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方案说明.docx
其中一倍捻车间其中一冰机房3、配套总计其中一物管用房其中社区用房其中一消防控制室4、公建总计3627.98其中公建其中儿童福利院3627.98其中办公其中酒店5、车库6、设备用房7、其他总计容建筑面积3627.98容积率0.069建筑密度2.34占地面积:1236.51绿地率整体平衡停车位总计30其中一室外30其中一室内建筑高度(量高)13.3建筑层数(最高)3F/-1F备注1、居住人口一般每户按3.2人计以,小套型居住人口参照电庆市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执行。2、项目中住宅、倒班楼、宿舍列入居住类别。3、规划要求配建的各种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表中各项可根据本项目规划实际要求自行增减.4、商业、酒店、办公、科研等列入公建类别:5、不属于居住、公建、配套设施、停车库等功能的如架空层、转换层等其他功能列入“其他”功能类栏:6、建筑控制高度为限高时,建筑高度系项目用地内最高建筑的建筑高度:建筑控制高度为限低时,建筑高度系项目用地内最低居住建筑的建筑高度:7、厂庙、仓储等列入工业建筑面积类别1、场现状特点:本项目地块呈矩形。2、构思意图及布局:结合场地,利用原有规划结构,合理配置资源。3、竖向设计:建筑的开挖范围结合地形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土石方量,建筑出入口根据原始地形及建筑功能合理布置,最大化的便利于交通和生活使用。4、交通组织:建筑主出入口布置于西面,每层设置有二部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5、消防设计:场地内设有道路作为消防车道,并在车道末端处设置消防回车场12X12米,转弯半径大于9米,坡度3圾另按规范于建筑内相应各点布置有消火栓。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方案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依据性文件I、1与建设单位签定的设计合同.1、2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地形图、红线图执行的规范及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儿童福利院建设标准建标145-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重庆市建筑工程方案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渝建发2009126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最新版)。3、设计基础资料3、1区域位置:项目位于重庆市涪陵区。3、2地形地貌:地势复杂,最大高差大概12米。用地形状规则,呈矩形。4、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4、1、1工程规模:建筑用地面积540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535.97平方米,其中老年公寓面积23654.65平方米(已建);医疗康复中心面积1265.06平方米(已建):保育大楼面积6545.19平方米(已建):综合楼面积5037.99平方米(待建);儿童福利院面积3627.98平方米(本次报建);配套建筑面积51.99平方米:共有已建建筑4栋,待建建筑1栋,拟建建筑1株,为多层公共建筑。4、1、2工程规模等级:小型4、1、3设计标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防火类别: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二级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附表1重庆市涪陵区社会福利院-涪陵区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子项用地许可方案数值备注建设用地面积52734.11居住户数居住人口总建筑面积总计3627.98其中一地上3113.28其中一地下514.71、居住2、工业总计其中综合车间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重庆地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冷轧带肋钢筋混凝上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IlGlOl-I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15G701。3、建筑分类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筑抗宸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丙级4、结构方案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为满足左筑使用要求,尽量在转接部位或连接较弱部位设抗震缝,其余部位不设抗震缝、沉降缝和温度缝。为了解决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及收缩问题,在适当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和施工后浇带。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加强带采用膨胀混凝-.施工后浇带宽度为工800,梁板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二次浇筑,嵌固端选为基础顶面,嵌固端之上设抗熊缝形成独立结构单元5、基础方案拟采用桩基础6、主要结构材料:钢筋:钢筋采用:HRB400f,=360N""/,HPB300UQNInmr基础:C30梁、板强度由计算确定:C30C35填充墙过梁、圈梁、构造柱:C25砌体填充墙:内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密度800kgm3,强度等级2MU3.5,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5o外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厚壁型),密度W900kgm3,强度等级2MU5.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5。烧结页岩空心鹏其他要求:孔洞数12孔以上,宽度方向孔洞排数25排,矩形孔,交错排列。所有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7、结构计算及结构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研制的PKPM系列软件的高层及多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一SATWE(2014年版)程序进行结构计算,对结构进行在静力、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整体分析。五、电气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建筑用地面积540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535.97平方米,其中老年公寓面积23654.65平方米(已建):医疗康复中心面积1265.06平方米(已建):保育大楼面积6545.19平方米(已建);综合楼面积5037.99平方米(待建);儿童福利院面积3627.98平方米(本次报建);配套建筑面积51.99平方米;共有己建建筑4栋,待建建筑1栋,拟建建筑1栋,6、景观绿化:场地内利用多余空间,设置为自然景观,可引入当地名贵树种。7、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池位于标高最低的东南面,另配有多处拉圾回收站点。