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支坪段)路基说明书.docx

    • 资源ID:281931       资源大小:78.6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支坪段)路基说明书.docx

    1、设计依据(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有关文件规定:(2)设计执行的规范、规程:设计执行的规范、规程: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T2111-2019)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3610-2019) 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交通部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JT/T513-521-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交通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E60-200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B02-2013)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如在提交正式设计至工程开工这一过程中出现规范更新,则以上所列的相应旧规范应废止,施工技术要求及其质量控制与检测均以最新发布的规范为准。2、项目技术标准、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2.1 项目技术标准2022年江津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支坪段)按四级公路(II类),设计时速为15kmh建设。2.2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工程设计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原则,在保证路基及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明书生态防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天然植被和水体,并结合沿线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设计完善的排水设施和工程防治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2.3 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一般路段路基路面等宽为4.5米。路拱横坡:不设超高路段的车行道采用2%的单向横坡,超高路段最大超高为6机2.4 路基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路面厚度。本设计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均按路面设计标高绘制,土石方数量计算按路基施工标高控制。2.5 5超高方式超高旋转轴为车道内边缘线,形成单向横坡后再旋转至设计最大超高值。超高渐变率:超高渐变率1/25。硬路肩均随行车道超高变化。2.6 公路用地限界本项目按两侧各Im计取。2.7 基设计说明3.1 一般路基设计3.1.1 一般境方路堤(1) 一般路堤填方边坡坡率:路基填方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路堤边坡坡率如下:填土高度小于等于&Om时,路基边坡坡率为1:1.5:当埴土高度大于8.Om且小于等于20.Om时,路肩边缘以下&Om边坡坡率为1:1.5,8.Om以下边坡坡率为1:1.50,且在8.Om分级处设一道L5m宽的平台:当填上高度大于20.Om时做另行设计。地表处理:3.1.2挖方路基挖方路基的设计从定路线就开始设计,以“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为原则,以边坡稳定为前提,控制路堑的最大挖深。岩质挖方边坡设计综合考虑岩性、岩层产状、构造裂隙产状与路线的关系,岩体风化程度、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既有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稳定状况,并兼顾路基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确定边坡坡率和防护措施。本着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填方较大,需要借土路段,若挖方处上地使用价值较低且又不产生过高边坡路段,挖方边坡坡率可采用适当放缓:对孤立山包原则上削平取土,减少边坡防护工程,恢复原有植被,符边坡部分作为临时用地,待施工完成后归还于当地,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有效地节约土地:对顺层边坡(倾角大于25°小于50°),尽可能放缓边坡顺层清方:对岩层逆向路基的边坡,主要是防止岩体的楔体滑落。挖方边沟外设置碎落台,宽度为0.20m。对于岩质边坡,边坡高度般每8T0.Om一级,每级间设L5m(一般情况)宽的平台,在岩土交界面及岩石强弱风化分界面,可调整分级高度或设置成折线坡:对于土质边坡,为便于全线边坡开挖的统一性及施工的便利性,当挖方边坡高度HWlOm时,只设一级边坡,当挖方边坡高度H>10m时,仍IOm为一级,各级间设1.5m宽的平台。一般情况下,挖方边坡按以下原则放坡:(1)土质及全风化岩石地段的路基边坡为1:0.751:1。(2)强风化的软质岩石,路堑边坡坡率为1:0.5l:0.75o(3)强风化至弱风化的硬质岩石,边坡上没有对路堑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构面时,路堑边坡坡率为1:0.1-1:0.5o(4)缺土段边坡可适当放缓取土石,对路线附近孤立山包,原则上削平取土石,减少边坡防护工程。(5)当边坡顶朝向山坡下方(山坡陡)时,采用相对较陡边坡率及较弱的边坡防护形式;当边坡顶朝向山坡上方(山坡陡)时,采用相对较缓边坡率及较强的边坡防护形式。(6)当土质(或软质岩)挖方边坡高于20m、石质挖方边坡高于30m,以及边坡虽不高但夹有软弱岩层的顺层边坡等不良地质地段,根据地勘成果、原位测试数据及相关规范耍求,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并根据其结果确定是否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7)土质边坡设计根据边坡高度、土的湿度、密实度、地下水、地表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既有人工边坡及自然边坡稔定状况等因素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确定边坡防护形式。I.地面横坡缓于1:5时,应清除草皮、耕植土及松软浮土等,清除地表土厚度按30Cm计,当地面横坡陡于1:5且缓于1:3时,如基岩面上覆盖层较薄,应清除覆盖层后于基底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2%4%,如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当地面横坡陡于1:3时,除清除覆盖层后于基底开挖反向台阶外,原则上应在填方坡脚处设置挡土墙或护脚挡护,具体设置视实际情况而定,并应对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oII.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的稳定性时,设置盲沟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宜超过3.Om,内侧应填石,其基础应置于岩石上或密实的碎石土上。护脚路基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在需要收缩坡脚以减少占地时,可增设护脚墙。(2) 土石路提本项目路基填土利用路堑挖方,土石混杂比例不一;对于石料粒径大于40mm,含量超过70%的填料填筑的路堤则为填石路堤。上石路堤、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压实沉降差控制标准,并同时检测孔隙率指标对其进行验证。