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件老人护理特点.ppt
各位领导、老师:,老 年 人 的 护 理 特 点,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5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仅24.4张。,我国人口老龄化,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10个部门近日下发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较快,我们用国际上通用的指标可以看到中国和其他国家老龄化速度的差异,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0%、从10%上升到14%或从7%上升到14%所需要的年限,作为衡量老龄化速度的指标.用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0%这个指标来衡量,法国用了75年,美国用了30年,日本用了15年,中国用了16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中国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将会逐步提高。高龄化是老龄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高龄老人死亡率的下降或存活率的上升。,老年人的护理特点,什么是养老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观察、了解、判断所护理老人的身心健康状态,通过自己的工作,满足老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需求,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使老人健康长寿。,人类的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它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成五个层次,用“金字塔”的形状模式来描述,形成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如图,一、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困难多,需要更多的耐心,1、日常生活自理困难者较多,需要精心照料。a保持老人身体清洁。每日护理:,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特点,生理需求:每日护理(晨晚间护理)、每周护理、压疮的预防、衣着照顾等营养要求:以优质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低盐(小于10克,高血压小于5克)、低糖、易消化、清淡为宜。饮食护理:一日三餐有规律,食物宜煮熟、温热、软烂、可口。进食适量,不可过饱,注意进食环境,进食速度不可过快,以防呛咳或意外。,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特点,1进食前:环境准备:进餐前注意室内卫生,消除一切污物,保持安静,备好清洁的餐具。老人准备:对卧床老人按需要给予便器,用后撤去,协助洗手,扶助体弱老人坐起。护理人员:衣着整洁,操作前洗净双手。,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特点,2进食时:将热饭菜尽快地、准确无误地配发给每个老人。观察老人进食情况,并清点老人数。对卧床、上肢不能动的老人,应采用喂食,取合理体位,喂食前颈部放围嘴布,喂食时应耐心、速度、温度应适宜。对进流质的老人,可用饮水管吸入。对能吞咽、但易呛咳者,可将头稍垫高,偏向一侧,谨慎喂食,避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3进食后:进食完毕,协助卧床老人漱口或做口腔护理,整理床铺。必要时做好记录。,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特点,大小便护理:便秘的护理,腹泻的护理,睡眠护理:睡眠不能,入睡困难,夜间醒来的次数多,早醒,健康老人8H/D,70-80岁9H/D,80-90岁10H/D,老人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好的睡眠质量,才能消除疲劳,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老年人的身体护理特点,安全的护理:对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可以让他们自已动手料理生活,但要在工作员视线内,对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要协助或完全照顾,外出活动、室内设备、环境电器有防护设备,以防跌、碰、摔伤等意外。疾病护理:食欲不振、精神差、尿量多少、头痛、腹痛等症状,要及时观察汇报,以免延误病情,因老人症状不明显不典型。,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待老人的正确态度,建立于相互尊重及谅解之上。照顾者应将老人以成人看待,以姓名称呼他们,在提供照应时,应配合他们的步伐,绝不应对他们 高声呼喝,体谅他们行 动上的不便,在有需要 时提供协助,并要面带 笑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素尊重:尊重老人的意见,老人也是成年人,不应以他们的自理能力转弱便把他们看待成小孩。老人往往觉得自己老了,一切不及从前,很容易会产生自卑感,所以我们应该明确表现对他们的尊重,增强他们的自信。同感:应放下自己主观的 想法,设身处地从老人的角 度去一同感受事物。,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主动:老人的生活圈子不断缩窄,再加上照顾者事事代劳,老人会变得很被动、没有用,缺乏自信。所以,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们沟通,关心他们。尊重老人的自决能力 切忌自行替老人作出任何决定,应协助老人从多方面分析事情,以作出最合适的抉择,例如提供不同的资料,及与老人分析不同决定的优劣。,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真诚:诚恳、积极的态度。若不清楚老人的意思,可以要求澄清,不用装作完全明白和同意。如遇有不同意见,也无须盲目附和老人。接纳:因疾病等因素困扰,老人有时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可能会有不合理的行为,护理员应该体谅和谅解他们的处境和限制,以爱心去接纳他们。,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沟通:沟通并非只是言语(肢体)表面上的交流,而是彼此抒发感情,传达心意的方法。沟通五要素:一是发讯人,二是收讯人,三是讯息,四是沟通媒介,五是回应。