或涵洞出口为农田时,设置沉砂池,水流经沉淀泥砂后,漫流入农田。挖方过渡至填方地段的边沟,当纵坡大于25%时,设置急流槽连接上、下水流。水田地段外侧设顶宽1米、高40cm的土梗。4、加宽改造项目涵洞利用原涵加长,部分新建涵洞应破除并恢复险路面。六、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一)、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用C20片石硅整体浇筑。(2)地基及基础A、地基容许承载力根据墙高满足设计要求。B、基础埋深:土质地基无冲刷时,应在地面以下至少1米;土质地基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米;风化后强度锐减的地基,应在地面线下至少1.5米(包括换填的砂石垫层厚度在内);当地基处于软弱层,不能保证足够强度时,应采用换填砂卵石或扩大基础等措施处理;岩石地基时,基础埋深应在中风化以下不小于0.5米1米,并视基岩情况趾前襟边宽度不小于0.25L5米,岩石表面风化层应清除。C、挡土墙墙趾有纵坡时,挡土墙墙底可作成不大于5%的纵坡,如地基为岩石时,可在纵向作成台阶,其高宽比不大于1:2,台阶长度不应小于1米。当墙趾处地面横坡较陡而地基为完整坚硬的岩层时,基础可作成台阶形,其高宽比不应大于1:2,台阶宽不宜小于0.5米。(3)墙身回填及其他A、墙身材料及砌筑工艺应符合有关规范及施工规范要求。B、当培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进行墙背回填,回填材料为土质材料时,应按规定松铺厚度每层不小于30Cm分层填筑,当填料为石质材料时,也应分层填筑并应用小石子填缝,压实度与路基相同。回填时注意不要冲击墙背。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如细砂、重粘土、腐质土、膨胀土、淤泥均不得作回填土。C、排水孔每隔23米设一个,按上、下、左、右交错排列,孔径10×15cm,或设直径IOCm圆孔,墙高4米时设一排,4米以上时视情况增加排数,最下排泄水孔底部应高出地面0.3米,当为路堑墙时,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0.3米。沉降缝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缝宽23cm,内填沥青麻筋或草筋胶泥,填塞深度不小结构层的组合与设计。2、路况参数路基宽度:7.Om路面宽度:6.Om行车道组合:0.5m(旧路肩)+0.25m+6.0m+0.25m3、路面结构组合面层:20Cm厚C30混凝土基层:20Cnl厚C20混凝土根据交通量的预测,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并征得建设单位意见,本项目路面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折)拉强度为4.OMpa,混凝土弯拉模量27Gpao4、质量标准厚度代表值:-5mm,单点合格值:-IOmm中线高程:±15mm路面宽度允许偏差:±20mm水泥面板抗折强度:4.OMPa抗滑构造深度:一般路段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Ornm,特殊路段不小于0.6mm且不大于1.Imnio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路基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路面。(二)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路面设计采用或参照以下资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J034-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14;重庆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本项目由于地形复杂,地形较差,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指定的弃土场弃土或根据业主提供的弃土场弃土,做好环保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和滑坡等病害,弃土场地面坡度大于20%的地段必须挖台阶,宽度在24米。弃土场需修筑护脚及排水沟,部分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弃土场。弃土场具体位置由业主指定。(二)、环境保护1、路线线形布设时考虑了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及规划的相互配合,尽量少占地、少拆迁,减少工程对景观的破坏。2、尽量保持已有水利设施及径流系统,理顺因工程建设而改变的排灌系统,确保水流畅通,减少水土流失。3、合理设置管涵构造物和平交道口,不因公路建设而给沿线群众过多地带来生产、生活的不便。4、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使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工程完工前,做好沿线场地清理平整工作,整饰路容,对己破坏的地表,要进行重新整平、恢复,公路用地范围应适当栽种树木进行绿化。5、节约用地措施取土场、弃土场位置尽量设置在荒坡、荒地处。预制场、拌合场等临时用地尽量选用闲置荒地,少占耕地。七、路面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设计原则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主要根据本公路交通量及公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道路的功能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和历年的设计、施工经验进行各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须自检、抽检合格后再行使用,对不合格原材禁止使用。不同强度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禁混合使用。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正常、降级使用或不得使用。粗、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并应符合规定级配;卵石最大公称料径不应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碎石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符合水泥碎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粗集料标准级配见下表:面层粗集料标准级配范围N、粒径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IOO85IOO40-600-104.75-1995IOO85-9560-7530-450504.75-26.595IOO90IOO70-9050-7025400-5O4.7531.595IOO90IOO75-9060-75406020350-5O粒级4.75*-9.595IOO80IOO075O9.5-1695IOO80IOO0-15O9.51995IOO85IOO40-600-15O1626.595IOO55-7025400-10O1631.595IOO85IOO557025400-10O2、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宜在2.33.0之间。同一配()路面结构设计本项目路面结构层如下:项目建设部分四级公路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层20cm厚(四)特殊路段路基处理本项目中路基基础出现湿软,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帽浆等现象,必须挖除软弱层,换填石料,夯实后恢复标高,其基层、面层处理方式与所在路段路面结构相同。软土划分标准二关含水量(%)孔隙比压缩系数(100-200Kpa压力下)饱和度(%)快剪内摩擦角(0)粘土>40>1.2>0.05>95<5中低流限粘I:>30>0.95>0.03>93<5(五)施工验收控制:各个结构层施工验收弯层值应符合以下标准: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82.3(O.Olmm)(由于项目为加宽改造项目,加宽宽度不足以进行弯沉检测,弯沉值作为参考指标,不作为主控指标)八、路面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五)材料1)面层材料基本要求1、水泥路面碎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P.O.