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docx

    • 资源ID:257629       资源大小:137.29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docx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代码:0814)本学科具有“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代码:081405)硕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典型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事故灾难等公共安全的风险分析和应急响应理论与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公共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灾害相关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灾害损失评估、应急管理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木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应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了解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置、风险管理以及与公共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紧密相关的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本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保险、民政、应急、物流、交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专业管理部门,保险行业、应急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行业,与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紧密相关的行业,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二、专业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下设四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生导师1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技术典型自然灾害中灾害风险评估与灾情评估理论与技术,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优化技术。黄崇福教授汪明教授2基础设施及公共安全系统风险评估与优化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基础设施网络的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城市公共安全系统风险评估及系统优化和管理技术。程昌秀教授方伟华教授杨赛霓教授孟耀斌副教授赵哈萍副教授3生态环境风险分析技术自然灾害的次生灾害及生态环境灾害的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刘吉夫副教授张朝副教授叶涛副教授4灾害应急响应技术应急响应中的人员搜救与转移安置、应急物资的物流优化等理论与技术,预案编制、评估及应急演练技术。胡小兵副教授刘凯副教授三、学习年限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3年。按规定提前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符合学位分会提出的硕士生科研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生可以在2.5年内完成学业。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最低学分:38分)课程类别科目和门数最低学分要求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9学分方法课1学位基础课一级学科平台课程(不低于3门,9学分)(含至少1门方法类课程)9学分学位专业课(不低于4门,9学分)9学分专业方向课(含至少2学分实践课)6学分必修环节实践(实证、实验)活动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不计学分注:(1)公共选修课中的方法课原则上应选修由研究生院开设的方法课或跨一级学科学位基础课中的方法课。(2)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原则上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学位基础课程原则上必须进行笔试。笔试必须有正规试卷,时间不少于2小时。(3)公共选修课不计入硕士毕业所需的学分中。(4)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业规划指导研究生修读课程,根据情况指导研究生补修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或其它课程。2,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3.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L硕士生实践(实证、实验)活动要求硕士生实践(实证、实验)活动应满足如下两条之中的一条:(1)硕士生需要阅读导师(组)提出的文献,参加导师(组)的科研活动,累计不低于IOO小时。并在学院和导师(组)的讨论会上报告文献阅读进展与研究进展。(2)硕士生实践活动包括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任选一项。实践活动的工作量应不少于30日,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实践(实证、实验)活动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完成。实践(实证、实验)活动应规范记录和严格管理。2 .硕士生中期考核要求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包括课程学习成绩考查、经典与前沿文献阅读考查、学术道德规范考查、开题报告等环节。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3 .硕士生公开学术报告必修环节中的公开学术报告是硕士生在第五学期结束前须在院内做公开学术报告1次,报告内容应原则上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报告活动由学科内导师(不低于1/2人数)参与评审并共同投票,合格票数达总票数2/3以上的视为合格,给予相应学分。