,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有效沟通技巧:让对方早作心理准备尽可能选择一个宁静的环境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尽量面对平视对方注意自已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留意老人的听力和视力是否正常使用直接简单的句子,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容许对方一些时间去接收及回应对老人讲话不要大声叫喊运用工具与老人沟通的态度:爱心、耐心、信心、诚意及敬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人护理的要素服务对象:老人 工作内容:生活照顾为主 工作性质:专业性服务,老年人的护理的原则,老年人照顾的原则1.服务与照顾原则:服务与照顾是贯穿整个护理工作的永恒内容,养老护理员应想到如何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与照顾使老人的身心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老年人的护理的原则,2.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是始终贯彻在我们的服务与照顾中的一条主线,以仁爱和人道的精神,尊重每一位被服务的老人,从他们的个性化要求出发,满足提出的各种需求。不能以性别、年龄、文化、地位、贫富、疾病等而论。,老年人的护理的原则,3.互帮的原则:养老护理员与被护理的老人通过互动以促进老人身心健康,提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老人生存、生活质量。,老年人的护理要点,1.坚持活动,延缓退行性变化“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劳动和体育锻炼能保持各器官的活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的目的。健康生活方式需保持吃动平衡,”管住嘴迈开腿”,建议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老年人的护理要点,2、适宜的饮食营养老年人牙齿不好,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代谢活动也降低。因此注意老年人的饮食营养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饮食应多样化,营养要全面。营养不足会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降低抗病能力。营养过多则造成肥胖,导致心血管病患。老年人饮食要清淡,以素食为主,控制甜食,限制脂肪摄入。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饱。,老年人的护理要点,3.规律生活,陶冶情趣,防止忧郁症和老年痴呆症。老年人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如吃饭、睡觉、锻炼身体等。老年人缺乏精神寄托,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会产生孤单寂寞之感,也会导致性情变化,脾气孤僻。开阔的胸怀、乐观的态度也是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适当搞些活动如养花、养鱼、写作阅读、书法等。防止老年忧郁症和延缓老年痴呆症。,老年人的护理要点,4.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期发现疾病。老年人易发生便秘,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最好是用坐式便具。讲究个人卫生,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老年人对疾病反应差,发生疾病后,主观感觉不敏锐。容易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要随时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治,有条件可以每年体检一次。,老年人的护理要点,5.过度照顾对老年人无益。近年来国外调查研究发现:对老年人过多帮助反而会加快他们的衰老过程。护理员的关怀备至,使得老年人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加剧了身心的衰老。美国心理学家对慢性病老年人的观察研究也证实过度关怀会阻碍慢性病的康复进程,原因是,慢性病人心理上会有一种依赖心理,心理学家称为“病人角色”,心理上安于被过度照顾,失去于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和康复的动机,使躯体及思想处于休息状态,从而减弱了自身内在的抗病力和免疫功能,由此成为康复的障碍。所以,凡是老年人能够处理的事情最好让他们自己单独去做,这样能够使老人们勤动脑和手脚,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发展,护理员只给予必要的帮助,多鼓励慢性病老年人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老年人的护理要点,6.安全护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机体的总体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用药复杂等特点,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护理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及时解决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尽可能避免及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确保老年人的安全,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常见的不安全因素:1.摔倒跌倒坠床。2.误吸、误食。3 窒息。4.压疮。5.烫伤。6 轻生。7 走失。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1.生理性因素。2.病理性因素。3.心理性因素。4.药物性因素。5.环境性因素。6.技术性因素。,老年公寓介护援助系统,介护: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介护援助过程方法,情况分析,利用者分析评价(Assessment),制定援助计划计划,计划实施实施,再分析评估,A-PIE过程方法,(Planning),(Implementation),(Evaluation),个例,基本情况特记疾病、障碍程度、健康状态ADL(移动、排泄、饮食、更衣、入浴视力、听力、会话、麻痹、情绪)余暇自立关联情况(人际交流、个人活动、集体活动、业余生活、工作经历)基础生活、社会生活、余暇活动,(E)评估,(I)实施,(P)计划,(A)评价,分析,情报利用者分析,问题点,余暇生活社会生活基础生活,一日介护流程,评估方法,社会生活,余暇生活,基础生活,评估,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的努力方向,服务理念人本化服务构架系统化服务单元小型化服务方式个体化服务资源社会化日常生活活动化日常活动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