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数质。5、外掺剂应经配合比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为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可掺入减水剂。夏季施工或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可掺入缓凝剂。冬季施工为提高早期强度或缩短养护时间,可掺入早强剂。严寒地区抗冻,可掺入引气剂。6、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没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或颗粒状,片状锈蚀应清除。7、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1)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钢模板的高度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为±1mm;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2)混凝土拌和物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采用人工摊铺,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楼耙,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离析: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细集料标准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0.60L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89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3、碎(砾)石碎(砾)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技术要求I级II级In级碎石压碎指标(给<10<15<201卵石压碎指标<12<14<1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5<8<12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15<20%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1.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5)<0<0.2<0.5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磕化物及硫酸盐(按SoS质量计)<0.5<1.0<1,0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IOON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表观密度>2500kgms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孔隙率<47%碱集料反映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机注:Ill级碎石的压碎指标,用做路面时,应小丁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III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g: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经过化验,硫酸盐含量(按S04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3)真空吸水的作业深度不宜超过30cm:(4)开机后真空度应逐渐增加,当达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开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匀;结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应逐渐减弱,防止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出水通路,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5)混凝土板完成真空吸水作业后,用抹光机抹面养生,并进行拉毛或压槽等工作。9、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混凝土整平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补找平板面,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2)混凝土拌和物,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滚筒进一步整平:(3)设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形板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板面平整。10、混凝土板做面水泥混凝土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做面时,应设置移动式遮阳棚,防止烈H暴晒或于早风吹;(2)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3)做面宜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抹平,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4)抹平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其拉毛或压槽深度应为0.51mm,特殊路段为0.6L1mm。11、混凝土面板接缝施工因故造成Ih以上停工或达到2/3初凝时间,致使拌合物无法振实时,应在已铺建了的面板端头设置施工缝,废弃不能被振实的拌合物。(3)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板,靠边部和板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IOCm20cm,然后用振捣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并不宜过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当采用插入式震动器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而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分二次摊铺,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8、浇筑混凝土面板浇筑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应按下列要求操作:(1)采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拌和物,按设计配合比适当增大用水量,水灰比可为0.480.55之间,其他材料用量维持原设计不变:(2)混凝土拌和物经振捣、整平后进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时间(Inin)宜为板厚(cm)的1.5倍,并应以剩余水灰比来检验真空吸水效果;与水泥混凝土板缝壁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当混凝土板伸缩时,填缝料能与混凝土板缝璧粘接牢固,而不致从混凝土缝璧上拉脱。具有较高的拉伸率,填缝料必须能随混凝土板伸缩,而不致被拉断。耐热及耐嵌人性好,在夏季高温时,填缝料不发生流淌。填缝料应耐砂石杂物嵌入,保证混凝土板伸胀不受阻。具有较好的低温塑性。在冬季低温时,填缝料不发生脆裂,仍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耐久性好。填缝料应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即耐磨、耐水等,不过早老化。