土石路堤、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采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施工压实质量可以采用孔隙率与压实沉降差或施工参数联合控制,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土石路堤、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不得大于40c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中小于5mm的细粒料含量不应小于30乐对细粒明显偏少,影响压实的段落,在摊铺初平的填石料表面,应铺洒一层碎石或石屑料,碎石或石屑料用量约占大粒径料的15%2佻,要保证碎石或石屑料填满大粒径间隙缝。铺洒细粒料后,摊铺层面应相对平整,以利压路机碾压施工。土石路堤、填石路堤施工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在施工机具无法达到要求时,不能进行土石路堤、填石路堤施工。土石路堤、填石路堤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断面形式,边坡坡率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详见横断面设计图。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填石路堤采用边坡码砌,边坡码砌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片石,尺寸应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宜为12m。根据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对填石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和软质岩石。见下表。表5.1-2岩石分类表岩石类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代表性岩石硬质岩石2601 .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2 .硅质、铁质胶结的碳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枳岩类:3 .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中硬岩石3060软质岩石5301 .凝灰岩等喷出岩类;2 .汨砾岩、江匝砂岩、泥质页岩、程岩等沉枳岩类;3 .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应采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标徙。符合下表要求。表5.1-3不同岩性填料的填石路基干密度和孔隙率结构层位坚硬石料中等石料软质石料压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压实干密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由试压确定W23由试压确定W22由试压确定20下路堤由试压确定25由试压确定W24由试压确定22(3) 土石路堤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应用于路堤填筑。天然上石混合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表5.IT的规定,石料最大料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4.1.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要求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关于压实度的要求执行。路基的压实度采用玳型由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下表执行:表5.1-4路基压实度表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294下路床080294上路堤80150293下路堤150以下905、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5.1设计原则(1)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2)路基坡面的防护是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路基支挡结构在满足各种荷载组合下保证路基(8)挖方路段边坡形式不采用单坡,放缓低边坡,逐渐过渡到最大高度的边坡坡率,形成纵向连续的弧形坡面,横向上放缓最上一级边坡,使挖方路段两侧形成相对独立的馒头形岗丘,从而与周围山坡相协调,减少人工痕迹。4、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要求的说明4.1 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要求4.1.1 路基填料要求(1) 土质路堤康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IOOmfnO泥炭、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用于路基填筑,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得用粉质土填筑。采用细粒上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应符合下表要求。表5.IT填料最小强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堤上路床0305100下路床30-803100上路堤801503150卜路堤150以F2150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路基以路床顶面回填模量为设计指标以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并符合下列要求I .路基在平衡湿度状态下,路床顶面回填模量不应低于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有关规定。II .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的计算值应满足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控制要求。路基回填模量设计值取40MPal)(2)填石路提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应用于路堤填筑。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40OnlIn,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O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InnU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原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海(1)衡重式路肩挡土墙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挡墙所用片石应匀质、不易风化、无裂隙且标号不低于MU30,石料规格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2)沿墙长每隔l15m和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健可合并设置,缝宽2cm。缝内沿增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塞入深度不小于15CnU(3)沿墙高和墙长应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折线墙背的易积水处亦应设置.泄水孔采用直径IOCm的PVC管安装。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或常水位30cm。当墙后渗水量较大或在集中水流处(如泉水等),为了减少动水压力对墙身的影响,应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设纵横向地下排水设备(如渗水暗沟等)。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空基础。(4)挡土墙基础应置于稳定基岩中,基础的埋深不小于LOm,墙趾外襟边宽度要求详见挡墙标准断面设计图。5.4.3挡土墙与其他建筑物的连接路肩挡土墙与路堤衔接时,在墙头设置锥坡,挡墙埋入锥坡中0.75米。一般情况下,沿路堤横断面方向与路堤设计边坡坡度相同:顺路线方向,锥坡边坡统一为1:1.0。6、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6.1 设计依据和排水设施组成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本项目排水系统主要是路基排水,路面水通过路拱横坡分散漫流至路壁边沟或路堤排水沟。