第一次评审不合格者,应在申请答辩前再次进行公开学术报告,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4 .硕士生国际化经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至少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一次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形式上可为参加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交流、参加由国际专家举办的短期讲座(非学分课程)等。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1 .硕士生学位论文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此处应由学科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对学位论文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和学位细则一致的地方建议不再列出。)2 .其它毕业要求硕士研窕生在读期间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答辩:(1)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导师第一,研究生本人为第二)至少公开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所发表的刊物须为中文核心期刊、EESCl或SSCl收录源刊:(2)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登记权1项;(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含导师第一,研究生本人为第二)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七、导师责任学业规划方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兴趣,制定学生的课程学习计划和科研培养计划。科研能力方面,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学生的讨论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并对科研工作提供经费支持;指导学生完成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合作交流方面,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熟悉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提供与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的机会。学位论文方面,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监督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八、课程一览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生课程一览表WIT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学时上课学期备注研究生院公共方法课计算方法ComputingMethod3541方法课,可算作学位基础研究生院公共方法课仿真Simulation3541方法课,可算作学位基础学位基础课自然灾害风险分析RiskAnalysisofNaturalDisasters3541学位基础课灾害经济学DisasterEconomics3541地理学“自然灾害学”专业开设学位基础课结构工程基础FundamentalsofstructuralEngineering3541学位基础课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Introductionfor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Engineering3541学位基础课可靠性工程ReliabilityEngineering3542学位基础课工程最优化Optimizationprinciplesandtechniquesforengineering3542方法课学位专业课生命线工程概论Lifelinesystems1181学位专业课高等工程数学AdvancedEngineeringMathematics3542学位专业课应急技术Emergencytechniques1182学位专业课灾害空间分析与建模Disaster-orientedSpatialAnalysisMethodsandModeling3542学位专业课工程数值模拟NumericalModellinginEngineering2362学位专业课工程应用统计IntroductiontoStatisticsforEngineers2361缓开学位专业课环境生态系统与安全SafetyofEnvironmental&EcologicalSystems3542学位专业课自然灾害损失评估NaturalDisasterDamageandLossAssessment2361专业方向课台风巨灾风险模型CatastropheModelingofTropicalCyclone1181缓开专业方向课专业英语ProfessionalEnglish1182专业方向课灾害保险精算DisasterInsuranceActuary1182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学时上课学期I备注专业方向课地震地质工程与防护Earthquake&GeologicalEngineeringandPreventionEngineering1182专业方向课GIS实践PracticeofGIS118小学期实践课方向课防灾减灾工程综合实习Practiceof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Engineering118小学期实践课专业方向课风险分析实践PracticeinAnalyzingRisks236小学期实践课专业方向课暑期社会实践SummerSocialPractice118小,学:期实践课说明:,:硕士生课程应安排在前四学期完成,其中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安排在前两学期分秋季、春季较为固定地开设。“上课学期”用1、2标注,如两学期都开设,填写“1和2”。学位基础课一般为3学分,学位专业课一般为2学分,专业方向课为1-2学分,每学分对应18学时,即3学分=54学时,2学分=36学时,1学分=18学时。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方法英文名称:COmPiltatiOnaIMethOd总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自然灾害学以及一般工科学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期效果: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计算机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一般软件中数学方程中的方法与内涵,并为在科研中对基本方法使用与改进建立基础。