三、建筑设计说明1、设计构思及特点: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象美观。本建筑从功能上包层配有3个疏散楼梯间。2、建筑平面充分考虑建筑特点,结合地形,将功能分割明确。3、建筑立面外立面采用中现代风格,建筑印象鲜明突出,且具有亲和感,和当地的文化完美融合。4、建筑单体安全及防火疏散:本建筑利用楼梯作为安全及疏散通道。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6、无障碍设计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各类规范。场地内机动车道及步道可兼做无障碍通道:一层出入口处均设有无障碍轮椅坡道,坡道坡度为1:12,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四、结构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重庆市涪陵区。:办公及宿舍。建筑单体长(m)宽(m)高(m)层数(层)各层层高(m)结度要跨(m)主构结构类型儿童福利院72.819.213.34F3.38.0框架2、设计依据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2自然条件:50年一遇的风压值WO=O.30kNT: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的划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2、3所采用规范及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建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混凝I: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4.6维电保护IOkV开断设备采用交流电源操作,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IOkV进线开关设过流、速断保护。变压器采用熔断器保护,设过流、速断保护,另设变压器高温报警及非短路超高温跳闸保护。低压出线采用低压断路器作过流兼速断保护。4.7电能计量本工程计量分类分为照明、动力用电两大类,高压侧设总计量。另在变电所低压侧按照明、动力设分类计量。对内部管理核算所需的独立电能计量,可按业主所提要求在低压出线各相应馈线处设分计量表。4.8 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补偿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自动补偿。补偿后无功功率为0.95,已达到供电部门的要求。4.9 操作电源和信号IOkV开断设备采用交流电源操作,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4.10 工程供电本工程10/0.4/0.23kV变配电IOkv进线引自临近室外箱式变压器。低压出线穿管进入本栋楼通过桥架进入电井内。电缆穿外墙处预留防水钢套管。进入强电井之后沿井内明敷或穿桥架敷设。电缆、电线出强电井,穿管沿墙、楼板暗敷,或穿线槽敷设。消防设备(消防用水泵、应急疏散照明)的供电线缆采用铜芯、耐火型,沿金属防火桥架或金属线槽、强电井内敷设,穿管沿墙、楼板暗敷时,埋深不小于30uno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防火保护的密闭式金属线槽。4.11 配电线缆选型及安装方式(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OV放射式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相的供电方式。(2)配电竖向干线WDZBTJY-0.6lkV低烟无卤阻燃(B级)电力电缆:支线采用BV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PVC管沿棚、墙、地暗敷或塑料线槽沿增明敷。4.12 电动机启动方式及控制方式的选择用电设备的功率大于37KW的电动机采用星三角方式启动,小于30KW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所有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均采用就地控制方式与远程自动控制方式。5、照明系统:(1)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其他节能灯具。光源显色指数Ra280,色温应在3300K5300K之间。(2)照度要求: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4,各照度参数选取如下: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Ix)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Wm2)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Wm2)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备注走道、楼梯间地面1004.5W4.01980办公室0.75m水平300981980康复室0.75m水平300981980服务大厅0.75水平300111081980为多层公共建筑。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DBJ50-164-201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3、本工程拟设计的建筑电气系统:(I)配电系统(2)照明电气设计(3)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系统(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4、变配电系统:4.1、 负荷等级及容量:本楼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走道照明及其他负荷均为三级负荷。4.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工程10/0.4/0.23kV变配电IOkV进线引自临近室外箱式变压器。4.3、 备用电源及应急电源:本工程的过道应急照明由一路市电提供,另路由应急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4.4、 高、低压供电系统主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1)低压配电系统:配电电压为220V380V,采用TN-S系统配电。工作零线(N)和接地保护线(PE)室内要严格分开。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为树干式配电。2)为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对聿要设备,如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水泵等)、信息网络设备等均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在展末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投,自投方式采用双电源自投自复。4.5、 配电系统的、数量、容量及型式(D负荷计算方法及指标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各动力负荷按各相关专业所提设备容量资料计。