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docx
-
资源ID:252192
资源大小:20.6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省民政厅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docx
省民政厅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宣示未来五年及今后的使命任务,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作为从事民政法治工作的青年干部,我将只争朝夕、主动进位,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民政部门应有贡献。一、在深入学习上狠下功夫,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J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橹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弓I。“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读原文、悟原理,细学深研、反复揣摩大会报告和大会系列讲话及相关文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自内心捍卫核心地位,表里如一维护核心权威,言行一致紧跟核心奋斗,立足民政工作实际,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民政法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永葆民政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做到不留遗憾、不辱使命、不负韵华。二、在精准把握上狠下功夫,厚植“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J“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共出现105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抗震救灾无数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政策制定再精准一点、将保障措施再细化一点、让服务传递再主动一点,在服务人民的“大格局”中成就自己的“小幸福”,聚焦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让民政服务对象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有甜头、有奔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在全面落实上狠下功夫,彰显“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单独列出、专章部署,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法治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冲锋号。作为从事民政法治的工作人员,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等方面久久为功、提质增效,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定不移朝着“全国民政走前列、省直机关争一流”目标奋进,为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民政局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既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事关全省IlOO多万老年人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将学习成果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千方百计提升我省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养老服务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养老服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养老服务既是千家万户牵挂的“家事”,又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中领悟“国之大者”,不断拓展丰富养老服务工作内容,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着力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二、辩证看待我省养老服务发展形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与先发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同时老龄化进程发展较快,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提高。目前,全省运营的养老机构2600多家,床位数39万张,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总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3000多家专业机构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助餐助浴、探视走访等服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6347个,服务超过1040万人次。但与此同时,我省养老服务面临着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等问题和挑战,表现为:大部分老年人优先选择居家养老,但各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等刚需得不到有效满足;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护理员社会地位低且劳动强度大,高素质人才缺乏;多数老年人收入低,支付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需要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妥善解决。三、更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养老服务新要求学习贯彻落实新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尽快建立完善以满足生活安全需要为底线、以满足失能照护需求为核心、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及实施标准。加快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等配套制度,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优先服务保障对象。指导各地不断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工作。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需求,指导各地积极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重点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养老等。积极推动以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服务中心等为依托,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开展助餐、助浴、助洁、代办、康复、应急等上门服务。三是要不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建立完善“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以农村养老服务促进基层党建提升。鼓励各地探索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通过组建农村助老员,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照料护理等服务,着力打通为农村困难老年人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要强化养老服务工作保障。千方百计通过财政支持、银行融资、专项债券、社会投入等渠道方式,努力破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指导各地加大健康养老产业“双招双引”力度,系统谋划产业投资、布局、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谋划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保障政策,不断加强政策倾斜和人文关怀,持续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民政厅干部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为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应对变局、投身实践,更好地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提供了遵循和指导,字字珠见,每一句话都给人深刻启发。其中,让我记忆最深、感触最多的是报告中的这段话:“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因为有着对这份初心的坚守,我们党一路披荆斩棘,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忘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的重要理念,也是对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最好的激励和鞭策。我们该如何坚守和践行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才能不忘初心、行稳致远。一、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之心。透过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为民初心引领着为民之行,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热血付出铺筑起坚实的道路,交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承载的使命更加艰巨。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情感、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业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正把“四个意识”落实在本职工作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工二、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之心。“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严以修身方能严以律己。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之心,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敢于担当、敢讲真话,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扛得起责任,以个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爱之心。作为一名新时代民政青年干部,尤其是在社会救助处工作,与之打交道的都是低保、特困等最困难的群众,“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一直是我践行的工作理念。保持对事业的热爱,才能始终如一地对待困难群众,才能对各项救助政策深究细研,才能为更多的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救助帮扶,真正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热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践行在实际行动中。要敢于担当、勇于奋斗,主动沉下心来,深入基层一线,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在实践中历练意志品质、提升专业素养、积累工作经验、解决群众难题,彰显新时代民政青年的担当与作为,为实现“全国民政走前列、省直机关争一流”目标贡献青春力量。