6.2 设计原则(1)本线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布设排水构造物时综合考虑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及涵洞位置,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2)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同时注意减少公路排水对原有水系环境的破坏。(3)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计降雨按聿现期8年设计。6.3路基排水及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耐用下设置。(3)在地下水较发育路段,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相结合;在多雨路段,坡面防护与截排水相结合,防止坡面冲刷破坏。5.2 路堤边坡防护防护形式与路基路面排水方案统一考虑,主要采用护肩、护脚及挡土墙等措施。5.2.1 一般路堤边坡防护本项目投资控制,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利于边坡自身绿化,故本项目填方边坡防护可以采用覆盖清表土,进行自身绿化。5.2.2 特殊路堤边坡防护(1)水田或优良农耕区路基填方,为节约土地,填方坡脚增设护脚墙(墙高l3m).(2)当地面横坡隧于1:3时,原则上应在填方坡脚处设置挡土墙或护脚挡护,具体设置视实际情况而定。(3)受地形、地物限制路段,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护脚、护肩、路肩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等。护肩高度l3m,用于横坡较陡但填高不高处的路基边缘加固;当稳定的斜坡坡面延伸过长时,可在坡脚设置护脚以收缩坡脚,护脚须置于基岩上。(4)超高路段内侧边坡、凹形竖曲线底部路段采用喷播植草。5.3 挖方边坡防护挖方边坡视其高度、覆盖层厚度、岩土界面、岩土体特征、边坡稳定情况进行防护,其防护形式以锚杆挂网为主。对高院边坡及欠稔定边坡,则加强工程防护。对于整体稳定性较好的厚层岩石边坡,则采取光面爆破的开挖方式,开挖后的坡面实行自然裸露的防护形式。5.4 挡土墙6.4.1设计参数(1)设计荷载:公路Tl级,限载71。(2)挡墙基底摩擦系数户0.4(岩质地基)。(3)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0=32°,填料容直k=21KN(4)墙身但工容重72=24KNm'0挡墙稳定系数:抗滑稳定系数其力1.3:抗倾覆稳定系数421.5。5.4.2路堤及路肩挡墙构造和材料要求设计使用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10年;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IOOkN为标准轴载,以BZZToO表示;自然区划:V2路面宽度:本项目路基路面同宽,为4.5m,平曲线宽度按四级公路(II类)进行加宽处理。路拱横坡:路而设置单向横坡,标准横坡为2乐横坡朝向以将路面排水排入边沟为准,避免对路基的冲刷,弯道处横坡应匹配圆曲线半径。错车道:单车道路面需设置错车道,本次设计按照每公里不少于3个错车道控制,其路面硬化工程已经计入路面工程数量表。甯车道不含过渡段长度10米,宽2.0米,错车道过渡段长度首尾各9米,全长28米。8. 2路面结构组合本项目路面设计设计采用BZZToO作为标准轴载,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面层:20CmC30混凝土面层基层:5cm厚碎石调平层。基层及上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路面类型层位验收弯沉值(0.0InlnI)依据加铺水泥混凝上路面后土基顶面240路基路面测试规程8.3材料技术要求(1)水泥混凝上面层1)水泥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32.5MPa,弯拉强度不低于4.0VPa。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L3中中、轻交通荷载等级的相应指标要求。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同强度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禁混合使用。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6.3.1地表排水路基排水系统由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组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堤排水沟,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堑边沟、平台截水沟及坡顶外侧的坡顶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将汇水接入排水沟或直接通过涵洞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纵向、横向或网状盲沟与渗沟将路基裂隙水与地下水拦截或排出,使路基处于干燥、稳定的使用状态。路堑边沟沟底纵坡除特殊设计外,与路线纵坡一致,且不小于0.3乐开挖后利用土质边沟,边沟尺寸为50(宽)x,10(深)cm。7、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7.1 路基填料的来源项目有少许填挖方,具体位置由业主统一指定。7.2 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路基设计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作好环境保护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1)本段路线在平面布线时统筹考虑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尽量绕避农田和人口密集区,以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减少房屋拆迁的影响,特别是学校、较大的居民区的拆迁等;(2)考虑了施工期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基础工程、临时工程等以及营运期汽车尾气、粉尘、油污等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设置了必耍的保护措施。(3)由于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山岭区,深挖路段较多。(4)当弃方量较少时,一般可在低洼地带就近废弃,尽量少占良田好地;当弃方量较大时,一般选择设置弃土场集中废弃,且合理设计以避免过多占用田地。待弃土场形成后,回填至顶面后变成耕地或植树造林,并采取适当支挡措施保证弃土场的稳定性。8、路面结构设计说明1.1、 设计标准及路面结构设计1.1.1 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四级公路(类);路面类型:C30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15kmh;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ra级碎石压碎指标(%)<30卵石压碎指标(%)<2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含泥量(按质量计Q<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箝<0.7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欧酸盐(按SO3质量计5)<1.0岩石抗压强度岩浆岩不应小于IOOHPa:变质岩不应小丁80MPa;沉枳岩不应小于60MPa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性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5)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为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可掺入减水剂。夏季施工或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可掺入缓凝剂。冬季施工为提高早期强度或缩短养护时间,可掺入早强剂。严寒地区抗冻,可掺入引气剂。