办公楼:IOoW/m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4)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6.2设计内容(1)设计范围通风设计:暖通防排烟设计(详见本说明书消防专篇):暖通节能设计(详见本说明书节能专篇)6.3设计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重庆市)序号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单位重庆市1纬度(度分)29.312经度(度分)106.293海拨高度(In)351.14大气压力冬季(hPa)980.65受季963.86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供暖(°O4.17冬季通风7.28冬季空调2.29夏季通风31.710夏季空调35.51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C)26.512室外相对湿度冬季空调(%)8313蜕季通风5914室外平均风速冬季(ms)1.115受季1.516冬季最多风向CNNE17平均风速(ms)1.618频率(%)461319'多最多风向CENE20平均风速(ms)1.121频率(%)338(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I房间名称I熨季I冬季I新风量标I噪声丽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Ix)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Wm2)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7m2)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备注寝室0.75水平300981980(2)灯具型式及控制方式a.室内照明由就地开关控制;b.厕所照明采用防水防尘灯具就地控制。6、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1)建筑物防雷根据建筑物防亩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进行计算,本工程中的建筑物为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按三类防雷建筑考虑。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表4.3.1规定,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为防直接雷,在建筑物屋顶沿女儿墙设一条水平接闪带及在屋面敷设20x20m或24x16m接闪网,以防直击雷,屋顶外墙接闪带采用明敷,屋面接闪带采用明敷。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均应与接闪带可靠焊接。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屈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线平均间距为三类25m;(2)接地及安全措施a.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b.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及弱电接地等共用统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c.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d.本建筑所有插座均采用漏电保护开关。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f.信息通信网络系统7、弱电系统(1)本设计仅负责管线预埋。其余由专业公司负责。本工程电话全部采用市话直通每IoOnl2考虑1门电话,另考虑15北裕量,约需电话50门。电话设备设在电井处。电缆选用RVS-2x1.0穿PVC管或热镀锌钢管暗敷。(2)网路采用光纤穿PVC管或热镀锌钢管暗敷。六、采暧通风及空调设计说明6.1设计依据6.1.1(I)相关批文(写出文号及文件名)和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2)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3)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I未预见水I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I1.98I0.29I0.26消防用水量详见消防专篇。四、给水系统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由工程南侧的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现状市政环状给水管网管径均为DN300),引入管(共一处)管径为DN150,引入管处供水压力为0.40MP。给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室内给水管道材料采用PPR管道和钢塑复合管道等。室外给水管材采用钢丝网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水表井及阀门井采用砖砌,铸铁井盖。五、排水系统1、排水管网现状本工程接附近原有市政雨、污水干管,允许本工程污水、雨水排入。2、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按生活用水量的100%计,则最高日污水量为2L78m3d,最高时污水量为3.19m3h(,本工程生活污水全部需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雨水量及雨水系统采用重庆市涪陵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1975(1+0.633IgP)q-(/+12.647严20其中:P一重现期(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要求重现期取2-5年,本次设计取值3年。t一降雨历时,(min);本次设计采用t=8min;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Q,=驷FQy-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W-径流系数,本次设计道路径流系数取2=0.7。F汇水面积(ha)在屋面雨水斗附近设置溢流口,使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置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地面雨水经路边雨水口收集,进入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系统。4、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多层建筑采用伸顶通气。5、排水管道材质室内污、废排水立管均采用承压UPVC管:建筑屋面雨水采用UPVC专用雨水塑料排水管道。胶圈密封连接O室外谪水和污水均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埋地敷设。雨水、污水检查井均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4、室内所用排水地漏加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温度TC相对湿度”温度C相对湿度%准/h人dB(A)办公用房26W60183045(3)本项目空调系统由专业厂家二次设计。6. 4通风系统(1)自然通风1)本项目各房间其外窗(含阳台透明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大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采用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1)设置机械通风的区域水泵房、卫生间。2)系统设置方式a.各个公用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装置,集中排放浊气。b.水泵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计。七、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T164-2014);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等有关资料。