主要内容:计算方法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主要介绍误差分析、插值法、数值积分与微分、常微分方程、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等等。主要章节:引论§1 1.计算方法的研究对象§2 .计算方法设计原则§3 .数值计算的误差第一章MATLAB程序设计基础§1 .MATLAB编程基础§2 .MATLAB数值求解功能介绍第二章插值法§1 .插值平均§2 .Lagrange插值公式§3 .逐步插值过程§4 .插值逼近§5 .样条插值第三章数值积分§1 .机械求积§2 .NewtonCotes公式§3 .Gauss公式§4 .复化求积法§5 .Romberg加速算法§6 .数值微分第四章常微分方程的差分法§1 .EUler方法§2 .Runge-Kutta方法§3 .Adams方法§4 .收敛性与稳定性§5 .方程组与高阶方程的情形§6 .边值问题第五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解法§1 .GaUSS消去法§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 .直接三角分解方法§4 .矩阵的奇异值和条件数,直接方法和误差分析§5 .解的迭代改进第六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方法§1 .迭代的基本概念§2 .Jacobi迭代方法GaUSS-Seidel迭代方法§3 .超松弛(SoR)迭代法§4 .共拢梯度法第七章方程求根§1 .单个方程的迭代法§2 .迭代加速收敛的方法§3 .NeWtOn迭代法§4 .割线法和Muller方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本课程每次课后均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课外上机计算实习。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作业与报告)+期末考试(书面答卷,闭卷考试)教材及参考文献:1 .计算方法:算法设计及其MATLAB实现。王能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李庆扬、关治、白蜂彬,数值计算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 .李红、徐长发,数值分析学习辅导。习题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4 .封建湖、车刚明,计算方法典型分析解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5 .张韵华,数值分析方法解题指导,科学出版社,2003年大纲撰写人:赵皓萍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工程最优化英文名称:Optimizationprinciplesandtechniquesforengineering总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学科方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自然灾害学及一般工科学生先修课程(含已具备的学识基础的要求):高等数学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应用优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期效果:使学生掌握应用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思想和方式,掌握解决具体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会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优化问题基本方法,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问题,启发式方法,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及一般优化编程设计。主要章节:第一章绪论§4 .系统优化方法§5 .优化理论发展第二章线性规划§1 .单纯形法§2 .灵敏度分析§3 .整数规划(分支定界法)第三章优化建模基础§4 1.线性规划应用实例第四章非线性规划§5 1.无约束问题最优化方法§6 .约束问题最优化方法第五章网络优化问题§7 1.最短路问题§8 .运输问题§9 .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10 4.TSP问题§11 5.Scheduling问题第六章随机优化问题§12 L优化问题中不确定因素建模§13 2.随机优化§14 3.动态优化第七章现代智能计算方法§15 1.模拟退火算法§16 人工神经网络§17 模糊理论和模糊系统方法§18 进化算法§19 新兴的自然启发算法§20 计算复杂性(NP,NP-C,NP-hard)§21 7.现代智能计算方法的经典应用第八章多目标优化算法§1 .多目标优化概论§2 .重构单目标函数法§3 3.Pareto非占优评级法 5 .求解完整的Paret。前沿 6 6.基于决策偏好求解部分Pareto前沿第九章优化问题案例应用§1 .经典优化问题介绍(如,选址模型/VRP问题/库存优化问题等)§2 .复杂优化问题案例模型设计第十章CPLEX建模与应用(上机实习)§LCPLEX建模讲解§2.上机案例设计与实践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本课程每次课后均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课外上机计算实习。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作业与算法案例设计)+期末考试(书面答卷)教材(含经典学术名著)及参考文献(含境内外学科主流名刊):李元科编著,工程最优化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袁亚湘、孙文瑜著,最优化理论和方法,科学出版社蒋金山,最优化计算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Hetcher,PracticalMethodsofOptimization,SecondEdition»JohnWiIeyandSons,Chichester,1987.