6)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7)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28d龄期的抗弯拉强度试验确定水泥剂量,混凝上面板28d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OMPao不得使用。2)集料粗、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并应符合规定级配;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un(碎石)、19.0面(卵石)或26.5皿(碎卵石),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水泥含量不得小于300Kgm3,天然砂的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宜超过3%o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碎石的压碎值面层应小于30%。用做路面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级配要求。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u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l%o面层粗集料标准级配范围粒径类型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O-IO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3)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细集料标准级配范围砂分级细度模数方筛孔尺寸(mm)(试验方法JTGE42T0327)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3.13.710090-1006595356515305200700-5中砂2.33.01009010075100509030-608300-100-5细砂1.6-2.210090-1008510075-10060841545070054)碎石碎(砾)石应顺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9.Ommo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摊铺,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楼耙,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离析。4)混凝上拌和物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板靠边部和板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平板振捣船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IOCm20cm,然后用振捣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振捣器在每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并不宜过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当采用插入式震动器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而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L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2)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混凝土整平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补找平板而,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2)混凝土拌和物,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滚筒进一步整平;3)设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形板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板面平整。(3)混凝土板做面水泥混凝土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做面时,应设置移动式遮阳棚,防止烈日暴晒:2)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健、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3)做面宜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抹平,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4)抹平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以增加路面的抗滑性。采用拉毛养生机进行拉毛处理,槽深35所,槽宽3mm,槽间距在1224mm之间随机调整。(4)混凝土面板接缝施工1)胀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与板面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8)填缝料混凝I:路面的构造缝必须用专用填缝料灌缝,填缝料的性能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中表3.9.6的技术要求。在施工路面各个结构层前要铺筑实验路段,以便最终确定路面结构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及其它施工细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按有关的“规范”、“规程”对材料进行实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路基病害处治、路面及排水设施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2)碎石用作碎石的粗集料应采用轧制的碎石或天然碎石。石料等级不低于规范耍求,扁平细长颗粒不超过20%,近似正方形有棱为好,不能含有其它杂物。石料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石料压碎值小于35。9、施工技术要求9.1水泥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拌和物的浇筑1)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钢模板的高度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为±1mm;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2)混合料拌和混合料拌和可在项目设计位置建立拌合站集中拌和,也可与业主商量后在拟建道路沿线寻找合适场地集中拌和,必须采用带电子配料的强制搅拌机,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60s),以保证混合料充分拌和。3)混凝土拌和物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板一次掩铺: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耐久性好。填缝料应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即耐磨、耐水等,不过早老化。填缝料寿命不得低于3年。