9、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暧空调、电气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1、本工程红线以内的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贲设计。3、景观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三、给水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现状1、本工程南侧有DN300市政给水干管,水源由市政自来水厂提供,供水压力0.40MPa°本工程给水由市政给水管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道,供生活用水、消防用水,设水表计量,并设倒流防止器。用水量计算1)生活用水量:最高日水量21.78m3,最大时水量3.19In3。2)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见下表:用水部位Il单位数量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儿童福利院150Lm2d172432.550.320.312给排水节能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2、按用水部门设置水表进行计量收费。1.3电气节能1、减少线路损耗:(1)尽量选用电阻率P较小的导线:(2)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尽可能避免在设计中线路走弯,不走或少走回头路:(3)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2、提高功率因数(1)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3、照明节能(1)在保证不降低作业而视觉耍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2)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以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3)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其主要场所的平均照度及功率密度值如下: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Ix)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Wm2)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Wm2)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备注走道、楼梯间地面1004.54.01980办公室O.75m水平300981980康复室0.75m水平300981980服务大厅0.75水平300111081980寝室0.75水平300981980(4)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及紧凑型荧光灯。(5)使用低能耗及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5、空调机凝结水排水和机房地漏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裙房屋面或地面排水明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6、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黯来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给排水防疫措施1、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2、在总水表后接出的消防、绿化等用水管道的起点设置倒流防止船,防止生活用水水质污染。3、室内卫生间污水立管道系统仅设伸顶通气立管。厨房排水立管与卫生间排水立管完全分开。八、节能、环保及安全措施设计说明1、节能:K1建筑节能:1、1、1建筑节能设计依据: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哲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J44-2008墙体节能建筑构造(06J123)建筑节能门窗(一)(06J607-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59-2013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DJBT-07313J06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41-2012)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DJBT-069-13J02关于加强新型外墙饰面砖系统应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09161号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至第八号)关于加强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使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1)123号1、1、2建筑概况建筑物性质:公共建筑建筑物所处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形式:条式1、1、3建筑朝向:东西向,南北向,豆季有利于自然通风调节场地微气候,同时缓解场地内热岛效应。I、1、4建筑节能措施:外墙饰面层颜色选用卡通色为主,有效降低太阳辐射吸收。填充砌块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外墙、架空楼板保温材料选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岩棉板(垂直纤维)保温板;屋面、地面等维护结构均选取燃烧性能等级为Bl级的难燃型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外窗玻璃采用中空玻璃窗。废水治理:本工程区域范围内无特殊污染源,最大日生活污废水量约为4L72mZL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如下:公建楼卫生间污水一室外污水处理装置(生化池达到排放标准)一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涪陵市政管网的处理后污水需达到级排放)噪声控制:沿市政道路周边布置高大的乔木以降低道路机动车的噪声影响,通风机、空调机组和水泵等主要设备均选用高效、低噪声及振动小的设备;振动设备基础均设置橡胶或弹费减振船,配套电机设隔音罩:其与管道连接处设软接头,减振支、吊架以减振隔噪,水、暖、电气管线穿过楼板和墙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常用的生活泵和循环泵等均选用振动极小的产品,置于设备房,且采取一定的隔音措施,无噪音振动污染。所有水泵进出水管上均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压水管上设置弹性支、吊架,能有效地减震隔噪。区内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产生的垃圾,根据涪陵区环保部门运营情况,于建筑周围分别布置有市政垃圾回收站点,场地内以30米服务半径布置若干垃圾箱,由物管及涪陵区环保部门共同完成固体垃圾清运工作。