>NocedalandS.Wright,NumericalOptimization,Springer,1999o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具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大纲撰写人:赵哈萍,胡小兵课程中文名称:仿真课程英文名称:Simulation总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学科方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先修课程(含已具备的学识基础的要求):概率统计,基本编程教学目标:理解仿真的优缺点,掌握离散仿真的建模技术方法,可进行相关编程、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可应用与实际问题。预期效果:学生可以依据实际问题抽象出离散仿真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仿真本身的优化;提高学术国际交流能力。主要内容:仿真的基本概念,仿真建模中涉及的概率统计知识,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随机数生成,随机变量生成,输入输出分析,模型验证方法,方差减少,仿真优化,仿真软件应用,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主要章节:周主题阅读材料1介绍仿真与离散系统IntroductiontoSimulationandDiscrete-EventSystemsChapter12相关概率统计知识回顾ReviewofStatisticsChapter23BuildValidandCredibleSimulationModels仿真基本流程,基本案例Chapter34GeneratorofRandomNumber随机数生成Chapter45GeneratorofRandomVariates随机变量生成Chapters6输入分析SelectInputDistributionChapter67-8输出分析OutputAnalysisChapter79仿真验证SimulationValidationChapter910考试Exam11仿真软件计算机应用HandoutIntroductionofArena12-13方差减少VarianceReductionChapter1014-15仿真优化SimulationOptimizaitonChapter1216安全系统仿真应用ApplicationsinSafetySystemHandout讲义17课程项目周CourseProject实地调研以及上机实践18课程项目报告Presentation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为主,结合案例研究和课程项目,英文授课考核方式:作业30%闭卷考试30%课程项目30%课堂表现/出勤10%教材(含经典学术名著)及参考文献(含境内外学科主流名刊):1. SimulationModeling&Analysis,3rdedor4lhed,Law&Kelton,McGraw-Hill,2000.2. Handoutwillbegivenforeveryclass.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具有工程背景,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熟悉离散仿真的理论及在安全系统应用,英文熟练大纲撰写人:杨赛霓课程中文名称: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课程英文名称:RiskAnalysisofNaturalDisasters总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学科方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自然灾害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掌握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技能,跟踪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最新动态。预期效果:学好本课程有助于在保险、气象、地震、消防、水利、农业、林业、民政、规划、应急、金融、国土整治、社区管理等涉及灾害、安全和风险的领域就业。主要内容:许多自然灾害不能精确预测,只能用风险分析方法对不确定的未来情景进行认识。本课程讲授自然灾害风险的本质,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介绍在自然灾害领域中常用的风险分析手段。作为研究生课程,本课程的独到之处是,针对自然灾害系统通常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模糊不确定性这一特点,阐述了信息扩散技术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适应互联网时代风险分析的发展趋势,本课程还讲授智联网在线风险分析的相关理论和系统。主要章节:第一章:自然灾害核心要点: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等,是在我国常发生的13种自然灾害。§1 .用定义描述概念的基本要求§2 .自然灾害的基本定义§3 3.我国常发生的13种自然灾害的界定第二章:自然灾害风险核心要点:较有影响的18个风险定义,77%用到可能性或概率概念。只有可以用概率模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的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才是概率风险。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风险具有概率风险的某些特征。§L什么是风险?§2 .可能性和概率类定义§3 .期望损失类定义§4 .公式类定义§5 .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定义§6 .风险的分类第三章: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核心要点:从环境危害、自然灾害等八大领域中使用的风险分析基本方法,可以归纳出5种主要的风险分析方法,从而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自然灾害概率风险的基本分析模式,是识别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分布和风险承受体的脆弱性曲线,并依据它们计算出灾害的期望值。 1 L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 2 2.八个领域中的风险分析基本方法 3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4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模式第四章:危害识别类风险模型核心要点:曾用于识别生产安全隐患的一些方法和模型,在自然灾害领域已得到应用,既有安全检查表等定性方法,也有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模型,模型的基本功能是组合系统中相关概率,进行系统性判断。 5 .风险分析与危害识别 6 2.故障树分析 7 3.事件树分析第五章:指标体系类风险模型核心要点:风险的指标系统,来源于人们对风险表象认识的需要,林林总总,举不胜举。一些好的指标体系,可以区别出风险的相对高低,但没有物理意义。层次分析法,是最受人们追捧的指标体系类风险模型之一。