胀缝板材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胀缝板材的技术要求木材类型股、橡胶泡沫类纤维类压缩应力(MPa)5.0-20.00.2-0.62.0-10.0弹性殳原率(黯355J90>65挤出量(Mn><5.5<5.0<3.0弯曲荷我(N)1004000-505402)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品种主要有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和沥青玛蹄脂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加热施工式橡股沥青填缝料技术标准试验项目技术指标低温拉伸0,CRH25%3循环,15mm,一组三个试件全部通过针入度¢0.1mm)70弹性复原率(%)30-70流动度(mm)<3软化点(C)>80填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进入缝内;灌注埴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填缝料灌注深度宜为3-4cm0当缝槽大于3-4Cm时,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高于板面,冬天宜稍低于板面:3)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时,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均匀,直至规定温度。(6)水泥混凝土面板养生1)湿法养生应符合下列规定:宜用草袋、草帘等物,在混凝土终凝后覆盖于面板表面,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混凝土板浇注Id内,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板产生收缩裂部应设置张缝板,上部应灌填缝料:2)缩缝的施工,应采用切缝法,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压缝法,切缝法和压缝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切健法施工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缝:切缝前应调整刀片的进刀深度,宜为1/4板厚,切健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缝时,应先关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板面以上,停止运转:切割时刀片冷却用水,其压力不低于O.2MPa;碎石混凝土的最佳切缝抗压强度为6.012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OMPa;待缝槽干燥后,应尽快灌注填缝料:压缝法施工当混凝土拌和物做面后,应立即用振动压缝刀压缝,当压至规定深度时,提出压缝刀,用原浆修平缝槽,严禁另外调浆,然后,应放人铁制嵌条再次修平缝槽,待混凝土终凝前泌水后,取出嵌缝条,形成缝槽。纵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健纵缝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应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2)企口缝纵缝宜先浇筑混凝上板凹桦的一边;缝壁应涂刷沥青,浇筑邻板时,应靠缝壁浇筑。3)整幅浇筑纵缝的切缝或压缝,应符合本设计的有关规定:(5)填健施工填缝料一般分为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常温施工式填缝料。1)用于水泥混凝上路面修补的填缝料应具备如下技术性能:与水泥混凝土板缝壁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当混凝上板伸缩时,填缝料能与混凝上板缝壁粘接牢固,而不致从混凝土缝壁上拉脱。具有较高的拉伸率,填缝料必须能随混凝土板伸缩,而不致被拉断。耐热及耐嵌忍性好,在熨季高温时,填缝料不发生流淌。填缝料应耐砂石杂物嵌入,保证混凝土板伸胀不受阻。具有较好的低温塑性。在冬季低温时,填缝料不发生脆裂,仍具有一定的延伸性。DK0+858-DK0+958.477100.48EKO÷C10.453-EKO+115.273104.82FK0+O00-FK0+O7070FK0+630-FK0+766.454136.45备注:可根据现场情况作调整9. 2碎石施工其一般工序为:准备工作;摊铺碎石;预碾碎石;灌浆:带浆碾压;最终碾压(特殊路段:如陡坡、受限路段等可采用行车碾压,板结后再铺筑混凝土路面)。10. 3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标准及检查项目、频率和方法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中表13.2.1的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标准及检查项目、频率和方法项次检查项目版量标准检测频率检查方法I弯拉强度标准小梁弯拉强度(MPH)按附录H确定每班留13组试件,日进度V500m留1组:250Om留两组;2IOOOm留三组,测算JTGE30T0552、T0558路面钻芯劈裂强度换算弯拉强度(MPa)每车道每2Km钻取一个芯样,单独施工硬路肩为个车道,测算fcs、fmin,CvbJTGE30T0552、T05612板厚度(Mn)平均值2-5:极值15,CV值符合设计规定路面摊铺宽度内每IOOrn左右各一处,连接摊铺IOOm单边1处板边与岩芯尺测,岩芯最终判定3纵向平整度6c(mm)2.00所有车道检测车载平整度检测仪IRIc(mkm)3.303mm直尺最大间隙h(u)(合格率¢5>90%)5每半福车道200m2处,每处IOR3mm直尺缝;在混凝上板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2)塑料薄膜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并做好贮运和安全工作;塑料薄膜施工,宜采用喷洒法。当混凝土表面不见浮土或用手指压无痕迹时,可进行喷洒;喷洒厚度宜能形成薄膜为度,其用量宜控制在350gm2以上:塑料薄膜喷洒后3d内,禁止行人通行,养护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以确保薄膜的完整。3)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采用普通水泥时,般允许拆模时间,见下表。混凝土板允许拆模时间昼夜平均气温(1C)允许拆模时间(h)昼夜平均气温(C)允许拆模时间h)572203010482524153630以上18注:允许拆模时间,自混凝土成型后开始拆模时计算:使用矿渣水泥.拆模时间延长50-100%。拆模时,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角、边,尽量保持混凝土面板完好。4)混凝土强度面板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7)防滑刻槽1)沿线纵坡29%路段需对其路面进行防滑刻槽处理,详见下表:防滑刻槽段落长度(m)AKO+022,891-AKO+06845.11AK0+168-AK0+23264AK0+750-AK0+850BK0+017.120-BKO)9274.88BK0+138-BK0+288.715150.71DK0+020-DKO+180160(2)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4乐10、施工注意事项10.1 一般路基施工注意事项(I)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免杂多变,施工前难以完全准确掌握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故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根据路基开挖后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将路基坡面防护工程设在稳定的坡面上。对于路基边坡开挖以后稳定性不足或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及时反馈,以便进行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信息化动态设计。(2)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协调。(3)路基防护工程宜与路基挖方工程紧密、合理衔接,边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及时进行养护,各类防护与加固工程应置于稳定的基础和坡体上。(4)对于土质路堤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土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IOcmo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假的双向横坡,并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好的填料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

    注意事项

    本文(“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支坪段)路基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