九、消防设计专篇8、1设计依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5消防安全标志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50/202-2004;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8、2建筑消防8、2、1概况建筑用地面积540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535.97平方米,其中老年公寓面积23654.65平方米(已建);医疗康熨中心面积1265.06平方米(已建);保育大楼面积6545.19平方米(已建);综合楼面积5037.99平方米(待建);儿童福利院面积3627.98平方米(本次报建):配套建筑面积51.99平方米;共有已建建筑4栋,待建建筑1株,拟建建筑1栋,为多层公共建筑。8、2、2总平面布置建筑沿一个长边设消防车道和回车场,车道宽度为4米,转弯半径大于9米,坡度不大于8乐另按规范于建筑内相应各点布置Ief消火栓。8、2、3建筑单体消防设计建筑分类:多层公建建筑耐火等级:二级8、2、4防火分区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8、2、5消防疏散建筑每层设置有二部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8、3消防给排水1、设计依据:及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6)根据照明使用特点,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卧房等床头灯采用调光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采用节能自熄开关。2、环保2、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重庆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重庆市绿化条例;渝府发20022号“重庆市主城区五管齐下净空措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2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重庆市环保局渝环发1999639号”关于加强房屋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2设计原则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法规、方针和政策:严格以建设项目的环评结论为依据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2、3设计范围针对本工程总体布局,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本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可按环境影响评价中所提出措施执行。2、4建筑环境保护建筑总体布置满足建筑卫生间距要求并充分考虑建筑采光和通风。垃圾作袋装集中收集处理。建筑按其使用要求,满足相应的卫生标准和规范。建筑墙体及装饰材料选用无污染、无辐射的材料;建筑室内、走道考虑自然通风;卫生间有组织排气;对有发热源废气的房间,负层厨房等均设置通风系统,以保证房间内能有良好的空气环境。绿化满足绿地率要求,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树木花草进行优化种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防止病虫害技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采用地面、屋面、平台和垂直绿化方式,增大绿化覆盖率,起到清洁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气候的作用。尽量减少硬铺装,选择具有透气、透水性能的地面铺装材料,即扩大绿地面积,又保证了人和车辆的通行方便。绿化布置详见绿化总平面布置图。2、4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拟建项目中包括住宅楼所排放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在废气方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异味等:在噪声方面,主要有各类通风机、水泵噪声等。2、5污染物治理废气治理:设备用房排风口设在高出地面2m以上的空间排放。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2.消防应急照明本工程消防应急灯具控制方式采用集中电源供电非集中控制应急照明系统。1)应急照明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执行,具体如下:(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Olx5(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3.Olx;(3)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应低于10.Olx5(4)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备用照明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急启动后,在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1)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2)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3)在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主电源断电后,系统的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且不应超过0.5h;4)在火灾状态下,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危险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25s;2)其他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3)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场所,标志灯光源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5)本工程消防应急照明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不低于0.5小时,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0.5小时。6)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和灯具自带蓄电池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16-2014(2018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消防水源:本项目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置消防水池及泵房,消防水池由本项目南面的市政给水管补水,补水管管径DNlO0。消防用水量表:序号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灭火用水量M31室外消火栓2521802室内消火栓1521083合计288消防用水由本项目消防水池供给。能满足各消防系统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3、室外消火栓系统:(1)系统设置: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市政消防管网引出两根DN150消防管进入室外消防环网。消防供水管径为DN150,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