§ 1 险分析的指标系统§ 2 地理属性叠加的风险分析模型§ 3 层次分析法第六章:保险精算中常用概率模型核心要点:保险精算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市场和管理目标厘定费率。同质保险标的在保险期内的期望损失,是保险精算的依据之一。经验分布法、最大似然法和BayeS法是估计期望损失常用的概率模型。剩余量模型在保险精算发挥重要作用。§ 4 险精算§ 5 验分布法§ 6 大似然法§ 7 Bayes估计方法§ 8 剩余量模型第七章:信息扩散的风险评价方法核心要点:信息不完备是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信息扩散将没有几何大小的样本点变为模糊集,能部分弥补信息不完备的空缺,提高风险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线性信息分配和正态信息扩散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扩散方式。§ 9 风险系统中的不完备信息§ 10 扩散原理§ 11 性信息分配§ 12 信息扩散§ 13 息矩阵§ 14 展概述第八章:种植业洪灾风险评估案例核心要点:在90年代,我国县市一级较小区域内的历史灾情资料严重不足,满足不了传统方法最低要求有30个样本点的条件。将正态扩散方法用于处理湖南省各县市14年的洪灾资料,能较好地估算灾害程度的概率分布,从而计算出不同洪灾的超越概率。§ 1 言§ 2 灾害样本点和风险评估模型§ 3 真实数据和风险图§ 4 结论和讨论第九章:单层砖柱厂房地震震害预测核心要点:用信息扩散方法构建结构动力反应与震害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近似反映了地震强度与建筑物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用1976年唐山地震VIII区的18个砖柱单层厂房的震害资料,构建了用于震害预测的脆弱线曲线。§ 5 引言§ 6 结构动力反应与震害关系的模糊识别§ 7 糊关系矩阵的扩展§ 8 唐山地震Vfll区内震害资料进行单层砖柱厂房震害预测第十章:智联网理论和柜架核心要点:蒸汽机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电气化革命推进了自动化,互联网革命将促进智能化。在互联网上收集、处理人们对解决特定问题而提供的见闻、经验、知识、数据和判断等的网络平台,称为智联网。§ 1 险分析的四大困惑§ 2 从机械分析到智联网第十一章:复式智联网和路况模式核心要点:复式智联网能发挥人类独一无二的柔性信息总结能力,在相关数学模型的配合下,提供更切合实际的解答。路况智联网将经验转化为矩阵,用于消除问题中的不确定性,为规避风险提供参考方案。§ 3 复式智联网§ 4 路况智联网第十二章:社区应急管理风险雷达核心要点:风险雷达是跟踪动态风险的系统。静态情况下与风险矩阵的功能相同。智联网驱动下的风险雷达由互联网提供变化的风险信息。在北京市一个社区的试用表明,风险雷达对提高应急管理的事前准备大有帮助。§1 .风险雷达§2 .智联网驱动下的风险雷达§3 .社区试用案例第十三章:用信息分配改进直方图估计的编程第十四章:用信息扩散估计概率分布的编程第十五章:用信息矩阵估计因果关系的编程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开放式问题讨论考核方式:参与讨论的表现(30%),期末闭卷考试(40%),学术论文(30%)教材(含经典学术名著)及参考文献(含境内外学科主流名刊):1. AdrianV.Gheorghe,RalfMock.RiskEngineering:BridgingRiskAnalysiswithStakeholdersValue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92. 陈蹶,史培军.自然灾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114. HanjiShang.ActuarialScience:TheoryandMethodology,WorldScientific.20065.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6. GobleRandBierVM.2013.Riskassessmentcanbeagame-changinginformationtechnologybuttoooftenitisn,t.RiskAnalysis33(11):1942-517. JovanovicA,BalosD,andLiuY.2012.TheEuropeanemergingriskradarinitiative-achanceforChina?ProcediaEngineering43:489-493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有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风险分析的经验及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大纲撰写人:黄崇福课程中文名称:灾害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DisasterEconomics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学科方向):自然灾害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先修课程(含已具备的学识基础的要求):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教学目标:从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风险与不确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角度讲授与灾害和风险密切相关的核心经济学理论,使研究生掌握灾害经济学中关于风险偏好、期望效用理论、风险转移与分配、减灾资源优化配置、灾害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估等核心模型,培养研究生以经济学视角来理解灾害与风险的思维方式。预期效果:1 .学生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问题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运用灾害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灾害和风险问题2 .多数学生的英文听、读、写能力有一定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3 .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证分析模型与方法主要内容:1 .微观灾害经济学:风险受体的行为(效用与偏好,风险嫌恶),风险转移的一般模型,当风险与不确定性存在时资源与风险的最优分配,效率与公平准则2 .