胀缝板材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胀缝板材的技术要求木材类塑胶、橡胶泡沫类纤维类压缩应力(VPa)5.0-20.00.20.62.0-10.0弹性复原率(%)N55N90N65挤出量(r)<5.5<5.0<3.0弯曲荷载(N)100-4000-50540(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品种主要有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和沥青玛蹄脂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低弹性型高弹性型针入度(0.ImnI)<50<90弹性(复原率)()230N60流动度(mm)<5<2拉伸量(mm)215215(3)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常温施丁式填缝料的品种主要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其技术要求应符下表的规定。(1)胀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璧与板面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上部应灌填缝料;胀继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板面与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传力杆的固定.可采用顶头木模或支架固定安装的方法。(2)缩缝的施工,应采用切缝法,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压缝法,切缝法和压缝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缝;切缝前应调整刀片的进刀深度,宜为1/4板厚,切缝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缝时,应先关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板面以上,停止运转;切割时刀片冷却用水,其压力不低于0.2MPa;碎石混凝土的最佳切缝抗压强度为6.012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OMPa;待缝槽干燥后,应尽快灌注填缝料;©压缝法施工。当混凝土拌和物做面后,应立即用振动压缝刀压缝,当压至规定深度时,提出压缝刀,用原浆修平缝槽,严禁另外调浆,然后,应放人铁制嵌条再次修平缝槽,待混凝土终凝前泌水后,取出嵌缝条,形成缝槽。12、填缝施工填缝料一般分为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常温施工式填缝料。(1)用于水泥混凝上路面修补的填缝料应具备如下技术性能:喷洒厚度宜能形成薄膜为度,其用量宜控制在350gm?以上:塑料薄膜喷洒后3d内,禁止行人通行,养护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以确保薄膜的完整。(3)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采用普通水泥时,一般允许拆模时间,见下表。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技术要求试验项日技术要求失粘(固化)时间(h)316弹性(复原率)()N90流动度(mm)0拉仲量(mm)215与混凝上粘结强度(MPa)0.4粘结延伸率(%)2400填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进入缝内;灌注填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璧粘附紧密不渗水;填缝料灌注深度宜为3-4cm.当缝槽大于34Cln时,可填人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子,冬天宜稍低于板面;(4)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时,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均匀,直至规定温度。13、水泥混凝土面板养生(1)湿治养生应符合下列规定:宜用草袋、草帘等物,在混凝土终凝后覆盖于面板表面,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混凝土板浇注Id内,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板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板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2)塑料薄膜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并做好贮运和安全工作;塑料薄膜施工,宜采用喷洒法。当混凝土表面不见浮土或用手指压无痕迹时,可进行喷洒:b.安全与控制标志;C.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3)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4、事故报告1)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莫的事故时,承包人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外必须立即暂停此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2)质量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必须以我快的方式,将事故的荷要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初步确定安全、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a.质量问题:承包人应在2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b.一般质量事故:承包人应在3天内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c.重大质量事故:承色人必须在2h内速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十、其它未尽事宜请参照相关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执行。混凝土板允许拆模时间昼夜平均气温允许拆模时间(h)昼夜平均气温允许拆模时间(h)572203010482524153630以上18注:允许拆模时间,自混凝土成型后开始拆模时计算:使用矿渣水泥.拆模时间延长50700%。拆模时,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角、边,尽量保持混凝土面板完好。(4)混凝土强度面板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本说明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执行。九、路面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一段要求承包人除应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有关指导安全、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并应提供相应的安全装直、设备与保护器材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保护现场施工和捱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及安全。2、安全员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应在现场常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该专职安全员应经过培训具有担任安全工作的资格,且熟悉所施工的工作类型。其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健康保护与事故预防措施,并检查所有安全规则与条例的实施情况。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3、安全标志1)承包人应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以为其雇员和公众提供安全第示和通行方便。2)标志牌应包括:a警告与危险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