宏观灾害经济学:宏观灾害经济学分析基础,经济增长模型,灾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灾害经济影响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章节:第一部分导论1导论1.1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视角与范畴1.2 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1.3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案例1.4 授课计划与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微观灾害经济分析2 偏好、效用与决策基础2.1 消费者决策:框架2.2 偏好、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函数2.3 选择与优化2.4 灾后价格变化与价格弹性3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3.1 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分析框架3.2 风险偏好3.3 期望效用理论3.4 展望理论4 风险转移与保险4.1 风险转移的基本模型4.2 保险经济学基础4.3 保险统计模型基础:风险合营、风险测度与保险定价4.4 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实例5 时间经济学5.1 现值分析5.2 灾害风险的时间分散第三部分宏观灾害经济分析6 宏观灾害经济分析基础6.1 国民经济核算基础6.2 灾害影响的类型和损失构成6.3 灾害与国民财富损失6.4 灾害损失与重置成本6.5 灾害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7 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7.1 经济增长基础理论7.2 灾害链与产业链7.3 灾害与经济发展周期7.4 灾害与经济发展关系演进7.5 灾害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8 灾害的经济影响评估理论与方法8.1 灾害经济影响的经济学评估理论8.2 灾害经济影响评估方法简介8.3 投入产出模型8.4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8.5 案例分析9 政府的灾害风险融资9.1 政府灾害风险融资工具9.2 政府灾害风险融资优化与案例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全英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程项目考核方式:考勤10%;随堂(课后)作业30%;期中项目30%;期末考核30%教材(含经典学术名著)及参考文献(含境内外学科主流名刊):1 HalR.Varian.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W.W.Norton&Company,2002.2 HalR.Varian.Microeconomicanalysis.3 O.Blanchard.Macroeconomics.PrenticeHaiI,2008;Chineseedition,2001.4 ChristianGollier.TheEconomicsofRiskandTime.MITPress.5 C.P.SimonandL.Blume.MathematicsforEconomists.W.W.Norton&Company,20106 StuartA.Klugman,HarryH.Panjer,GordonE.Willmot.Lossmodels:DatatoDecisions,4thEdition.Wiley,2012.(7多多纳裕一,高木朗义.防炎。济分析.8 P.BardhanandC.Udry.DevelopmentMicroeconomics.OxfordUniversityPress.9 D.C.DacyandHowardKunreuther.TheEconomicsofNaturalDisasters:ImplicationsforFederalPolicy,NewYork,NY;theFreePress,196910 UN.DisasterManagementTrainingProgramme.DisasterEconomics:Trainer'sGuide,199211 Y.Okuyama&S.E.Chang.ModelingSpatialandEconomicImpactsofDisasters,SpringerPress,200412 B.K.GoodwinandV.H.Smith,TheEconomicsofCropInsuranceandDisasterAid,WashingtonD.C.: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199513郑功成.灾害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推荐期刊:1 RiskAnalysis2 JournalofRiskResearch3 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4 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5 Disasters6 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7 EconomicSystemsResearch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系统把握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开展与灾害经济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大纲撰写人:叶涛,吴吉东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可靠性工程英文名称:ReliabilityEngineering总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学科方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先修课程(含已具备的学识基础的要求):概率统计,教学目标:了解可靠性的意义和应用,熟悉常见的故障函数,理解并掌握使用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并能够对一个实际系统进行评估。掌握寿命试验和参数模型、学会处理截断数据的参数估计。了解更新过程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预期效果:学生可以对实际系统进行抽象和静态和动态的可靠性分析,掌握常用可靠性试验方法数据的处理和模型标定。主要内容:可靠性与系统类型、故障方程,详细介绍系统可靠性评估、时间和破坏相关可靠性、估计方法、参数可靠性模型、再生过程等。主要章节:周1主题阅读材料可靠性工程介绍EAECh叩terlIntroductiontoReliabilityEngineeringEELChapter1BasicProbabilityConcept,ConceptofReliability,Analysis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